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後悔過去,不如奮鬥將來
100
(3 分34 秒)
模式:試卷模式
試卷測驗 - 108 年 - 108台東大學教檢模擬考_國民小學兒童發展與輔導#75919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C).

1.「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的觀點,可用下列何種理論來說明?
(A)史金納(B. Skinner)的後效強化論
(B)班度拉(A. Bandura)的社會學習論
(C)馬斯洛(A. Maslow)的需求層次論
(D)柯柏格(L. Kohlberg)的道德發展論


2(B).

 2.王媽媽發現小強不愛作功課,回到家總是先看電視。到該睡覺的時候才發現功課沒有完成。陳老師建議王媽媽用小強愛看的電視節目,來強化他寫功課的行為。當小強作完功課,就可以去看一段電視節目。這是下列哪一種原理的應用?
(A)興趣原則(interest principle)
(B)普雷馬克原則(Premack principle)
(C)實用原則(practice principle)
(D)自我參照效應(self-reference effect) 


3(B).

3.語句完成法與畫人測驗最常見於下列何種測驗?
(A)興趣測驗
(B)人格測驗
(C)成就測驗
(D)性向測驗



4(B).

4.每當老師上課時叫小菁站起來回答問題,小菁就會出現不正常的重複、拖長或遲疑 發音的口吃現象。下列何者最可能幫助小菁克服口吃的障礙?
(A)指正小菁答話的方式
(B)為小菁創造輕鬆應答的情境
(C)重複小菁的說話方式
(D)增加小菁於公眾前回答問題的機會



5(D).

5.教師對學生的平常印象好,對其表現的評分也較高,此情形是何種現象?
(A)類推效應
(B)蝴蝶效應
(C)霍桑效應
(D)月暈效應



6(C).

6.某學者認為 A 測驗具有「建構效度」,有關 A 測驗之敘述,下列何者較正確?
(A)它是一份人格測驗
(B)按照雙向細目表命題
(C)題目的內容與組成符合理論架構
(D)各題題目之語意完整流暢、結構嚴謹



7(B).

7.小清的課業成績向來不理想,造成他自卑的感覺,且擔心同學會討厭他。對改善小清現在的困擾,下列哪項訓練是最有助益的?
(A)同理心訓練
(B)自我肯定訓練
(C)情緒管理訓練
(D)衝突解決訓練 


8(C).

8.下列何種狀況原本是家庭管教卻造成子女行為反效果的「負增強陷阱」(negative reinforcement trap)?
(A)父母因孩子未寫功課而打小孩,孩子學到攻擊而在學校打同學
(B)兩個孩子因為搶奪玩具打架,父母沒收玩具並讓他們面壁思過
(C)父母責備孩子房間髒亂,孩子因生氣而摔東西,父母便停止責罵
(D)父母要求孩子整理房間後才能看電視,孩子為了看電視立刻整理房間



9(A).

9.輔導室欲針對國小高年級學生,開設心理教育性團體。下列針對該團體及領導者作法的 敘述,何者正確?
(A)該團體的主題可能為壓力管理、學習憤怒管理,或學習自我肯定的技巧
(B)小義不斷談論著父母如何對待自己的種種,為增加團體凝聚力,領導者便鼓勵他多透露被不公平對待的經過
(C)在團體初始階段,觀察到成員不願意承認或討論某些議題,領導者可表達:「成員們可以鼓起勇氣表達,會有更多收穫。」
(D)在團體初始階段,小芬擔心分享過多關於自己的事情,團體成員會嘲笑自己。領導者可向她保證:「在這裡不需要擔心會有人傷害妳。」


10(A).

105國民小學兒童發展與輔導 10.張老師規劃每週品格典範、每月壽星感恩專欄、班級榮譽樹等教室情境佈置,並舉辦公益獻愛心、芝麻開門秀成語等活動,以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全發展。此屬於下列何種課程?
(A)潛在課程
(B)相關課程
(C)鑑賞課程
(D)正式課程 


11(C).

