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每一天都是一個新開始,你可以隨心所欲地浪費或充分加以利用。
58
(53 秒)
模式:試卷模式
試卷測驗 - 94 年 - 九十四年度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幼稚園教師資格檢定考試-國民小學課程?#120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B).
X


1.教育目標分類中,屬於情意領域最低層次者為何?
(A)接納
(B)反應
(C)評價
(D)組織


2(A).

2.「課程是由國文、英文、數學、自然、社會??等所組成」,此一解釋是從何觀點來定義課程?
(A)科目
(B)目標
(C)經驗
(D)計劃


3(D).

3.學校應該教但卻沒有教的學習內容,指的是哪一種課程?
(A)正式課程
(B)非正式課程
(C)潛在課程
(D)懸缺課程


4(C).

4.教師在進行班級內部學生分組時,下列哪一項意見是教師可以參考的?
(A)各小組的人數一定要一樣,以達公平
(B)分組教學可以免除對學習困難學生之額外指導
(C)為避免貼標籤效應的影響,不同科目宜有不同的分組
(D)分組之後,就可以完全放手讓學生自行學習


5(D).
X


5.古代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善用「產婆術」激發內在想法,此屬下列何種教學法?
(A)問答教學法
(B)講述教學法
(C)案例教學法
(D)發現教學法


6(D).

6.依據92年公佈的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彈性教學時間佔總教學節數的比例是多少?
(A)10%
(B)20%
(C)30%
(D)9.1%~19.4%


7(C).

7.依據學生過去的成就或智力測驗的成績來進行常態編班,屬於以下哪一種班級團體編製?
(A)同質編製
(B)隨意編製
(C)異質編製
(D)特殊需求編製


8(A).

8.老師在上課前告知學生:「如果這一節大家認真上課,下課前就說一段你們愛聽的歷史故事。」這是利用何種策略提高學生學習動機?
(A)提供行為後果的增強
(B)啟發興趣並激發好奇
(C)提示努力之後的情境
(D)增進學生的學習信心


9(C).

9.「學生能根據一篇故事,寫出令人意外的結局」,屬於認知的哪一種層次?
(A)應用
(B)分析
(C)創造
(D)評鑑


10(B).

10.角色扮演較適用於哪一領域的教學?
(A)認知領域
(B)情意領域
(C)技能領域
(D)行為領域


11(B).
X


11.在教學設計中安排學生製作鄉土導覽地圖,這種活動最主要的是在開發學生何種智能?
(A)語文/語言
(B)自然/觀察
(C)視覺/空間
(D)人際/溝通


12(B).
X


12.國民教育階段的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的成員,依規定應包括下列哪些人員:(1)學校行政人員代表(2)年級及領域教師代表 (3)家長代表 (4)教育行政機關代表
(A) 123
(B) 124
(C) 134
(D) 234


13(D).
X


13.編序教學(programmed instruction)主要是下列哪一種學習理論的應用?
(A)認知學習論
(B)互動學習論
(C)行為學習論
(D)訊息處理學習論


14(A).
X


14.教材組織具有「心理的」與「邏輯的」兩種原則。下列哪一項敘述正確?
(A)邏輯的原則符合學科知識架構,成效較佳
(B)心理的原則比較費時,形同浪費時間
(C)邏輯的原則比較客觀,優於心理的原則
(D)愈低年級的教材愈適合採用心理的組織原則


15(C).

15.學生的成熟度有別,故對於學生在課程決定中扮演的角色,其看法仍屬見仁見智。惟不論我們所面對的學生其年紀如何,下列何項原則應該是所有課程發展人員共同一致的觀點?
(A)允許學生加入課程發展委員會並作決定
(B)讓學生參與學校課程計畫的撰寫
(C)依據學生的需求、興趣與能力來進行課程的設計
(D)要求學生對課程發展的結果進行評鑑


16(B).

16.精粹主義(Essentialism) 強調應該讓學生學習人類文明中的精華,依此觀點而衍生的課程型態是什麼?
(A)兒童中心課程
(B)學科中心課程
(C)經驗中心課程
(D)社會中心課程


17(D).

17.王老師選擇教科書時,考慮教科書是否提供學生與教師諮詢管道,這是屬於下列哪一項評鑑指標?
(A)出版特性
(B)學習內容
(C)教學實施
(D)輔助措施


18(A).

18.在教學開始或學習困難時,為了全面瞭解學生學習困難的原因所進行的評量,稱為:
(A)診斷性評量
(B)形成性評量
(C)總結性評量
(D)安置性評量


19(D).
X


19.下列哪些教學設計符合「適性教學」的主要精神? (1)探究教學  (2)精熟學習  (3)凱勒計畫  (4)發現教學  
(A) 12
(B) 23
(C) 13
(D) 34


20(D).
X


20.班級經營中有關獎懲的原則,下列何者不正確?
(A)實施代幣制獎勵,可由同學依自己的需求,選擇不同的原始增強物
(B)「口頭斥責」比「剝奪學生喜歡的活動」,對學生的傷害較小
(C)避免太常獎賞,以免有些學生若未被獎賞就會不安
(D)對年紀小的孩子,物質性獎賞較有效;但應逐漸減少,改為社會性獎賞


21(A).

