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早一點準備,多一份先機
100
(2 分57 秒)
模式:試卷模式
試卷測驗 - 112 年 - 112 臺北市市立國民中學正式教師聯合甄選:歷史科#114691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B).

41. 《劍橋伊斯蘭世界史》評論某國說:「事實證明他們的治理十分出色。他們使穆斯林大一統的局面維持了百年,協助促伊斯蘭文明的誕生,大大擴張了伊斯蘭的版圖。他們致力於北非戰事,征服西班牙,往法國挺進,還向印度,特別是中亞, 完成征服大業。但這些豐功偉績都無法彌補王朝日益獨裁的統治病。最終他們以不虔誠、世俗化、澈底令人厭惡的形象,遺臭於伊斯蘭歷史。」請問這應該是評論何者?
(A)阿拔斯王朝
(B)奧瑪亞王朝
(C)蒙兀兒帝國
(D)鄂圖曼土耳其帝國


2(D).

42. 十七世紀中葉,荷蘭的經濟崛起與其海外貿易事業密切相關,海外貿易讓荷蘭一 躍成為歐洲強國,但卻也與之後興起的英國產生日益明顯的競爭衝突。請問英國 採取何種方式對抗荷蘭?
(A)積極攻擊荷蘭在東亞的貿易中心巴達維亞
(B)受到荷蘭經營成功刺激,著手組織東印度公司
(C)與西班牙密切合作,共同劫掠荷蘭商船
(D)頒布「航海法」排除競爭,也引發北美殖民地不滿


3(B).

43. 在歐、美、非三角貿易中,黑奴的來源主要是非洲西部和中部,黑人被歐洲人通 過貿易或襲擊、綁架等手段抓獲,販往美洲從事勞動。在長達約400年的黑奴貿易中,估計約有1200萬的黑奴被從非洲運到美洲,對兩地都造成深遠的影響。請問 最早從事跨大西洋黑奴貿易的國家為何?
(A)英國
(B)葡萄牙
(C)法國
(D)荷蘭


4(D).

44. 下列臺灣采風文學作家及其作品配對,何者正確?
(A)沈光文-《熟蕃歌》
(B)黃叔璥-《裨海紀遊》
(C)陳肇興-《臺灣紀事》
(D)鄭用錫-《勸和論》


5(B).

45. 本朝大幅提高科舉合格人數,以科舉制度籠絡知識分子,並將皇帝為考官的殿試 制度首次立為定制,所有上榜者均為天子門生。殿試後舉行合格者的祝賀宴會、 效忠儀式,強化合格者效忠、支持皇帝的意象,即為殿試的意義。請問本朝為何?
(A)唐
(B)宋
(C)明
(D)清


6(C).

46. 位於東南亞的暹羅,在十九世紀新帝國主義的積極侵略下,仍能維持獨立的原因為何?
(A)歐洲列強顧忌暹羅背後的美國勢力
(B)居民抵抗激烈,殖民所費成本過高
(C)作為英、法兩國殖民地間的緩衝國
(D)徹底開放,使各國在暹羅勢力均衡


7(B).

47. 這個條約肯定了主權平等的原則,各國可依照自身利益與他國進行宣戰、媾和、 締約,是歐洲國際關係的起點,外交也不再是舊時的「私人外交」,以主權國家 為外交主體正式登上舞台。請問文中所述,現代國際外交的基礎為何?
(A)凡爾登條約
(B)西發里亞條約
(C)巴黎條約
(D)奧古斯堡條約


8(A).

48. 「江華條約」共計12款,是朝鮮和外國簽訂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使外國取得了自由勘測朝鮮海口、領事裁判權、貿易等權利。自此,朝鮮對外開放,外國商品進入朝鮮。請問與朝鮮簽訂「江華條約」的國家為何?
(A)日本
(B)法國
(C)英國
(D)美國


9(B).

