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猶豫不決是一個錯誤,遲早你都要採取行動,否則機會稍縱即逝。
100
(2 分29 秒)
模式:精熟測驗
科目:教甄◆國文(國小幼兒)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C).

閱讀下文後,回答49-50題。
       昔有愚人,至於他家。主人與食,嫌淡無味。主人聞已,更為益鹽。既得鹽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緣有鹽故。少有尚爾,況復 多也?』愚人無智,便空食鹽。食已口爽,反為其患。(引自〈愚人食鹽喻〉)

【題組】49. 關於上文,「口爽」一詞的意思,下列何者最合適?
(A)舒適暢快
(B)清脆可口
(C)味覺敗壞
(D)大方豪邁


2(C).

閱讀下文後,回答47-48題。
       大度山,據說,原名「大墩」,又叫「大肚」,有人嫌「大肚」不雅,近年才改名「大度山」。
     「大肚」名字土俗,卻很好,這個山,其實不像山,倒是渾渾鈍鈍,像一個胖漢躺臥的肚腹,寬坦平緩,不見山勢。 山看多了,倒是沒有看過一個不顯山形的山。
      一路從台中上來,只覺得有一點上坡的感覺,卻全不見峰巒形勢。
     有人說山勢如「饅」,圓墩墩一團,像饅頭;大屯山、紗帽山、南仁山都是饅頭山。大度山則連「饅」也說不上,它真是一個大肚,不往高峻聳峙發展,倒是綿綿延延,四處都是大肚,分不清邊際。
     上了大度山,要到了高處,無意中四下一望,中部西海岸一帶低窪平原盡在腳下,才知道已在山上了。 大度山,沒有叢林峭壁,沒有險峰巨石,沒有雲泉飛瀑,渾渾沌沌,只是個大土堆。 因為不堅持,山也可以寬坦平和,也可以擔待包容,不露山峰,卻處處是山,是大度之山。(摘錄自蔣勳〈山盟〉)

【題組】48. 根據上文,作者對大度山所懷抱之情感,下列何者最合適?
(A)浮天水送無窮樹,帶雨雲埋一半山。
(B)今宵剩把銀釭照,猶恐相逢是夢中。
(C)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D)風蓬飄盡悲歌氣,泥絮沾來薄倖名。


3(B).

46. 小說是重要的文類之一。依魯迅之《中國小說史略》觀點,哪一時期的作品,算是開始「有意識的作小說」,在小說史上是成形的重 要階段?:
(A)六朝志怪
(B)唐代傳奇
(C)宋人話本
(D)明代戲曲


4(A).

44. 注音符號強調「直接拼讀法」,欲達成此拼讀的目標,指導注音符號拼讀的方式有以下四種,其中一種的本質是「評量」,宜在初步學會拼音後,再進行為宜的為何者?
(A)反拼
(B)助拼
(C)正拼
(D)暗拼


5(B).

43. 德國哲學家黑格爾(G. W. F. Hegel)提出了「存在即合理」的觀點,強調事物和現象都依邏輯發展而存在,且有其道理和合理性。請 問下列哪位哲學家的主張和黑格爾的「存在即合理」有異曲同工之處?
(A)莊子的「無我」
(B)王陽明的「致良知」
(C)墨子的「兼愛非攻」
(D)韓愈的「文道合一,明道為主」


6(A).

42. 課綱中,到第三學習階段為止,應學習的說明文本寫作手法,下列何者最合適?
(甲)因果(乙)列舉(丙)比較(丁)定義
(戊)引用(己)問答(庚)描述(辛)問題解決
(A)甲乙丙庚辛
(B)乙丁戊己辛
(C)甲丙丁己庚
(D)甲乙戊己庚


7(A).

41. 琹涵〈心底有流泉〉:「初春的早晨,天空是淡藍的顏彩,有白雲緩緩的行過,陽光輕灑,在這個美麗如畫的日子裡,我也正在窗前 讀唐詩。好詩,也如同我們心底的流泉,彈唱出屬於生命的美好音符。」關於上文中修辭手法的說明,下列何者最合適?
(A)以擬人手法,凸顯出生命的悠閒。
(B)以暗喻手法,訴說出內心的喜悅。
(C)以借代手法,表現出自我的體悟。
(D)以層遞手法,表達出景致的美好。


8(C).

38. 下列運用「轉化」修辭的句子有幾個?
①舊的路衰老了,毀壞了。
②我的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③怯伶伶的小雪球是探春信的小使。
④在眾人的呼喝聲中,那個惡霸夾著尾巴逃走了。
⑤真理可能被遮掩頃刻,真理卻永不會彎腰。
(A)兩個
(B)三個
(C)四個
(D)五個


9(A).

36. 曹丕的典論 論文將文章分為四大類,曰:「蓋奏議宜,書論宜,銘誄尚,詩賦欲,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這四個 應為下列何者?
(A)雅/理/實/麗
(B)理/雅/麗/實
(C)麗/實/理/雅
(D)實/麗/理/雅


10(B).

