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全世界都相信你會成功,你自己不相信,那你就不會成功
96
(2 分49 秒)
模式:循序漸進模式
【精選】 - 教師檢定(教檢)◆國民小學◆教育理念與實務(舊名:國民小學教育原理與制度)難度:(126~150)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D).

9. 王老師一開學就與學生討論班規並公告,她一再重複且明確地指導學生正確的行為,例如:「小強,你必須先舉手,才能發言喔!」語氣堅定、沒有敵意。這是應用哪一種理論的班級經營?
(A)社會學習
(B)多元智慧
(C)人本主義
(D)果斷紀律


2(A).

臺灣致力於教育改革多年,但基層教師對於教改的看法不一,以下是一群教師的 對話: 甲:教育越改越亂,「帶得走的能力」根本是口號,中小學教育沒有那麼複雜,把聽、說、讀、寫能力基礎培養好,最重要。 乙:許多教育政策都用美麗詞藻包裝,各種教育政策、術語常令人混淆不清,應該好好澄清一下,實事求是。 丙:不一定是口號問題。我覺得關鍵是現在教育所傳遞的知識內容,其實反應著商業社會的消費文化。我自己上課時,很重視對於這一點的反思。 丁:大家講的都有道理,也許教育牽涉的內涵太多,很難用單一的角度評斷。以多元的角度思考,或許是我們應該有的心態。
【題組】40.哪一位老師的觀點最接近精粹主義的思維?
(A)甲老師
(B)乙老師
(C)丙老師
(D)丁老師


3(A).

25.教育部為了宣揚「孝道」,將每年八月的第四個周日訂為「祖父母節」,希望藉此 強化祖孫間的親情互動。這種將「孝道」與日常生活行為連結的方式,較接近下列 哪一種倫理學的訴求?
(A)德行論
(B)義務論
(C)效益論
(D)正義論


4(C).

2.「學生之所以會不斷出現校園霸凌的行為,最主要是因為媒體不斷的報導,讓學生有樣學樣的結果。」這樣的說法較偏向於下列哪一學派的觀點?
(A)行為主義論
(B)社會文化論
(C)社會學習論
(D)認知發展論


5(D).
X


20. 陳老師告訴學生說:「我所教的都是對的!」規定學生要完全接受他所教的內容並用心記住,不准質疑發問。陳老師所展現的作為較傾向誤用或惡用了下列哪一種教師權威?
(A)學術認知的權威
(B)道德涵養的權威
(C)神化崇拜的權威
(D)傳統與習俗的權威


6(D).

21. 李老師在教學時,非常注重學生的個別差異,因為他相信每個人都有獨特的氣質或 傾向。他認為教育歷程不外乎幫助受教者發展特有的稟賦。李老師的教育理念較接近下列何種教育觀?
(A)教育即社會化
(B)教育即知識發展
(C)教育即文化陶冶
(D)教育即自我實現


7(A).

36. 當前臺灣國民小學屬於義務教育,學生之異質化或個別差異極大,需要經常實施個別化教學,以提升教學效能。下列因應策略何者錯誤?
(A)應加強校舍建築
(B)降低班級學生人數
(C)優先降低低年級班級規模
(D)鼓勵教師發揮小班教學多元適性的精神


8(C).

5.下列哪一項敘述較符合刻板印象威脅(stereotype threat)的現象?
(A)大家都說原住民適合唱歌跳舞,排灣族的小明卻喜歡木工甚於唱歌跳舞
(B)來自低收入戶家庭的小福因為家庭缺乏資源,導致一入學就學業明顯落後
(C)小香認為數理是男生才能學得會的,每次考試都因為緊張或焦慮讓她的數理成績真的 嚴重落後
(D)有人認為新住民子女的語言發展較慢,新住民子女的小君因為語言的問題,在國語文 的成就嚴重低落


9(D).

