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多寫考古題,才能知道出題方向
32
(2 分33 秒)
模式:自由測驗
科目:教甄教程◆國文(中等)
難度:隨機
下載 下載收錄
1(C).
X


16.「理直氣壯」四字的詞性組成結構,與下列何者相同?
(A)瞠目結舌
(B)挹注資金
(C)南轅北轍
(D)任重道遠。


2(A).
X


9.(甲)石律師事務所開業/(乙)爺爺八十大壽/(丙)好友生兒子/(丁)哥哥受召 入伍。在上列情況中,依序適合使用的祝賀題辭是哪一選項?
(A)為國干城/壽比南山/弄瓦徵祥/法界之光
(B)法界之光/蛇夢徵祥/壽比南山/干城之具
(C)干城之具/弄璋徵祥/南極騰輝/法界之光
(D)法界之光/南極騰輝/熊夢徵祥/為國干城


3(D).
X


46. 下列文句「 」內的字,前後意義相同的選項是:
(A) 「闔」則為竿為杖/「闔」府光臨
(B) 不知「凡」幾/全書「凡」百三十篇
(C) 「但」說無妨/「但」少閑人如吾二人耳
(D) 留蚊「於」素帳中/得之「於」人者太多


4(A).

2.下列「」中的字音,何組相同?
(A)再三叮「囑」/眾所「矚」目
(B) 言者「諄」諄/「尊」老敬賢
(C)得不「償」失/「觴」酌流行
(D) 「喟」然而歎/無「謂」之爭


5(B).
X


賦、比、興三者,指的是《詩經》的寫作方法。比,乃是比喻,它不但可以比 喻具體事物,也可以用來比喻抽象的思想和情感。下列各選項所述,何者是以 「比」法來寫作?
(A)如跂斯翼,如矢斯棘;如鳥斯革,如翬斯飛
(B)父兮 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長我育我
(C)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 在水之涘
(D)南山烈烈,飄風發發。民莫不穀,我獨何害


6(D).
X


66.「微管仲,吾其披髮左袵矣。」句中「微」字與下列選項中,何者之「微」字義同?
(A)引入,「微」指左公處
(B)「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C)春秋之「微」也
(D)莫見乎隱,莫顯乎「微」


7(B).

22.下列「 」的題辭,何者使用不正確:
(A)「新鶯出谷」用於賀音樂比賽
(B)「力透紙背」用於賀演講比賽
(C)「近悅遠來」 用於賀旅店開幕
(D)「龍飛鳳舞」用於書法比賽


8(D).
X


1. 下列與《三國演義》有關的歇後語,錯誤的是哪一選項?
(A)諸葛亮弔孝:假仁假義
(B)劉備借荊州:有借有還
(C)周瑜打黃蓋:願打願挨
(D)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9(D).

0下列各組「 」中的字,讀音兩兩相同的選項是 
(A)不可「僭」越/「譖」言毀人 
(B)「褫」奪公權/層層「遞」進 
(C)冰「雹」紛下/水果「刨」冰 
(D)黃髮垂「髫」/路途「迢」遠。


10(C).

下列哪一個字是聲母與其他相異?
(A)不「啻」
(B) 鞭「笞」
(C) 飲「鴆」止渴
(D) 豆「豉」。


11(A).

先秦古書中強調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最有系統之一部政治哲學書是:
(A)大學
(B)中庸
(C)論語
(D)孟子


12(D).

6.請問「膠柱鼓瑟」,意思與哪句成語相通?
(A)前度劉郎
(B)刻畫無鹽
(C)刻鵠類鶩
(D)刻舟求劍


13(C).
X


下列有關「名」的敘述,哪一選項「錯誤」?
(A)儒家主張正名,認為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
(B)法家主張循名責實。
(C)名家有堅白之辯、白馬非馬之說;其所謂「名學」,亦可稱為理則學。
(D)墨家、道家都不談與「名學」相關的事。


14(A).
X


39. 以下針對時間取樣法(time sampling)及事件取樣法(event sampling) 的觀察方法敍述,何者正確?
(A) 二種觀察法都只能適用於 特殊且發生頻率較低的行為
(B) 事件取樣法主要是記錄在特定時間內,行為的出現的次數
(C) 二種觀察法都是事後才對欲觀察 的行為做定義及推論
(D) 時間取樣法觀察時,若預定的行為不在設定的時間內發生,就算出現也不予以記錄


15(D).

