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成功只有兩步:開始行動、持續行動
100
(1 分10 秒)
模式:今日錯題測驗
科目:初等/五等/佐級◆公民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B).

13 下列何者屬於自由主義政治意識型態的主張?
(A)政府應控制物價、失業問題,使人民能安居樂業
(B)政府應保障個人基本權利,防止國家過度介入個人生活
(C)主張國家利益的維護,是積極保障個人自由之基礎
(D)政府應重視弱勢族群照顧,維持資源分配之公平正義


2(C).

3 某丹麥學者提出「建設性新聞」(Constructive News)的主張,認為多數媒體普遍使用「單眼」報導,採訪建立在假設上,雖可找到人來佐證,但不一定是全貌,而「建設性報導」強調用「雙眼」看世界,就是提供正反兩面平衡報導,讓大眾獲得「最佳真相的版本」,且應能激發對策,解決面臨問題。下列何者最能詮釋該學者的主張?
(A)回歸市場機制運作,尊重閱聽人應有「知的權利」
(B)維護弱勢團體擁有平等言論自由,確保媒體近用權
(C)新聞是媒體再現的結果,應反思資訊的產製與視角
(D)媒體新聞的置入性行銷,影響民眾對事實真相探知


3(D).

3 下列有關大學生權利救濟的流程,何者錯誤?
(A)得依學校的申訴制度提出申訴
(B)不服學校申訴決定得向上級主管機關提起訴願
(C)不服訴願決定得向行政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D)不服行政法院判決,得向監察院聲請憲法解釋


4(C).

8 全美多地均有「同志驕傲月」慶祝活動,但發生了史上最慘重的槍擊案,槍手持步槍闖入同志夜店內進行屠殺。依以上所述,兇嫌針對特定族群的屠殺行為,顯示其可能缺乏下列何者?
(A)異性戀霸權
(B)性別主流化
(C)性別多元化
(D)性別社會化


5(C).

8 2016 年 4 月底臺灣、香港和澳門三地,經申請許可與規劃多時後,首次聯合舉辦動物保護大遊行,同以「強 化法規,保護動物」為訴求,要求當地政府對寵物買賣及繁殖加以管制。下列有關該活動的敘述,何者正確?
(A)表達對政府施政的訴求,屬於公民不服從行動
(B)屬於第三部門透過網路串連的公民結社行為
(C)透過倡議以發揮輿論的力量,有助於社會立法
(D)跨越地理空間的自主性活動,彰顯全球在地化


6(B).

31 國際非政府組織「樂施會」在其2020年發表的報告中指出,全球貧富不均的狀況已經到達「失控」狀態,而偏差的經濟體制放任極少數億萬富豪坐享鉅額財富卻對社會幾無貢獻,而新冠肺炎(COVID-19)病毒的肆虐將又可能導致5億人陷於貧窮之中。關於上述對於貧富不均惡化現象所提到的偏差經濟體制,應是指何種制度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A)共產主義強調效率至上的制度,導致資源誤置進而造成貧富差距惡化
(B)資本主義強調市場機能,於全球化趨勢加上技術進步下導致貧富差距惡化
(C)共產主義制度主張農工階級至上,但卻忽略資本家因而導致貧富不均
(D)資本主義追求分配公平,卻因此造成生產力下降,反而拉大貧富差距


7(B).

20  一對年輕夫妻因經濟困頓,到賣場偷奶粉以哺餵家中嬰兒,被賣場人員發現後移送法辦。經檢察官起訴後,承審此案的法官對這對夫妻的境遇感到同情,念在其為初犯且深表悔意,乃從輕發落,判決有罪,但暫時不用入監服刑。依上所述判斷,該承審法官應是做出下列何種宣告?
(A)無罪
(B)緩刑
(C)緩起訴
(D)不起訴


8(B).

13 疫情蔓延期間,為避免密閉空間感染風險,民眾搭乘大眾運輸未戴口罩,業者可先進行勸導,如勸導不 聽可拒載,政府並得依《傳染病防治法》向民眾開罰。下列解釋何者正確?
(A)民眾未戴口罩,經勸導不聽而被罰,可能會侵害到民眾的社會權
(B)政府對民眾開罰的依據,須經立法程序,為建構有限政府的條件
(C)民眾違規被罰,因於疫情蔓延期間,民眾即無申訴及答辯的機會
(D)政府依法律授權,對違反規定的民眾開罰,稱之為「政治責任」


9(A).

5 早年為了反對興建美濃水庫,由在地社團發起的「黃蝶祭」,以「18 歲成年禮」為活動主軸,與在地的力 量結合,透過訓練當地居民帶領深度生態旅遊,傳承愛護山林生態的決心,也活絡當地經濟。以上所述活 動,較未強調結合那個經濟發展因素?
(A)企業才能
(B)人力資本
(C)自然資本
(D)社會資本


10(B).

11 政府在推動公共政策時,評估其目標是否達成的標準之一為「充分性」,所謂充分性是指:「政策方案執行 後,是否充分解決公共問題,或滿足公眾的需求。」下列敘述何者最適合用來說明此一概念?
(A)疫情升溫全國停課線上教學滿月調查,有 88%的老師願意改變傳統教學方法
(B)某縣政府執行「取締酒後駕車專案」,4 個月內縣內酒後肇事率下降約 39%
(C) 108 課綱實施後因有師資員額控管造成教師超時兼課,成了教學現場新常態
(D)臺中捷運綠線延伸至彰化確定採用最易取得土地和施工容易的金馬路路廊


11(D).

1 假定甲國的生產可能曲線往右上方擴增,下列何者可能是甲國生產可能性曲線發生變化的原因?
(A)貧富差距縮小
(B)經濟出現停滯
(C)失業率上升
(D)生產技術進步


快捷工具
完全正確!

今日錯題測驗-初等/五等/佐級◆公民-阿摩線上測驗

Demi Hung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