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檢討自己是成功的開始,檢討別人是失敗的開始
100
(4 分24 秒)
模式:循序漸進模式
【全部】 - 教師檢定(教檢)◆國民小學◆學習者發展與適性輔導(舊名:兒童發展與輔導)2024~2005難度:1,2(226~250)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B).

9.老師發現班級中有兒童受虐待或遭遺棄、性侵害時,應於多久時間內向當地主管機關報告?
(A)12小時
(B)24小時
(C)48小時
(D)72小時


2(A).

5. 由於父母在市區工作忙碌,而把小明交給住在鄉下的奶奶照顧,致與父母難得見面,雖然他對每一方面都曾經很努力,但是做得好壞父母都不在意,所以他就不再那麼用心努力,反正父母都不關心!下列何者是小明最可能出現的行為?甲、對事會退縮冷淡;乙、會出現「習得性無助感」;丙、獨自達到近側發展區;丁、學會活潑獨立的精神。
(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丙丁


3(B).

6. 一位在運動場上失意的學生,可能改從課業方面求取表現,這是下列哪一種自我防衛機轉?
(A)壓抑作用
(B)補償作用
(C)合理化作用
(D)投射作用


4(B).

9.諮商員在進行第一個階段的個別諮商時,通常預定的目標是哪一項? 
(A)行動計畫 
(B)建立關係 
(C)自我探索 
(D)自我瞭解


5(A).

8.十歲的小智腦中的海馬迴(hippocampus)嚴重受損,他最可能出現的是下列哪一項問題?
(A)無法記憶新訊息
(B)身體動作不協調
(C)無法控制情緒
(D)喪失食慾


6(C).

19.小學階段的兒童,女孩比男孩較會有何種攻擊行為?
(A)敵對性攻擊(hostile aggression)
(B)肢體性攻擊(physical aggression)
(C)關係性攻擊(relational aggression)
(D)工具性攻擊(instrumental aggression)


7(C).

14.兒童身體發展上的「生長陡增」 (growth spurt) 現象,約在何時發生?
(A) 男女生都是在約十歲開始;
(B) 男生約在十歲開始,女生則約十二歲開始;
(C) 男生約在十二歲開始,女生則約十歲開始;
(D) 男女生都是在約十二歲開始。


8(B).

多元智慧的八大基本智慧是由美國那位心理學家所提出?
(A)布魯納(Bruner)
(B)迦納(Gardner)
(C)比奈(Binet)
(D)皮爾森(Pearson)


9(B).

小海的國語學期成績為95分,體育為65分,級任教師認為不公平,因為小海的國語成績很好,體育成績必然很好,您認為級任教師犯了什麼錯誤,造成偏差現象?
(A)霍桑效應
(B)月暈效應
(C)比馬龍效應
(D)自我應驗的預言


10(D).

自從弟弟出生以後,小芸覺得爸爸、媽媽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新生弟弟身上,因此對弟弟充滿敵意。不過,小芸在爸媽面前卻表現出很愛護弟弟的舉動。此行為是屬於下列何種心理防衛機制(defense mechanism)?
(A)投射(projection)
(B)退化(regression)
(C)合理化(rationalization)
(D)反向(reaction formation)


11(C).

16.小祥學習量詞時,知道動物常用「一隻」來計量,因此,錯誤的將人也說成一隻人。這種現象應如何解釋?
(A)過度學習
(B)過度抽象化
(C)過度規則化
(D)過度具體化


12(C).

11. 有關輔導過程中運用同理心的描述,下列何者最正確?
(A)同理心太多會變成同情心,不能濫用
(B)同理心是針對當事人的口語內容反應
(C)同理心是能感同身受但並不迷失於其中
(D)同理心就是進入並停留在當事人的世界之中


13(C).

27. 國小五年級的小英經常未按時繳交作業。老師為了鼓勵她,當她準時繳交作 業就當面稱讚,若每週都準時繳交還會贈送小禮物,小英很快就不再缺交作 業。此種作法最符合下列何者?
(A)現實治療
(B)完形治療
(C)行為治療
(D)人本治療


14(C).

有關輔導過程中運用同理心的描述,下列何者最正確?
(A)同理心太多會變成同情心,不能濫用
(B)同理心是針對當事人的口語內容反應
(C)同理心是能感同身受但並不迷失於其中
(D)同理心就是進入並停留在當事人的世界之中


15(A).

小傑向周老師表示:「我很氣爸爸昨天晚上不准我上MSN。」下列 周老師的「同理心」反應,何者最適切?
(A)「爸爸的約束讓你感到不愉快」
(B)「我們來想想看爸爸為什麼限制你」
(C)「你要不要告訴爸爸你被限制的感覺」
(D)「也許爸爸不知道你使用MSN的目的」


16(D).