下列「 」中的字,何者非動詞?
(A)謫「守」巴陵郡
(B)「去」國懷鄉
(C)「銜」遠山
(D)檣傾「楫」摧


16(D).
X


歷代傳鈔、翻刻的古籍,存在不少錯誤字句,必須彙集眾本加以比對審定,這門學問 叫做:
(A)輯佚學
(B)校勘學
(C)目錄學
(D)訓詁學


17(A).
X


「華堂毓秀」的題辭是用於
(A)畢業典禮
(B)新婚燕爾
(C)生子滿月
(D)新居落成


18(B).

17.《莊子˙養生主》:「必有不蘄言而言,不蘄哭而哭者」,句中「蘄」字,含意與下列何字相同?
(A)其
(B)期
(C)奇
(D)齊 (97.1)


19(A).
X


5.「浦陽鄭君仲辨,其容闐然,其色渥然,其氣充然,未嘗有疾也。」(指 喻)此句修辭法為
(A)層遞
(B)頂針
(C)類疊
(D)排比。 (80幼)


20(B).

7. 下列注音與說法何者有誤?
(A) 可汗,音克寒,突厥君長號
(B) 洗馬,洗音先,官名
(C) 僕射,射音夜,官名
(D) 谷蠡,音古離,匈奴官名


21(D).
X


3. 若從內容來看,一時不易確定春聯何句為上聯,最簡易之法是?
(A)首字仄聲字者即為上聯
(B)首字平聲字者即為上聯
(C)末字仄聲字者即為上聯
(D)末字平聲字者即為上聯


22(C).

下列何者正確?
(A)編年體由司馬遷的史記首創  
(B)紀傳體竹書記年為最早可考的紀傳體史書
(C)記事本末體 可完整的敘述事件的原委,易於通曉,但較缺乏史事橫向的聯繫。 
(D)孔子的春秋和左丘明的左傳雖為紀傳體,但已列入經部的十三經之ㄧ


23(D).
X


1. .詞語填空:請選出應填入□□的詞彙。(2 分)
蜀棧秦關歲月遒,今年乘興卻東遊。全家穩下黄牛峽,半醉來尋□□洲。
 黯黯江雲瓜步雨,□□木葉石城秋。孤臣老抱憂時意,欲請遷都□□□。
                                                                                  (陸游〈登賞心亭〉)
 
(A)白鷺/蕭蕭/涕已流
(B)鸚鵡/青青/豈怨尤
(C)白鷺/芊芊/解千愁
(D)鸚鵡/嫋嫋/老病休


24(A).
X


34. 「而夫子竟以捐舘。」句中「捐館」意指:
(A)捐獻房舍
(B)遠走他鄉
(C)不幸辭世
(D)隱居山林。


25(A).
X


31.清代藍鼎元在台灣治事的期間,著有<紀荷包嶼>一文,其開頭云:「辛丑秋,余巡臺北,從半線遵海而歸。」文中「半線」是那一個地方的舊名稱?
(A)台東
(B)花蓮
(C)彰化
(D)嘉義


26(A).
X


30.下列語句,何者與「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陶潛〈桃花源記〉)所用的修辭法完全相同?
(A)吾不能為五斗米折腰事鄉里小兒。(《晉書.陶潛傳》)
(B)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范仲淹〈岳陽樓記〉)
(C)他們明明知道滴下眉毛上的汗珠,才能撿起田中的麥穗。(陳之藩〈謝天〉)
(D)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諸葛亮〈出師表〉)


27(D).
X


「無冥冥之志者,無昭昭之明;無惛惛之事者,無赫赫之功。」意謂
(A)為學治事貴在專默精誠
(B)志向必得高遠,行事須得穩健
(C)為學治事貴能俯仰無愧
(D)為學貴在專精。


28(A).
X


「變」這個字,在翻查字典時,是查:
(A)「糸」部
(B)「言」部
(C)「夂」部
(D)「攴」部


29(B).
X


41.下列注音,何者正確?
(A)自怨自「艾」:ㄞˋ
(B)梵「唄」:ㄅㄟˋ
(C)「會」稽之恥:ㄎㄨㄞˋ
(D)輕「鷁」:ㄧˋ


30(A).
X


下列是一首現代詩,請依詩意選出排列最恰當的選項:  「高處必定風勁,敢站出來 要等風起,才能霍霍地招展(甲) 平靜的日子不動聲色(乙) 敢露天屹立,就不怕孤立(丙) 就不怕風險,風聲(丁) 鮮明的本色,誰說孤掌難鳴?」    (余光中(旗))
(A)丁甲乙丙 
(B)乙丁丙甲 
(C)丁丙乙甲 
(D)丙乙丁甲


31(C).
X


70.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 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 之爭。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老子道德經)此段文字裡, 可以看出老子的幾種想法,下列選項中,何者和這些想法最沒有關聯?
(A)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强
(B)勞謙虛己,則附之者眾;驕慢倨傲,則去之者多
(C)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
(D)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也


32(A).

