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檢討自己是成功的開始,檢討別人是失敗的開始
92
(3 分23 秒)
模式:今日錯題測驗
科目:教甄◆課程與教學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A).

14.下列哪一項不屬於「導引學習心向」的作法?
(A)教學方法宜多樣以激發學習動機
(B)複習舊知識以奠定新學習的基礎
(C)明白告訴學生這堂課的學習目標
(D)揭示教學重點並做有系統的介紹


2(B).

18.在臺灣自然環境的單元中,丘老師將有惡地地形的縣市作為正例,將沒有該地形的 某些縣市作為反例,讓學生找出正例自然環境的共同特徵。丘老師所採行的是哪一種 教學方法?
(A)交互教學法
(B)概念獲得法
(C)創造思考教學法
(D)問題解決教學法


3(B).

20.某國民間版本的歷史教科書,對過去專制時期某位領導者加以嚴厲批評,於是該國 教育部決定收回該教科書的民間編印權利,改為「國編版」。歷史學者認為:執政者 企圖掩蓋獨裁統治的事實。從歷史學者的觀點而言,此被排除於教科書之外的內容, 屬於下列何者?
(A)潛在課程
(B)空無課程
(C)空白課程
(D)非正式課程


4(B).

24.葉老師採取腦力激盪法,引導學生思考「如何使雞蛋從五樓落到一樓而不會摔破?」 他要學生提出各種可能的策略,且這些策略的差異性越大越好。葉老師的引導較能 激發哪一種擴散思考的能力?
(A)精進力
(B)變通力
(C)想像力
(D)流暢力


5(D).

28.余老師自編一份 80 題的國語文成就測驗,其信度係數為 0.85。若依據原命題雙向 細目表的題數比例,將該測驗刪減為 45 題,則縮減後測驗的信度與效度有何變化?
(A)信度提高,效度降低
(B)信度降低,效度提高
(C)信度不變,效度不會提高
(D)信度降低,效度不會提高


6(C).

29.中學的國文課程改革,常因文言文和白話文的比例高低而有所爭議;社會領域則因 不同史觀而對專有名詞的使用,產生爭論。對此現象的解釋,何者錯誤?
(A)就寫實模式而言,這是課程設計的自然現象
(B)就課程選擇而言,這是政治勢力的角逐現象
(C)就課程組織而言,這是屬於核心課程的類型
(D)就課程設計過程而言,這是意識型態的影響


7(C).

13.樂樂國中九年級 400 位學生接受理化科測驗,其中高分組(全體學生得分的前 25%)與低分組(全體學生得分的後 25%)分別有 40 人與 30 人答對該測驗第十題。下列何者 最可能是該題的難度值?
(A)0.10
(B)0.18
(C)0.35
(D)0.70


8(A).

19.教師社群在設計課程時,李老師認為學生會因學習經驗及其與情境的互動,而有各自適合的學習途徑,因此課程應該保留一些彈性與修改的可能性;吳老師認為課程設計 時應該考量每個學生最後都應學會的知能,因此應該設定一致的學習路徑以達成共同的學習目標。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李老師的課程設計屬於歷程模式
(B)吳老師的課程設計屬於情境模式
(C)李老師的課程觀點為課程即計畫
(D)吳老師的課程觀點為課程即經驗


9(D).

20.信義高中在發展學校本位課程時,歷史科教師邀請地區耆老提供昔時聚落與街道影像資料及人物故事給學生進行探究;地理與商科老師則請學生透過該聚落與街道影像 資料來分析當時的聚落型態,並訪問當地文史團體有關地區農業與商業街的起源及發展。該課程結合了校內多個學科的教師,設計了一整學期兩學分的社區文史課程。 此課程組織方式最接近下列哪一個課程統整模式?
(A)學科內課程統整
(B)多學科課程統整
(C)超學科課程統整
(D)科際整合課程統整


10(C).

27.六福國中課程發展委員會核心小組的教師根據《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帶領全校教師發展學校本位課程以凝聚共識。下列何者是核心小組教師身為課程領導者在發展學校本位課程時較適切的作為?
(A)核心教師身為學校課程發展的領頭羊,要貫徹核心小組的共同決議
(B)由核心小組教師設計學校課程計畫,再請全校教師研讀理解後落實
(C)向全校教師說明課程綱要的精神,並共同研議學校願景與課程目標
(D)提出核心小組決議後的學校課程架構,請教師依架構進行課程設計


11(B).

29.高瞻中學規劃校訂課程時,針對未來人工智慧對於社會的影響,討論學校課程該如何因應此主題。以下為不同委員的意見: 
李老師:部訂課程已有科技領域,可以請科技領域教師強化此主題的內涵,毋須再增加額外的教學時間。 
高老師:這是新的主題,未來的發展和影響還不太確定,不宜放入正式課程中。 
石老師:從彈性學習課程中規劃一節課,讓科技領域的教師設計此主題的內涵。 
吳老師:採用跨領域的主題設計,每週一節課,由師生共同決定內容。 
根據上述的討論內容,下列何者不正確?
(A)李老師的觀點傾向於課程即學科
(B)高老師的課程理念傾向社會建構主義
(C)石老師的提議符合十二年國教課綱的規定
(D)吳老師的課程設計觀點較傾向過程模式的精神


12(D).

