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檢討自己是成功的開始,檢討別人是失敗的開始
100
(1 分28 秒)
模式:試卷模式
試卷測驗 - 109 年 - 109 臺北市公立國民小學教師聯合甄選初試_專門類科知能:視覺藝術科#85608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A).

16.下列何者為馬克斯·恩斯特(Max Ernst,1891-1976)的作品?
(A) 5ec09a9970932.jpg
(B) 5ec09aa17d6be.jpg
(C) 5ec09aab50b92.jpg
(D) 5ec09ab1ddb17.jpg



2(B).

17.下列何者為彼得·保羅·魯本斯(Peter Paul Rubens,1577-1640)的作品?
(A) 5ec09adca7909.jpg
(B) 5ec09ae48175d.jpg
(C) 5ec09aebcc27c.jpg
(D) 5ec09af296128.jpg



3(B).

18.下列何者為哥德式(GOTHIC)風格的建築?
(A)


(B)

 
(C)

 
(D)




4(D).

19.下列何者為文藝復興藝術理論家藍西洛堤(Francesco Lancilltti)提出的繪畫四要領?
(A)漸層、均衡、對稱、比例
(B)明度、彩度、色相、濃度
(C)情感、直覺、色彩、感知
(D)描繪、色彩、構圖、發明


5(A).

20.有關《亞維農的少女》(法語:Les Demoiselles d'Avignon;西班牙語:Las señoritas de Aviñon),下列敘述何 者有誤?
(A)是西班牙畫家巴伯羅·畢卡索的名作之一,由其於 1901 年在西班牙的妓院中所繪。
(B)亞維農是巴塞隆納的一條街,起初畢卡索想畫幾名街邊的妓女,最後畫成了五名半抽象的裸體少女和一組靜物。
(C)畫中左面的三名少女較為貼近自然的西班牙女子,而右面的兩名則似乎戴著非洲面具。據畢卡索所說,這些面具是 為了展現出一種強烈的、近乎野性的力量。
(D)此畫拋棄了透視法,轉而使用平板的原始主義畫法。這幅原始立體主義畫作被認為是後來的立體主義與現代藝術的 發端之一。 臺北市 109 學年度公立國民小學教師聯合甄選初試專門類科知能試題–視覺藝術科 第 3 頁共 5 頁


6(A).

21.西元 1996 年《藝術辭典(The Dictionary of Art)》中,對寫實主義詞條,特別針對十九世紀西方寫實主義運動的 概念與發展有較詳細的闡述。下列敘述何者有誤?
(A)寫實主義傳承了數個世紀以來的傳統,即崇高藝術所追求的理想化圖繪形式。
(B)寫實主義的支持者認為其視覺真實就是畫家之「真誠」的象徵。
(C)寫實主義通過其包容性以及普通民眾對圖像的易接受性,讓這些民眾對傳統並不熟悉但可以辨別「真實」,從而獲 得某種民主的政治尺度。
(D)最著名的寫實主義畫家是庫爾貝,他曾被選為巴黎公社的文藝委員,其作品反映底層人民的生活,如《碎石工》。


7(B).

22.機動藝術(風格) Kinetic(style) 廣泛指稱結合動能且風格各異的藝術作品,運用的材料包括機械、活動 零件以及正在行動中的物件;自 1913 年開始,漸漸流行,並於 1960 年代達到高峰。下列的代表創作家 何者有誤?
(A)馬歇爾·杜象(Marcel Duchamp)
(B)阿爾弗雷德·馬內西爾(Alfred Manessier)
(C)南姆·賈伯(Nuam Gabo)
(D)佛拉迪米爾·塔特林(Vladamir Tatlin)


8(D).

23.國立包浩斯學校(Staatliches Bauhaus),簡稱包浩斯(Bauhaus),是一所德國的藝術和建築學校,講授並發展設 計教育。下列敘述何者有誤?
(A)由建築師沃爾特·格羅佩斯在 1919 年創立於德國威瑪
(B)包浩斯的目的是成為結合建築、工藝與藝術的學校
(C)包浩斯的教學在理論知識與實務技術同樣重視
(D)包浩斯學校在愛卡斯特(Aleksandra Ekster,1882~1949)教學努力下,包浩斯風格逐漸走向理性主義與構成主義


9(D).

24.關於色彩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色彩的三原色為紅、黃、綠
(B)色光三原色等量混合會變成黑光
(C)明度指色彩的明暗程度,比較亮者為低明度
(D)彩度是指色彩的鮮豔度或色彩的飽和度


10(B).

25.北宋是山水畫的黃金時代,所指的「四大家」為何?
(A)黃公望、倪瓚、吳鎮、王蒙
(B)李成、郭熙、范寬、米芾
(C)李唐、劉松年、馬遠、夏圭
(D)沈周、文徵明、仇英、唐寅


11(B).

