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成長的路上不是我有話要說,而是聽得懂、看得懂
2
(46 秒)
模式:試卷模式
試卷測驗 - 107 年 - 107 原住民族特種考試_四等_一般行政、一般民政、人事行政、原住民族行政:行政學概要#71827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C).

1 關於美國公共行政學科的發展,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 1930 至 1945 年代為行政原則的瓦解
(B)1946 至 1950 年代為公共行政的自我定位
(C)1950 至 1970 年代為公共行政的智識危機
(D)1970 年代之後為行政原則的整合


2( ).
X


2 下列何者不是奧斯本(D. Osborne)與蓋伯樂(T. Gaebler)所揭櫫企業型政府之原則?
(A)建立以官僚規則驅動的政府
(B)運用市場機制解決公共問題
(C)以公共經費資助產出的成果
(D)思考獲利而非只是支出的政府


3( ).
X


3 學者彼得斯(B. G. Peters)所提出政務官與事務官互動關係中,「最高階的政務官和事務官形成具相同價 值與目標的跨部門團體」係屬下列何種模式?
(A)正式/法律模式
(B)村落生活模式
(C)功能模式
(D)行政模式


4( ).
X


4 下列關於組織策略管理的敘述,何者錯誤?
(A)等於策略規劃加上資源管理和控制與評估
(B)內、外部利害關係人成為策略思考的核心
(C)更重視整合組織的文化
(D)適用於所有的行政組織


5( ).
X


5 下列有關審議式民主模式與執行概況之敘述,何者正確?
(A)公民會議自 1980 年代以來,由美國傑弗遜研究中心(Jefferson Center)逐漸推行至 OECD 國家
(B)願景工作坊源自北歐公民參與的傳統,針對事先發展的腳本藉由相互激盪形成行動方案
(C)公民陪審團由費希金(J. Fishkin)所發展,主要是要連結平等與審議等難以相容的價值
(D)審議式民調源自於丹麥,用以處理大型政策爭議之判斷


6( ).
X


6 根據組織的產品(或服務)、服務地區或服務對象作為組織部門化分工的基礎,以滿足特定顧客的需求, 例如交通部下設有高速公路局,係指下列何種結構?
(A)功能型
(B)事業型
(C)矩陣型
(D)網絡型


7( ).
X


7 下列有關計畫與績效預算制度(Program and Performance Budgeting System, PPBS)的敘述,何者錯誤?
(A)可追溯至美國新政時期
(B)美國國防部首創此預算制度
(C)主張運用成本效益分析技術
(D)能夠顯示需要資金的目的和目標


8( ).
X


8 下列有關組織強制性的協調途徑之敘述,何者錯誤?
(A)績效控制系統
(B)行動規劃系統
(C)聯絡人機制
(D)跨部門活動


9( ).
X


9 下列何者不是學者裴利(J. L. Perry)對於公共服務動機(Public Service Motivation, PSM)所建構的四大 面向之一?
(A)物質報酬的誘因
(B)對公共政策制訂的興趣
(C)同情心
(D)自我犧牲 


10( ).
X


10 關於代表性官僚(representative bureaucracy)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消極的人口代表性指公部門人力應反映服務與代表的人口
(B)積極的人口代表性指根據政策偏好而考量族群或性別特徵
(C)由馬克斯韋伯(Max Weber)所倡議
(D)藉由保障少數與弱勢以實現民主政治核心價值


11( ).
X


11 關於登哈特夫婦(J. Denhardt & R. Denhardt)所倡導新公共服務(New Public Service)內涵的敘述,下列 何者錯誤?
(A)重視公民權益
(B)掌控社會新的發展方向
(C)思考具有戰略性
(D)服務於公民而非顧客


12( ).
X


12 貨物稅與關稅屬於下列那一個政府租稅收入的稅基?
(A)所得稅系統
(B)財產稅系統
(C)地方稅系統
(D)消費稅系統


13( ).
X


13 關於學者摩爾(Moore)等人所提出策略三角(Strategic Triangle)模式中有所謂三要素,下列何者錯誤?
(A)公共價值
(B)績效評估
(C)運作能力
(D)正當合法性


14( ).
X


14 學者吉爾登(Gidron)等人所發展出政府與非營利組織四種互動模式中,由政府擔任經費的主要提供者, 而非營利組織擔任服務的提供者,此種模式稱為:
(A)政府主導模式
(B)雙元模式
(C)合作模式
(D)非營利組織主導模式