21.在班級常規的目的中,下列何者是最基本也是最消極的目的?
(A)維持秩序
(B)培養習慣
(C)增進情感
(D)發展自治


22(A).
X


22.彩虹國小在學校本位課程發展過程中進行評鑑,主要目的在蒐集課程草案的優缺點資料,作為改進或修訂課程之用。這屬於下列哪一類評鑑?
(A)內部人員評鑑
(B)總結性評鑑
(C)形成性評鑑
(D)目標評鑑


23(C).
X


23.「歷程模式」的課程設計所強調的原則是什麼?
(A)預先確定具體的教育目標
(B)規定學生學習的行為結果
(C)兼重預定教育目標與學習效果
(D)鼓勵學生探索具有價值的學習內容


24(B).

24.假設期末考試項目分析結果,測驗的平均難度為.90,下列有關該測驗特徵和結果推論的描述,哪一項最適切?
(A)同學期末考成績差異很大
(B)大部分同學得分都很高
(C)很多人會被當掉
(D)測驗的信度頗佳


25(A).

25.「任何科目都可藉由某種方式教給任何兒童」,下列哪一個敘述,不是這句話所要強調的?
(A)提早教學是不好的
(B)不須太重視學習準備度
(C)瞭解學生、組織並有效呈現教材等技巧的重要性
(D)成熟不一定要等待,也可以藉由外力協助而達成


26(C).
X


26.在教學中常使用標準參照測驗 (criterion referenced test, CRT),下列哪一項是其特點?
(A)通常涵蓋較大範疇的學習作業
(B)強調個人所能與不能完成之學習結果
(C)偏好平均難度的試題
(D)需以明確界定的團體作解釋


27(B).

27.欲使發現式學習發揮最大之功效,教師在教學歷程中應把握哪些原則?(1)安排適當情境(2)可提出爭議性問題 (3)經常指名優秀學生回應作為示範 (4)提供方向或線索以引導學生發現知識
(A) 123
(B) 124
(C) 134
(D) 234


28(D).

28.在教學中,以日常生活事例作為切入的問題,來進行探討科學概念的活動。請問這樣的教學過程符合下列哪一種原則?
(A)由難至易
(B)由繁入簡
(C)由抽像到具體
(D)由經驗到知識


29(B).

29.訂定教材內容和認知層次雙向細目表,作為命題的藍圖,有助於改進教師自編測驗的何種性能?
(A)信度
(B)效度
(C)客觀性
(D)實用性


30(B).
X


30.下列哪一項不屬於科學化課程理論的內涵?
(A)教育即生產
(B)教育是為生活而預備
(C)課程的目標應先行確立
(D)課程的設計具有價值成分


31(D).
X


31.基於學生需經語義編碼,才能將學習內容融入長期記憶中,因此,教師應重視何種教學事件的安排?
(A)喚起學生舊經驗的回憶
(B)告知學生學習目標
(C)提供學習輔導
(D)促進學習遷移


32(A).
X


32.老師上課開始時告訴同學:「我們今天上課的重點,是氣溫愈高海水蒸發速度愈快。」 這種提示是運用何種教學策略?
(A)建構主義教學
(B)發現探究教學
(C)前導組織教學
(D)概念獲得教學


33(D).

33.課程是師生交互作用所創造出的教育經驗,教師不僅要解釋課程內容,更要使學生參與意義創造的過程,這樣的想法比較符合下面哪一種課程的定義?
(A)課程是學科
(B)課程是研究假設
(C)課程是計畫
(D)課程是實踐


34(D).

34.學生行為讓老師的教學感到困擾時,教師可以發出「我-訊息」(I-message),引導學生深思熟慮自己的行為。下列何者不是「我-訊息」中應包括的內容?
(A)學生的「行為」造成了什麼問題
(B)由於該行為所產生的具體「效果」,故造成了問題
(C)該行為給老師帶來的基本「感覺」是什麼
(D)這種感覺所帶來的「評價」是什麼


35(C).

35.下列何者為價值澄清法的特色?
(A)強調教師個人角色
(B)偏重理性分析
(C)偏重個人的選擇、澄清和行動
(D)強調行動的結果


36(C).
X


36.下列哪一個課程設計者的自我描述,蘊含其可能邀請學生參與課程設計的決定過程?
(A)課程是學生旅行的山路,我是經驗豐富的嚮導
(B)課程是生產過程,學生是礦石,我是技巧熟練的技師
(C)我贊同銀行的譬喻─學生是出納台,我是存款人
(D)學生是等待點燃的火種,我的工作是提供燃燒的環境


【非選題】
37.教師在班級經營中,常運用的肢體語言有哪些?請簡要說明之。

【非選題】
38.教師可如何運用媒體和社會資源於教學活動設計中?請簡要說明之。

【非選題】
39.簡述教學評量的內涵及主要功能。

【非選題】
40.當前探討課程內容的取向已經有些改變,我們要問的已經不是「什麼知識最有價值」,而是「誰的知識最有價值」。這句話的含義是什麼?

【非選題】
教師在班級經營中,常運用的肢體語言有哪些?請簡要說明之。

【非選題】
教師可如何運用媒體和社會資源於教學活動設計中?請簡要說明之。

【非選題】
簡述教學評量的內涵及主要功能。

【非選題】
當前探討課程內容的取向已經有些改變,我們要問的已經不是「什麼知識最有價值」,而是「誰的知識最有價值」。這句話的含義是什麼?

快捷工具

試卷測驗 - 94 年 - 九十四年度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幼稚園教師資格檢定考試-國民小學課程?#120-阿摩線上測驗

小小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5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