16-19為題組,請閱讀下列文章後,選出答案。 子曰:「道不同,不相為謀。」亦各從其志也。故曰:「富貴如可求,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舉世混濁,清士乃見。豈以其重若彼,其輕若此哉?「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賈子曰:「貪夫徇財,烈士徇名,夸者死權,眾庶馮生。」「同明相照,同類相求。雲從龍,風從虎。聖人作而萬物覩。」伯夷、叔齊雖賢,得夫子而名益彰;顏淵雖篤學,附驥尾而行益顯。巖穴之士,趨舍有時;若此類,名堙滅而不稱,悲夫!閭巷之人,欲砥行立名者,非附青雲之士,惡能施於後世哉!(史記 伯夷列傳) 19. 下列敘述,何者為非?(A)「執鞭之士」:衛士(B)「雲從龍風從虎」:物以類聚(C)「青雲之士」:德高望重之人(D)「夸者」死權:自大之人。

33(D).
X


下列有關宋代經學的敘述何者為誤
(A)由朱熹集宋代經學之大成
(B)朱熹有:太極圖說.易通,以易論理學思想
(C)宋人疑古,雖有創見,但缺點為:缺力證.過於武斷
(D)宋代經學沿用五經正義之觀念


34(A).
X


13.許慎定義「形聲」為「以事為名,取譬相成」,下列何字不是形聲字:
(A)在
(B)話
(C) 齊
(D)星。


35(A).
X


21.孟子品評人物,下列何者是正確的?
(A)伯夷:思天下之民,匹夫匹婦有不與被堯舜之澤者,若己推而內溝中。
(B)柳下惠:與鄉人處,由由然不忍去也。
(C)伊尹: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惡聲,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
(D)禹:視民如傷,人溺己溺,人飢己飢。


36(E).
X


12.選出「」內字形全然不同者?
(A)搥胸「ㄉㄨㄛˋ」腳╱斬「ㄉㄨㄛˋ」肉塊 ╱忖「ㄉㄨㄛˋ」人心╱「ㄉㄨㄛˋ」長絜大
(B)買「ㄉㄨˊ」還珠╱案「ㄉㄨˊ」勞形╱窮兵「ㄉㄨˊ」武╱連篇累「ㄉㄨˊ」
(C)「ㄅㄨˋ」鼓雷門╱「ㄅㄨˋ」縷之征╱星羅棋「ㄅㄨˋ」╱人事調「ㄅㄨˋ」
(D)是刈是「ㄏㄨㄛˋ」╱「ㄏㄨㄛˋ」然嚮然╱尺「ㄏㄨㄛˋ」之屈╱ 「ㄏㄨㄛˋ」烹之刑
(E)出類拔「ㄘㄨㄟˋ」╱「ㄘㄨㄟˋ」礪奮發╱以藥「ㄘㄨㄟˋ」之╱ 心力交「ㄘㄨㄟˋ」


37(D).
X


第二篇: 那一天,你問我:「書那麼多,到底該讀哪些書?哪些才是有用的書? 有用的知識?」我很樂意提供我的看法給你參考: 任何東西,只要被寫成書,或者被系統化成知識,就具有它的工具性 價值。就拿最脫俗的古典詩詞來說,它也有所謂「怡情悅性」的工具性價 值,甚至在你追女朋友寫情書時都能派上用場。但如果一個人是先認為古 典詩詞對怡情悅性或寫情書「有用」,才去讀它們,那就有點焚琴煮鶴了。 教科書已提供了我們太多工具性價值,學有餘力,要讀閒書時,心情 最好放輕鬆點。我想借用法國學者李維史陀,在他的書中所記載的事實來 說明我的看法。 原始民族對自然界的動植物擁有比我們豐富的知識,我們常想當然爾 地認為,那是因為這些動植物對原始民族具有相當大的經濟效益,是他們 先體認到動植物「有用」,所以才花心血去認識它們的。但李維史陀告訴 我們,真正的情況可能剛好顛倒,是原始民族為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和求 知欲,仔細去觀察、思索這些動植物,在對它們有了充分的認識後,然後 才知道這些動植物的哪些部分可以吃、哪些部分可以治病、哪些部分可以 做毒藥的。「動植物並不是由於有用才被認識的,它們之所以被視為有用 或有益,乃是因為它們首先已被認識了。」這是李維史陀的結論。只要把 「動植物」換成你所說的「書」或「知識」,就是我所能給你的答案。 (選自王溢嘉《蟲洞書簡》,新北市:野鵝出版社)
【題組】18.「焚琴煮鶴」這句成語的意思和下列何者最接近?
(A)實事求是
(B)大煞風景
(C)進退失據
(D)自討苦吃