49. 「四個堅持」是1979年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上提出的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內不允 許爭論的四個議題,包含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無產階級專政、堅持共產黨領 導和堅持馬列主義及毛澤東思想,請問當時提出者為何?
(A)毛澤東
(B)鄧小平
(C)江澤民
(D)胡錦濤


10(B).

50. 美國總統杜魯門於1947年3月在國會演說,請求運用美國的實力及地位支持反共勢 力,防衛集權主義擴張,俾維持國際安定。杜魯門宣稱美國有領導自由世界以及 援助某些國家復興的使命,以防堵共產主義的滲入,故之後稱此外交原則為「杜 魯門主義」。請問下列何者不屬於「杜魯門主義」的一環?
(A)實施「馬歇爾計劃」
(B)成立經濟互助委員會
(C)通過國家安全法案
(D)援助土耳其和希臘


11(C).

51. 1895年之前的臺北是艋舺、大稻埕與城內分離的「三個市街」,日治時期公布修 正「臺灣總督府地方官官制」,再公布「臺灣州制」、「臺灣市制」,大幅改變 臺灣地方行政制度。在這次改革中,臺北州下最繁華的聚落正式編制為「臺北市」, 市制規模內的地域全部重新整編為155個街庄。艋舺、大稻埕與城內「三個市街」 從此不再是「正式」的官方地名,一個臺北市之名現身,三個市街之名化為歷史灰燼。請問上述現代臺北市編制的完成是在哪位總督任內?
(A)兒玉源太郎
(B)佐久間左馬太
(C)田健治郎
(D)小林躋造


12(C).

52. 政府以《保甲冊》取代《編審冊》,改變了以前重丁輕口的作法,確立了戶口統 計制度,更改變了以里甲組織控制戶籍的作法,改由保甲組織取代,戶籍管理制 度由此而趨於嚴密。然而,此後戶籍調查的目的僅為治安層面的掌握人口,與以 往為了賦稅依據而調查的戶籍有所不同,中國長時間的戶籍與賦役合一制度終告 結束。請問上述發展出現於何時?
(A)清聖祖
(B)清世宗
(C)清高宗
(D)清仁宗


13(D).

53. 鄭氏在臺實行寓兵於農政策,命令部隊開墾荒地,林圯奉命帶兵至斗六門一帶墾 荒,當時此地是進入山區的路口,山區內有很多番社,林圯因開墾工作與當地原 住民發生衝突,後來在一次衝突中被殺,此地後來就被稱為「林圯埔」。林圯埔 地點關鍵,開港後因山區產業發展日益重要,日治初期則爆發了臺人反日的「林 圯埔事件」。請問林圯埔為今日何處?
(A)草屯
(B)集集
(C)東勢
(D)竹山


14(B).

54. 關於中國化佛教的敘述何者有誤?
(A)華嚴宗以華嚴經為所依,並從中發展出法界緣起、十玄、四法界、六相圓融的學說
(B)天台宗因智猛大師常駐浙江天台山說法講道,故稱之
(C)唐代淨土宗傳至日本,宇治市的平等院即為淨土宗寺廟
(D)法相宗又名唯識宗,由玄奘自印度傳入中國


15(A).

55. 字喃在12世紀時被應用於創作,出現在文章作品中,在此之前,當地一直都使用中國漢字來書寫。字喃以漢字為原型,取其部首、偏旁,或一至兩個字重新組合, 並給予新的定義。字喃在13世紀時被加以系統化和推廣,並由於與當地語言結合, 被視為體現文化自主的象徵,逐漸盛行。請問字喃為何地文字?
(A)越南
(B)朝鮮
(C)日本
(D)西夏


16(A).

56. 19世紀末某國經由阿拉伯半島的亞丁港入侵伊索比亞,計劃興建巴格達鐵道,試圖以「3B政策」擴大勢力圈;英國則以沙漠民族獨立為誘餌,聯合阿拉伯各族, 驅逐某國在阿拉伯半島的勢力,並以「3C政策」作為回應,以守住非洲和印度之 間的勢力範圍。請問某國為何?
(A)德國
(B)法國
(C)美國
(D)俄國


17(D).

