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檢討自己是成功的開始,檢討別人是失敗的開始
96
(2 分19 秒)
模式:循序漸進模式
【精選】 - 教師檢定(教檢)◆中等學校◆課程教學與評量(舊名:中等學校課程與教學)2024~2013難度:(226~250)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C).
X


14.有德國中衡鑑新實施之多元智能課程的價值,判斷課程運作的整體成效,以作為未來是否繼續採用及推廣的參考。此種作法屬於下列哪一種評鑑方式?
(A)真實評鑑(authentic evaluation)
(B)交流評鑑(transaction evaluation)
(C)形成性評鑑(formative evaluation)
(D)總結性評鑑(summative evaluation)


2(C).

29.周老師利用「社會計量法」評估班上同學的人際關係。下列哪一項作法有待商榷?
(A)周老師在指導語中限定每位學生最多只能選五人
(B)周老師向學生保證,他對填答的結果會予以保密
(C)為避免洩漏學生的選擇,周老師不會根據學生的作答進行分組
(D)周老師使用真實情境的問題,例如:班遊中,你最希望與誰同組?最不希望與誰 同組?


3(D).

23. 林老師應用蓋聶(R. Gagné)學習階層的概念進行教學設計。下列何者應為其教學的 最後步驟?
(A)引發表現
(B)評估表現
(C)提供回饋
(D)增進保留與遷移


4(D).

26. 某學者新編一份教學性向測驗,擬作為甄選師培生之用。若要建立效標關聯效度, 下列哪一種效標最為理想?
(A)甄選前大學成績
(B)必修教育學分之總成績
(C)最後一學期學校實習成績
(D)教甄錄取後學校服務表現


5(A).

2.根據「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其中「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的核心素養項目,屬於下列哪一面向?
(A)溝通互動
(B)自主行動
(C)終身學習
(D)社會參與


6(B).

25.美國教育界發起的「一小時學程式」,強調現在的學生是數位原生代,細胞裡就有數位元素。不管在城市或鄉間,這些程式教育和動畫軟體學習,都能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成就感。此一資訊學習風潮力主學生自行探索與學習,別讓課業壓力限制創新的可能。根據上文內容,這波新資訊教育的理念最符合下列何者?
(A)精粹主義
(B)經驗主義
(C)理想主義
(D)社會重建主義


7(C).

19. 王老師為讓學生瞭解自己的數學程度,並力求精進,設計一份具挑戰性的數學習題,讓學生思考解題策略。王老師的作法係應用下列哪一項課程選擇原則?
(A)效果原則
(B)動機原則
(C)能力原則
(D)指導原則


8(A).

20. 某校課程發展委員會討論何種課程對學生的學習最有幫助,某委員發言表示:「我認為選優質教科書很重要,但根據課程設計原理原則編訂課程計畫,以達成課程目標更重要;不過,最重要的應是在課程實施中,讓學生實際獲得高品質的學習結果。」該委員的說法較傾向於將課程定義為下列何者?
(A)學習經驗
(B)學習計畫
(C)學科及教材
(D)一系列學習目標之組合 .


9(A).

10.姚老師在進行「牡丹社事件」的教學時,先講述當時事件發生的情況,再讓學生依 自訂主題去圖書館蒐集該事件的相關資料,而不是從歷史發展的脈絡去講述該事件。 他認為如此較能引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生的學習成效也會較佳。姚老師的做法屬於 哪一種組織教材原則?
(A)心理組織原則
(B)論理組織原則
(C)社會組織原則
(D)共同組織原則


10(D).

17.德雄常在課堂中帶頭起哄,影響班上的學習活動。許老師為了不讓德雄帶頭起哄, 刻意指派德雄擔任風紀股長,協助管理班級秩序。德雄為了維持班級秩序,自己的 問題行為也有所改善。許老師的做法,較符合下列哪一效應或原則?
(A)比馬龍效應
(B)約翰亨利效應
(C)普利馬克原則
(D)增強相對立原則


11(D).

23.何老師在教導「霧社事件」時,討論「賽德克·巴萊」影片的內容。大明認同莫那魯道 率領族人抗暴是民族英雄,但大華卻覺得他過於激烈,讓許多族人白白犧牲。學生間 不同看法的差異,屬於下列哪一課程?
(A)理念課程
(B)正式課程
(C)知覺課程
(D)經驗課程


12(A).

27.下列有關課程發展之「目標模式」與「寫實模式」的比較,何者錯誤?
(A)前者較屬價值取向,後者較屬工具取向
(B)前者較重視目標,後者較強調課程立場
(C)前者強調理性成分,後者指出非理性成分
(D)前者較屬線性模式,後者較屬非線性模式 


13(A).

