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不做阿摩,不會怎麼樣,做了阿摩,你會很不一樣
24
(44 秒)
模式:近期錯題測驗
科目:教師檢定(教檢)◆中等學校◆課程教學與評量(舊名:中等學校課程與教學)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D).有疑問
X


11.「人文課程方案」(The Humanities Curriculum Project)旨在幫助學生理解社會價值與道德論題。 該課程往往被用於解釋哪一種課程設計?
(A)慎思模式
(B)目標模式
(C)歷程模式
(D)情境模式


2(D).有疑問
X


16.根據泰勒(R. Tyler)的說法,「每一繼續的經驗雖建立在前一經驗之上,但應對同一題材作更深、更廣的處理。」請問這是課程組織中的哪一項規準?
(A)繼續性(continuity)
(B)銜接性(articulation)
(C)順序性(sequence)
(D)統整性(integration)


3(D).有疑問

31.忠實呈現課程發展過程,並涵蓋課程的立場、慎思和設計三個要素的課程模式稱之為何種模式?
(A)目標模式
(B)歷程模式
(C)情境模式
(D)自然模式


4(D).有疑問
X


9.在評量歷程中,老師須與學生頻繁的雙向互動,並提供學生必要的指導或協助, 以提高學生的表現水準。這種評量方式跨越多個時間點,以評定學生在某一學習領域或科目之學習歷程的演變。此種方式為下列哪一種評量?
(A)評定量表
(B)檔案評量
(C)動態評量
(D)雙層次測驗


5(D).有疑問
X


16.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J. Bruner)曾說:「任何學科皆能以學生所能了解的有效方式進行教學」,這是因為布氏相信有效的課程設計是要針對孩子的認知方式呈現出該學科的哪一面向?
(A)核心技能
(B)基本結構
(C)演變歷史
(D)認知策略


6(D).有疑問
X


下列何種課程評鑑模式強調建立「先在因素」,並重視評鑑方案和既定標準的比較, 以進行適當的判斷?
(A)外貌模式(countenance model)
(B)差距模式(discrepancy model)
(C)認可模式(accreditation model)
(D)對抗式模式(adversary model)


7(D).有疑問
X


「教師用英文成就測驗,以瞭解學生的英文能力」,這是屬於下列何種?
(A)測驗(test)
(B)測量(measurement)
(C)評量(assessment)
(D)評鑑(evaluation)


8(D).有疑問
X


4.劉老師為能掌控學生上課時的注意力,安排ㄇ字型學生座位,上課時採異質分組,進行小組討論與學習。除課本內容外,劉老師還編製許多加深加廣的教材,要求學生課前預習與課後複習。請問,劉老師的教學較偏向何種教育理念?
(A)精熟學習
(B)協同教學
(C)學習共同體
(D)生命共同體


9(D).有疑問
X


28.下列哪一句話,比較屬於「我-訊息」(I-message) 的溝通策略?
(A)你總是缺交作業,我真不知該怎麼辦
(B)我無法了解你缺交作業的原因,我很擔心你的成績會退步
(C)你已缺交作業好多次了,下次再缺交作業,就不要來上課了
(D)我為你缺交作業想了很多辦法,你還是缺交,你到底是怎麼了


10(D).有疑問

6.在西洋的萬聖節前,春水國中教師所共同規劃的課程,由英文介紹萬聖節的來源, 藝術與人文設計萬聖節的裝扮,自然與生活科技探討南瓜的特性,國文閱讀萬聖節的 小說。此為何種類型的課程設計?
(A)融合課程
(B)社會重建課程
(C)學生中心課程
(D)主題統整課程


11(D).有疑問
X


22.余老師在備課時發現教科書的部分內容,可能會對學生產生負面的潛在課程影響, 便與同儕教師共同設計不含潛在課程負面影響內涵的新方案,再加以實施。余老師的 做法,較屬於下列哪一課程實施的觀點?
(A)忠實觀
(B)締造觀
(C)情境觀
(D)調適觀


12(D).有疑問
X


19.李老師在設計閱讀課程時,依據「加深、加廣」的原則,逐步增加文本的複 雜度,循序漸進教導預測、提問推論、摘要等閱讀策略,以提昇學生的閱讀 素養。此種作法符合課程組織的哪一規準?
(A)統整性
(B)均衡性
(C)繼續性
(D)聯結性


13(D).有疑問
X


2. 中興國中正準備規劃校內彈性學習課程,在會議中也討論到相關師生成長、課程知識 的關聯、實施環境與資源問題等問題,請問這是屬於課程發展中的哪一項原則?
(A)理想原則
(B)務實原則
(C)整體原則
(D)開放原則


14(D).有疑問
X


8.《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自然科學領域綱要》在高中階段規劃「自然科學探究與 實作」的課程,強調議題或問題導向學習,培養學生「探究」和「實作」的科學素養。 此「自然科學探究與實作」課程,屬於下列何種課程類型?
(A)理念課程
(B)正式課程
(C)運作課程
(D)經驗課程


15(D).有疑問
X


15.八年二班有 30 位學生,上學期的資訊成績沒有受到社經地位的影響。林老師在這次 段考中考了一題關於平板電腦操作的問題,在試題分析時,發現「高社經地位」學生 在此題的答對比率為「低社經地位」學生的三倍。該發現顯示此試題最可能有下列 何種問題?
(A)信度過低
(B)效度不足
(C)測驗偏差
(D)測驗誤用


