阿摩:人們不是聽你說什麼,而是看你做什麼。
100
(1 分35 秒)
1(D).

97.下列何者是郭爾堡(Kolberg)之成規期的道德發展階段?
(A)市場交換
(B)社會契約
(C)普遍原則
(D)人際和諧


2(C).

58.行政決定有許多模式,林布隆(C.E.Lindblom)提出何種模式?
(A)理性模式
(B)滿意模式
(C)漸進模式
(D)政治模式。


3(A).

10下面何者不是美國教學評量專家吉勒(Kibler)提出教學基本模式的元素?
(A)教學視導
(B)教學目標
(C)學前評估
(D)教學活動


4(C).

45.學生上歷史課時,同時養成愛國心,依克伯屈(Kilpatrick,W.H.)的觀點,是屬於哪一類的學習?:
(A)主學習
(B)副學習
(C)附學習
(D)隨意學習


5(A).

97. 何人推展「導生制」(monitorial system)?
(A) 藍開斯特(Lancaster)
(B) 歐文(Owen)
(C) 雷克斯(Raikes)
(D) 史賓賽(Spencer)


6(B).

勒溫(Lewin)提出成功組織革新有三個必要步驟,其順序為何?
(A)「解凍-復凍-推動」
(B)「解凍-推動-復凍」
(C)「推動-解凍-復凍」
(D)「推動-復凍-解凍」


7(D).

89、勒溫(K.Lewin)提倡場地論,認為人的行為是受個人生活空間的影響,其示意公式為:
(A)B=f(P.E)
(B)B=f(B.S)
(C)P=f(B.E)
(D)B=f(LSP)


8(B).

11.社會心理學家勒溫(K. Lewin)的人格理論提到衝突,假設某一國中生想打電玩卻又擔心影響課業,此現象符合下列哪種類型?
(A)雙避衝突
(B)趨避衝突
(C)雙重趨避衝突
(D)雙趨衝突


9(D).

44. M. Lipman在<Philosophy goes to School>提到對蘇格拉底(Socrates)而言,哲學既非記誦之 學也非一種專業,而是一種什麼?
(A) 分析方式
(B) 修辭之學
(C) 技藝之學
(D) 生活方式


10(D).

15.湖濱散記的作者梭羅,因認為政府施政不義,明知違法仍拒絕納稅。以Kolberg的理論來看,他的道德發展階段是屬於
(A)維護社會體系取向
(B)人際關係取向
(C)社會契約取向
(D)普效性倫理取向。


11(D).

當代品格教育運動之中,Thomas Lickona 提及的第四R 和第五R 是指什麼?
(A)Religion & Responsibility
(B)Reflection & Respect
(C)Relation & Religion
(D)Respect(尊重) & Responsibility(責任)


12(D).

25. 拉澤勒斯(Lazarus)所創的多重模式治療法(Multimodal Therapy)中的 BASIC I.D. 七種層面,其中「S」是屬於哪種概念?
(A)自發性(spontaneity)
(B)支持(support)
(C)系統(system)
(D)感覺(sensation)


13(D).

87.美國教育者克伯屈(W.H.Kilpatrick)曾說過下述哪句話?
(A)人是萬物的尺度
(B)哲學是教育的普遍原理,教育是哲學的實驗室
(C)沒有哲學的教育是盲的,沒有教育的哲學是空的
(D)教育實施應兼顧主學習、副學習和輔助學習


14(B).

15.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康尼(Kounin)對教室管理研究多年,他呼籲教師在責罰某一位學生時要注意是否對班上其他同學產生負面效果(例如對他同情,對老師的作法反感),這就是所謂的
(A)比馬龍效應
(B)漣漪效應
(C)光環效應
(D)標籤效應。


15(C).

7. 依克伯屈 (W. H. Kilpatrick) 之見解,下列敘述何者為鴉片戰爭的輔學習」(concomitant learning)﹖
(A)知道鴉片戰爭的歷史知識
(B)知道鴉片戰爭有關的地理知識(如五口通商的位置)
(C)因鴉片戰爭而產生民族意識和同仇敵愾之心
(D)因鴉片戰爭不想讀歷史


16(D).

26.「能用自己的步幅測出教室的長度,誤差小於10公分。」這是正確的行為目標敘寫方式,因為這段敘述符合奇伯樂(R.J.Kibler)所訂的那些要項?
(A)行為者、行為、結果、條件
(B)行為者、行為、結果、標準
(C)行為者、結果、條件、標準
(D)行為、結果、條件、標準


17(C).

根據庫寧(Kounin)的觀點,造成轉換太快的原因之一,就是當某項的課程教學活動尚未完成,即進入另一項活動,這是下列何種現象?

(A)迴轉(flip-flop)
(B)晃盪(dangle)

(C)截斷(trucation)
(D)滯留(dwelling)


18(C).

9. 紀伯樂(R. J. Kibler)等人所倡之基本教學模式(GMI)包含四個階段:(甲)教學評量、(乙) 教學活動、(丙)教學目標、(丁)學前評估。下列那一項的順序正確?(吳明清Q20)
(A)甲乙丙丁
(B)乙丙丁甲
(C)丙丁乙甲
(D)丁丙乙甲


19(D).

41.當教師面臨問題情境時,拉西C. Lacey )提三種教師的社會適應策略;假如教師不願接受校長或主任的指示,便努力說服校長或主任修正觀念,當觀念修正後,情境即能改變,此類教師運用的是何種社會適應策略?
(A)內在適應
(B)外在適應
(C)策略性順從
(D)策略性再定義


20(B).

6. 甲、乙、丙三位老師在年度升遷考核中皆未獲通過,甲老師藉喝酒讓自己減 少內心的難堪;乙老師選擇探查自己未獲升遷的理由,並爭取改善機會;丙 老師選擇信任的朋友,向其抒發心情。若從 Folkman 和 Lazarus(1986)的 「問題取向」與「情緒取向」兩種因應策略來看,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甲、乙兩位老師屬於問題取向、丙老師屬於情緒取向
(B)甲、丙兩位老師屬於情緒取向、乙老師屬於問題取向
(C)乙、丙兩位老師屬於問題取向、甲老師屬於情緒取向
(D)甲、乙、丙三位老師皆屬於問題取向


快捷工具
完全正確!

會內測驗:教育人物KL-阿摩線上測驗

不叫賭俠的陳小刀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