11.有關「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內涵的敘述,下列何者有誤?
(A)各領域教學改為固定節數,以減少學校節數分配的爭議
(B)仍重視重要議題,並建議融入各領域或科目的課程設計
(C)教師可以自由選擇領域教學或是分科教學,不再強調領域的概念
(D)共分八大學習領域,其中「科技」領域從國中教育階段才開始實施



12(B).

12.兩個教學活動間的交替稱為轉換過程。下列哪些是影響教學活動轉換困難最為關鍵的因素? 甲、學生還處在前一個教學活動中,沒有準備好進入下一個活動 乙、一節課有許多不同的活動要進行,學生容易出現適應不良的狀況 丙、老師或學生未能依照預訂的時間,因此延遲了下一個活動的開始時間 丁、學生通常會對下一個活動感到很興奮,因此會想趕快結束現在這個活動 戊、學生未被清楚告知在教學活動的轉換過程中,應該要遵循的行為或規則是什麼
(A)甲乙丙
(B)甲丙戊
(C)乙丙丁
(D)乙丁戊 


13(B).

13.「人類與生俱來就有的語言習得裝置(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 LAD),可以發展語言技能,具體展現通用文法」,這段論述是下列哪位學者的主張?
(A)皮亞傑(J. Piaget)
(B)杭士基(A. Chomsky)
(C)布魯納(J. Bruner)
(D)史坦伯格(R. Sternberg) 


14(B).

14.根據常態分配,國小兒童在魏氏智力測驗上獲得的智商,於下列何種範圍內的人數最多?
(A) 70~85
(B) 100~115
(C) 116~130
(D) 131~145 



15(C).

15.小萍在第四次團體結束後,向老師表示她想退出團體,不想參加了。下列何種處理方式最為適當?
(A)請其他小朋友向小萍表達被她「拋棄」的感覺
(B)離開是小萍的權利與自由,不需向團體其他成員說明
(C)與小萍一起回顧團體歷程,若她不適合此團體可將其轉介
(D)告訴小萍現在退出團體對團體是一種傷害,故要極力慰留



16(A).

16.低調班級經營技巧(low-profile classroom management)強調在不影響教學節奏及課程進度的情況下,終止干擾教室上課的學生不當行為。下列在課堂上出現的行為問題,哪些較適用於低調班級經營的技巧? 甲、塗鴉 乙、傳紙條 丙、言語攻擊 丁、做白日夢 戊、破壞他人物品
(A)甲乙丁
(B)甲丙戊
(C)乙丙戊
(D)乙丁戊 


17(B).

17.小玲上體育課練習跳高時,每次老師都把標準訂得太高,讓他覺得自己能力太差,無論怎麼努力練習都是枉然,因此乾脆放棄跳高運動,而不願再嘗試任何新的跳法。下列何者最適合解釋此種現象?
(A)害怕失敗感
(B)習得無助感
(C)低自尊恐懼
(D)強迫性行為 


18(C).

18.有關胼胝體(corpus callosum)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胼胝體掌控賀爾蒙的分泌
(B)男孩的胼胝體大於女孩的胼胝體
(C)胼胝體的大小與口語流暢能力有關
(D)胼胝體的主要功能是控制意識狀態和反射 


19(C).

19.美琴邦(D. Meichenbaum)之認知行為改變方法(cognitive-behavior modification)的核心 機制為下列何者?
(A)辨識認知謬誤
(B)矯正負向基模
(C)找出內在對話
(D)駁斥非理性信念 


20(D).

20.根據柯柏格(L. Kohlberg)的道德發展理論觀點,成語「不欺暗室」(意旨為人光明磊落),適合道德發展理論的哪一個階段?
(A)避罰服從取向
(B)工具性目的取向
(C)社會契約取向
(D)普遍道德原則取向 


21(A).

