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光榮的傳統可以繼承,輝煌的成果要靠自己打造
1
(15 秒)
模式:試卷模式
試卷測驗 - 103 年 - 新北市103年17校國中聯合甄選教育專業試題#16770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 ).
X


1. 國語文能力測驗小群考 80 分,小玲考 40 分,我們並不會因此說小群的國語文能力是小 玲的兩倍。但如果小群的身高是 180 公分,而小玲只有 100 公分,我們會說小群身高 是小玲的 1.8 倍,請問原因為何?
(A)身高是類別變項
(B)身高是比率變項
(C)國語文測驗成績是名義變項
(D)身高與國語文測驗成績的分配形狀不同


2( ).
X


2. 何者為杜威(Dewey)之教育主張?
(A)填鴨式教育
(B)教師為教育主體
(C)教育無目的
(D)存在先於本質


3( ).
X


3. 華德福是基於何者之教育理念創立?
(A)人誌學
(B)現象學
(C)人智學
(D)詮釋學


4( ).
X


4. 何者主張「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A)周敦頤
(B)王守仁
(C)王世貞
(D)孫承宗


5( ).
X


5. 下列何者的教育思想主張多元差異?
(A)後現代主義
(B)永恆主義
(C)精粹主義
(D)唯物主義


6( ).
X


6. 下列何者主張先「存而不論」,進一步再來還原事實真相?
(A)存在主義
(B)現象學
(C)詮釋學
(D)後結構主義


7( ).
X


7. 何者不是後現代主義之主張?
(A)永恆真理
(B)多元主義
(C)反權威主義
(D)批判、質疑和反動性格


8( ).
X


8. 何者主張教育應破除工具理性,啟蒙社會大眾,以達到解放目的,促進社會改造重組?
(A)精粹主義
(B)自然主義
(C)批判理論
(D)殖民主義


9( ).
X


9. 提倡關懷倫理學的學者是下列哪一位?
(A)康德(Kant)
(B)斯普朗格(Spranger)
(C)諾丁絲(Noddings)
(D)布伯(Buber)


10( ).
X


10. 何者調和興趣主義和訓練主義?
(A)康德(Kant)
(B)亞里斯多德(Aristotle)
(C)邊沁(Bentham)
(D)杜威(Dewey)


11( ).
X


11. 下列何者主張以意志自律為道德教育之最終目的?
(A)彌爾(Mill)
(B)邊沁(Bentham)
(C)康德(Kant)
(D)涂爾幹(Durkheim)


12( ).
X


12. 下列何者不是領導者在運用交易領導(transactional leadership)時應注意的事項?
(A)強調事前酬賞
(B)酬賞應考量成員對組織的貢獻度
(C)酬賞須對成員有吸引力
(D)給予每個成員公平酬賞的機會


13( ).
X


13. 下列關於學校組織文化的說明何者不正確?
(A)具鬆散連結特徵
(B)以正向文化為主
(C)能控制成員行為
(D)常存在次級文化 第 2 頁,共 12 頁


14( ).
X


14. 學者弗洛姆(Vroom)的期望理論中,工作中能獲得的潛在結果或報酬,稱為什麼?
(A)期待(expectancy)
(B)吸引力(valence)
(C)實用性(instrumentality)
(D)結果(outcome)


15( ).
X


15. 下列何者不是科層體制的組織型態特徵?
(A)重視組織專業分工
(B)建立書面檔案
(C)重視非正式組織
(D)保障任期


16( ).
X


16. 史塔佛賓(D. Stufflebeam)的 CIPP 評鑑模式強調將評鑑所得的資料呈現給做決定者,以協 助其做出好的決定,進而促進組織的改革。此種評鑑屬於下列何種評鑑模式?
(A)目標達成模式
(B)內在效標模式
(C)外在效標模式
(D)助長決定模式


17( ).
X


17. 某縣市政府為了檢視學校所採取的經營策略與教育資源分配的適切性,以提供最有利 的改進措施,該縣政府應選取 CIPP 中哪一種模式最為適當?
(A)背景評鑑
(B)輸入評鑑
(C)過程評鑑
(D)結果評鑑


18( ).
X


18. 全班因為上英文課時太吵鬧,因而全班被老師罰站,老師說只要安靜不說話的人就可 以坐下,此方法是運用以下那一種原理來改變學生的行為?
(A)撤離型懲罰
(B)呈現型懲罰
(C)負增強
(D)正增強