3. 晴天國小的校訂課程是發展STEM 融入跨領域統整主題課程。下列哪些教學活動較符合課程的設計理念?甲、參觀當地老街並繪製導覽地圖,乙、閱讀閱讀網路文學作品並寫出評述, 丙、撰寫程式計算發票中獎的機率,丁、以電腦動畫製作校園迷宮遊戲
(A)甲乙
(B)甲丁
(C)乙丙
(D)丙丁


13(B).

4. 稻香國小課程發展委員會核心小組的教師根據《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 帶領全校教師發展學校本位課程以凝聚共識。下列何者是核心小組教師身為課程領導 者在發展學校本位課程時較適切的作為?
(A)核心教師身為學校課程發展的領頭羊,要貫徹核心小組的共同決議
(B)向全校教師說明課程綱要的精神,並共同研議學校願景與課程目標
(C)由核心小組教師設計學校課程計畫,再請全校教師研讀理解後落實
(D)提出核心小組決議後的學校課程架構,請教師依架構進行課程設計


14(A).

10. 吳老師在偏遠山地學校任教,準備國語領域課程時,發現課本文章中描述的內容,如捷運或海洋探究,都是任教學校社區所缺乏的。因此,吳老師使用網路資源輔助學生了解課本的內容。吳老師的課程實施觀點為下列何者?
(A)忠實觀
(B)調適觀
(C)締造觀
(D)實踐觀


15(D).
X


11. 下列何者屬於常模參照評量?甲、對全校新生進行瑞文氏圖形推理測驗,以了解學生的智力程度,乙、依據定期評量的成績,班上表現較佳的前三名可上台接受頒獎,丙、為挑選國語 文競賽選手,舉行全校性比賽,凡答對率 90%以上即入選,丁、校慶運動會舉行大隊接力、趣味競賽,再根據成績加總頒發總錦標獎。
(A)甲乙丙
(B)甲乙丁
(C)乙丙丁
(D)甲丙丁


16(B).

17. 朱教師經常使用行為改變技術來塑造學生行為。對於正增強、負增強與懲罰三者的敘述, 何者正確?
(A)懲罰可以強化學生的正向行為
(B)正增強和負增強可強化學生正向行為
(C)正增強和懲罰使用頻率宜相當
(D)負增強的目的是在停止學生負向行為


17(C).

18. 下列哪一項觀念較不符合「差異化教學」(differentiated instruction)的精神?
(A)教師要為學生創造不同的學習機會,引導學生習得獨立自主學習的能力
(B)以學生的學習能力及需求為基礎,提供適當的支持,協助每一位學生充分發揮潛能
(C)視學生差異性為設計教學活動目標,主動掌握學生學習進程,積極解決學生學習困難
(D)要求所有學生都達成高品質學習,但協助學生依不同的速度及方式學習並來展現成果


18(C).

5.王老師掌握學生特定範圍的學習狀況,並使用評量結果來改進教學。此種評量 為下列何者?
(A)診斷性評量
(B)安置性評量
(C)形成性評量
(D)總結性評量


19(B).
X


12.多元評量可以指涉下列何種意義?
甲、多元的評量目的
 乙、多元能力的評量
 丙、多元的評量方式
 丁、多元文化的評量
(A)甲乙丙
(B)甲丙丁
(C)甲乙丁
(D)乙丙丁


20(D).

1.教師鼓勵學生利用課餘時間組成讀書會,共同研讀文學作品。此種學習方式與內容,屬於下列何種課程?
(A)正式課程
(B)潛在課程
(C)空無課程
(D)非正式課程


21(C).

5.科技領域吳老師想瞭解學生能否運用所學的軟體,設計角色扮演的簡易遊戲。吳老師最適合使用下列何種方式評量學生的學習成效?
(A)辨認測驗
(B)紙筆測驗
(C)實作評量
(D)動態評量


22(D).

11.王同學的數學成績為 65 分,轉換後的 Z 分數為 1。王同學的數學成績約略贏過班上多少比率的同學?
(A)16%
(B)50%
(C)68%
(D)84%


23(A).

15.下列哪些敘述較符合建構主義教學的原則與方法? 
甲、引發學生產生認知衝突 
乙、提供學生精熟學習的機會 
丙、營造有助於對話的教室氣氛 
丁、依照特定的教學流程與步驟
(A)甲丙
(B)甲丁
(C)乙丙
(D)乙丁


24(C).

17.重理解的課程設計(Understanding by Design, UbD)強調課程中運用「大概念」(big idea)以促進學生學習的理解。根據此原則,下列哪些是教師會優先選擇的學習內容? 
甲、具有明確標準答案的內容 
乙、具有抽象性質的知識內容 
丙、發生在特定情境下的內容 
丁、屬於普遍性可類化的內容
(A)甲乙
(B)甲丙
(C)乙丁
(D)丙丁


25(B).

19.潘老師以「如何有效減少校園霸凌?」為主題,讓學生自行探究並解決問題。潘老師採用的是哪一種探究教學?
(A)開放式探究(open inquiry)
(B)引導式探究(guided inquiry)
(C)結構式探究(structured inquiry)
(D)驗證式探究(confirmation inquiry)


快捷工具

今日錯題測驗-教甄◆課程與教學-阿摩線上測驗

侯柏宇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9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