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相信是成功的開始,堅持是成功的終點。
2
(4 秒)
模式:試卷模式
試卷測驗 - 110 年 - 110 司法特種考試_四等_法警、執達員、監所管理員:刑法概要#103207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 ).
X


1 有關罪刑法定原則的內涵,下列何者不屬之?
(A)信賴原則
(B)禁止類推適用
(C)禁止習慣法適用
(D)罪刑明確性原則


2( ).
X


2 若行為後,刑法沒收之規定有修正,有關沒收之適用,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從行為時法
(B)從裁判時法
(C)從行為時法,但修法後之規定有利於行為人,則從裁判時法
(D)從裁判時法,但修法後之規定更不利於行為人,則從行為時法


3( ).
X


3 廚師甲為了獲取廚師乙所研發的某種食材秘方,將乙強行關在某間屋內。甲告知乙,倘若不說出來,就不 讓他離去。乙不得已,只好如實說出。依實務見解,甲之行為應如何論罪?
(A)強制罪與剝奪行動自由罪,數罪併罰
(B)強制罪與剝奪行動自由罪,想像競合
(C)強制罪吸收剝奪行動自由罪
(D)剝奪行動自由罪吸收強制罪


4( ).
X


4 甲、乙均為黑道大哥,相約談判。談判間,甲見乙觸摸口袋,以為乙要拔槍射殺甲,而出於防衛意思下手殺乙,致乙死亡。甲主觀認知與客觀事實不一致。此種不一致,學理上稱為何種「錯誤」?
(A)構成要件錯誤
(B)禁止錯誤
(C)容許構成要件錯誤
(D)打擊錯誤


5( ).
X


5 甲持槍向乙宅開槍射擊,欲射殺乙,因乙事先走避未遭殺害。有關甲之刑責,依實務見解,下列敘述何者 正確?
(A)甲成立殺人既遂罪
(B)甲成立殺人罪之障礙未遂
(C)甲成立殺人罪之中止未遂
(D)甲屬殺人罪之不能未遂而不罰


6( ).
X


6 有關中止犯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中止犯之法律效果為減輕或免除其刑
(B)須實行中止行為
(C)中止行為須出於己意
(D)過失犯亦得適用中止犯之規定


7( ).
X


7 甲先殺 A,A 反抗甚鉅,甲之友人乙碰巧經過現場,立即加入甲之殺人行動,雙方基於共同殺 A 意思,由 乙抓住 A 而讓甲順利殺害 A。甲、乙刑責為何?
(A)甲、乙成立殺人既遂罪之共謀共同正犯
(B)甲、乙成立殺人既遂罪之相續共同正犯
(C)甲成立殺人既遂罪,乙成立殺人未遂罪
(D)甲成立殺人既遂罪之正犯,乙成立殺人既遂罪之幫助犯


8( ).
X


8 下列何者非屬刑法上之共犯?
(A)教唆犯
(B)心理幫助犯
(C)間接正犯
(D)物理幫助犯


9( ).
X


9 緩刑期滿,緩刑之宣告未經撤銷者,原有之刑之宣告效力為何?
(A)其刑之宣告以已執行論
(B)其刑之宣告失其效力
(C)其刑之宣告以受撤銷論
(D)其刑之宣告以赦免論


10( ).
X


10 甲對 A 使用之住宅縱火,事後反悔,打匿名電話通知消防隊,但該住宅已燒燬。有關甲之刑責,下列何者 正確?
(A)甲成立放火既遂罪
(B)甲成立放火未遂罪之中止犯
(C)甲成立自首,得減輕其刑
(D)甲成立失火罪


11( ).
X


11 有關自首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行為人主動向追訴機關申告自己尚未被發覺之犯罪而自願接受裁判
(B)自白與自首不同
(C)除有特別規定外,自首應減輕其刑
(D)不論以口頭或書面形式,皆可


12( ).
X


12 甲是演員,依劇本應持道具槍作出開槍朝丙擊發之動作。乙明知其事,為利用甲殺死丙,暗中將該道具槍 調包為真槍。不知情之甲仍依劇本持槍朝丙射擊,導致丙死亡。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甲成立故意殺人既遂罪
(B)乙成立故意殺人既遂罪
(C)甲成立殺人罪之幫助犯
(D)乙成立殺人罪之教唆犯


