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卷-英文學習功能需求】只要填寫就能獲得500Y,結束時間 2024/06/03 12:00。 前往查看
阿摩: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2
(8 秒)
模式:試卷模式
試卷測驗 - 110 年 - 110 地方政府特種考試_五等_一般行政、一般民政、戶政、勞工行政、人事行政、經建行政:法學大意#104562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 ).
X


1 下列何者非刑法中侵害社會法益之罪?
(A)公共危險罪
(B)偽造貨幣罪
(C)妨害投票罪
(D)妨害風化罪


2( ).
X


2 下列敘述何者為法律效力中所探討之「屬人主義」?
(A)以國籍為基準決定法律適用之對象,凡具有本國國籍之人,不論身在何處,都有遵守本國法之義務
(B)以國家領域為基準決定法律適用之對象,一國之法律可以適用於身處於該國領域之人
(C)凡身處於一國領域內之人,不問其國籍為何,均應受該國法律之拘束
(D)凡具有特定身分或職業之人,才享有該法律所賦予之特權與適用


3( ).
X


3 甲早年喪夫,有子乙、丙、丁三人,後來甲與戊結婚。甲死亡時,留有遺產新臺幣 100 萬元。戊之應繼分 為多少?
(A) 1/2
(B) 1/3
(C) 1/4
(D) 1/5


4( ).
X


4 關於行政解釋,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行政解釋對所屬之下級行政機關有拘束力
(B)行政解釋並非有權解釋之一種
(C)行政機關頒布的行政命令發生適用疑義時,行政機關得自行解釋
(D)上級行政機關可變更或撤銷下級行政機關的行政解釋


5( ).
X


5 縣市議會之議事自治乃受憲法直接保障,縱無法律明文授權,縣市議會亦得就議事程序、內部組織及內部 秩序之維持等事項,直接根據憲法自訂其議事規則。此種議事規則屬於下列何種地方自治法規?
(A)自律規則
(B)自治條例
(C)自治規則
(D)委辦規則


6( ).
X


6 下列有關法規廢止之規定,何者錯誤?
(A)因機關裁併,有關法規無保留之必要者,該法規得廢止之
(B)法律之廢止,應經立法院通過,總統公布
(C)命令之廢止,均由行政院為之
(D)法規定有施行期限者,期滿當然廢止


7( ).
X


7 關於總統之產生及職權,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連選得連任一次
(B)有任命行政院院長的專屬權
(C)有決定國家安全有關大政方針的權力
(D)有締結條約及宣戰、媾和的專屬權


8( ).
X


8 依司法院大法官解釋,有關「新聞自由」 ,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新聞自由應受憲法第 11 條保障
(B)新聞採訪行為屬新聞自由之保障範圍
(C)除新聞記者以外,一般人為提供具新聞價值之資訊於眾,或為促進公共事務討論以監督政府,而從事之 新聞採訪行為亦受新聞自由所保障
(D)限制跟追人行動自由之規定,雖對新聞採訪行為造成限制,惟如其係為追求重要公益,且所採手段與目 的之達成間具有合理關聯,即與比例原則無違


9( ).
X


9 關於定期改選,下列何者未曾出現於我國司法院大法官解釋?
(A)民意代表之定期改選,為反映民意,貫徹民主憲政之途徑
(B)立法院既已定期改選,行政院院長即有率內閣總辭之憲法上義務
(C)國民大會代表任期屆滿,無故延任,其行使職權已非選民所付託,與民意代表應定期改選之精神相違
(D)不分區立法委員跨屆連續提名,與民意代表應定期改選之精神有違


10( ).
X


10 有關民主國原則,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民主國原則係以人民為一切國家權力來源
(B)民主國原則之落實,需由人民透過參政權之行使,實際參與國家權力之運作
(C)政黨政治會導致黨意取代民意,而有悖於民主國原則
(D)憲法第 2 條有關主權之規定,亦是民主國原則的依據之一