15( ).
X


15 關於公共行政學說各時期主要理念中的組織/協調機制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古典公共行政為政府/代表性
(B)新公共行政為市場/價格
(C)新公共管理為層級節制/權威
(D)新公共服務為社群/信任


16( ).
X


16 「一個人升至某一職位後,如不經進修訓練,便無法勝任現職或更高的職務」,此現象稱為:
(A)白京生定律
(B)彼得原理
(C)邁爾斯定律
(D)墨菲原理


17( ).
X


17 組織決策像神經中樞體系,可注意環境變化,並透過反饋作用使組織成為具有矯正作用的學習型組織, 係學者莫根(G. Morgan)在組織意象一書中的何種意象?
(A)有機體
(B)大腦
(C)心靈囚籠
(D)機器


18( ).
X


18 新公共行政學者認為要發展新的組織形式以因應動盪不安的環境,根據學者柯哈特(L. Kirkhart)的論點, 下列何者不是此種組織型態的特徵?
(A)專案團隊是基本的工作單位
(B)多元的權威結構
(C)組織講究終身職而非短暫僱用
(D)以電腦來保持文獻紀錄


19( ).
X


19 下列關於新公共管理學派追求變遷的論點,何者錯誤?
(A)鮮少質疑官僚運作之道
(B)力求創新和企業家行動
(C)著重顧客授能
(D)將官僚服務轉化為個別授能


20( ).
X


20 學者布雷克(R. Blake)和毛頓(J. Mouton)二人提出的管理格道中,對員工及對工作關心度皆為中等, 是下列何種領導方式?
(A)鄉村俱樂部式
(B)組織人式
(C)團隊式
(D)權威服從式


21( ).
X


21 中央銀行為抑制外國法人的匯率炒作,決定停止無本金遠期外匯買賣的交易,係屬唐恩(W. Dunn)政策 分析模式中的何種政策資訊?
(A)政策問題
(B)政策未來
(C)政策行動
(D)政策成果


22( ).
X


22 關於行政學理論發展的敘述,下列何者較為正確?
(A)以費堯(H. Fayol)等為代表的行政管理學派為 1930 至 1960 年代
(B)巴納德(C. Barnard)所在的修正理論時期為 1970 年代迄今
(C)黑堡宣言為 1887 年至 1930 年代傳統行政理論時期
(D)雷格斯(F. Riggs)的行政生態學為 1960 年代迄今的整合時期


23( ).
X


23 關於傅麗德(M.P. Follett)動態管理學說的主張,下列何者錯誤?
(A)對權威的接受為無異區間論
(B)解決衝突的方法應透過整合而非妥協
(C)團體的額外價值論
(D)協調要秉持直接交涉原則


24( ).
X


24 下列何者不是學者帕深思(T. Parsons)所提出社會系統的基本功能?
(A)適應
(B)達成目標
(C)分工
(D)模式維持


25( ).
X


25 「機關開會時間的長短,與議題的重要性成反比」,此為下列那一個組織病象之論點?
(A)白京生定律
(B)不稀罕效應
(C)邁爾斯定律
(D)寡頭鐵律


26( ).
X


26 關於政府公眾關係的理念,下列何者錯誤?
(A)具有積極進取與消極防禦兩方面
(B)應抱持為而不宣的態度
(C)是機關首長的基本責任之一
(D)前提是履行社會責任、服務大眾利益


27( ).
X


27 滾木法、副報償法是下列那種集體決策?
(A)論證說服型
(B)層級命令型
(C)議價協商型
(D)理性廣博型


28( ).
X


28 學者哈蒙(M. Harmon)的行政類型格道中,開創性與回應性均屬中等,是下列何種類型的行政人員?
(A)理性型
(B)被動型
(C)專技型
(D)反應型


29( ).
X


29 將公共服務或財貨透過一定的程序交由民間提供或生產,此為民營化的何種類型?
(A)委託
(B)撤資
(C)替代
(D)解除管制


30( ).
X


30 下列何者提出政治行政二分的觀念?
(A)瓦爾多(D. Waldo)
(B)登哈特(R. Denhardt)
(C)古德諾(F. Goodnow)
(D)葛蘭畢耶斯基(R. Golembiewski)