1.高老師想了解九年級自編模擬考的「預測效度」如何,下列哪種效標最為理想?
(A)學生在會考的成績
(B)學生平時的作文成績
(C)學生前一次模擬考的成績
(D)學生在七年級時的智力測驗成績


14(C).

15.八年二班有 30 位學生,上學期的資訊成績沒有受到社經地位的影響。林老師在這次 段考中考了一題關於平板電腦操作的問題,在試題分析時,發現「高社經地位」學生 在此題的答對比率為「低社經地位」學生的三倍。該發現顯示此試題最可能有下列 何種問題?
(A)信度過低
(B)效度不足
(C)測驗偏差
(D)測驗誤用


15(A).

8.依據《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由國家統一規劃「學習表現」與「學習內容」, 以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奠定適性發展的基礎。這屬於下列哪一種課程?
(A)領域學習課程
(B)核心精實課程
(C)校訂必修課程
(D)彈性學習課程


16(C).

11.下列有關選擇題誘答選項的敘述,何者較為適切?
(A)同時吸引較高比率的高、低分組學生來選答
(B)低分組學生正確選項的選答率要高於誘答項
(C)誘答選項須依據學理設計才能具有診斷功能
(D)分析誘答力前,以其他測驗將學生分為高、低分組


17(D).

17.王老師在備課時,常考量學生的需求與對學生的期望,並據以選擇課程內容與安排 教學活動。因此,他的數學課獲得大多數學生的喜愛,學生上完課後常有很高的學習 成就感。王老師的課程選擇,最符合下列哪一種原則?
(A)彈性原則
(B)經濟原則
(C)指導原則
(D)效果原則


18(B).

18.國文老師指定學生閱讀一本少年小說。上課時,老師問美美:「這篇小說的情節和人物特性有什麼關聯?」美美滿臉疑惑。於是老師又問:「從故事的情節發展中, 你覺得主角有什麼特質?」國文老師使用的是下列哪一種提問策略?
(A)延伸
(B)提示
(C)釐清
(D)證明


19(A).

24.張老師在批閱申論題試卷時,連續批改幾份回答不佳或答非所問的試卷後,接著對下一份回答稍佳的試卷給予很高的分數。下列何者最適合解釋這種現象?
(A)遺留效應
(B)月暈效應
(C)溜滑梯效應
(D)文字操作效應


20(D).

28.根據德瑞克斯(R. Dreikurs)的目標導向模式,下列何者不屬於「錯誤目標」的行為?
(A)某學生不斷發問與課程無關的問題,試圖引起教師的注意
(B)某學生違規但卻嗆老師說:你處罰我看看,小心你的車子
(C)某愛慕老師的學生,因被老師拒絕,轉而指控老師性騷擾
(D)教師和部分學生稱兄道弟或給予特權,引起其他同學不滿


21(A).

17.下列有關小組成就區分法(STAD)的實施方式,何者不正確?
(A)表揚最優秀的小組作品
(B)學生學習活動是以組為單位
(C)將學生以異質方式進行編組
(D)個人進步分數是小組計分依據


22(C).

10.某校教師研讀《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之後,老師們對課綱精神有各自 的解讀。此時該校教師對課綱的理解屬於以下何種層次的課程?
(A)理念課程
(B)正式課程
(C)知覺課程
(D)經驗課程


23(A).

12.《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中,下列何者是「以促進國中小學生手眼身心 等感官統合、習得生活所需實用技能、培養勞動神聖精神、探索人與科技及工作世界 的關係」為主之彈性學習課程?
(A)技藝課程
(B)其他類課程
(C)特殊需求領域課程
(D)統整性主題/專題/議題探究課程


24(C).

17.重理解的課程設計(Understanding by Design, UbD)強調課程中運用「大概念」(big idea)以促進學生學習的理解。根據此原則,下列哪些是教師會優先選擇的學習內容? 
甲、具有明確標準答案的內容 
乙、具有抽象性質的知識內容 
丙、發生在特定情境下的內容 
丁、屬於普遍性可類化的內容
(A)甲乙
(B)甲丙
(C)乙丁
(D)丙丁


25(B).

23.根據古典測驗理論,教師進行選擇型試題分析時,常用方法包含難度分析、鑑別度分析及選項分析。下列哪些敘述正確? 
甲、誘答選項宜具有似真性 
乙、題目鑑別度等於該題的效度 
丙、當難度為 0.5 時,鑑別度最大 
丁、難度值會隨著受試群體的能力高低而變動
(A)甲乙
(B)甲丁
(C)乙丙
(D)丙丁


快捷工具

【精選】 - 教師檢定(教檢)◆中等學校◆課程教學與評量(舊名:中等學校課程與教學)2024~2013難度:(226~250)-阿摩線上測驗

黃靈.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9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