11( ).
X


11 下列有關警察執行臨檢勤務的正當法律程序,何者正確?
(A)警察為人民保母,得不問時間、地點及對象,而任意臨檢、取締
(B)為澈底打擊犯罪,警察對人實施之臨檢,毋須有相當理由足認其行為已構成或即將發生危害
(C)基於公益考量,警察對人臨檢,毋須避免造成被臨檢人財物損失、干擾正當營業及生活作息
(D)警察臨檢除因發現違法事實,應依法定程序處理者外,被臨檢人身分一經查明,即應任其離去,不得稽延 代號:3501 頁次:4-2


12( ).
X


12 我國近年按聯合國巴黎原則正式設立國家人權委員會,目前該委員會設於何機關之下?
(A)總統府
(B)司法院
(C)監察院
(D)行政院


13( ).
X


13 依憲法訴訟法規定,有關法院得聲請司法院大法官解釋之標的,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法官審理案件時,就管轄權之歸屬與最高法院或最高行政法院見解有異
(B)行政法院與普通法院就審判權歸屬產生爭議
(C)行政法院與普通法院就受理訴訟權限見解有異
(D)法官審理案件時,對於應適用之法律,依其合理之確信,認為有牴觸憲法之疑義


14( ).
X


14 下列何者非我國行政訴訟之種類?
(A)公益訴訟
(B)撤銷訴訟
(C)給付訴訟
(D)彈劾訴訟


15( ).
X


15 關於公益原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公益必然優先於私益
(B)強調行政機關應為公益服務
(C)公益與私益處於對立面
(D)維護公益必然造成私益的限制


16( ).
X


16 關於期待可能性原則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此乃人民對公眾事務負擔義務之界限
(B)國家行為對人民之限制,均應以此一原則為前提
(C)不能期待人民遵守時,此義務便應消除或不予強制實施
(D)義務人主觀上之不能,即屬不具備期待可能性


17( ).
X


17 行政程序法第 4 條所規定之一般法律原則,不包括下列何者?
(A)法理與習慣法
(B)憲法的具體化
(C)行政機關之組織與事務分配規則
(D)誠實信用原則


18( ).
X


18 甲公司違反水污染防治法之規定排放廢水,有關對甲公司及其所屬人員之裁罰,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該公司之從業人員故意排放廢水者,推定為公司之故意行為
(B)排放廢水之行為如係受公司董事長之指示為之者,該董事長亦應受罰鍰之裁罰
(C)對有代表權之人的罰鍰,不得逾新臺幣 100 萬元。縱然其所得之利益逾新臺幣 100 萬元者,亦僅得處罰 100 萬元
(D)公司不得主張其因不知法律而不受罰


19( ).
X


19 甲公司於 110 年 5 月 15 日至同年 5 月 20 日間,違反水污染防治法之規定連續排放污水,試問主管機關裁 罰權行使期間至何日為止?
(A) 113 年 5 月 14 日
(B) 113 年 5 月 19 日
(C) 115 年 5 月 14 日
(D) 115 年 5 月 19 日


20( ).
X


20 主事務所設在臺北市之公司,在新北市違反廢棄物清理法之規定傾倒廢棄物,關於裁罰權管轄之規定,下 列敘述何者錯誤?
(A)臺北市與新北市之主管機關均有管轄權
(B)有管轄權之機關須通知其他有管轄權之機關,始取得裁罰權限
(C)新北市與臺北市均有管轄權者,不能分別處理之先後者,應進行協議;協議不成,由其共同上級機關指 定之
(D)為裁處之機關應於調查終結前,通知原有管轄權之其他機關


21( ).
X


21 下列何者非行政罰實施之對象?
(A)地方行政機關
(B)設有代表人之非法人團體
(C)未滿 14 歲之未成年人
(D)私立大學


22( ).
X


23 下列何者非訴願不受理之事由?
(A)行政處分已經不存在
(B)訴願書不合法定程式
(C)行政處分不當
(D)提起訴願逾法定期間


23( ).
X


24 人民甲因違反行政義務遭 A 機關處以巨額罰鍰,甲對於認定其違反行政義務之處分不服,並主張罰鍰過 重,請問對該處分不服應如何救濟?
(A)向原處分機關提出申覆
(B)填寫訴願書經原行政處分機關向訴願管轄機關提起訴願
(C)向 A 機關之上級機關請願
(D)直接向行政法院提出撤銷訴訟


