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容易相信的人比不容易相信的人容易成功。
100
(59 秒)
模式:近期錯題測驗
科目:教甄◆國小普通科專業知能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B).

45. 根據「兒童課後照顧服務班與中心設立及管理辦法」,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 公立課後照顧班、中心,每班以招收身心障礙兒童兩人為原則
(B) 課後照顧中心停業或歇業時,應於二十日前敘明理由及日期,申請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核准後,始得為之;停業後復業者,亦同
(C) 兒童課後照顧服務班:指由公、私立國民小學設立,辦理兒童課後照顧服務之班級
(D) 課後照顧班、課後照顧中心每班兒童,以十五人為原則,至多不得超過二十五人


2(B).

43. Hage(1965)所主張的不證自明理論當中,認為組織共有八個變因,其中屬「目的」者為 何?
(A) 複雜化
(B) 生產力
(C) 正式化
(D) 集中化


3(A).

1.羅伯特‧格林里夫(Robert Greenleaf)於 1970 年代提出僕人領導(Servant Leadership),下列何者為僕人領導概念的應 用?
(A)優先考量教師需求與成長
(B)強調學習社群及團隊建立
(C)強調價值信念領導
(D)強調學校組織目標與資源合理分配


4(C).

4.在教育行政權分配型態上大致可分為中央集權與地方分權兩種,各有其優缺點,且為不同國家所採用。請問下列哪 一個國家在教育行政權分配型態上,與我國最為相似?
(A)美國
(B)德國
(C)日本
(D)英國


5(A).

6.公共教育要追求公共的善,是公民的、繁榮的,更要促進社會的團結。因此學校要為所有的兒童服務,讓所有的學 生都能學習,減少高低成就學生之間的差距,是以富蘭(Michael Fullan)呼籲學校應以「道德責任」作為課程領導的 核心思維。為了達到道德領導的目的,下列哪一種問題是課程領導者經常要思索的?
(A)關於「為什麼」(why)的問題
(B)關於「如何的」(how)的問題
(C)關於「是什麼」(what)的問題
(D)關於「所以」(so what)的問題


6(B).

7.國民中小學學生在領域學習與彈性學習課程方面的評量內涵不包含下列哪一項?
(A)核心素養
(B)團體活動表現
(C)學習重點
(D)學生努力程度與進步情形


7(C).

8.根據霍桑實驗結果發現,影響組織工作績效的最重要因素是哪一項?
(A)保健因素
(B)物質因素
(C)心理因素
(D)組織結構因素


8(B).

10.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中的總綱核心素養,下列何者屬於「自主行動」的核心內涵?
(A)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B)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
(C)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D)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9(A).

13.根據《高級中等以下教育階段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實施條例》,關於機構實驗教育,以下列敘述何者有誤?
(A)每班學生人數不得超過三十人
(B)國民教育階段學生總人數不得超過二百五十人
(C)高級中等教育階段學生總人數不得超過一百二十五人
(D)高級中等教育階段的生師比不得高於十比一


10(B).

14.依據《國民教育階段家長參與學校教育事務辦法》之規定,學校應於每學期哪一期限內,舉辦家長日,介紹任課教 師及相關行政人員,並說明有關班級經營、學生學習計畫等相關事項?
(A)開學日至開學後三週內
(B)開學前一週至開學後三週內
(C)開學日至開學後二週內
(D)開學前一週至開學後一週內


11(A).

16.下列哪一個百分比(制)在測驗中的表現最差?
(A)T 分數=30
(B)Z=-1.5
(C)PR=10
(D)標準九 2 分


12(D).

18.從經驗中學習一直是教育的基本核心,Kolb 從經驗學習圈理論提出體驗學習的重要概念,下列何者不是其所主張?
(A)學習是在辯證對立方式中解決衝突的過程
(B)學習是個體與環境間連續不斷的交互作用
(C)學習是以體驗為基礎的持續過程
(D)學習是一種社會文化活動適應與改造的過程


13(D).