57.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印度教徒與穆斯林對新政權的建立未能取得共識,英國政府採行「蒙巴頓方案」,印度和巴基斯坦分別於1950年代先後建國。印、巴分治 後,東巴基斯坦又於第三次印巴戰爭後宣布脫離巴基斯坦獨立,1972年改稱孟加 拉。請問造成孟加拉自巴基斯坦獨立的因素不包括?
(A)東巴基斯坦主要為孟加拉人,西巴基斯坦族群複雜
(B)東巴基斯坦語言受梵文影響大,西巴基斯坦語言受波斯語影響深
(C)政府內的軍事、政治職位主要為西巴斯坦人壟斷
(D)西巴基斯坦經濟狀況較差,長期仰賴東巴基斯坦援助


18(C).

58. 「雍正元年起,以張達京為首代表的六館業戶籌募工資興建水圳,並陸續與岸裡社訂立墾約。先開水定汴,圳內之水訂為十分,八分歸張,二分灌溉蕃田;又興築樸仔籬口大埤,公圳汴內之水作十四分,每館配水兩分,二分灌溉蕃田。」請問資料所描述的為何?
(A)八堡圳
(B)曹公圳
(C)貓霧拺圳
(D)瑠公圳


19(B).

59. 宗教改革後人們對於羅馬教會的權威產生質疑,教會為了重新吸引人群,鼓勵藝術作品表現情感,因此繪畫風格開始朝向強調動態、誇張戲劇效果的方向發展, 著重強烈的情感表現,並運用明暗對比的技法,提升觀看者的感官享受,代表畫家有:卡拉瓦喬、魯本斯等。請問此繪畫風格為何?
(A)新古典主義
(B)巴洛克藝術
(C)洛可可藝術
(D)浪漫主義


20(D).

60. 他是蘭學校的學生,後來因為蘭學沒落而轉學習英語,維新之後,優異的英語和談判能力,使他在明治政府中的地位水漲船高,先後出任參議、財務大臣、外務大臣等職務。離開政府後,他成立了「立憲改進黨」,主張穩健改革,認為民主自由的關鍵在於國民的開化,故致力投入「東京專門學校」的籌辦,這所學校就是後來的早稻田大學。請問文中的他應該是何人?
(A)福澤諭吉
(B)阪桓退助
(C)岩倉具視
(D)大隈重信


21(D).

61. 前朝土地兼併問題嚴重,多數農民失去耕地成為佃農或流民,形成「富者田連阡 陌,貧者無立錐之地」。新政權建立後,實施「王田」制度,將土地收歸國有, 再平均分配給農民,並禁止土地自由買賣,避免土地過度集中於少數人手中,藉 此減緩土地兼併。請問新政權建立者為何?
(A)楊堅
(B)朱元璋
(C)趙匡胤
(D)王莽


22(A).

62. 「亨利八世政府利用君王典故來宣傳『新王權』。它將人們熟知的君王典故,透過新的角度,做出有利於國王的詮釋。在政府援引的典故中,『大衛王』與『約翰王』兩者最具代表性。大衛王典故提供了『王權來自神命』的教訓,在此基礎上,亨利八世要求以基督徒自許的臣民絕對服從他們的國王。約翰王典故說明了 『王位來自血統繼承』,而國王對抗羅馬教廷是捍衛國家的愛國行為……」請問 資料中政府需要宣傳王權合法性的背景是為何?
(A)宗教改革
(B)百年戰爭
(C)英格蘭與蘇格蘭合併
(D)玫瑰戰爭


23(C).

63. 某書提到:「皇帝與張璁的關係對首輔制度在本朝的最終確立有著重要影響。張璁因為在大禮議中出力最大而受知於皇帝,屢被超擢,檢入內閣。……以皇帝的信任和自己的個性才力,又居於首輔之位,他自然在內閣中處於專決地位,並真正主票擬,其他閣臣僅能『參議論而已』甚至『唯唯不敢可否』……」請問文中的皇帝為何?
(A)明太祖
(B)明成祖
(C)明世宗
(D)明神宗


24(A).

