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卷-英文學習功能需求】只要填寫就能獲得500Y,結束時間 2024/06/03 12:00。 前往查看
阿摩:人因夢想而偉大,沒有夢想的人,就沒有人生
66
(3 分42 秒)
模式:近期錯題測驗
科目:教保員◆幼兒教保活動設計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C).
X


6. 有關協助幼兒進行情緒調節的方法,下列何者不適宜?
(A) 運用等待的方式來緩和情緒
(B) 使用放鬆的方式來舒緩情緒
(C) 運用改變想法的方式來調 節情緒
(D) 使用轉移注意力的方式來忽略所關注的事物


2(A).

18. 有關學習區規劃的步驟,下列何者正確? 甲、劃清各學習區之間的界線 乙、安排各學習區的空 間位置 丙、實際佈置 丁、確定適合的學習區
(A)丁→乙→甲→丙
(B)乙→丙→甲→丁
(C)甲→丁→乙→丙
(D)丁→甲→丙→乙 


3(A).

13.隨著台灣社會越來越多元化,多元文化教育逐漸受到重視,每年固定在 5 月第一週的週末辦理 國際週,由社區新住民到學校擺攤,介紹其母國文化,提供幼兒了解外國的文化(美食、衣著、 民俗、圖騰……等),這種國際週活動比較偏向哪一種多元文化課程模式呢?
(A)附加取向
(B)貢 獻取向
(C)轉化取向
(D)社會行動取向。


4(A).

18.幼兒園作息安排方式,以何者比較適當?
(A) 幼兒園點心與正餐時間,至少間隔二小時
(B)午睡 時間以不超過二小時為原則
(C)午睡與餐點時間,至少間隔一小時
(D)每日應提供幼兒二十分鐘 以上之出汗性大肌肉活動時間。


5(C).

35.下列教師成長工作坊的討論紀錄,老師對教學週誌跟教學省思的觀點,何者正確?
(A) 大連老師:教學週誌就是活動計畫加上教學省思的紀錄
(B) 大菲老師:教學週誌就是班級的教室日誌,主要是出缺勤、活動流程及偶發事件
(C) 大青老師:教學省思的面向,包括教學準備時、教學中及教學後
(D) 大蘭老師:教學省思的內涵,主要為幼兒的學習成效與家長的回饋


6(D).
X


48.下列有關課程目標與學習指標應用的敘述,何者不正確?
(A) 課程目標是學習面向與領域能力兩軸交織形成
(B) 學習指標是幼兒能力指標,是幼兒表現的依據
(C) 學習指標的動詞,尤重於名詞;前者是領域能力培養,後者是知識內容
(D) 課程規劃時該年齡層的課程目標和學習指標需要全部使用


7(A).
X


50.扮演區裡幼兒們正在裝扮自己。小甸說:「我不要穿裙子,穿上裙子我就會變成女 生了。」由此顯示小甸還不具有下列何種性別角色概念?
(A) 性別認同(gender identity)
(B) 性別穩定(gender stability)
(C) 性別恆常(gender constancy)
(D) 性別基模(gender schema)


8(A).

9. 如下圖,為遺傳限度內環境對智力發展的影響,以下描述何者正確?

(A) 良好環境中,智商較低的孩子跟不良環境中智商較高的孩子,表現結果差不多。
(B) 智商高的孩子不論到哪個環境,其表現都會是最好的。
(C) 智商低的孩子無論到哪個環境,其表現結果都比較差。
(D) 此「遺傳限」(reaction range)告訴我們先天智力的重要,後天環境影響不大。



9(A).

23.林老師覺得養成幼兒良好的生活常規對健康安全很重要,因此在開學前就思考如何 規劃課程,並依據幼兒的能力安排教學進程。首先,林老師在第一週主題課程時間 安排「洗手步驟的教學」,訂定每天的教學重點,同時也刻意在自己洗手時落實每一 個步驟,讓幼兒模仿學習。此外,林老師也想要在這一個主題課程結束後辦理高峰 活動,讓幼兒藉由闖關遊戲熟悉生活常規。請問林老師在上述課程的規劃,依序為 哪一些課程類別?
(A)正式課程、非正式課程
(B)正式課程、潛在課程
(C)潛在課程、正式課程
(D)潛在課程、非正式課程


10(A).

17.安安在戶外與同學跑步時摔跤,膝蓋受傷並有輕微出血的情形,宋老師正確的處理方式為何?
甲、先用清水和肥皂清洗雙手,並戴上保護手套
乙、用生理食鹽水等以傷口為中心,環形向傷口四周沖洗乾淨
丙、用消毒紗布塊覆蓋,保護傷口,並施壓止血
丁、傷口若有感染症狀時,要立即隔離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甲、丁


11(A).

16.依《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網》指出,幼兒園教師根據課程標編擬教保活動課程計畫 時,當以統整方式實施,關於課程設計的步驟說明,下列何者有誤?
(A)步驟―,依據情境選擇主題,從幼兒展的角度出,考量幼兒與社會文化困素,選 擇能夠鼓勵深入及多元探索的主題,不應考量教保員因素。
(B)步驟二,進行腦力激盪以產生各種想法,主要以班級兩位教學者為主,發想出和主題 相關的想法與概念。
(C)步驟三,接著使用網絡圖組織想法,歸納出幾個主要類別。
(D)步驟四,設計可能的活動、整合可能的活動和界定學習方向,並對照概念的學習內容 和幼兒的學習指標之能力關係。


12(B).
X


36.下列有關美感能力的敘述,何者正確? 
甲、杜威(J.Dewey認為美感體驗是包含「做」和「受」的完整經驗。
乙、回應式的美感經驗和生產式的美感經驗兩者連續循環,成為完整的經驗。
丙、幼兒主動運用自己的聲音即興哼唱屬於回應式的美感經驗。
丁、回應式的美感經驗包括探索、欣賞與評估等三類經驗。
(A)甲、乙、丙、丁。
(B)甲、乙、丙。
(C)甲、乙、丁。
(D)乙、丙、丁。 


快捷工具

近期錯題測驗-教保員◆幼兒教保活動設計-阿摩線上測驗

sw.wu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6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