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每一天都是一個新開始,你可以隨心所欲地浪費或充分加以利用。
100
(1 分38 秒)
模式:今日錯題測驗
科目:金融科技力(數位力)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C).

1.下列何種現象不是造成「去中介化(Disintermediation)」興起之原因?
(A)傳統銀行存貸業務受到法規、技術和存款準備金的限制,無法完全滿足風險偏好程度高的存款者與高風險的 借款人之需求
(B)2008 年金融海嘯後,歐美投資銀行在資本市場的中介機構角色與對金融市場風險接受度已減少
(C)人們從事金融交易時不考慮時間及空間之便利性及手續費之節省
(D)投資銀行的資本需求增加,也限制了投行創造市場流動性的能力


2(B).

7.下列何者非屬企業運用大數據分析主要可能面臨的困難?
(A)數據分析人才不足
(B)找不到合適的數據分析廠商或團隊
(C)跨部門數據整合不足
(D)未有清晰的數據分析目標


3(D).

9.對圖像小修改動,使圖形識別演算發生錯誤,稱為下列何種攻擊?
(A)洪水
(B)山洪
(C)颶風
(D)對抗


4(C).

15.生物辨識技術在身分確認上帶給數位金融很大的便利,下列敘述何者不是主要特色?
(A)靜脈辨識為利用血液中的血紅素吸收近紅外線光後,產生的靜脈影像
(B)指紋辨識是自指紋圖像中取得特徵點,組成指紋模組來辨識
(C)虹膜辨識為透過紅外線攝影機,根據微血管的跳動情形做為依據
(D)聲紋辨識是使用客戶發音的特徵和模式,進行聲紋分析記錄辨識


5(C).

24. P2P 借貸分類模式中,下列平台何者屬於保證收益模式?
(A)Zopa
(B)Lending Club
(C)陸金服
(D)SoFi


6(B).

34.下列何者非屬「RegTech is the new FinTech」 報告提出之核心特點?
(A)敏捷性
(B)分層化
(C)速度
(D)整合


7(B).

35.有關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所提出的 Cyber Security Risk Management 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內容包含資安風險管理權責的描述
(B)強調不定期評估網路安全的控制
(C)提供資訊安全評估的準則
(D)內容包含網路威脅情資管理


8(B).

37.金融機構與開放銀行之合作夥伴進行策略合作,主要的目的為何?
(A)增加在現有通路交叉銷售自有金融商品的機會
(B)能夠獲取以前從未接觸的客戶
(C)能夠藉由分享任何客戶交易資料,獲取利益
(D)能夠獲取傳統資料


9(D).

44.圍棋機器人依照人類對手的反饋修正自己棋路,這在機器學習裡,屬於下列何者?
(A)監督式學習
(B)半監督式學習
(C)非監督式學習
(D)強化式學習


10(B).

47.下列何者非屬靜脈辨識的特性?
(A)受環境影響較小
(B)穩定性低
(C)具獨特性
(D)藉由掃描手掌靜脈特徵


11(B).

48.有關 P2P 匯兌,可能存在一些不易察覺的實質缺陷,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估計費率與實際費率的差異:P2P 匯兌都會公布現在可用匯率,但當預訂和支付時可能需 3 到 5 天,匯率可 能已大幅變動
(B)P2P 匯兌業者規模大都屬大型機構,其買家及賣家的匯兌金額,通常都能確保在任何時間擁有相同數量的匯 兌金額,不曾發生失衡
(C)若客戶預定購買的貨幣發生價格快速上漲,為保護買家 P2P 的自動匯兌機制可能自動暫停轉帳,導致必須額 外等待時間處理匯款
(D)P2P 匯兌屬於跨境交易,客戶大都來自網路線上,平台若未像電支機構或網銀進行客戶身分驗證,當客戶發 生洗錢或資恐,平台可能遭高額罰款


12(D).

50.下列何項非屬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引導金融業創新發展所採取的措施?
(A)實施「金融科技發展與創新實驗條例」
(B)成立金融科技發展與創新中心
(C)設立金融科技創新園區
(D)鼓勵雲端計算商業化


13(B).

51.根據中央銀行(2018)之報告,有關英國 P2P 借貸平台監管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設立需申請核准
(B)最低資本要求為十萬英鎊
(C)資金需存放第三方專戶
(D)資訊必須充分揭露


14(B).

52.金管會於 2015 年 4 月 30 日開放民間業者經營股權性質群眾募資,因為股權群眾募資屬證券業務,依法開放符合一定資格條件之下列何者得與財團法人中華民國證券櫃檯買賣中心簽約後經營?
(A)證券承銷商
(B)證券經紀商
(C)證券自營商
(D)批發商


15(B).

55.下列何者非 PwC(2016a)報告中「效率和合作」之監理科技類型內涵?
(A)監理報告呈現方式
(B)內建合規
(C)風險評估統一化
(D)雲端計算


16(B).

59.請問下列何項聯盟是為各種數位化服務提供一套開放、互通標準,以解決身分認證技術彼此之間缺乏互通性的問題,並解決使用者以傳統輸入帳號密碼方式進行身分辨識可能衍生的問題?
(A)EIDO 聯盟
(B)FIDO 聯盟
(C)GIDO 聯盟
(D)HIDO 聯盟


17(D).

60.請問臺灣網路認證公司最初與下列何者合作,提出 Mobile ID 服務,藉以實現更便捷的身分識別服務?
(A)內政部
(B)國發會
(C)金融服務業
(D)電信營運商


快捷工具
完全正確!

今日錯題測驗-金融科技力(數位力)-阿摩線上測驗

吳婉綺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