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人生不怕重來,就怕沒有未來。
57
(1 分19 秒)
模式:今日錯題測驗
科目:教甄◆教育專業科目-中等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C).

3. 在培育學習者勇敢、節制等德性時,讓學習者「在類似的情境中能夠像勇者或 節制者一般來行動或知覺」,這是下列何者?
(A) 問題解決
(B) 機會教育
(C) 習慣養成
(D) 批判思考


2(C).

7. 在關懷倫理學者吉莉根(C. Gilligan)的研究中,女性道德發展的第三階段是什麼?
(A) 普遍的倫理法則
(B) 個體生存的立場
(C) 不傷害的道德
(D) 善即自我犧牲


3(C).
X


12. 德國教育家赫爾巴特(J. F. Herbart)曾經倡導四階段的教學法,他的學生加以修訂 為五段,即準備、提示、比較(抽象)、總括、應用。一般相信,赫爾巴特這種 主張背後的心靈(mind)學說是什麼?
(A) 心靈實體(substance)說
(B) 心靈狀態(state)說
(C) 唯物主義(materialism)心靈論
(D) 唯靈論(spiritualism)


4(A).
X


15. 下列朝代與制度的配對中,何者是正確的?
(A) 宋代─五經博士
(B) 漢代─國子監
(C) 隋代─太學三舍法
(D) 清代─壬寅學制


5(A).
X


19. 對於西洋七藝(seven liberal arts)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 文法是「後三藝」(trivium)之一
(B) 算術是「前四藝」(quadrivium)之一
(C) 其中包含體育與音樂
(D) 是古希臘羅馬以來博雅學科的主要內容


6(B).

27. 在學校行政管理工作之中,引用管理學者 Lessem(1990)提出的發展型管理, Lessem 借用樹木做比喻,說明發展型管理的特點,下列哪一項的隱喻(Metaphor) 是「採擷生物學與生態學的進化觀」來推動組織管理?
(A) 主幹
(B) 根
(C) 枝葉
(D) 果實


7(D).

29. 在學校行政管理工作之中,引用教導型組織的理論,這個理論是由學者提奇和柯 漢(Tichy & Cohen)所倡導,主張組織領導者應扮演有效師傅的角色,將個人學習 與經驗心得教導組織成員。他們指出:在教導型組織裡,領導者發揮領導引擎的 作用,為組織培養出更多的領導人才。請判斷下列那一種不屬於他們指出「教導 型組織」的教導項目?
(A) 想法
(B) 價值觀
(C) 膽識
(D) 期待


8(C).

39. 班級氣氛與學習成效的關係相當密切,以下哪一個班級氣氛的學習項目最能使學 生培養:「定向功能,影響知覺活動及選擇反應」?
(A) 學習動機
(B) 學業表現
(C) 學習態度
(D) 學習興趣


9(B).

48. 學生考前有充足的睡眠,除有精神外,也會記得多,這說明學習活動完成後立即 睡眠,等醒來時所記憶的內容遠比學習後不睡眠者所記憶得多,可以用何種論點 說明睡眠影響記憶的重要性?
(A) 動機情緒的影響
(B) 避免插入學習
(C) 記憶痕跡的消逝
(D) 順攝抑制 


10(B).
X


51. 下列何者為操作型虛無假設?
(A) 國一學生在魏氏量表得分對學期總平均無顯著影響
(B) 國一學生在魏氏量表得分對學期總平均有顯著影響
(C) 國一學生在綜合學習能力對學期總表現無影響
(D) 國一學生在綜合學習能力對學期總表現有影響


11(C).

54. 對於智力的觀點,Gardner 所提出之多元智能論與 Sternberg 的智能三元論比較, 下列何者有誤?
(A) Sternberg 強調完美三合一的成功智力;Gardner 則是找出個人優勢智能
(B) Sternberg 較以智能結構論出發;Gardner 則除了智能結構論尚有智能發展觀
(C) Sternberg 對美國教育改革影響深遠;Gardner 則受到理論界歡迎
(D) Sternberg 與 Gardner 兩人之智能理論則是同屬認知取向的智能觀 


12(C).
X


55. 有關皮亞傑 (J. Piaget)和維高斯基(L. Vygotsky)對於發展的看法,下列敘述何者 正確? 甲、皮亞傑認為認知發展不會因不同文化而有所差異 乙、皮亞傑認為認知發展主要源於獨立探索,強調孩子與實體的互動 丙、維高斯基認為在適切引導的情況下,學習即能引導發展 丁、維高斯基認為認知發展是由個體的(自我中心的)歷程轉變成社會化歷程
(A) 甲乙丙
(B) 甲丙丁
(C) 乙丙丁
(D) 甲乙丁


13(C).

56. 新皮亞傑學派認為皮亞傑提出的認知發展四階段,尚存在一個認知發展階段, 但因各方說法不一,因此有不同,其中學者 Sternberg 將此階段稱之為?
(A) 後形式思考 (post-formal thinking)
(B) 問題尋找期 (problem finding)
(C) 辯證思考期 (dialectical thinking)
(D) 可逆思考期 (reversible thinking)


14(B).
X


59. 實驗研究法在教育研究中經常有無法真正實驗的情形發生,例如:居於行政因素不 可能將原有班級打破重新隨機分組,隨機分派受試者的可能便消失。研究者只好在 維持現有條件下,盡可能控制可能的誤差,其中有一種常用方法稱之為「不相等控 制組」,請問研究者可以利用何種統計控制方法來進行?
(A) 共變數分析(analysis of covariance)
(B) 相依樣本變異數分析
(C) 獨立樣本 t 考驗
(D) 相依樣本 t 考驗 


快捷工具

今日錯題測驗-教甄◆教育專業科目-中等-阿摩線上測驗

MJ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5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