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卷-英文學習功能需求】只要填寫就能獲得500Y,結束時間 2024/06/03 12:00。 前往查看
阿摩:猶豫不決是一個錯誤,遲早你都要採取行動,否則機會稍縱即逝。
60
(1 分1 秒)
模式:試卷模式
試卷測驗 - 109 年 - 109 臺北市公立幼兒園教師聯合甄選初試:特教專業知能#85283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D).

1小琪爸爸的工作受到肺炎疫情影響,因而影響家庭經濟與親子互動,以及小琪在學校的學習和適應狀況。 在生態系統理論中,此例屬於哪一個系統對個體造成了影響?
(A)微系統(microsystem)
(B)大系統(macrosystem)
(C)中系統(mesosystem)
(D)外系統(exosystem)


2(B).

2假設所使用的幼兒發展常模為當今的黃金標準,判定發展遲緩的常模切截分數應低於常模幾個標準差?
(A) 1 個
(B) 2 個
(C) 3 個
(D) 4 個


3(D).

3關於聽損幼兒的聽能訓練,下列何者不正確?
(A)透過引導注意周遭聲音來學習音源定位
(B)教導學習分辨不同節奏快慢的聲音
(C)教導簡單語句的聽辨
(D)達到中重度聽損才需介入


4(A).
X


4.某聽覺障礙幼兒經聽力檢查的優耳聽閾值分別為:250Hz-21dB、500Hz-25dB、1000Hz-30dB、2000Hz35dB、4000Hz-40dB,依據《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辦法》,該生採計的平均聽閾值應為多少?
(A)27.8dB
(B)30dB
(C)30.2dB
(D)32.5dB


5(A).

5在聽故事活動前,老師要求有衝動特質的幼兒默念:「我會安靜坐在椅子上聽故事」,幫助幼兒注意下一步 該做的事情。這是何種策略?
(A)自我指導
(B)循序指導
(C)工作分析
(D)行為分析


6(D).
X


6關於融合班級開放空間環境規劃通用原則,下列描述何者正確?
(A)環境規劃應讓所有使用這個空間的人都能適用
(B)事先有系統地規劃環境,留有彈性調整空間
(C)空間安排需要配合遊戲情境,因應不同季節、主題變化,要具多元空間形式
(D)以上皆是


7(D).

7現行兒童發展聯合評估綜合報告書的有效期限(指預定下次評估日期之前)為多久?
(A)一年
(B)二年
(C)三年
(D)視個案而異


8(C).
X


8下列有關「社會性故事」(social stories)的敍述,何者不正確?
(A)以純文字形式呈現
(B)說明特定情境所期待的行為
(C)包含他人對個體行為的感受
(D)用於訓練自閉症兒童社會互動


9(B).

9幼兒因視覺障礙,注視物品及圖片有困難,教師使用放大且背景不凌亂的圖片幫助幼兒參與活動,這屬於 何種課程調整策略?
(A)環境支持
(B)素材調整
(C)特殊器材
(D)活動簡化


10(A).

10在確定發展遲緩幼兒安置入園,於個別化家庭服務計畫設定前,專業團隊評估期間,不適用何種方式收集 家庭與幼兒資訊?
(A)分配專科居家作業給家長,評估家長能力
(B)訪談居家作息及幼兒喜好
(C)填寫幼兒照護相關檢核表
(D)家庭需求評估


11(B).
X


11依據《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辦法》,下列何者的優眼經最佳矯正後的數據符合視覺障礙鑑定基準?
(A)視力 0.35、視野 25 度
(B)視力 0.4、視野 30 度
(C)視力 0.45、視野 15 度
(D)視力 0.5、視野 35 度


12(C).

12老師以圖示的方式標明組合建構玩具的玩法和規則,此為環境調整的何種策略?
(A)豐富化
(B)系統化
(C)簡易化
(D)擴大化


13(D).

13小花是一名大班智能障礙幼兒,今年即將上小學普通班;幼兒園老師在六月邀請國小老師和小花家長到幼 兒園召開轉銜會議,觀察小花在幼兒園的學習情況,與家長溝通小花上國小的需求,期望轉銜會議有助於 小花入小學適應。從生態系統理論分析,此做法是屬於以下何種系統?
(A)外系統(exosystem)
(B)微系統(microsystem)
(C)大系統(macrosystem)
(D)中系統(mesosystem)


14(C).