34. 「文采所以飾言,而辯麗本於情性。故情者文之經,辭者理之緯。」探討了各類文體,並主張應「為情而造文」的文學評論家是誰?
(A)朱熹
(B)劉勰
(C)嚴羽
(D)袁枚


11(A).

33. 「南湖秋水夜無煙,耐可乘流直上天。且就洞庭賒月色,將船買酒白雲邊。」請問由此詩的特色,可推論應是哪位唐宋名家的詩?
(A)李白
(B)杜甫
(C)王安石
(D)辛棄疾


12(D).

31. 荀子對於人性的看法,表示「其善者偽也」,「偽」的意思為何者?
(A)偽裝
(B)維持
(C)反惡
(D)人為


13(B).

29. 《戰國策.秦策》:「楚人有兩妻者,人誂其長者,詈之;誂其少者,少者許之。」這句話是在說楚人的兩個妻子面對他人時的不同 反應。此處的「誂」比較接近下列哪一個選項的意思?
(A)質問
(B)挑逗
(C)叫罵
(D)讚美


14(B).

27. 《學記》中所謂「學者有四失」,分別是指哪四個?
(A)多、止、易、躁
(B)易、寡、止、多
(C)辯、寡、失、止
(D)寡、迷、止、難


15(B).

26. 下列關於小說的國學常識,何者敘述錯誤?
(A)志怪小說:形式為短篇文言,逐條筆記,以鬼神怪異之事為題材,如《搜神記》。
(B)傳奇小說:唐代小說又稱「傳奇」,是具完整情節、鮮明角色、深刻主題以及敘事技巧的長篇小說,如《虬髯客傳》。
(C)志人小說:記名人軼事和雋語,如《世說新語》。
(D)話本小說:宋代有一種先講述再書寫成文章的故事,稱「話本」,如《三國志平話》。


16(A).

25. 依PIRLS的閱讀理解四層次判斷,下列哪一項提問最有可能是第三層次「詮釋整合」的題目?
(A)你認為大健是什麼樣的人?請從文中舉出兩個例子證明。
(B)大健為了安全,每隔幾分鐘便將手伸進粉袋,為什麼?
(C)請依文章內容順序,重新排列甲、乙、丙、丁四個事件。
(D)文章最後大健便失望的離開,作者為什麼要這樣的安排?


17(B).

24. 某教師社群正為學校一起編寫校訂的國語文補充教材,他們對於小學的文言文教材的取材安排有些不同的意見。以目前十二年國教國 語文領域課程綱要所列的學習內容而言,下列哪位老師的建議最為適切?
(A)李老師:我認為應該由《論語》入手,可以提升學生們的品格涵養。
(B)簡老師:應以李白〈早發白帝城〉與寓言〈鷸蚌相爭〉等作品入手。
(C)宋老師:建議摘錄《水滸傳》的一個章回開始,學生易被情節吸引。
(D)蔡老師:《史記》對人物的記載與描述,值得作為文言文學習的開端。


18(C).

19. 關於《易經》的內容,下列何者正確?
(A)爻是由三條線所組成。
(B)卦可分為陽卦與陰卦。
(C)乾卦最底下的線稱為「初九」。
(D)艮卦代表火,離卦代表水。


19(A).

18. 下表中,關於四大奇書的介紹,何者最合適?
(A)
(B)
(C)
(D)



20(A).

15. 課綱中,關於國小階段的教材編選原則,下列何者最合適?
(A)教材的編寫,應配合閱讀理解策略的認識及運用。
(B)第二學習階段應強調口語表達與識字教材的設計。
(C)第三學習階段起,得編選800-2,000字的長篇課文。
(D)每單元以主題設計,每冊皆應融入本土與國際議題。


21(A).

14. 課綱中提到,國語文課程重視各階段的銜接性,下列說明何者最合適?
(A)第一學習階段著重口語過渡到書面語文的學習。
(B)第二學習階段重視語文學習策略的習得與運用。
(C)第二學習階段藉由口語表達提升綜合表達能力。
(D)第三學習階段以思辨能力厚植語文知能與涵養。


22(D).

12. 教師在上完《浮生六記》之後,布置一項寫作任務:「讀完此文,請模仿沈復行文的架構及細節描摹、想像的寫法,寫一篇與自己相 關的兒時記趣。」請問這項任務符合哪一項素養導向國語文教學設計原則?
(A)想像創新
(B)引用摹寫
(C)內容接寫
(D)遷移應用


23(C).

10. 國語文領綱之學習表現指出:「利用共同部件,擴充識字量。」在教學實務上即可採用以下的哪種識字教學方法?
(A)字源識字法
(B)隨文識字法
(C)基本字帶字教學
(D)筆順原則教學法


24(B).

3. 歇後語是漢語特殊的詞語,由兩個部分組成,前半部如同前提,後半部為表達的重點,理解經常用到雙關,下列選項何者運用諧音雙關?
(A)兔子看人──眼紅。
(B)電線桿上綁雞毛──好大的膽子。
(C)騎驢看唱本──走著瞧。
(D)石灰刷標語──盡是白字。


快捷工具
完全正確!

精熟測驗 - 教甄◆國文(國小幼兒)-阿摩線上測驗

Bingsyun Li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