16(D).有疑問

17.呂老師認為切實依據課程綱要所揭示的課程按表操課,才能有效的達成課程目標; 施老師則認為每個班級都有其特殊性,因此針對自己班級的學生屬性,新增補充教材。 下列何者最適合說明兩位老師對課程發展的看法?
(A)呂老師傾向支持國家政策本位課程,施老師則支持行動研究本位課程
(B)呂老師傾向支持教師教學本位課程,施老師則支持行動研究本位課程
(C)呂老師傾向支持行動研究本位課程,施老師則支持教師教學本位課程
(D)呂老師傾向支持國家政策本位課程,施老師則支持教師教學本位課程


17(D).有疑問

23.師資生潛能測驗採用電腦線上施測,其中的教師情境判斷測驗,包含班級經營、教學 原理、親師溝通、同事相處及輔導實務五類情境。下列有關該測驗的敘述何者正確?
(A)因為包含五類問題情境的判斷,所以屬於動態評量
(B)情境判斷測驗較適合班級經營,其他四類並不合適
(C)此測驗提供情境供受試者判斷,所以屬於成就測驗
(D)為使此測驗內容具代表性,須事先編製雙向細目表


18(D).有疑問
X


29.學校為因應課程轉型與變革召開課程發展委員會,四位老師分別提出對學校課程與 教學的不同主張。 黃老師:學校課程應強調讀寫算、基礎課程與選修課程。 戴老師:學校課程應重視學生需要和興趣,應包括學生活動、學校與社區間的活動。 王老師:課程應強調學習者轉化知識與問題解決的技能。 傅老師:課程應強調社會問題的探討及其解決方式。 下列敘述何者較為正確?
(A)黃老師的課程主張較偏向認知過程取向
(B)戴老師的課程主張較偏向自我實現取向
(C)王老師的課程主張較偏向社會重建取向
(D)傅老師的課程主張較偏向學術理性取向


19(D).有疑問
X


7.下列有關檔案評量的敘述,何者較為適切?
(A)檔案評量屬於客觀式評量
(B)視教學與評量為兩個獨立事件
(C)可以瞭解學生學習的歷程和成果
(D)學生的所有作品都要放入檔案中


20(D).有疑問
X


14.下列哪一項不屬於「導引學習心向」的作法?
(A)教學方法宜多樣以激發學習動機
(B)複習舊知識以奠定新學習的基礎
(C)明白告訴學生這堂課的學習目標
(D)揭示教學重點並做有系統的介紹


21(D).有疑問

21.黃老師在教導環境生態變遷與物種發展的關係時,先引導學生觀察不同時期家鄉環境 的照片,接著讓同學分組討論,歸納現在與過去的差異及其衍生的課題,並上臺分享。 之後,再請各小組提出保護本土的生態計畫。黃老師的教學較符合下列何者?
(A)概念教學法
(B)直接教學法
(C)差異化教學
(D)問題導向教學


22(D).有疑問
X


27.鄒老師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啟發學生的多元智能。他讓學生針對歷年氣候變遷 趨勢進行小組討論,製作趨勢分析圖並上臺報告。鄒老師的教學涵蓋了下列哪些方面 的智能?
(A)語文、內省、空間
(B)人際、空間、肢體/動覺
(C)人際、語文、邏輯/數學
(D)自然、肢體/動覺、邏輯/數學


23(D).有疑問
X


29.中學的國文課程改革,常因文言文和白話文的比例高低而有所爭議;社會領域則因 不同史觀而對專有名詞的使用,產生爭論。對此現象的解釋,何者錯誤?
(A)就寫實模式而言,這是課程設計的自然現象
(B)就課程選擇而言,這是政治勢力的角逐現象
(C)就課程組織而言,這是屬於核心課程的類型
(D)就課程設計過程而言,這是意識型態的影響


24(D).有疑問

20.信義高中在發展學校本位課程時,歷史科教師邀請地區耆老提供昔時聚落與街道影像資料及人物故事給學生進行探究;地理與商科老師則請學生透過該聚落與街道影像 資料來分析當時的聚落型態,並訪問當地文史團體有關地區農業與商業街的起源及發展。該課程結合了校內多個學科的教師,設計了一整學期兩學分的社區文史課程。 此課程組織方式最接近下列哪一個課程統整模式?
(A)學科內課程統整
(B)多學科課程統整
(C)超學科課程統整
(D)科際整合課程統整


25(D).有疑問
X


26.依照蓋聶(R. Gagné)的學習條件論,下列有關內在學習歷程的敘述,何者正確?
(A)教師提醒學生注意本課各種修辭法及其差異,此為「期望」
(B)教師請學生回想過去所學的各種修辭法並加以比較,此為「選擇知覺」
(C)教師請學生將課文中各種修辭法整理成表格以比較並釐清其差異,此為「語意性編碼」
(D)教師問學生本課文中各種譬喻法的差異,並針對其回答給予回饋與鼓勵,此為「類化」


快捷工具

近期錯題測驗-教師檢定(教檢)◆中等學校◆課程教學與評量(舊名:中等學校課程與教學)-阿摩線上測驗

2019/6教檢集滿10次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2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