14陳老師推估大華摔東西的行為功能為獲得注意,以下何者不可能是大華的行為功能介入方案的內容?
(A)老師依照一堂課摔東西的頻率,製作 5 張大華圖卡,每關注大華一次就撕掉一張,以提醒自己下課前要 能給足大華 5 次注意
(B)老師教導大華把手張開舉起來,並教導大華的同學,當有人把手張開舉起來時,要互相擊掌
(C)當大華摔東西的時候,老師拿出一張「不能摔東西」的圖示卡給他看
(D)大華每天摔東西的次數曲線圖


15(B).

15以下何者為融合理論在普通教育環境運用的多元教學策略?
(A)諮詢專家模式
(B)團隊合作教學
(C)轉介後模式
(D)專業教師發展


16(B).
X


16在《聯合國兒童人權公約》之下,我國所施行的身心障礙鑑定,未符合哪些陳述?
(A)進行幼兒的環境評估以提供服務
(B)以身體功能及構造分類補足醫療診斷
(C)評估幼兒活動功能以發給發展遲緩或身心障礙證明
(D)領有發展遲緩或身心障礙證明的兒童,應優先鑑定安置,家長可優先選擇提供融合教育的場所


17(C).

17某幼兒園新進了一位特殊需求幼兒,請問該園所需於何時為該幼兒完成個別化教育計畫?
(A)園所開學後一個月內
(B)園所開學前一個月內
(C)該幼兒入學後一個月內
(D)該幼兒入學後應立即完成


18(B).

18.3 歲的寧寧早上在幼兒園上學,下午至早療發展中心接受個別訓練。寧寧接受的轉銜服務類型為何?
(A)垂直轉銜
(B)水平轉銜
(C)混合轉銜
(D)交互轉銜


19(A).

19有關「執行功能」(executive function)的敍述,下列何者不正確?
(A)目前尚無測驗或工具可評估之
(B)神經發展障礙者常有此方面缺損
(C)與大腦額葉或前額葉的功能有關
(D)認知彈性和反應抑制皆屬之


20(D).
X


20依據瑟曼(Thurman)的生態適配模式,在融入特殊需求幼兒班級經營,設計介入計畫目標時,要經專業團隊 的溝通與合作,最主要的目的為何?
(A)在評量過程中提供訊息
(B)提供指導方式
(C)決定目標的優先順序
(D)協助目標發展


21(A).
X


21某幼兒的身心障礙證明記載的障礙類別為第一類、第三類及第七類,其最可能為下列哪一類身心障礙學生?
(A)自閉症
(B)腦性麻痺
(C)語言障礙
(D)情緒行為障礙


22(C).
X


22.ADHD 學生在轉換新活動的初始階段常出現困難,此困難和下列哪一項 ADHD 的缺陷最有關係?
(A)行為抑制
(B)心理彈性
(C)社交困難
(D)適應行為


23(C).

23幼兒園階段,對於異質性高的班級常使用「主題教學」,請問下列敘述何者不正確?
(A)根據主題訂出主軸來教學
(B)可讓幼兒按照自己的節奏學習
(C)可透過競爭提供幼兒學習的動力
(D)跨學科的主題課程及多元教學目標


24(A).
X


24就標準化的發展量表而言,下列何種分數的參考效力最弱?
(A)Z 分數
(B)百分等級
(C)發展商數
(D)年齡分數


25(A).

25在學習區環境支持與調整策略中,有目的性地安排某些活動中自然發生的試驗,是屬於何種支持?
(A)隱性支持
(B)環境支持
(C)素材支持
(D)成人支持


26(D).

26在設計行為功能介入方案時,教師選定某一特定時間(如一節課),並將此一時間分為數個時距,只在時距 即將結束的時間觀察標的行為是否發生即可。請問這是何種行為記錄方法?
(A)連續記錄法
(B)時距記錄法
(C)行為頻率記錄法
(D)時間取樣記錄法


27(C).

27下列何者為課程外在調整策略的課程組織調整?
(A)替代的溝通方式
(B)更換課程教學的內容
(C)加強生活經驗的連結和統整
(D)調整目標行為出現的情境


28(D).

28王老師常會在學習單上加入可愛但和教學內容不相關的圖案,小偉的注意力總是被這些圖案吸引,因此無 法將注意力放在老師的教學內容上,顯示小偉還未具備下列何種注意力?
(A)分享式注意力
(B)持續性注意力
(C)集中性注意力
(D)選擇性注意力


29(D).
X


29陳老師想評量小華對數字符號理解的表現,在進行評量時引導小華進行思考與操作,請問陳老師使用下列 哪一種評量方式?
(A)生態評量
(B)動態評量
(C)自我評量
(D)功能性評量


30(A).