13( ).
X


13 有關故意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對於構成犯罪之事實,預見其能發生而確信其不發生者,亦屬故意
(B)直接故意包含認識與意欲要素
(C)對於構成犯罪之事實,明知並有意使其發生,為直接故意
(D)對於構成犯罪之事實,預見其發生而其發生並不違背其本意者,為未必故意


14( ).
X


14 公務員明知上級之命令違法,仍依所屬上級公務員命令而為其行為,其法律效果為何?
(A)屬緊急避難,阻卻違法
(B)不得阻卻違法
(C)屬正當防衛,阻卻違法
(D)屬業務上正當行為,阻卻違法


15( ).
X


15 依刑法之規定,業務上之正當行為,其法律效果為何?
(A)不罰
(B)免除其刑
(C)減輕其刑
(D)減輕或免除其刑


16( ).
X


16 甲與乙相處不睦,甲每日唸咒語詛咒乙發生意外,乙知悉後心神不寧,某日外出因未注意道路坑洞而跌傷。 甲之刑事責任為何?
(A)不成立犯罪
(B)故意傷害罪
(C)恐嚇危安罪
(D)過失傷害罪


17( ).
X


17 下列何者為無責任能力之人?
(A)滿 80 歲之人
(B)未滿 14 歲之瘖啞人
(C)百歲人瑞
(D) 14 歲以上未滿 18 歲之少年人


18( ).
X


18 甲欲對乙強制性交,甲壓制乙,脫去乙身上衣物進而強行舌吻時,乙用力咬傷甲之舌頭,讓甲因此離去。 有關本案之法律效果,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乙之行為屬緊急避難
(B)乙之行為屬正當防衛
(C)乙之行為屬避難過當
(D)乙之行為屬防衛過當


19( ).
X


19 甲欲殺乙,明知乙在屋內而放火燒燬乙屋,致乙死亡。有關本案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甲成立放火致死罪
(B)甲成立放火殺人罪之結合犯
(C)甲成立放火罪與殺人罪,兩罪為想像競合
(D)甲成立放火罪與殺人罪,兩罪為法條競合


20( ).
X


20 下列何者非屬我國刑法規定之易刑處分?
(A)易科罰金
(B)易以道歉
(C)易服社會勞動
(D)易以訓誡


21( ).
X


21 無期徒刑執行逾多少年,始得假釋?
(A) 15 年
(B) 10 年
(C) 25 年
(D)無期徒刑不得假釋


22( ).
X


22 下列何者非刑法第 131 條公務員圖利罪之構成要件?
(A)公務員對於主管或監督之事務
(B)明知違背法令
(C)直接或間接圖自己或其他私人合法利益
(D)因而獲得利益


23( ).
X


23 關於刑法第 10 條第 2 項有關「公務員」之定義規定,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代收各項政府機關稅收的便利商店人員,不是刑法上的公務員
(B)公立大學教授接受政府委託,從事研究計畫並為相關採購事務,不是刑法上的公務員
(C)在司法院服務的工友,不是刑法上的公務員
(D)受公路主管機關委託辦理汽車定期檢驗的汽車修理業者,不是刑法上的公務員


24( ).
X


24 甲與乙一同飲酒作樂後,甲搭乘乙駕駛之車輛回家,因乙不勝酒力,失控撞上丙,丙當場死亡,警察到場 後,甲向警察自稱為乙,且承認自己駕車撞死丙。甲之行為,應評價為刑法的何種行為?
(A)頂替行為
(B)誣告行為
(C)中止行為
(D)自白行為


25( ).
X


25 甲違法排放有毒污水於河流中,案發後甲立即湮滅相關證據,甲是否構成刑法第 165 條之湮滅刑事證據罪?
(A)不成立本罪
(B)成立本罪,且行為惡性重大,不能減免刑責
(C)成立本罪,但若自白,得減輕或免除其刑
(D)成立本罪,但欠缺期待可能性,得減輕其刑


26( ).
X


26 警察甲受好友 A 之託,使用自己合法帳號進入國家電腦資訊查詢系統,從中查得 B 之個人戶政資料,再 將之交付給 A。甲之行為,成立何罪?
(A)第 109 條洩漏國防秘密罪
(B)第 132 條洩漏國防以外秘密罪
(C)第 316 條洩漏業務秘密罪
(D)第 358 條無故入侵電腦罪