20.根據自我決定理論(self-determination theory),如果要提升學生學習的內在動機,教師可以如何進行教學? 甲、提供學生不同任務(task)的選擇 乙、提供符合學生程度的挑戰性任務 丙、建立有效加分機制 丁、增進師生/同儕關係與歸屬感。
(A)甲乙丙
(B)乙丙丁
(C)甲丙丁
(D)甲乙丁


14(A).

22.有一個測驗共有 30 名學生參加,依測驗原始得分高低排序後,選取最高和最低得分各 33%的人數做高低分學生(亦 即各 10 名學生)。而在第七題上,高分組有 9 名答對,低分組亦有 9 名答對,則此題的「難度指標」 (item difficulty index)為多少?
(A)0.90
(B)0.50
(C)0.40
(D)0.00


15(D).

23.下列是一位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提供學生完成之學習任務:「請同學設計問卷,調查全校七年級同學的家庭型態,並 且將調查結果製作成長條圖與圓餅圖,並據此進一步判斷媒體宣稱『現今社會有近半數國中生,都來自單親家庭』 的說法是否為真?」請問這個學習任務所能達到之最高認知目標層次為何?
(A)瞭解
(B)應用
(C)分析
(D)評鑑


16(A).

26.張老師教導學生「預測、澄清、提問、總結」的閱讀策略,他先自己示範這個策略,並向學生說明,而後再由學 生上臺來根據這四個策略與全班討論他們所閱讀的材料,請問張老師的教學方法所根據的學理為:
(A)認知學徒制(cognitive apprenticeship)
(B)PQ4R
(C)同儕教練(peer coaching)
(D)PIRLS


17(B).

35.剛才聽過的音樂,雖然已經停止演奏,仍覺得餘音裊裊。上述現象屬於訊息處理論的哪一種記憶系統?
(A)後設記憶
(B)感官登錄
(C)運作記憶
(D)長期記憶


18(B,D).

39.關於中輟生的輔導,以下描述何者不符合中輟輔導的輔導作法與輔導資源?
(A)任課教師可以幫助學生找到在人格特質、興趣或能力上的優勢,安排適性課程,以協助學生找到希望和選擇。
(B)學生出現缺席有異狀時,或已經達到連續三天未到的情形,學校輔導教師有責任於第一時間進行通報。
(C)中途輟學或長期缺課的學生,學校可以報請所在地強迫入學委員會進行訪問、書面告知/警告或給予新臺幣 300 元以下之裁罰。
(D)針對中輟行蹤不明的學生,學校可以通報縣市警察局少年隊,進行協尋中輟生的工作。


19(A).

42.小明與導師提及今天早上掃地時被導護老師罵,下課被同學嘲笑等狀況的心情。導師說:「今天的過程讓你感到 挫折」。針對以上描述,導師可能運用何種技巧輔導小明?
(A)情感反映
(B)自我揭露
(C)面質
(D)澄清


20(D).

       快樂國小自從十二年國教課綱開始實施後,全體教師都在配合新課綱的精神,努力實施新課程。經過這兩年來實施後,學校教師對課程實施的過程和結果有許多想法,以下是部分教師的看法:
甲師:我覺得新課綱是我們當教師需要遵守的,不能夠因時因地制宜調整,如果教師不能夠依照計畫正確而徹底實施課程 ,那就談不上真正在實施新課程。
乙師:我覺得新課綱的精神固然要把握住,但每個學校的狀況不同,在執行過程多少會有所需要調整,只是到底能調整的項目為何以及調整的幅度有多大,有時是我們現場教師比較難以掌握的。
丙師:這的確是個問題,像我就不是很確定素養導向教案設計時,到底「核心素養」融入至教案的時機究竟要如何?要融 入多少核心素養?這類問題啦!真令人困擾呢!

【題組】49.乙師對課程實施常因現場因素而產生的調適現象,主要是因課程發展涉及五種特質,下列所述哪一個不是常被提 及的主要特質之一?
(A)課程發展是人際運作過程
(B)課程發展是一種政治性的過程
(C)課程發展是一種斷續增進(disjointed incremental)的決定過程
(D)課程發展是純然理性、客觀、系統的工作


快捷工具
完全正確!

近期錯題測驗-教甄◆國小普通科專業知能-阿摩線上測驗

葉亭瑄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