24( ).
X


25 甲對某機關之罰鍰行政處分不服,依法提起訴願後,關於該機關裁處甲之罰鍰,應為如何之處理?
(A)因為甲已經提起救濟,該機關不得要求甲繳納罰鍰
(B)基於不停止執行原則,雖然甲已經提出救濟,甲仍須繳納罰鍰
(C)該機關對於甲是否應繳納罰鍰不得裁量
(D)甲得逕向最高行政法院請求停止執行罰鍰


25( ).
X


26 甲將其所有位於桃園之 A 房地借與居住於臺北之被告乙供其執業使用,嗣後乙違法轉租 A 房地於第三人, 甲請求返還系爭 A 房地卻遭到乙拒絕,甲乃依民法第 767 條等規定訴請法院判令乙返還系爭 A 房地。下 列敘述,何者正確?
(A)此案應由桃園地方法院管轄
(B)此案應由臺北地方法院管轄
(C)本件為非專屬管轄,故得發生應訴管轄
(D)若此案於桃園地方法院起訴,並上訴至臺灣高等法院,該高等法院應以管轄錯誤為理由廢棄原判決


26( ).
X


27 下列關於民事訴訟上和解之敘述,何者正確?
(A)法院不問訴訟程度如何,得隨時試行和解
(B)第三人經法院之許可,得參加和解。但以當事人與第三人均已委任訴訟代理人者為限
(C)確認訴訟上和解成立者,得為執行名義
(D)和解有無效或得撤銷之原因者,當事人應於該和解成立後 60 日內以書面向上級法院請求繼續審判,否 則該和解即生確定判決之效力


27( ).
X


28 下列何者非屬民事訴訟代理人之特別委任事項?
(A)和解
(B)收受送達
(C)提起再審之訴
(D)關於強制執行之行為


28( ).
X


29 甲承攬乙公司辦公室裝修工程,雙方約定,甲若未於 110 年 3 月 1 日前完工,每逾 1 日即給付工程費千分 之一作為違約金。下列關於甲乙間違約金之敘述,何者錯誤?
(A)甲乙間違約金之約定,如契約未另有訂定者,依民法第 250 條第 2 項視為損害賠償總額預定違約金
(B)法院若認為甲乙間約定之違約金額過高者,法院得予以酌減
(C)依民法規定,法院不得就甲乙間之懲罰性違約金予以酌減
(D)甲乙間約定之違約金,雖以金錢為標的,但得約定違約時,以金錢以外之給付為標的


29( ).
X


30 甲富豪去世後,以遺贈方式捐助成立身心障礙兒童關懷基金會乙。依民法規定,下列關於乙基金會設立及 組織之敘述,何者錯誤?
(A)乙基金會乃屬於非營利性質
(B)乙基金會於設立登記前,應經主管機關之許可
(C)乙基金會之組織及其管理方法,得由甲以遺囑定之
(D)乙基金會應設董事會,作為最高意思決定機關


30( ).
X


31 甲因年邁不堪勞動,遂將其所有之牧場及其中乳牛 20 頭出租給青農乙經營,並將牧場後方之農地另設定 農育權予青農丙,供其種植木瓜。嗣後,甲去世由獨子丁繼承。下列有關甲、乙、丙及丁間關係之敘述, 何者錯誤?
(A)乙作為承租人,對於牧場內之牧草有收割之權利
(B)牧場中乳牛所擠出之牛乳,由乙收取
(C)牧場中乳牛所生之犢牛所有權,歸丁所有
(D)農地上所生產之木瓜,農育權人丙享有收取權