38(C).
X


16-17為題組 閱讀下列短文,回答16-17題。 滄州南一寺臨河幹,山門圮於河,二石獸沉焉。閱十餘歲,僧募金重修,求二石獸於水中,竟不可得,以為順流下矣。棹數小舟,曳鐵鈀,尋十餘里無跡。一講學家設帳寺中,聞之,笑曰:「爾輩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豈能為暴漲攜之去?乃石性堅重,沙性鬆浮,湮於沙上,漸沉漸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顛乎?」眾服為確論。一老河兵聞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當求之於上流。蓋石性堅重,沙性鬆浮,水不能沖石,其反激之力,必於石下迎水處嚙沙為坎穴。漸激漸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擲坎穴中。如是再嚙,石又再轉。轉轉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顛;求之地中,不更顛乎?」如其言,果得數里外。(紀昀〈河中石獸〉)
【題組】16. 下列四圖,何者最接近「老河兵」對「河中石獸」移動原因的分析?缺

(A)

(B)

(C)

(D)


39(B).

26-27 為題組 
閱讀下文後,回答 26-27 題。 
在寶可夢故事和遊戲中不斷出現「演化」或「進化」的設計,是寶可夢發展歷程上 很重要的一環,但也容易造成知識的混淆。這個設計讓寶可夢的形態有更複雜的變化, 同時強化了寶可夢與生俱來的能力,甚至賦予其新技能。然而這和我們所認知的生物 演化(evolution)意涵並不同,絕不能混為一談。舉例來說,由「綠毛蟲」變為「鐵甲蛹」、 再變成「巴大蝶」的過程,不能類比為演化,而應和昆蟲生活史中的變態(metamorphosis) 相對應。由此可見,寶可夢的「演化」其實更近似於個體發育的過程。 
另一方面,生物學的演化法則包含了三個要素。第一是個體間的變異,其次是此 變異可以遺傳給下一代,再來是這些變異可能會因個體適應力不同而在族群中被天擇 選汰。這三個要素構成了演化天擇理論的基本架構,也解釋了生物種化和滅絕背後的 機制。在寶可夢動畫或遊戲中,雖然沒有明確說明這三個要素的作用和影響,但仍可在 許多角色的設定上,推敲出其設計概念。 (摘錄自《科學人雜誌》)

【題組】26.關於文中「演化」的概念,下列說明最適切的是哪一選項?
(A)寶可夢中的進化概念等同於生物的演化
(B)演化是個體為了適應環境而產生的變異
(C)變態是屬於生物演化中個體發育的一種歷程
(D)現實與寶可夢中的演化都是物競天擇的呈現


40(B).

閱讀下文,回答 47-50 題: 永有某氏者,畏日,拘忌異甚。以為己生歲直子,鼠,子神也,因愛鼠,不畜貓犬,禁僮勿擊鼠, 倉廩庖廚,悉以恣鼠不問。由是鼠相告,皆來某氏,飽食而無禍。某氏室無完器,椸(ㄧˊ)無 完衣,飲食大率鼠之餘也。晝累累與人兼行,夜則竊齧鬥暴,其聲萬狀,不可以寢,終不厭。數 歲,某氏徙居他州。後人來居,鼠為態如故。其人曰:「是陰類惡物也,盜暴尤甚,且何以至是 乎哉!」假五六貓,闔門撤瓦灌穴,購僮羅捕之。殺鼠如丘,棄之隱處,臭數月乃已。嗚呼!彼 以其飽食無禍為可恆也哉!——柳宗元〈永某氏之鼠〉
【題組】49.下列何者不是文中新屋主的做法?
(A)假五六貓
(B)恣鼠不問
(C)闔門撤瓦灌穴
(D)購僮羅捕之


快捷工具

教甄教程◆國文(中等)自由測驗(難度:隨機)-阿摩線上測驗

台中大雅家教-睿智數學及英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3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