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卷-英文學習功能需求】只要填寫就能獲得500Y,結束時間 2024/06/03 12:00。 前往查看
阿摩:人生一睜一閉,一天就過去了,人生只閉不睜,一輩子就過去了
100
(1 分18 秒)
模式:今日錯題測驗
科目:教甄◆國文(國小幼兒)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A).

2. 教育部《國語文課程手冊》提及十二年國教國語文課程綱要的研修重點之一:「建議國語文教材應「結合本土素材」。其中,白話文選 以臺灣新文學作家(指__________________ ,以白話文從事文學寫作的作家,含原住民族)之作品為主。」底 線處應填入下列何項?
(A)日治時期中葉,臺灣新文學運動發生迄今
(B)民國成立以後,五四白話文運動倡議迄今
(C)國民政府遷臺後,全面推動國語運動至今
(D)1970 年代鄕土文學爭論,及解嚴以後至今


2(B).

4. 「根據話語情境,分辨內容是否切題,理解主要內容和情感,並與對方互動。」是屬於十二年國教國語文學習表現「聆聽」第幾階段 應習得的能力?
(A)第一學習階段
(B)第二學習階段
(C)第三學習階段
(D)第四學習階段


3(D).

6. 依十二年國教國語文領綱「寫作」之學習表現,哪一項是自低年級至高年級皆需持續練習的寫作能力?
(A)培養思考力、聯想力
(B)掌握寫作步驟
(C)依需求書寫各類文本
(D)修改文句錯誤


4(B).

15. 「ㄧ」字其後面接「去聲」字,結合成詞語時,「ㄧ」要變調為何者?
(A)陰平
(B)陽平
(C)上聲
(D)入聲


5(D).

16. 朗讀與其他表達方式的區別,下列何者錯誤?
(A)朗讀忠於文稿意旨,細心揣摩;演說表達個人見解,以說服為目的
(B)朗讀因作者個性而有不同聲情變化;說故事運用摹聲、扮演來強化
(C)朗誦多以抒情或敘事詩歌為題材;朗讀多是第一人稱言志論理之作
(D)朗讀應配合對方角色而調整情緒;報告則依內容主題展現個人風采


6(C).

18. 下列文句,何者用字完全正確?
(A)這家老店歷經百年滄桑,仍能毅立力不搖
(B)明知問題盤根錯結,我們何必去淌這渾水
(C)這樁醜聞被媒體披露後,一時之間群情譁然
(D)天燈乘載眾人的願望,在歡呼聲中冉冉升空


7(C).

20. 下列選項「 」中的詞語,何者解釋正確?
(A)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詩文引領流行
(B)無「惛惛」之事者,無赫赫之功:晦暗不明
(C)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潔淨
(D)母孫二人更相為命,是以「區區」不能廢遠:辛苦


8(D).

21. 下列成語,何者指「莊嚴而高妙的音樂」?
(A)桑間濮上
(B) 倡樂鄭聲
(C)陽阿薤露
(D)黃鐘大呂


9(C).

27. 下列文句,何者使用了描述人的動詞,使描寫的主體彷彿具有人的作為?
(A)我以目光掃過那座石壁,上面即鑿成兩道血槽
(B)森林裡的枯木、朽葉,都是相附相依的唇齒關係
(C)步出這座教堂,暮色已乘細細的雨絲自四面八方圍攏來
(D)某個字眼,即使單獨不清爽,與桃子接枝,感覺一下子好很多


10(C).

閱讀下文,回答 29-31 題。
去者日以疏,生者日已親。出郭門直視,但見丘與墳。古墓犁爲田,松柏摧爲薪。
白楊多悲風,蕭蕭愁殺人!思還故里閭,欲歸道無因。
                                                             (古詩十九首〈去者日以疏〉)

【題組】30. 「去者日以疏,生者日已親」主要描述的是何種現象?
(A)時間流轉
(B)今非昔比
(C)人事代謝
(D)滄海桑田


11(D).

【題組】31. 關於本詩寫作手法,何者說明正確?
(A)藉由繁華與衰敗的對比感嘆世事難料
(B)使用擬人法強調愁思足以奪人性命
(C)描寫戰場的殘酷以控訴當政者的無能
(D)藉由視覺、聽覺摹寫呈現人生悲愴


12(B).

閱讀下文,回答 32-33 題:
「學歷不但是敲門磚,也是我下不來的高台,更是孔乙己脫不下的長衫」。最近,「孔乙己文學」在大陸網路上受到熱議,一些剛走上社 會的大學畢業生自我調侃是「當代孔乙己」,學歷成為思想負擔,找不到理想工作,又不想去做「低端勞動」。孔乙己是 __(甲)__ 筆下 的經典人物,窮困潦倒還穿著象徵讀書人的長衫,迂腐麻木,生活陷入困境但又放不下身段。針對網路掀起「孔乙己現象」,央視對此評論,稱「學歷的價值,只有在創造性的實踐活動中,充分發掘自身潛力的情況下才能得以體現。孔乙己之所以陷入生活的困境,不是因 為讀過書,而是放不下讀書人的架子,不願意靠勞動改變自身的處境。」然而,央視評論一出,輿論卻是一片譁然,《環球時報》前總編 輯胡錫進即撰文指出,政府當局的首要任務是 __(乙)__ ,從根本上緩解就業之難。

【題組】33. 依據文意,(乙)填入何者最恰當?
(A)幫助年輕人端正對勞動的認識
(B)創造更多年輕人喜歡做、收入又相對理想的工作
(C)輔導年輕人到國外打工度假,以減少年輕族群失業率
(D)懲治找不到理想工作,又不願彎下身段從事勞務的年輕人


13(A).

34. 下列成語的使用哪一個不正確?
(A)他治理公司成效卓著,其他大廠紛紛群起效尤。
(B)這件事明明是老王的錯,你為什麼要李代桃僵,為他頂罪?
(C)小李喜歡演戲,常常認真琢磨劇本,優孟衣冠,粉墨登場。
(D)師父的藝業,小子雖然自勉克紹箕裘,但仍然戰戰兢兢,唯恐有辱師門。


14(D).

42. 關於蘇東坡〈蝶戀花〉詞作,下列哪一個選項正確?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來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牆裡秋千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裡佳人笑。笑漸不 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A)牆裡佳人與牆外行人笑語相間,憑添春日和煦美景。
(B)凋謝的花兒,對比初生的「青杏」,充滿無限感傷之意。
(C)蘇軾做為宋詞豪放派的先驅,本闕詞即為豪放風格之代表作。
(D)整闕詞前段傷春,後段傷情,表達出作者對韶光流逝的惋惜和貶謫的失意。


15(A).

以下為題組,請回答 44-45 題。
「綠螘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題組】45. 本詩的作者作品平易近人、通俗易懂,享有「老嫗能解」的讚美,請問作者是下列哪一個選項?
(A)白居易
(B)杜甫
(C)杜牧
(D)劉禹錫


16(B).

49. 有關以下二詩之比較,下列選項何者正確?

(A)二首詩寫作的季節相同。
(B)甲詩由西東望;乙詩由南北望。
(C)二首詩都寫送別朋友的依依不捨、愁苦哀傷之情。
(D)甲詩的孟浩然前往廣陵;乙詩的韋參軍前往丹陽。



快捷工具
完全正確!

今日錯題測驗-教甄◆國文(國小幼兒)-阿摩線上測驗

陳彥維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