31( ).
X


32 甲向乙百貨公司購買除濕機一台,使用時發現除濕過程中,除濕機集水箱會漏水。甲立刻將上開情事通知 乙。下列關於甲乙間買賣契約之敘述,何者錯誤?
(A)甲得主張減少價金
(B)於非顯失公平情形下,甲得主張解除契約
(C)甲得請求乙換一台無瑕疵之除濕機於甲
(D)於乙定期催告後,縱使甲於期限內未表示是否解除契約,甲仍得行使解除權


32( ).
X


33 甲向乙購買 A 車,約定 1 月 1 日交車,但甲該日並未出面,致乙無法交付並移轉 A 車所有權,嗣後於 1 月 2 日因乙之輕過失致 A 車滅失。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該契約因標的物滅失而無效
(B)甲得向乙請求損害賠償
(C)甲得解除契約
(D)甲仍有向乙給付價金之義務


33( ).
X


34 下列何者非屬民法第 759 條規定之非因法律行為而發生不動產物權得喪變更之情形?
(A)強制執行
(B)徵收
(C)給付判決
(D)繼承


34( ).
X


35 甲將其房屋出租於乙,乙經出租人甲同意,將該屋全部轉租於丙。下列有關占有狀態之敘述,何者正確?
(A)甲為間接占有人,乙、丙均為直接占有人
(B)甲、乙為間接占有人,丙為直接占有人
(C)甲為間接占有人,乙為直接占有人,丙為占有輔助人
(D)甲為直接占有人,乙為間接占有人,丙為占有輔助人


35( ).
X


36 甲死亡,留有遺囑。下列何者符合遺贈之要件?
(A)甲在自書遺囑上蓋章
(B)受遺贈人乙在遺囑發生效力時仍生存
(C)遺贈物 A 車在繼承開始前,因天災而滅失
(D)甲以 B 屋遺贈於丙,但在甲死亡前 B 屋已遭查封拍賣


36( ).
X


37 甲有子乙、丙、丁。甲死亡時,留有遺產新臺幣(下同)100 萬元,同時對戊負債 300 萬元。下列敘述, 何者錯誤?
(A)乙、丙、丁在 100 萬元範圍內,對戊負連帶責任
(B)甲對戊之債務部分,在乙、丙、丁內部應按其應繼分比例分擔之
(C)乙向戊償還 300 萬元債務後,得向戊主張不當得利返還請求權
(D)甲死亡前半年贈與丙 60 萬元,須併入所得遺產範圍計算 代號:3501 頁次:4-4


37( ).
X


38 甲有一子乙,甲死亡時留有遺產新臺幣(下同)100 萬元。下列何者非屬民法第 1224 條有關特留分計算規 定所稱之債務額?
(A)甲生前所負債務 20 萬元
(B)甲之執行遺囑費用 10 萬元
(C)甲遺贈於女友丙 70 萬元
(D)甲生前欠稅 30 萬元


38( ).
X


39 員警未經有同意權人之同意,亦無急迫情形,持搜索票於夜間搜索有人住居之住宅,該搜索所得之證據, 有無證據能力?
(A)絕對排除該證據之證據能力,因違反夜間不得搜索之禁止規定
(B)仍有證據能力,因員警已持有搜索票,自屬合法搜索
(C)應審酌人權保障及公共利益之均衡維護,以決定有無證據能力
(D)絕對排除該證據之證據能力,因未經有同意權人之同意,亦無急迫情形,不符夜間例外搜索之要件


39( ).
X


40 下列關於刑事訴訟法之羈押,何者錯誤?
(A)羈押是一種強制處分
(B)法官訊問被告後,由檢察官決定是否羈押被告
(C)羈押要符合比例原則
(D)犯罪嫌疑輕微的情況下,不得羈押被告


40( ).
X


41 依刑事訴訟法規定,被告具下列何種身分,依通常程序起訴或審判而未經選任辯護人,審判長應指定公設 辯護人或律師為被告辯護?
(A)新住民身分
(B)原住民身分
(C)中低收入戶身分
(D)重大災害受災戶