64. 新王國時期是埃及文明的頂峰,在加強王權、開疆拓土、宗教、建築、藝術、國際影響力上都處於最高峰,拉美西斯二世是這個時代的最後一位偉大統治者,他在位 時期,埃及文明煥發出從未有過的璀璨,但當時西亞也屬於某政權的鼎盛時期,兩 國為了爭奪勢力範圍,展開長達數十年的軍事較量,最後以聯姻及簽訂和平條約告終,但長期的軍事行動使雙方實力都受到嚴重削弱。請問這個西亞政權為何?
(A)西臺
(B)巴比倫
(C)亞述
(D)波斯


25(D).

65. 在臺灣某一史前遺址發現如下遺跡與文物,請問:哪一項最適合作為判斷該文化層所屬時代的證據?

(A)甲
(B)乙
(C)丙
(D)丁



26(D).

66. 以下為臺灣史上各原住民族事件:(甲)霧社事件、(乙)太魯閣事件、(丙)牡丹社事件、(丁)麻豆社事件。請依時間先後順序排列,下列何者正確?
(A)丙丁乙甲
(B)丁乙丙甲
(C)丁丙甲乙
(D)丁丙乙甲


27(A).

67. 17世紀時,亞洲水域的遠東航線上,一艘帆船從公司總部所在的港口出發,船上載滿胡椒、檀香木、象牙等商品。抵達某港口後,卸下部分商品,並購買當地生產的鹿皮、砂糖等貨物裝船,繼續航行至日本,在日本把貨物賣掉後,換取白銀; 返航行程中,至廈門購買絲綢和瓷器。請問:依據題文,某港口最有可能是下列何者?
(A)安平
(B)馬尼拉
(C)麻六甲
(D)雅加達


28(A).

68. 以下為某一事件發生後,某一政黨向政府提出的建言,請根據以下建言內容判斷, 該政黨應為下列何者?
警察對蕃人剝削、殘忍處罰造成霧社事件發生。 請速免去總督、警務局長、臺中州州知事等人之職,保證蕃人生活自由,不阻礙 民族發展的政策為宜。 徹底改革警察制度弊害。
(A)臺灣民眾黨
(B)中國民主黨
(C)民主進步黨
(D)臺灣共產黨


29(C).

69. 根據附圖內容判斷,該份刊物的年代應是下列何者?

(A)1905年
(B)1915年
(C)1935年
(D)1950年



30(C).

70. 資料一:詩人雷石榆陪舞蹈家妻子蔡瑞月返回臺南,來時二等車廂花了五千多, 回程漲到二萬一,火車票無預警漲了三倍。 
資料二:行政長官公署為掌握現有存糧,下令封存各地的稻穀,除一部分調劑民食外,其餘配撥軍糈之用。 
請問:根據上述資料內容,描述的是下列哪一個時期的臺灣?
(A)日治初期
(B)日治後期
(C)戰後初期
(D)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後


31(B).

71. 1907年,湖廣總督張之洞建議朝廷:禁止書舖販售「某類物品」,違者重罰查封; 並通令各省學堂,禁止學生購閱,違者逐出校門;令外務部商請總稅務司轉飭各 郵政局,查禁銷毁,不得代寄。張之洞建議禁售的「某類物品」最有可能是什麼?
(A)基督教宣傳冊
(B)鼓吹革命書刊
(C)憲政體制書籍
(D)儒家學說典籍


32(D).

72. 以下東亞四地:(甲)朝鮮、(乙)滿洲國、(丙)臺灣、(丁)琉球,淪為日本殖民、併吞或扶植政權的先後順序正確的是何者?
(A)甲乙丙丁
(B)丙丁甲乙
(C)丁甲丙乙
(D)丁丙甲乙


33(C).

