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卷-英文學習功能需求】只要填寫就能獲得500Y,結束時間 2024/06/03 12:00。 前往查看
阿摩:患難生忍耐,忍耐生老練,老練生盼望,盼望不至於羞愧
95
(5 分34 秒)
模式:循序漸進模式
【精選】 - (甄試)警大◆刑法及刑事訴訟法(概要)難度:(61~80)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D).

3. 甲想殺害盲人乙,於是引導乙觸摸高壓電設備,乙因而被電死。請問甲成立何罪?
(A)無罪
(B)殺人罪之幫助犯
(C)殺人罪之教唆犯
(D)殺人罪之間接正犯


2(C).

6. 甲搭乘公車經過某名牌服飾專賣店,看見全部一折出清價,興奮難忍,趕緊按鈴要求公車司機乙讓其下車。然而由於該服飾專賣店附近並無公車站牌,故乙不予理會,繼續行駛約二公里,一直到下一個站牌,始讓甲下車。如果甲對乙提出妨害自由之告訴,但事實上乙並不會成立該罪,問理由何在?
(A) 甲無權提出告訴
(B) 乙之行為係屬得被害人之承諾
(C) 乙之行為係屬業務上之正當行為
(D) 乙之行為係屬義務衝突


3(A).

7.為進行強制處分,原則上需先取得法官許可的文書,此種思想稱為:
(A)令狀原則
(B)自由心證原則
(C)法定證據原則
(D)證據裁判原則


4(A).

12.無搜索票但受搜索人出於自願性同意者,於搜索後,應:
(A)將同意之意旨記載於筆錄
(B)向檢察官及法官報告,請求其許可
(C)向法官補聲請搜索票
(D)向檢察官補聲請搜索票


5(C).

14.消防隊員甲應法院要求至審判庭說明在火場救火時所見聞之事實,此時甲其訴訟地位應為:
(A)告訴人
(B)告發人
(C)證人
(D)鑑定人


6(B).

21.人證的法定調查方式為:
(A)交互訊問
(B)交互詰問
(C)交互質問
(D)交互詢問


7(D).
X


27.犯罪之直接被害人,不經檢察官之偵查程序,逕向管轄法院起訴,稱此為:
(A)告訴
(B)自訴
(C)上訴
(D)非常上訴


8(A).

8、下列何者不會構成妨害電腦罪?
(A)借用朋友筆電發現其未登出帳號密碼而代其登出
(B)散布病毒程式使公務機關電腦變慢
(C)删除機場內供人使用之電腦內之應用程式
(D)植入木馬程式取得他人電腦內之信用卡帳號及密碼


9(B).

24.甲乙意圖勒索綁架丙,丁知情後圖分一杯羹,乃加入看管丙,丁之所為 屬:
(A)妨害自由罪
(B)擄人勒贖罪之共同正犯
(C)擄人勒贖罪 之幫助犯
(D)強盜取財罪。


10(B).

39.告訴乃論之罪,應自得為告訴之人知悉犯人之時起,幾個月內為之?
(A)三個月內
(B)六個月內
(C)九個月內
(D)十二個月內。


11(A).

49.下列何種犯罪不得上訴於第三審法院?
(A)最重本刑為三年以下有期 徒刑之犯罪
(B)殺人罪
(C)強盜罪
(D)搶奪罪。


12(D).

23.司法警察或司法警察官因告訴告發或其他情事,知有犯罪嫌疑時,關於 犯罪調查程序之開始與進行,下列敘述何者不正確?
(A)基於調查之 必要,得封鎖犯罪現場
(B)基於調查之必要,得即時勘查犯罪現場
(C) 得向在犯罪現場附近之人探詢案發經過
(D)調查程序之開始與否,得 自由裁量決定。


13(A).

7.甲、乙、丙三人基於共同行為之決意,於某夜前往丙擔任管理員之倉庫 行竊,由丙提供倉庫地形圖,並約定時間,在丙擔任守夜之夜晚,故意 睡覺並不將倉庫門上鎖,由乙在外面把風,甲進入倉庫行竊,順利竊得 貨物離去。請問:甲、乙、丙三人之行為應如何論處?
(A)甲、乙、 丙三人成立竊盜罪之共同正犯
(B)甲成立竊盜罪、乙之把風行為成立 竊盜罪之幫助犯、丙之不作為成立竊盜罪之幫助犯
(C)甲、丙二人成 立竊盜罪之共同正犯、乙之把風行為成立竊盜罪之幫助犯
(D)甲成立 竊盜罪、乙之把風行為成立竊盜罪之幫助犯、丙之不作為成立竊盜罪之 間接正犯。


14(A).

15. 甲欲殺乙,持槍朝乙射擊,因槍枝卡彈而未擊發。問:甲之殺人未遂,係屬於:
(A) 障礙未遂
(B) 不能未遂
(C) 中止未遂
(D) 準中止未遂


15(D).

4.關於緊急避難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須有緊急危難存在
(B)對於動物攻的擊行為可以主張緊急避難
(C)須出於不得已的行為
(D)避免名譽之損害可以主張緊急避難


16(C).

4.刑事诉松程序上,法官迴避規定的主要法理基礎為何?
(A)無罪推定原則
(B)罪疑唯輕原則
(C)公平審判原則
(D)法官保留原則


17(D).

11. 下列何者為不經傳喚,必要時得逕行拘提之事由:
(A) 無一定之住、居所者
(B)所犯最輕本刑為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之罪
(C) 逃亡或有事實足認為有逃亡之虞者
(D)以上皆是


18(C).

13. 現行犯不問何人均得逮捕之,下列何者非屬得逮捕之現行犯:
(A) 犯罪在實施中或實施後即時發覺者
(B) 因持有兇器、贓物或染有血跡之衣物者。
(C) 被害人指認為犯罪者
(D) 被追呼為犯罪人者


19(D).

30. 檢察官訊問被告後得為之處分為:
(A)命具保、責付、限制住居
(B)限制出境
(C)逮捕後聲請羈押
(D)以上皆是


20(D).

15. 甲駕車一時恍神撞上路人乙,下車察看時發現死亡之乙正是其仇敵。有關甲之刑事責任,下列敘述何者正 確?
(A)甲有殺害乙之直接故意
(B)甲有殺害乙之間接故意
(C)甲有殺害乙之未必故意
(D)甲無殺人故意


【非選題】
三、 請就偵查不公開原則,回答下列諸問題:

【題組】 ⑴偵查不公開原則之意涵與目的。


快捷工具

【精選】 - (甄試)警大◆刑法及刑事訴訟法(概要)難度:(61~80)-阿摩線上測驗

一定上榜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9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