27( ).
X


27 警員甲在警局的偵訊室內,單獨對乙進行詢問時,乙突然情緒失控,大罵甲是警界敗類,並撕毀甲正在製 作的筆錄。關於乙之行為,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成立刑法第 135 條第 1 項妨害公務罪
(B)成立刑法第 140 條第 1 項侮辱公務員罪
(C)成立刑法第 138 條侵害公務上掌管文書物品罪
(D)成立刑法第 309 條第 1 項公然侮辱罪


28( ).
X


28 下列情形中,何者構成刑法第 135 條妨害公務罪?
(A)於國立大學教師授課時,毆打之
(B)於警察執行臨檢勤務時,為拒絕酒精測試而脫逃
(C)於海關人員執行入關人員行李檢查職務時,拒絕回答海關人員之詢問
(D)於法院執達員查封不動產時,推倒執達員以阻止其張貼查封文件


29( ).
X


29 甲為進入中央警察大學研究所就讀,商請好友乙冒名應考,果然金榜題名。甲之刑責為何?
(A)妨害考試罪
(B)詐欺得利罪
(C)背信罪
(D)不成立犯罪


30( ).
X


30 甲在其不設限之個人臉書網頁上留下「好友們隨我血洗××黨黨部,殺光黨工」文字,甲構成何罪?
(A)刑法第 149 條聚眾不解散罪
(B)刑法第 153 條煽惑他人犯罪罪
(C)刑法第 154 條參與他人犯罪結社罪
(D)刑法第 346 條恐嚇取財罪


31( ).
X


31 煽惑他人為下列何種行為,不成立刑法第 153 條之煽惑他人犯罪罪?
(A)殺害警察
(B)對警察局放火
(C)看到警察不敬禮
(D)竊取警察局之財物


32( ).
X


32 下列何者非刑法第 150 條第 2 項強暴脅迫妨害秩序罪之加重其刑事由?
(A)意圖供行使之用而攜帶兇器犯之
(B)意圖供行使之用而攜帶危險物品犯之
(C)因而致生交通往來之危險
(D)結夥三人以上而犯之


33( ).
X


【已刪除】33 甲經宣告保安處分令入勞動場所強制工作,某日乘戒護人員不注意而逃離勞動場所。甲成立何罪?
(A)脫逃罪
(B)湮滅刑事證據罪
(C)肇事逃逸罪
(D)縱放人犯罪


34( ).
X


34 下列何者不成立刑法第 315 條之 1 妨害秘密罪?
(A)甲在乙家中安裝竊聽器,竊聽乙抱怨自己的上司的言談
(B)甲在洗手間中安裝針孔攝影機,拍攝他人如廁影像
(C)甲在立法委員所舉辦的選舉造勢晚會中,拍攝造勢者的發言
(D)甲在腳上安裝針孔攝影機,錄下搭乘捷運婦女之裙下風光


35( ).
X


35 甲未得同意而閱讀室友乙置於桌上之日記。甲之刑責為何?
(A)窺視他人非公開活動罪
(B)妨害書信秘密罪
(C)公然侮辱罪
(D)不成立犯罪


36( ).
X


36 某廠商甲意圖使公務員乙、丙、丁三人受刑事處分,遂捏造事實,以一紙告發狀,向警察告發乙、丙、丁 藉職務之便收受得標廠商賄賂。甲之刑責為何?
(A)甲成立一個誣告罪
(B)甲成立三個誣告罪,數罪併罰
(C)甲成立三個誣告罪,想像競合
(D)甲成立三個誣告罪,屬連續犯


37( ).
X


37 下列何者屬於刑法第 185 條之 3 醉態駕駛罪之「動力交通工具」?
(A)腳踏車
(B)人力三輪車
(C)電動自行車
(D)馬車


38( ).
X


38 甲在支票背面偽造乙之簽名背書,並轉讓該支票給丙,甲構成何罪?
(A)行使偽造有價證券罪
(B)行使偽造貨幣罪
(C)行使偽造私文書罪
(D)偽造有價證券罪


39( ).
X


39 下列何者不屬於刑法第 210 條所規定之私文書?
(A)契約書
(B)自筆遺囑
(C)已作答之國家考試答案卷
(D)戶口名簿


40( ).
X


40 甲與乙在海產店吃飯時,見乙身上有持有不少現金與貴重珠寶,出於取財意思而將乙打昏,並將乙身上財 物全部搜刮取走花用。甲的行為成立何罪?
(A)強盜罪
(B)搶奪罪
(C)竊佔罪
(D)準強盜罪


