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卷-英文學習功能需求】只要填寫就能獲得500Y,結束時間 2024/06/03 12:00。 前往查看
阿摩:多寫考古題,才能知道出題方向
90
(1 分49 秒)
模式:讀書會測驗
會內測驗:教育人物H(3)IJK
所有會內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C).

24.凱資與卡恩(Katz&Kahn)認為學校是屬於何種組織
(A)生產或經濟
(B)管理或政治
(C)維持
(D)調適----P.128


2(C).

189.凱茲(Katz)博士所提倡的教學法是
(A)發現學習教學法
(B)大單元設計教學法
(C)方案教學法
(D)科學實驗教育教學法。


3(C).

45.學生上歷史課時,同時養成愛國心,依克伯屈(Kilpatrick,W.H.)的觀點,是屬於哪一類的學習?:
(A)主學習
(B)副學習
(C)附學習
(D)隨意學習


4(C).

61下列何者不屬凱勒(J. Keller)ARCS動機模式中影響學習動機的要素?
(A)關聯(relevance)
(B)滿足(satisfaction
(C)創造(creativity)
(D)注意(attention)


5(D).

胡塞爾(E.Husserl)的現象學理論對教育的影響與啟示,不包括下列哪一項?
(A)追求教育客觀性
(B)深入瞭解教育現象
(C)質的教育研究
(D)卓越的教育品質


6(D).

80. 胡塞爾 (E. Husserl) 的現象學理論對教育的影響和啟示,不包括下列那一項?
(A)追求教育客觀性
(B)深入瞭解教育現象
(C)質的教育研究
(D)卓越的教學品質


7(B).

Lilian G. Katz認為,幼兒教師的成長階段是
(A) 求生→求新→成熟→強化
(B) 求生→強化→求新→成熟
(C) 求新→強化→求生→成熟
(D) 求生→強化→成熟→求新


8(A).

伊利希(I.Illich)著有「非學校化社會」一書,主要理念為?
(A)建立一個資源共享的學習網路
(B)政府應投入更多經費於學校
(C)去除各類型學校
(D)政府應加強道德教育


9(B).

57. 除了大哲學家康德 (Kant) 讓教育學除了有哲學的基礎外,又能加上「科學」支撐以建立教育的「專業」地位的人是誰?
(A) Herbart
(B) Spencer
(C) Pierce
(D) Bacon


10(B).

21. 瓊斯(Jones)將學校組織文化分為四類,其中學校中的領導與管理工作並非完全由校長承擔,而是利用小組合作的 方式是為:
(A)專制文化 
(B)有機文化 
(C)科層體制文化 
(D)無政府文化


11(C).

59.英國學者凱勒(J.M.Keller)提出一激發學生學習動機的策略,名為ARCS模式。ARCS 包含四個要素,為:
(A)反應、關聯、重組、回饋
(B)反應、比較、重組、滿足
(C)注意、關聯、信心、滿足
(D)注意、比較、信心、回饋


12(C).

有關伊利奇(Illich)反學校化教育(deschooling)的敘述,何者為非?
(A)基本假設認為學習是一種自我激勵的學習 
(B)四種教育網路有:器物、楷模、同儕與前輩 
(C)學校是提供自我成長與自我實現的場所 
(D)認為學習是不分時間、空間的。


13(C).

7. 依克伯屈 (W. H. Kilpatrick) 之見解,下列敘述何者為鴉片戰爭的輔學習」(concomitant learning)﹖
(A)知道鴉片戰爭的歷史知識
(B)知道鴉片戰爭有關的地理知識(如五口通商的位置)
(C)因鴉片戰爭而產生民族意識和同仇敵愾之心
(D)因鴉片戰爭不想讀歷史


14(D).

37.美國學者凱勒(Keller, F.S.)提倡的教學系統,將教材細分成若干單元,每一單元皆有評量考試,且設有精熟標準; 學習材料是主要的教學來源,教師只是輔助者; 每位學生按自已的能力、時間、決定學習的進度;此教學模式我們將其歸類為:
(A)精熟教學模式
(B)直接教學模式
(C)探究教學模式
(D)個別化教學模式


15(D).

赫欽斯(R. M. Hutchins)認為何種教育會使受教者更易陷入傳播媒體之思想控制的危險?
(A)不重實際經驗教材,只求抽象思考訓練
(B)倚賴媒體教學,不自行研創教材教法
(C)偏重人文學科,輕視自然科學
(D)指傳授基本讀、寫、算的技能,不求博雅深入的思想陶冶


16(A).

32.知識社會學(sociology of knowledge)源於現象社會學,繼承Husserl & Schutz學說,英國孟漢(Mannheim)發展成有系統的學問,西元1971年哪一位學者出版:「知識與控制-教育社會學的新方向」與柏恩斯坦(Bernstein)展開對知識與教育研究,知識社會學逐漸由鉅觀轉入微觀分析。
(A)楊格(Young)
(B)蓋哲爾(Getzels)
(C)墨頓(Merton)
(D)克勞德(Cloward)


17(B).
X


89.知識社會學(sociology of knowledge)源於現象社會學,繼承Husserl & Schutz學說,英國孟漢(Mannheim)發展成有系統的學問,西元1971年哪一位學者出版:「知識與控制-教育社會學的新方向」與柏恩斯坦(Bernstein)展開對知識與教育研究,知識社會學逐漸由鉅觀轉入微觀分析。
(A)楊格(Young)
(B)蓋哲爾(Getzels)
(C)墨頓(Merton)
(D)克勞德(Cloward)


18(B).

17、德國哲學家康德(Imm. Kant, 1724-1804)曾因閱讀何人著作攪亂了定時散步的習慣?
(A)伏爾泰(F.M.A. de
Voltaire, 1694-1778)
(B)盧梭(J.J. Rousseau, 1712-1778)
(C)洛克(J. Locke, 1632-1704)
(D)康門紐斯(J. Amos
Comenius, 1592-1670)


19(C).
X


29. 哲學家卡普蘭(A.Kaplan)曾說:「純粹理性目標與標準正廣泛而全面地 影響著我們……對於二十世紀中葉以降的哲學發展,我深深引以為憾。他 們竟然漠視我們周遭生活上的各種問題,戰爭、汙染、國家主義、核能、 太空探險……而鑽入純粹科學與數學等智性活動的牛角裡。」請問,這段話的反省對象,可能是以下哪一派哲學思潮?
(A)存在主義(Existentialism)
(B)分析哲學(Analytic Philosophy)
(C)批判理論(Critical Theory)
(D)解構主義(Deconstructionism)


20(C).

24. 自學者 Hochschild 提出「情緒勞務」(emotional labour)後,亦開始探討其對於教育工作者 的影響,試問關於其敘述以下何者正確?
(A)指教師將自身的奉獻配合組織的期望,並因此而得到滿足
(B)指未被正常的報酬體系所明確和直接規定的,而是教師自覺的個體行為,這種行為 將有助於提高組織功能的有效性
(C)教師於教學環境中,因工作需求而調節自我情緒所付出的心力
(D)指教師面對問題情境時無法照一定程序解決時,只能憑個人經驗逕而進行直觀(或直 覺)推斷以求取答案的一種方法


快捷工具

會內測驗:教育人物H(3)IJK-阿摩線上測驗

Ya Shuan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9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