73. 以下四項資料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史上的重大事件,請問:下列何者為四項重大事件的正確先後順序?

(A)資料一→資料二→資料三→資料四
(B)資料二→資料三→資料一→資料四
(C)資料三→資料二→資料一→資料四
(D)資料三→資料一→資料二→資料四



34(C).

74. 「近代歐洲向外探索對後來的世界發生了重大影響,其中一項是造成了『世界歐洲化』,美洲、非洲、亞洲與其他地區受到歐洲文化影響非常明顯。」請問:下列哪個現象最接近內容中所提到的「世界歐洲化」?
(A)阿茲提克等文明隱沒於荒野
(B)馬鈴薯為歐洲飲食增添變化
(C)耶穌會教士向印地安人傳教
(D)中國人以番薯養活廣大人口


35(C).

75. 附圖為1899年溫莎麥凱(Zenas Winsor McCay)所創作的政治漫畫。美國山姆大叔, 纏繞在標有「帝國主義」的大樹上,正在征服一匹標有「菲律賓」的騾子,而遠處地平線上有一個帶著2,000萬美元,遠去的國家。請問:根據上文,地平線上帶著2,000萬美元遠去的國家應該是下列何者?
  
(A)英國
(B)荷蘭
(C)西班牙
(D)葡萄牙



36(C).

76. 西元 313 年發布的《米蘭詔書》,宣布羅馬帝國境內有信仰基督教的自由,並且 歸還已經沒收的教會財產,亦承認了基督教的合法地位。請問:上述的《米蘭詔 書》是由下列哪位羅馬皇帝頒布?
(A)凱撒
(B)屋大維
(C)君士坦丁
(D)狄奧多西


37(B).

77. 2002年,湖南省湘西地區的里耶古城,在一座古井中發現了三萬六千餘枚西元前3 世紀的竹簡與木牘,其中有戶籍資料,包含:戶主、妻子、兒女、年齡、健康資 料,最後還有官方代表確認簽字。根據內容判斷,當時政府製作此官方文件的主 要目的最有可能是什麼?
(A)配合科舉選拔人才,維繫政權的統治
(B)掌握人力作為徵稅勞役與從軍的依據
(C)確認家世背景以便於推行九品官人法
(D)作為地方政府推舉孝子與廉吏的依據


38(C).

78. 臺灣某一時期,政府陸續公布《臺灣下水道規則》、《臺灣家屋建築規則》、「大 清潔法施行規程」等,提醒民眾隨時整理住屋及其環境,規定每年春、秋兩季施 行全臺定期大掃除,若被取締,將處罰則。宜蘭郡警察課為防止疾病傳染,規定 戲院業者要發放口罩給所有入場者,政府甚至在臺北舉辦「臺北州警察衛生展覽 會」。請問:根據上述內容判斷,某一時期是指何者?
(A)荷蘭時期
(B)清領後期
(C)日治時期
(D)戰後臺灣


39(C).

【題組】 
 16世紀中期,阿克巴(1556年-1605年在位)繼任蒙兀兒王位,他體認到沒有人民的支持與合作,就無法建立強大的帝國。對當地人民而言,阿克巴既是外來民族,信仰也與當地人民不同,但阿克巴選擇施行宗教寬容與文化融合政策,啟用當地人民為高官, 因而獲得在地臣民效忠,奠定強盛基礎。

【題組】79. 阿克巴統治的領土主要位於下列哪一個地區?
(A)中南半島
(B)澳大利亞
(C)印度半島
(D)中南美洲


40(A).

【題組】80. 阿克巴所屬的帝國在19世紀衰亡後,該地區後來遭到何國的併吞?
(A)英國
(B)荷蘭
(C)西班牙
(D)葡萄牙


快捷工具

試卷測驗 - 112 年 - 112 臺北市市立國民中學正式教師聯合甄選:歷史科#114691-阿摩線上測驗

9911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