9.下列何者是針對教師權威的正確陳述?
(A)教師的法理權威來自於世襲身分的繼承
(B)教師的人格感召權威是受到教師證照制度的保障
(C)教師的傳統權威係指依規定來獎懲學生與評定分數
(D)教師的專業權威是指應具有教授特定科目的專門知能


10(B).

2.學生在記憶資料時,接近序列後端者較易記憶,這種現象是:
(A)初始效應
(B)時近效應
(C)順攝抑制
(D)倒攝抑制


11(C).

32.治國是國中導師,家長希望他能多給學生考試,以提升學業成績,而他的學生卻希望不要時常考試, 請問治國這種感受期待與要求不一致的現象,較符合下列哪一個概念?
(A)角色模糊(role ambiguity)
(B)角色距離(role distance)
(C)角色衝突(role conflict)
(D)角色擴散(role diffusion)


12(A).

22.下列哪一種主義強烈要求教育必須幫助學生認識自己,以追求自我實現?
(A)存在主義(existentialism)
(B)唯實主義(realism)
(C)永恆主義(perennialism)
(D)行為主義(behaviorism)


13(B).

24.夢翎是一位校長,她認為教育的本質是:在教學中應該安排各種活動,讓學生體驗不同 的生活經驗,以幫助學生不斷的生長與發展。這是哪一位學者所主張的教育哲學?
(A)皮德思(R. Peters)
(B)杜威(J. Dewey)
(C)涂爾幹(E. Durkheim)
(D)斯普朗格(E. Spranger) 3


14(A).

32.根據「教師法」規定,下列有關我國教師權利義務的敘述,何者正確?
(A)從事與教學有關之研究及進修等,既是教師權利,也屬教師義務
(B)教師不得拒絕參與教育行政機關或學校所指派與教學無關之工作或活動
(C)教師在自由心證下得視情況透露學生個人或其家庭資料
(D)教師享有自行決定是否擔任導師之權利 


15(C).

7.下列哪些條件存在時,較會讓學生減弱其內在動機? 甲、來自重要他人的肯定 乙、學生預期任務達成後有獎勵 丙、獎勵品是具體的,例如金錢或是分數 丁、非具體獎勵品,例如稱讚或是微笑
(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乙丁


16(D).

3.玲君是一位音樂教師,她在進行音樂教學時,除強調音樂知識和技能的學習外,並注重經由音樂來提高學生審美的心境,變化學生的氣質,使學生的理性和感性能夠和諧的發展,以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這種教育是屬於下列何種領域?
(A)德育
(B)智育
(C)群育
(D)美育


17(B).

27.蔡老師帶領學生到孤兒院關懷院童,並進行反思與撰寫心得。此較屬於諾丁絲 (N. Noddings)關懷倫理學中哪一種道德教育方法?
(A)身教
(B)實踐
(C)肯定
(D)合作


18(C).

4.吳校長在開學的教師座談會上分享個人對於教師角色的期許如下:「現在老師的角色 和傳統截然不同,老師不能預知學生未來需要些什麼,所以無法提供先驗的知識。 請大家要依據學生需要與社會需求,讓學生從教學過程中獲得豐富的經驗與體會!」 吳校長對教師角色的期許比較接近下列哪一種學說的看法?
(A)未來主義(Futurism)
(B)觀念主義(Idealism)
(C)實用主義(Pragmatism)
(D)永恆主義(Perennialism)


19(B).

11.學校透過時間與空間配置、儀式性活動及執行學校生活規則等安排,規範組織成員的 言行舉止,並藉由獎懲方式維持校內秩序。這較符合下列哪一種概念?
(A)社會變遷
(B)社會控制
(C)社會流動
(D)社會階層化


20(C).

4.智睿從學校抱一堆書回家,裡面有《理想國》、《論語》等。家人好奇的問他,他說: 「老師跟我們說明這學期的課程設計,是請我們大量閱讀這些古典著作。他認為透過 閱讀這些鉅著(The Great Books),可以建立最有價值的觀念。」這位老師所持有的理念 較接近下列哪一種教育哲學取向?
(A)經驗主義(Empiricism)
(B)實用主義(Pragmatism)
(C)永恆主義(Perennialism)
(D)重建主義(Reconstructionism)


21(D).

