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吃別人所不能吃的苦,忍別人所不能忍的氣
92
(2 分9 秒)
模式:循序漸進模式
【精選】 - 基礎法學(民法、刑法及行政法)難度:(76~100)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B).

239. 受有期徒刑之執行完畢,五年以內再犯有期徒刑以上之罪者,稱為:
(A)連續犯
(B) 累犯
(C)虞犯
(D)牽連犯


2(B).

241. 甲無故利用工具或設備竊聽他人非公開之言論者,應成立何罪?
(A)妨害自由罪
(B)妨害秘密罪
(C)妨害名譽罪
(D)妨害信用罪


3(B).

460.觸犯國家刑事法的規定會構成何種行為?
(A)侵權行為
(B)犯罪行為
(C)債務不履行行為
(D)反常行為。


4(B).

525.甲故意將乙手臂砍斷,致乙右手喪失機能,甲犯:
(A)輕傷害罪
(B)重傷害罪
(C)過失傷害罪
(D)毀損罪 。


5(D).

1586.下列何者不屬於刑法第10條第5項所稱之「性交」?
(A)以性器進入他人之肛門
(B)以手指頭進入他人之肛門
(C)以性器進入他人之口腔
(D)以手指頭進入他人之口腔。


6(A).

6依警察職權行使法第 3條之規定,警察行使職權,不得逾越所欲達成執行的之必要限度,且應以對人 民權益侵害最少之適當方法為之,是下列何種法律原則?
(A)比例原則
(B)法律保留原則
(C)平等原則
(D)公益原則


7(D).

76 行政機關撤銷或廢止授益性質的行政處分,使得相對人喪失原本享有之利益時,應考慮補償相對人因 信賴處分有效存續之利益,此乃基於何種原則而來的要求?
(A)比例原則
(B)公益原則
(C)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則
(D)信賴保護原則


8(D).

421 以下那一項不包括在成文法源中之「法律」?
(A)條例
(B)律
(C)通則
(D)細則


9(A).

695 下列何機關之行政行為,不適用行政程序法之程序規定?  
(A)司法機關  
(B)銓敘部  
(C)法務部  
(D)教育部


10(B).

2199農業主管機關為鼓勵農民發展有機農業,提供農民相關技術與知識諮詢,此性質為:
(A) 行政 契約
(B) 行政指導
(C) 行政處分
(D)法規命令。


11(B).

2472書面之行政處分,原則上於何時發生效力?
(A)相對人履行義務時
(B)送達相對人時
(C)行政機關 交郵時
(D)行政處分書面作成時


12(C).

2646行政法院法官在擔任法官之前,曾任職中央或地方機關,並參與該訴訟事件之行政處分者:
(A)可直接參與審判
(B)向上級報告
(C)應自行迴避
(D)應符合公務員服務規範。


13(A).

3064 人民違反行政法上之義務之行為,行政機關處以停工或勒令歇業之處罰,須有:
(A)法律之明文規定
(B)職權命令之規定
(C)上級機關之指示
(D)人民之同意。


14(C).

3092 公權力之行使,在於實現公共利益,惟應注意方法與目的之均衡,不可為達目的而不擇手段,係 何 種原則的闡述?
(A)明確原則
(B)公益原則
(C)比例原則
(D)信賴保護原則


15(B).
X


1528 警察追捕槍擊要犯,情況緊急,故未持有搜索票即對私人住宅破門而入,此一行為之性質為何?
(A)間接強制
(B)直接強制
(C)行政處分
(D)即時強制


16(D).

1268就行政程序法之規定,下列對行政規則之敘述,何者錯誤?
(A)得為有關機關內部組織
(B)得為裁 量基準
(C)得為解釋性規定
(D)亦可直接限制人民權利


17(A).

958 依現行地方制度法之規定,下列何者非地方自治團體?
(A)省
(B)直轄市
(C)縣
(D)鄉。


18(C).
X


856 下列何種概念,非屬公務人員任用法中之「官等」類別?
(A)特任
(B)簡任
(C)薦任
(D)委任


19(B).

735 依據憲法增修條文之規定,誰享有緊急命令的發布權?
(A)行政院院長
(B)總統
(C)行政院會議
(D)立法院


20(C).

37 民營汽車修理廠受公路監理機關委託代辦汽車檢驗,屬何種行政行為?
(A)行政事實行為
(B)計畫行為
(C)受委託行使公權力
(D)國庫行為


21(A).

1403 原處分機關撤銷原行政處分之行為,性質上屬於什麼?
(A)行政處分
(B)司法判決
(C)行政規則
(D)法規命令


22(B).

1477按照行政處分之效果對相對人法益所生之影響,可分為授益處分、負擔處分及混合效力處分。下 列何項行政處分屬於負擔處分?
(A)失業救濟金之發給
(B)課稅處分
(C)發給執照  
(D)核准專利


23(A).

1794 下列何者不具有法律上強制力?  
(A)行政指導  
(B)行政處分  
(C)法規命令  
(D)行政罰


24(B).

46 甲因覬覦其友人 A 持有之高價手機,遂向 A 恫稱如不交付該手機,將對其 A 之女兒不利,A 因心生畏懼 而交付該手機予甲。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詐欺取財罪
(B)恐嚇取財罪
(C)搶奪罪
(D)竊盜罪


25(D).

49 甲經過汽車旅館,偶見公司主管乙之車從汽車旅館駛出,乃利用變音器致電乙,佯稱手握乙外遇證據,並指出何日何時自何汽車旅館出入,要求匯款10萬元,否則將公諸於世。乙驚恐,立刻匯款。關於甲之行為,下列何者正確?
(A)成立偽造文書罪
(B)成立搶奪罪
(C)成立竊拍竊錄罪
(D)成立恐嚇取財罪


快捷工具

【精選】 - 基礎法學(民法、刑法及行政法)難度:(76~100)-阿摩線上測驗

stacy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9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