26.對於日據時代臺灣美術運動史,下列描述何者正確?
(A)1927 年日本總督府舉辦第一屆「台展」
(B)陳進、林玉山、郭雪湖被稱為「台展三少年」
(C)臺灣美術運動的啟蒙者是李仲生
(D)陳澄波是第一個入選日本帝展的臺灣藝術家


12(A).

27.對巴洛克時期藝術家的描述,下列何者正確?
(A)魯本斯(Paul Rubens)是屬於法蘭德斯畫家
(B)林布蘭特(Rembrandt)是法國最偉大的畫家
(C)大衛(Louis David)是西班牙代表畫家
(D)維拉斯奎茲(Diego Velazquez)是荷蘭代表的藝術家


13(A).

28.被評論家稱為水墨畫的「渡海三家」,不包含下列哪位藝術家?
(A)江兆申
(B)張大千
(C)溥心畬
(D)黃君璧


14(D).

29.在原始藝術(primitive art)中,藉由對一個事件做出象徵性描繪,就能掌握實際事件的發生的概念上,下列哪個 慾望不是他們創造象徵性符號的動機?
(A)子孫綿延
(B)使敵人致死
(C)死後復生
(D)承諾


15(A).

30.下列哪位文藝復興時期的畫家,在描寫三位一體、聖母與聖約翰、捐贈者的著名壁畫中運用了影響後世的透視法技 巧?
(A)馬薩息歐(Masaccio)
(B)多納鐵羅(Donatello)
(C)范艾克(Jan van Eyck)
(D)維茲(Konrad Witz)


16(C).

31.關於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的描述,下列何者是錯誤的?
(A)曾在畫家與雕刻家維洛齊歐(Andrea del Verrocchio)的工作場裡當過學徒
(B)解剖過三十多具屍體
(C)他是右撇子
(D)繪製《最後的晚餐》和《蒙娜麗莎》


17(C).

32.開始繪畫之時比一般藝術家晚,曾是個富有的股票經紀人,並且幾乎是自學的畫家指的是?
(A)塞尚(Paul Cezanne)
(B)梵谷(Vincent van Gogh)
(C)高更(Paul Gauguin)
(D)盧梭(Henri Rousseau)


18(C).

33.因偶然間接觸水彩,從工程師跨入美術界,努力自學成為一名水彩畫家,是下列哪位藝術家?
(A)張杰
(B)王藍
(C)劉其偉
(D)席德進


19(B).

34.關於臺北府城北門的敘述,下列何者不正確?
(A)臺北市政府在 2016 年初拆除北門旁的北門高架橋
(B)屬於明代城門建築
(C)座落於現今臺北市忠孝西路、延平南路與博愛路交叉口
(D)為臺北府城五大城門中唯一完整保持建城時代原貌者


20(D).

35.《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藝術領域》實施要點明示,教師規劃學習評量時,應考量下列原則,何者敘述有誤?
(A)關注素養:學習評量應能協助學生發展本領域之核心素養。因此,評量規準與方法應重視自發、互動與共好的學習 歷程表現、整合應用、興趣啟發、以及情境化實踐等。
(B)多元方法:基於現代藝術活動多樣化與媒材多元的特質,學習評量應採多元方法,除了學生自我評定,亦可採用同 儕互評、學習歷程檔案評量、實作評量、學習心得紀錄報告、作品集、示範、展演、軼事紀錄、鑑賞等。此外,強調 質與量的多元呈現,包括時機的多元、情境的多元或評量策略的多元等。
(C)學習支持:學習評量應能適時、明確、持續不斷地提供學生了解藝術學習狀況。
(D)教師專業:運用專業評量,同儕作品互比優劣,以分數成績鼓舞學生,提升學習興趣。


21(D).

36.依據《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藝術領域課程時間分配與科目組合,下列敘述何者有誤?
(A)國民小學第二學習階段是三年級和四年級
(B)國民小學第三學習階段是五年級和六年級
(C)國民小學藝術領域學習,內容應包括音樂、視覺藝術、表演藝術
(D)國民小學以分科教育為原則


22(D).

37.羅恩菲爾(Viktor Lowenfeld)針對兒童藝術發展階段的概念所提出的六個階段(塗鴉期、前圖示期、圖示期、黨羣 期、推理期、青少年危機期),其中的黨羣期(the gang stage)是屬於下列哪個階段?
(A)二~四歲
(B)四~七歲
(C)七~九歲
(D)九~十一歲


23(D).

38.《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藝術領域》實施要點明示,教材編選之原則,下列敘述何者有誤?
(A)教材編選應與學生之生活經驗連結,透過真實體驗循序漸進
(B)引導學生學習媒材、技法、構成要素、形式原理、符號概念與藝術鑑賞等知能,並鼓勵學生創意表現與多元思考
(C)教材編選能適時引導學生參與當代藝術世界
(D)避免接觸校外藝術工作者,依階段發展校園環境藝術學習特色


24(B).