阿龍在校成績並不出色,這次月考又考得不好。他告訴朋友說:「如果弟弟不來吵我讀書,我一定可以考得更好」。試問阿龍運用的防衛機轉為何?
(A)否認(denial)
(B)認同(identification)
(C)反向(reaction formation)
(D)合理化(rationalization)


17(D).

6.海馬迴(hippocampus)及相鄰腦區連結網絡的發展,與下列哪一類功能的發展最有關?
(A)感覺​
(B)運動​
(C)情緒​
(D)記憶


18(B).

29-30 為題組(106) 
閱讀下文後,回答 29-30 題。 陳老師觀察到小原下課時,經常一個人默默在校園晃來晃去,他不知道要如何跟別人建立關係,也 很少有小朋友跟他互動。

【題組】29. 陳老師想要瞭解小原與班上同學的關係,下列哪種方法最合適?
(A)智力測驗
(B)社會計量法
(C)性向測驗
(D)社會比較法


19(D).

36.教師對學生的平常印象好,對其表現的評分也較高,此情形是何種現象?
(A)類推效應
(B)蝴蝶效應
(C)霍桑效應
(D)月暈效應


20(D).

21. 在治療過程的初期,助人者可以用什麼方式與個案建立正向的治療關係?
(A)維持良好關係,以滿足行政工作上對個案量的要求
(B)覺察輔導老師自己本身的議題,並與個案分享
(C)將個案視為自己的朋友,以便能輕鬆對話
(D)仔細地傾聽個案,並適時給予同理


21(D).

40. 李老師對阿興說:「今天你上課時很守規矩,我取消要你留下來抄課文的處分」。李老師使用的策略是下列何者?
(A)權威法(power assertion)
(B)正增強(positive reinforcement)
(C) 懲罰(punishment) 
(D)負增強(negative reinforcement) 


22(C).

15.小萍在第四次團體結束後,向老師表示她想退出團體,不想參加了。下列何種處理方式最為適當?
(A)請其他小朋友向小萍表達被她「拋棄」的感覺
(B)離開是小萍的權利與自由,不需向團體其他成員說明
(C)與小萍一起回顧團體歷程,若她不適合此團體可將其轉介
(D)告訴小萍現在退出團體對團體是一種傷害,故要極力慰留



23(C).

小學五年級的小強在班上較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而具攻擊性,以致人際關係不佳,無法適應 學校生活。他不知道要如何理解別人、也不知道要如何適度而合宜的表達自己的感受、以及 跟別人建立關係,也很少有小朋友跟他互動。教師利用「軼事記錄」來描述小強欺負同學的 行為,發現每次別人只要看小強,他就覺得別人是在瞪他,所以就會瞪回去,並大聲駡:「看 什麼看!」當小強對同學正在玩的玩具感到新鮮有趣時,就直接伸手推打同學搶走玩具;而 當小強認為同學對自己不懷好意時,就會以言語諷刺同學、甚至暴力相向。教師也進行家庭 訪問,發現小強的爸媽平時就會習慣性的以言語辱罵小孩,甚至會用嚴厲的肢體懲罰來對待 犯錯的小強及他的兄弟姊妹,而小強及其手足最大的休閒活動,就是圍在電腦桌前玩著殺戮 的電玩遊戲。教師回到學校後請求輔導室的支援,輔導室安排小強接受個別諮商及團體輔導。
【題組】5. 教師利用「軼事記錄」來描述小強欺負同學的行為,其記錄內容不會涵蓋下列哪個 部份?
(A)記錄者的姓名
(B)攻擊事件的描述
(C)家長職業
(D)攻擊發生情境的描述


24(C).

8.謝老師想協助學生發展「監控自己閱讀理解」的技巧,謝老師最適合採用下列哪些 做法? 甲、把學生的默讀活動改為大聲朗讀 乙、教師先解說閱讀材料的內容再讓學生練習閱讀 丙、讓學生在閱讀時停下來問自己有關閱讀內容的問題 丁、讓學生閱讀一段後自己解釋所理解的內容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甲丁


25(C).

13. 莊老師每天提供小貼紙,做為小原不爆粗口的獎勵。實施一段時間後,小 原說話方式明顯改善。莊老師希望小原轉為自發性行為改變,可以改用下 列何種方式?
(A)停止提供小貼紙的獎勵
(B)改為爆粗口就收回小貼紙的獎勵
(C)改為不定期提供小貼紙的獎勵
(D)改為每次提供雙倍小貼紙的獎勵


快捷工具
完全正確!

【全部】 - 教師檢定(教檢)◆國民小學◆學習者發展與適性輔導(舊名:兒童發展與輔導)2024~2005難度:1,2(226~250)-阿摩線上測驗

Sandy Chou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