41( ).
X


41 廟祝甲告知攤販乙,如果不返還所占用之廟前廣場空地,甲將請雷公擊斃乙,乙因此感到害怕,但仍拒絕 返還。甲成立何罪?
(A)甲不成立犯罪
(B)刑法第 305 條之恐嚇危害安全罪
(C)刑法第 346 條之恐嚇取財罪
(D)刑法第 304 條之強制罪


42( ).
X


42 甲手持名牌皮包行經路口,乙騎乘機車,自甲後方快速扯走其名牌皮包,揚長而去。乙之刑事責任為何?
(A)搶奪罪
(B)強盜罪
(C)強制罪
(D)詐欺罪


43( ).
X


43 深夜,甲持刀喝令乙女交出錢財,否則將對之不利,乙女驚嚇癱軟在地無法動彈,只能將身上財物全數交 出。關於甲之行為,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成立搶奪罪
(B)成立強盜取財罪
(C)成立加重詐欺罪
(D)成立加重恐嚇取財罪


44( ).
X


44 工人甲與同事乙發生爭吵,遂於工地以傷害故意追打乙,在追逐過程中,甲把乙打傷倒地,乙頭部因而撞 擊水泥地面而死亡。依實務見解,甲成立何罪?
(A)殺人罪
(B)傷害致死罪
(C)過失致死罪
(D)過失傷害致死罪


45( ).
X


45 關於罪刑法定原則,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刑法所規定的犯罪要件與法律效果應力求具體明確
(B)沒收適用裁判時之法律
(C)強制工作並非刑罰,故無須受到罪刑法定原則之拘束
(D)習慣法不得作為論罪科刑之依據


46( ).
X


46 甲與乙有消費糾紛,乃持槍前往乙宅理論;乙在家中,但拒不出面,甲盛怒之下,朝乙宅開槍掃射,乙當 場死亡。關於甲之行為,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強盜致死罪
(B)過失致死罪
(C)普通殺人罪
(D)義憤殺人罪


47( ).
X


47 關於過失致死罪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我國刑法現有業務過失致死加重處罰之規定
(B)我國刑法現有重大過失致死加重處罰之規定
(C)我國刑法現僅有普通過失致死罪之規定
(D)我國刑法現有輕率過失致死加重處罰之規定


48( ).
X


48 甲父在乙女小時候,對乙多次為強制性交行為。乙成年後,甲因病陷於無自救能力狀態,乙竟拒絕對甲為 生存所必要之扶助及保護。有關乙之刑責,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乙依據刑法第 293 條無義務遺棄罪處罰
(B)乙依據刑法第 294 條有義務遺棄罪處罰
(C)乙依據刑法第 295 條遺棄直系血親尊親屬罪處罰
(D)乙依據刑法第 294 條之 1 不罰


49( ).
X


49 基金會董事長甲不滿董事乙之作風,甲在基金會之官方網頁上,公然謊稱「乙董事侵占公款」 。甲成立何罪?
(A)刑法第 309 條第 1 項之公然侮辱罪
(B)刑法第 310 條第 1 項之普通誹謗罪
(C)刑法第 310 條第 2 項之加重誹謗罪
(D)刑法第 309 條第 2 項之強暴侮辱罪


50( ).
X


50 甲與乙分手後,從前女友乙之日記中得知其帳號密碼,遂上網登入乙電子郵件,閱讀乙之信件,甲成立何罪?
(A)刑法第 358 條之無故入侵電腦罪
(B)刑法第 359 條之變更他人電磁紀錄罪
(C)刑法第 360 條干擾他人電腦罪
(D)刑法第 315 條之 1 窺視竊錄非公開言論談話罪


快捷工具

試卷測驗 - 110 年 - 110 司法特種考試_四等_法警、執達員、監所管理員:刑法概要#103207-阿摩線上測驗

張鈞奕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