30《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中語文領域的學習指標有一項為「語-中-2-2-3 在團體互動情境中開啟話題、 依照輪次說話並延續對話」,若教導特殊需求幼兒時,將其改寫為「在團體互動情境中能依照輪次發言」, 請問這是下列何項課程調整的原則?
(A)簡化
(B)替代
(C)重整
(D)分解


31(A).
X


31小名是一位曾經會仿說的發展遲緩幼兒,最近開始推人,排斥跟人互動,多是選擇獨自玩玩具,及跟著影 音以模糊的字音哼歌。請問以下做法何者在目前實證上較不建議?
(A)開始使用適合的擴大及替代性輔助溝通(Augmentative and alternative communication),例如:語音輸出的單 鍵按鈕、手語
(B)小名曾經仿說且仍有仿音的能力與動機,應繼續原有的仿說治療或教學
(C)開始使用應用行為分析(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來進行溝通教學
(D)先找出他推人的原因及從他最常接觸的玩具進行溝通教學


32(D).

32下列何者不是為特殊需求幼兒規劃反應性環境(Responsive Environment)的條件?
(A)鼓勵幼兒主動參與活動
(B)提供幼兒合適的學習材料
(C)提供幼兒能夠了解的口語訊息
(D)安排固定操作練習的座位和區域


33(C).

33關於自閉症的鑑定診斷,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具有顯著社會互動及溝通困難
(B)表現出固定而有限之行為模式及興趣
(C)依據 DSM-5 須在 3 歲以前顯現症狀
(D)導致在學習及生活適應上有顯著困難


34(A).

34當個別化教育計畫中有一個教育目標為:「在手勢提示下,曉華能將手中的玩具分享給三位不同的同儕,10 次中能做到 8 次。」請問以下有關執行嵌入式學習機會(embedded learning opportunities)的做法何者正確?
(A)曉華正獨自在角落區玩玩具,教師邀請一位同儕和曉華玩,並使用手勢提示曉華將手中玩具給同儕。在 曉華將玩具給同儕時,大大肯定且提供曉華喜歡的肢體遊戲
(B)在下課時間,老師請曉華過來並拿玩具給他玩,告訴他記得分享給好朋友,老師看曉華沒有動靜,就牽 著他找了一位同儕。老師將曉華的玩具拿給同儕,最後說:「好棒!」
(C)下課時間,有同儕過來跟曉華說:「我可以跟你一起玩你的玩具嗎?看起來很好玩!」曉華將玩具給了同 儕。老師選了一張貼紙給曉華
(D)以上皆正確


35(B).

35 根據《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辦法》,下列關於發展遲緩鑑定基準的敘述,何者有誤?
(A)針對未滿 6 歲之兒童
(B)非因文化刺激不足等社會環境因素造成
(C)在知覺、動作、溝通、社會情緒或自理能力等方面之發展較同年齡者顯著遲緩
(D)依兒童發展及養育環境評估等資料,綜合研判之


36(D).
X


36以下針對特殊需求幼兒在普通幼兒園的多層次設計依據及調整方式,何者為非?
(A)IEP 目標的難易度
(B)IEP 目標的達成率
(C)支持量提供的多寡
(D)提供替代性評量


37(C).
X


37小明在幼兒園時,教師運用各種方式引導,他都不說話,但在家中並無證據顯示他有語言困難。試問下列何 者較有助於改善其說話頻率?
(A)溫柔提醒他把握每次團體的機會練習
(B)將他的座位安排在老師視線正前方
(C)常點名請他分享,受大家大力鼓掌稱讚
(D)一對一輔導建立互信,慢慢移除說話壓力


38(C).

38在個別化教育計畫中,下列哪一項目可以了解特殊需求幼兒的起點行為?
(A)學年學期目標
(B)幼兒需求評估
(C)幼兒能力現況
(D)幼兒所需支持服務及策略


39(A).

39小傑是一名發展遲緩幼兒,在學習區活動時,因不知如何建構積木,感到挫折而開始丟積木;教師看到此情 況,就請在一旁的同儕,為小傑示範積木建構的方式。教師所進行的課程調整策略為何?
(A)同儕支持
(B)幼兒喜好運用
(C)環境調整
(D)素材調整


40(B).
X


40下列何者為學前融合教育「可及性」要素的敘述?
(A)提供家長完整的支持系統
(B)調整活動或遊戲的進行方式
(C)鼓勵幼兒在活動中主動表達
(D)提供能讓幼兒公平參與學習的機會


41(B).