41( ).
X


42 下列關於刑事訴訟法第 158 條之 4 公務員違法取證之敘述,何者正確?
(A)違法取得之證據絕對無證據能力
(B)違法取得之證據絕對有證據能力
(C)違法取得之證據有無證據能力,應審酌人權保障及公共利益之均衡維護來認定
(D)違法取得之證據,只要可信都有證據能力


42( ).
X


43 警員甲受理乙報案於路上拾得現金新臺幣 10 萬元後,竟意圖為自己不法所有,將該現金擅自挪用供己花 用殆盡。依實務見解,下列關於甲刑事責任之敘述,何者正確?
(A)僅成立刑法第 336 條第 2 項業務侵占罪
(B)僅成立刑法第 337 條侵占遺失物罪,並依刑法第 134 條規定加重其刑
(C)成立貪污治罪條例第 4 條第 1 項第 1 款侵占公有財物罪
(D)成立貪污治罪條例第 6 條第 1 項第 3 款侵占職務上持有之非公用財物罪


43( ).
X


44 下列何者,其法律效果為不罰?
(A)甲為公務員,依所屬上級公務員之命令收受私人業者餽贈之禮盒
(B) 13 歲之甲與同學嬉鬧過程中,持美工刀劃傷同學乙之皮膚
(C) 88 歲之甲於施打疫苗過程中,因感到疼痛,搧了施打人員乙耳光,致乙臉部紅腫
(D)甲自幼瘖啞,一日因與便利商店店員乙溝通不良,將該店之招牌砸毀


44( ).
X


45 甲因罹患重度思覺失調症,致不能辨識其行為違法而殺害乙,依刑法規定,其刑責如何?
(A)不罰
(B)應減輕其刑
(C)得減輕其刑
(D)應免除其刑


45( ).
X


46 警員甲某日逮捕現行犯,並自該名現行犯隨身攜帶之腰包中查扣新臺幣 10 萬元贓款,甲之配偶乙因家庭 開銷所需,遂與甲商議以該筆贓款支應家用,甲乃依 2 人商議內容侵占其職務上所持有之該筆贓款,並與 乙一同將之花用殆盡。依實務見解,甲、乙成立何罪?
(A)甲、乙共同成立公務員侵占職務上持有之非公用私有財物罪
(B)甲、乙共同成立普通侵占罪
(C)甲成立公務員侵占職務上持有之非公用私有財物罪,乙成立普通侵占罪
(D)甲成立公務員侵占職務上持有之非公用私有財物罪,乙不成立犯罪


46( ).
X


47 依貪污治罪條例第 8 條規定,犯同條例第 4 條至第 6 條之罪,於犯罪後自首,如有所得並自動繳交全部所 得財物者,其法律效果為何?
(A)無罪
(B)得免除其刑
(C)得減輕或免除其刑
(D)應減輕或免除其刑


47( ).
X


48 關於貪污治罪條例第 4 條第 1 項第 5 款之違背職務收受賄賂罪,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行為人應有公務員之身分
(B)應以行為人具有該項職務為前提
(C)公務員職務事項之認定,應以對於該事項具有最後決定權為限
(D)具有職務上之義務而不作為,亦可構成違背職務之行為


48( ).
X


49 有關刑法第 22 條業務上之正當行為,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阻卻違法,不罰
(B)阻卻罪責,不罰
(C)阻卻違法,減輕其刑
(D)阻卻罪責,減輕其刑


49( ).
X


50 刑法第 62 條所定自首之規定,其中關於「未發覺之罪」要件,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只要發覺犯罪事實一項,即非屬未發覺之罪
(B)只要發覺犯罪行為人一項,即非屬未發覺之罪
(C)如已知悉犯罪事實及犯罪行為人二項,即屬已發覺之罪
(D)雖已懷疑犯罪事實及犯罪行為人,但在兩者尚未完全具體明確之前,仍屬未發覺之罪


快捷工具

試卷測驗 - 110 年 - 110 地方政府特種考試_五等_一般行政、一般民政、戶政、勞工行政、人事行政、經建行政:法學大意#104562-阿摩線上測驗

JERRY JERRY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