21.下列何者較能引導學生進行高層次思考?
(A)評論近十年教育改革的利弊得失
(B)說明皮亞傑認知理論的主要內容
(C)比較統編制與審定制教科書制度的差異
(D)舉例說明教學實驗中兩個變項的因果關係 


22(D).

22.根據試題分析,某一試題的鑑別度為-0.2。對此結果的解釋,哪一項是合理的?
(A)題目品質良好
(B)能準確的測出學習目標
(C)高分組的表現優於低分組
(D)高分組可能對題目有所誤解 


23(A).

23.為瞭解兒童的認知發展,研究者同一時間選擇了某國小的一、三、五年級兒童進行實驗觀察,分析不同年級兒童發展的差異。這是屬於下列何種研究方法?
(A)橫斷法
(B)縱貫法
(C)連續法
(D)回溯法 


24(C).

24.五年級的小美在班上成績優異,但自從一次國語月考考不好後,她就認為自己以後國語都會考不好。林老師引導小美覺察自己錯誤的想法,並教導她以客觀的想法取代。 林老師所採用的是下列何種方法?
(A)現實治療法
(B)個人中心治療法
(C)理情行為治療法
(D)心理動力治療法 


25(A).

25.外公覺得十歲的小勝好像比爸爸聰明,他認為可能是因為下一代比上一代的人擁有更多的學習刺激以及更好的營養和健康照顧,所以造成智力的提升。外公的想法符合下列何現象?
(A)弗林效應(Flynn effect)
(B)潛存智力(tacit intelligence)
(C)鷹架效應(scaffolding effect)
(D)能力增長觀(incremental view of ability) 


26(D).

26.教師經常使用行為改變技術來塑造學生行為。對於正增強、負增強與懲罰三者的敘述,何者正確?
(A)懲罰可以強化學生的正向行為
(B)負增強意在停止學生負向行為
(C)正增強和懲罰使用頻率儘量相當
(D)正增強和負增強意在強化學生的正向行為 ◆教師檢定-106國民小學兒童發展與輔導


27(B).

27-28 為題組閱讀下文後,回答27-28 題。方心理師在臨床上的觀察發現:愈來愈多的兒童說話時出現「臭乳呆」(咬字不清)的 現象,例如將「ㄒ一」瓜說成「ㄐ一」瓜。
【題組】27.就語言的組成元素來分析,「臭乳呆」現象是來自何種元素的障礙?
(A)語法(syntax)
(B)語音(phonology)
(C)語意(semantics)
(D)語形(morphology) 


28(A).

【題組】

28.方心理師也觀察到這些兒童大多長時間使用電腦、手機等電子產品。他認為「臭乳呆」現象來自於過度使用電子產品,使口語溝通的練習機會減少。方心理師的想法與下列何種語言發展概念或觀點較為一致?
(A)互動論者觀點(interactionist viewpoint)
(B)敏感期假說(sensitive-period hypothesis)
(C)語言製造能力(language-making capacity)
(D)語言習得裝置(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



29(C).

29-30 為題組,閱讀下文後,回答 29-30 題。小祥的學習成效遠遠落後班上其他同學,於是朱老師想瞭解小祥是否有智能發展上的 障礙,遂檢視小祥過去在標準化智力測驗的資料,發現小祥的智商為99,測量標準誤是5。
【題組】

29.小祥的智商為99,測量標準誤是5,所代表的意義為下列何者?
(A)約有5%的機率不是99
(B)約有68%的機率介於89至104之間
(C)約有95%的機率介於89至109之間
(D)約有99%的機率介於94至104之間



30(C).

【題組】30.根據智力測驗結果與前述資料,小祥的學習困難最不可能是下列何種情形?
(A)學習障礙
(B)學習低成就
(C)輕度智能障礙
(D)缺乏有效的學習策略 ◆教師檢定-105國民小學兒童發展與輔導


快捷工具
完全正確!

試卷測驗 - 108 年 - 108台東大學教檢模擬考_國民小學兒童發展與輔導#75919-阿摩線上測驗

yu ch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