31( ).
X


31 在資訊科技快速發展的情境下,社會與群體之間存在著資訊能力的不平等現象,此稱為:
(A)資訊安全
(B)數位落差
(C)資訊隱憂
(D)資訊過載


32( ).
X


32 透過網際網路等新興途徑,對政府、企業與公民提供公共資訊與交易活動,一般可稱為何種政府?
(A)民主政府
(B)全球政府
(C)電子化政府
(D)開放政府


33( ).
X


33 下列何者為後世尊稱為「科學管理之父」?
(A)賽蒙(H. Simon)
(B)泰勒(F. Taylor)
(C)古立克(L. Gulick)
(D)費堯(H. Fayol)


34( ).
X


34 下列何者主張以「社會公正之倡導」的觀點來研究公共行政?
(A)服務型政府
(B)企業型政府
(C)新公共管理
(D)新公共行政 


35( ).
X


35 下列何者提出有限理性的觀點?
(A)尤偉克(L. Y. Urwick)
(B)賽蒙(H. Simon)
(C)雷格斯(F. W. Riggs)
(D)巴納德(C. Barnard)


36( ).
X


36 兩因子理論或稱為激勵保健理論,是由下列那一位學者所提出?
(A)賀茲伯格(F. Herzberg)
(B)麥克利蘭(D. McClelland)
(C)梅堯(Mayo)
(D)馬斯洛(A. Maslow)


37( ).
X


37 上級政府對下級政府的一種府際移轉支付(inter-governmental transfers)係屬何種制度?
(A)財政制度
(B)補助款制度
(C)公共收入制度
(D)分工制度


38( ).
X


38 關於傅雷德雷克森(H. G. Frederickson)對於公共一詞的定義,下列何者錯誤?
(A)公共即利益團體
(B)公共即理性之選擇者
(C)公共即代議士的選民
(D)公共即組織的運作


39( ).
X


39 主張一切計畫,無論新舊,皆須從頭開始、重新審核,是何種預算制度?
(A)設計計劃預算
(B)績效預算
(C)零基預算
(D)項目預算


40( ).
X


40 政策制定者雖然詳細陳述政策目標,但卻留給執行者部分的行政裁量權去決定應以何種手段來達成,此 為政策制定與執行間權力互動的何種類型?
(A)傳統技匠
(B)指導性授權
(C)協商者模式
(D)官僚企業家


41( ).
X


41 主張「回應性評估」係屬那一代的政策評估?
(A)第一代
(B)第二代
(C)第三代
(D)第四代


42( ).
X


42 下列何者不是民營化的方式?
(A)簽約外包(contracting out)
(B)補助或減免(grants or subsidies)
(C)直營(regular chain)
(D)特許權(franchise)


43( ).
X


43 下列何者不是府際關係的類型?
(A)單一制
(B)邦聯制
(C)聯邦制
(D)合作制


44( ).
X


44 強調政府應該師法企業的運作方式,是下列何種理論觀點?
(A)新公共管理
(B)新公共行政
(C)新公共服務
(D)公共行政


45( ).
X


45 下列何者是平衡計分卡用以衡量組織績效的構面之一?
(A)學習與創新
(B)目標
(C)環境
(D)整合


46( ).
X


46 「為確保公務人員依法行政、執行公正、政治中立,並適度規範公務人員參與政治活動」,在我國係屬 於何種法律規範之內容?
(A)公務人員政治中立法
(B)公務人員行政中立法
(C)公務人員價值中立法
(D)公務人員決策中立法


47( ).
X


47 下列何者之內涵著重於公共行政人員的操守與官箴?
(A)行政文化
(B)行政倫理
(C)行政改革
(D)行政決策


48( ).
X


48 下列何者之目的在於:查核預算的執行是否有違法情事、財務支持是否經濟、政策或目標是否達成?
(A)財務
(B)審計
(C)績效
(D)政治


49( ).
X


49 當團體規模越來越大,可能產生只享權利不盡義務的問題,此屬何種現象?
(A)搭便車(free rider)
(B)邁爾斯定律(Miles’ Law)
(C)莫菲定律(Murphy’s Law)
(D)寡頭鐵律(Iron Law of Oligarchy)


50( ).
X


50 強調「行政機關的人力組成結構應該具備社會人口的組合特性」,是屬於下列何種科層體制?
(A)行政性
(B)管理性
(C)代表性
(D)資源性


快捷工具

試卷測驗 - 107 年 - 107 原住民族特種考試_四等_一般行政、一般民政、人事行政、原住民族行政:行政學概要#71827-阿摩線上測驗

boren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