6.劉老師是一位「實用主義」(Pragmatism)的實踐者,向來認為「實用主義」的方法有助 於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下列哪一項是劉老師認為最重要的學習活動?
(A)針對複雜概念進行細緻分析
(B)針對意識型態進行嚴密批判
(C)針對長期需求進行美感設計
(D)針對生活問題進行縝密探究


22(B).

閱讀下文後,回答 4-9 題。
        謝老師於民國 107 年取得某都會區大學師資培育公費生資格,畢業後經公費生分發 到臺灣本島一偏遠地區國小附幼任教,她發現教學現場和師資培育所學差異極大,內心 很想趕快調回城市。 
      目前該校採混齡編班,強調讓幼兒本著順乎自然的秩序感,與不同年齡的幼兒相互 學習,老師旁觀引導;但現場的真實狀況是,不同年齡的幼兒爭教具,教師忙著排解。 
      謝老師在師資培育大學所學到的教學觀念是:師生共同決定課程目標後,擬訂計畫、 執行、評量,透過不斷觀察、記錄、評量,獲得引導幼兒學習經驗的依據,謝老師認為這 才是幼教主流。 
      同儕也很讓謝老師困擾。教學團隊裡有正式教師、代理教師、教保員、代理教保員。 因教學理念不同,大家各行其是,教學效果難以彰顯,遇到問題或衝突,很少對話,同 儕間避免周旋,盡量採取掩飾或壓抑的方式。校長為解決教學團隊之衝突,邀請成員進 行對話,坦然面對教學理念不同之問題,促進教學團隊的合作,以求兩全之道。
     再者,校長向教育局(處)申請幼教專業發展輔導計畫,藉由學者專家協助,教師 有專業成長,幼兒的行為表現和學習效果亦逐一顯現。謝老師變得願意提出看法、分享 教學心得及共同參與決策,現在反而越來越喜歡現在的職場環境而不想離開。

【題組】8.依據現行《偏遠地區學校教育發展條例》規定,若謝老師想回城市工作,需符合下列 哪一項條件才能申請介聘?(2 分)
(A)再次參加聯合甄選
(B)應實際服務六年以上
(C)得過優良教師獎項肯定
(D)由地方教育主管機關挑選派任


23(B).

7. 以殺雞儆猴的心理而施行的懲罰,屬於下列何種懲罰?
(A) 報應性懲罰
(B) 嚇阻性懲罰
(C) 感化性懲罰
(D) 恕道性懲罰


24(A).

2.在懲罰的動機上,「殺雞儆猴,以儆效尤」最為接近下列何種懲罰?
(A)懲戒性懲罰
(B)報應性懲罰
(C)感化性懲罰
(D)恕道性懲罰


25(B).

13.張校長主張學生若能從小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出孝順、誠實、守信等行為, 品德教育就成功了。張校長的理念較接近下列哪一種倫理學的立場?
(A)義務論(deontology)
(B)德行論(virtue ethics)
(C)規準論(principles)
(D)效益論(utilitarianism)


【非選題】
4.李老師新接一個班級,為了瞭解學生的自我統合發展情形,他利用班會請同學自我 介紹。小生說:「家裡是醫生世家,我不需要想太多,將來念醫學院就對了。」小菁則說:「我現在的生活很好,爸媽會安排一切,不必去想未來自己要做什麼。」 (1)依據馬西亞(J. Marcia)的自我統合觀點,說明小生與小菁目前的自我統合發展 型態。(4分) (2)舉出三種一般老師可以用來協助學生自我統合發展的具體策略。(6分)

快捷工具

【精選】 - 教師檢定(教檢)◆國民小學◆教育理念與實務(舊名:國民小學教育原理與制度)難度:(126~150)-阿摩線上測驗

yhcheng7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9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