41依據《教保活動課程大綱》,幼兒教案設計的歷程為何?
(A)設計評量指標→探索幼兒興趣→設計學習指標
(B)探索幼兒興趣→設計學習指標→設計評量指標
(C)探索幼兒興趣→設計評量指標→設計學習指標
(D)設計學習指標→設計評量指標→探索幼兒興趣


42(C).
X


42關於「以家庭為中心」(family-centered)早期介入服務的內涵,何者正確? (甲)專業人員專注於家庭和障礙孩子的弱點 (乙)使家庭成員有參與、選擇和決定權 (丙)設法增進家庭成員問題解決和調適能力 (丁)專業人員和家庭之間乃專家由上對下指導關係
(A)甲乙
(B)乙丙
(C)乙丙丁
(D)甲乙丁


43(A).
X


43關於直接教學法的敘述,下列何者為正確?
(A)課堂教學時間有限,教學活動應盡量單一
(B)尊重學生個別表現,不需要學生共同回答
(C)教學應注意學生的表現,速度應先慢後快
(D)重視學生個別學習需求,不宜有小組教學


44(B).
X


44我國特殊教育學會針對所有特殊需求學生,提出情緒行為問題處理的三層級預防措施,其中初級預防工作 主要為檢視下列哪兩者的適配性?
(A)教學實作和學生特質
(B)能力評估和學生特質
(C)教學實作和行為界定
(D)能力評估和行為界定


45(D).

45以下做法何者最無法協助特殊需求幼兒在普通幼兒園進行融合?
(A)在角落區設計或擺設需要多人玩的遊戲
(B)安排能理解指令的一般同儕,玩遊戲時排在特殊需求幼兒前
(C)請幼兒園老師教導幼兒們如何讚美別人
(D)個別加強練習特殊需求幼兒尚未達發展里程碑的問候能力


46(A).

46陳老師在設計學習活動時,考量了班上所有學生的需求,在教學時以口語說明和動作示範的方式呈現活動 步驟,並圖示每一個步驟。此時陳老師應用的全方位學習設計原則為何?
(A)多元表徵方式
(B)多元表達方式
(C)多元參與方式
(D)以上原則皆符合


47(B).
X


47.Walker 等人(1995)指出爆發性行為有 7 個階段,請問下列哪一個時期較不適合直接的行為教學介入?
(A)平靜期
(B)導火線期
(C)高峰期
(D)恢復期


48(D).
X


48小虹今年 4 歲是獨生女,有特殊教育資格,優先安置在普通幼兒園。第一次上學的小虹,開學第一週因為 數次拿不到玩具而抓傷同學,同學的媽媽強烈地向老師表示憂心。普幼老師認為她不適合在普幼就讀,建 議申請轉安置。身為特教巡輔老師的你,宜先行採取哪種方法,最能保障小虹獲得最適切的教育呢?
(A)適性安置刻不容緩,立即積極協助小虹轉安置
(B)先行同理普幼老師,並提供行為功能評量以瞭解小虹的行為功能與需求
(C)小虹沒有手足且尚未有就學經驗,宜先針對學校適應相關能力進行輔導,例如:溝通技巧,同時收集行 為資料以客觀瞭解適應情形
(D)建議普幼老師:「一般幼兒拿不到玩具也可能用抓的方式來表達,這樣申請轉安置不會通過。老師您應 該要對待小虹如同其他孩子一樣,好好跟她說說看。」


49(C).
X


49以下何者為增強原理的應用?
(A)老師跟小明說:「你只要表現好,就可以拿到一個餅乾喔!」
(B)老師跟小華說:「先吃完飯就可以畫一個笑臉喔!」
(C)以上皆是
(D)無法判斷


50(B).

50依據《特殊教育法施行細則》,對於具情緒與行為問題的身心障礙幼兒,教師應於個別化教育計畫中擬定行 為功能介入方案,下列做法何者有誤?
(A)須了解幼兒行為情緒問題之前因後果,假設行為功能
(B)依據醫療評估報告書結果撰寫而成
(C)幼兒園教師、學前巡迴輔導教師、家長及專業人員共同擬定及實施方案
(D)須思考幼兒行為與環境之關係,並提供正向支持策略


快捷工具

試卷測驗 - 109 年 - 109 臺北市公立幼兒園教師聯合甄選初試:特教專業知能#85283-阿摩線上測驗

留一分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6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