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100
(2 分21 秒)
模式:收錄測驗
科目:教甄◆課程與教學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C).

7.動態評量(dynamic assessment)著重評量學習歷程與認知改變,並強調與受試者的 互動,融合教學與評量。動態評量主要以下列哪一種理論為基礎?
(A)皮亞傑(J. Piaget)的認知發展論
(B)班都拉(A. Bandura)的社會學習論
(C)維高思基(L. Vygotsky)的認知發展論
(D)艾瑞克森(E. Erikson)的心理社會發展論


2(B).

10.由於評量分數可能有誤差,解釋測驗結果宜採下列何種方式?
(A)精確分數
(B)信賴區間
(C)標準分數
(D)百分等級


3(C).

24.採行直接教學法時,以「前導組織」(advance organizer)呈現整體內容,最適用於哪一步驟?
(A)指導練習
(B)複習與檢討
(C)呈現新教材
(D)敘述教學目標


4(C).

23.李老師想要在一群個別差異很大的學生之間,達成一致性的教學目標,他應使用以下哪一種方式較合適?
(A)直接式教學(direct instruction)
(B)間接式教學(indirect instruction)
(C)適應式教學(adaptive teaching)
(D)交互式教學(reciprocal teaching)


5(B).

9.下列有關評量之敘述何者正確?
(A)動態評量主要以行為主義為理論基礎
(B)檔案評量可用來檢視學生的學習進步情形
(C)常模參照評量的通過標準通常是事先設定的
(D)效標參照評量的主要目的在於瞭解學生的個別差異


6(A).

24.陳老師在上課時,會隨時因應學生的學習速度、提供多樣性的教材內容、調整評量的內容,也會調整教師的角色與任務。陳老師是採用下列何種教學策略?
(A)個別化教學策略
(B)團體化教學策略
(C)擬人化教學策略
(D)目標化教學策略


7(B).

劉老師把通俗文化、地方性的議題納入教學素材,加強學習和生活的關連性,加深 學習的意義與樂趣,並突顯課程中知識和權力的關係。請問,劉老師的做法最符合 下列哪一種教學觀點?
(A)建構導向教學觀
(B)批判導向教學觀
(C)效能導向教學觀
(D)人本導向教學觀


8(C).

15.潘老師在設計八年級人權教育融入相關學習領域的課程時,將期望學生所要學習的 人權教育理論與實務內容,與其所任教學習領域既有的認知、情意、技能等內涵組織 在一起。此種作法符合課程組織的哪一規準?
(A)繼續性
(B)程序性
(C)統整性
(D)聯結性


9(C).

29.中學的國文課程改革,常因文言文和白話文的比例高低而有所爭議;社會領域則因 不同史觀而對專有名詞的使用,產生爭論。對此現象的解釋,何者錯誤?
(A)就寫實模式而言,這是課程設計的自然現象
(B)就課程選擇而言,這是政治勢力的角逐現象
(C)就課程組織而言,這是屬於核心課程的類型
(D)就課程設計過程而言,這是意識型態的影響


快捷工具
完全正確!

收錄測驗 - 教甄◆課程與教學-阿摩線上測驗

劉珮婷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