39.1980 年代美國教育學者發展出結合數種藝術領域的《學科本位藝術教育(Discipline-Based Art Education, DBAE)》 理論。此一派理論的代表人物為何?
(A)Ralph A.Smith
(B)E.W.Eisner
(C)V.Lowenfeld
(D)H.Read


25(B).

40.下面哪些因素不是促成抽象表現主義運動產生的時代背景?
(A)馬克思主義思想在美國文化界的解體
(B)右翼知識分子的反史達林外交政策
(C)冷戰時期中產階級的興起
(D)得利於《藝術新聞》雜誌當年的宣傳


26(B).

41.以學科中心的美術教育的前提是「美感教育」,其界定的四領域所指的是?
(A)形式、媒材、內容、語言
(B)創造、美學、美術史、美術批評
(C)認知、人格發展、完形心理學、知識探究
(D)感覺、形式、表現、技巧


27(D).

42.著名教育學者奧立佛(Oliver)指出課程組織應考慮三個層面,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順序性、繼續性、均衡性
(B)順序性、均衡性、統整性
(C)均衡性、繼續性、統整性
(D)銜接性、均衡性、繼續性


28(B).

43.「藝術實為一種具體生動的證據,顯示人可以重新有所知覺,然後表現在寓意、感覺、需求、衝動和人類行為的特 質上面。產生這種覺醒使人增加調適、選擇和重新處理事務的能力,因而使藝術變化多端。但是同時也導致將藝術 視為一種意識理念-人類史上最偉大的理性成就。」請問這是哪位學者的主張?
(A)羅恩菲爾(Viktor Lowenfeld)
(B)杜威(John Dewey)
(C)蘭吉爾(Suzanne Langer)
(D)托爾斯泰(Leo Tolstoy)


29(A).

44.從美術心理學角度來看「圖」與「地」的原理,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被包圍的形、閉鎖的形成為「圖」,包圍者卻成為「地」
(B)大面積者成為「圖」,小面積者成為「地」
(C)密度高或有紋理描寫者易成為「地」
(D)愈單純之形就愈成為「圖」,有動感、旋轉感之形易成為「地」


30(B).

45.關於兒童繪畫的理論,下列描述何者有誤?
(A)古德伊諾夫(Florence Goodenough)和哈里斯(Dale Harris)主張兒童繪畫可以確定他們智力的成熟度
(B)安海姆(Rudolf Arnheim)認為兒童是畫他所知的而不是畫他所見的
(C)羅恩菲爾(Viktor Lowenfeld)主張教師應該順應兒童藝術發展的適當過程
(D)美雅(Norman Meier)認為手的技巧、毅力和智力是兒童藝術性向主要得自遺傳的三個因素


31(B).

46.心理學理論對藝術行為的解釋,下列何者的描述是正確的?
(A)達文西的《蒙娜麗莎》是戀母情結的表現(認知心理學)
(B)外在的視覺刺激與作品本身的張力形成互動的關係(完形心理學)
(C)藝術品刺激了心理的喚醒作用,引起我們去探索、解析該作品(精神分析學說)
(D)藝術欣賞是心中認知結構的不停重組、融合和改變的過程(行為主義心理學)


32(B).

47.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簡稱藝教館),位於臺北市中正區,為推廣學校藝術教育之國立文教機構。請問本機構隸屬於?
(A)文化部
(B)教育部
(C)內政部
(D)科技部


33(D).

48.關於兒童藝術發展的論點,下列何者不正確?
(A)兒童藝術顯現的特徵隨年齡而改變
(B)兒童傾向於誇張繪畫或雕塑中他們認為最有意義的部分
(C)兒童使用的形式、色彩和構圖與他的人格及社交發展有關
(D)學齡兒童最常畫的是靜物


34(D).

49.關於藝術學習的實徵研究,下列敘述何者有誤?
(A)杜威(John Dewey)是第一個提議把藝術活動視為智力模式的人
(B)兒童在學齡前後幾年的創作強調圖式性表現,以後逐漸擴展到寫實具象表現
(C)繪畫技能約在青少年時期趨於停止
(D)學齡兒童最常畫的是動物


35(A).

50.認為藝術課不是要教孩子如何「畫張漂亮的圖畫」,而是要輔導孩子去因應一個成長中的國家的需要,在 1749 年便 提倡把藝術納入學校教育課程中的是?
(A)佛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
(B)葛林(Harry B. Green)
(C)佛屋爾(William Bently Fowle)
(D)米尼菲(William Minifie)


快捷工具
完全正確!

試卷測驗 - 109 年 - 109 臺北市公立國民小學教師聯合甄選初試_專門類科知能:視覺藝術科#85608-阿摩線上測驗

Wen Chang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