19( ).
X


19. 安德生(Anderson)對長期記憶(LTM)的研究中,試問何謂「陳述性知識」 (declarative knowledge)?
(A)指能夠將陳述性知識付諸實踐的知識
(B)指對事物的認知或對經過的事件用語言表達出來的知識
(C)指個人對自己認知歷程的認知
(D)指在不能僅憑既有經驗直接處理當前情境以期達成目的的狀況下, 經由思維運作得以瞭解問題性質並尋得解決途徑


20( ).
X


20. 關於奧斯貝爾(D.P.Ausubel)的「意義學習論」(meaningful learning),何者有誤?
(A)不適用學科為自然、數學
(B)以「教師為中心」,教師扮演主要是教導者角色,需要講解教材
(C)教學時間通常較長
(D)強調教材本身與教法的結構化


21( ).
X


21. 以下何者利用統計學的方法推斷人類的智慧包含「普通因素(G 因素)」與「特殊因素(S 因素)」,並根據此提出「智力雙因論」?
(A)塞斯通(Thurstone)
(B)桑代克(Thorndike)
(C)史比爾曼(Spearman)
(D)史登伯格(Sternberg) 第 3 頁,共 12 頁


22( ).
X


22. 在教學方法上,奧斯朋(Osborn)提出了「腦力激盪活動」方法,試問其主要功能在於促 進學生的何種思考?
(A)獨創性思考
(B)變通性思考
(C)流暢性思考
(D)精密性思考


23( ).
X


24. 自學者 Hochschild 提出「情緒勞務」(emotional labour)後,亦開始探討其對於教育工作者 的影響,試問關於其敘述以下何者正確?
(A)指教師將自身的奉獻配合組織的期望,並因此而得到滿足
(B)指未被正常的報酬體系所明確和直接規定的,而是教師自覺的個體行為,這種行為 將有助於提高組織功能的有效性
(C)教師於教學環境中,因工作需求而調節自我情緒所付出的心力
(D)指教師面對問題情境時無法照一定程序解決時,只能憑個人經驗逕而進行直觀(或直 覺)推斷以求取答案的一種方法


24( ).
X


25. 二十世紀正向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的興起,使學者們開始思索將「心理資本」 (psychological capital)的理論推廣至教育場域,試問何謂「心理資本」?
(A)指個體付出努力完成具有挑戰性任務的信心,對現在與未來進行正面的歸因,成為 其面對困難與挫折的信心來源
(B)指輔導者根據個案的身心發展,量身訂作最適合該個案的輔導方式
(C)指教師能在教學之前預期教學活動結束後,學生從教學活動中能學到些何種知識、 態度、觀念、或技能
(D)指學生在學習活動中,對人(教師、同學、父母等)、對己(自知、自信、自尊等)、及 對學校環境(教室、校園、校規等)的掌握性與適應性


25( ).
X


26. 假設某教授之研究題目為「青少女性行為之種族差異」,請問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女性為控制變項
(B)自變項為性行為,依變項為種族
(C)自變項為青少女,依變項為性行為
(D)自變項為種族,依變項為性行為


26( ).
X


27. 為研究教學資歷對教師在課堂教學的影響,研究者自行選擇某國中學校和教師,並徵得同意後方開始進行實際觀察與訪談。請問本研究的抽樣方式為何?
(A)立意抽樣
(B)隨機抽樣
(C)叢集抽樣
(D)分層抽樣


27( ).
X


28. 某測驗分成甲、乙兩組,甲組五個學生的考試分數為:16、18、20、22、24;乙組五個 學生考試分數為:14、17、20、23、26,請問何組變異數較小?
(A)甲組
(B)乙組
(C)兩組相同
(D)無法判斷


28( ).
X


29. 某班的英文成績平均數為 88,標準差為 10;數學成績的平均數為 92,標準差為 8。該 班小威的英文成績為 94,數學成績也是 94,請問下列敘述何者為真?
(A)資訊不足,無法判斷
(B)小威在數學上的表現和在英文上的表現一樣優異
(C)小威在數學上的表現比英文上的表現還要優異
(D)小威在英文上的表現比數學上的表現還要優異


29( ).
X


30. 若計算所得 X 與 Y 變項的積差相關係數為 0.92,且達到 0.05 統計顯著水準。下列何解 釋最為恰當?
(A)當變項 X 上升時,變項 Y 會下降
(B)變項 X 與變項 Y 呈現顯著的線性關係
(C)變項 X 可以解釋成 92%變項 Y 的變異
(D)變項 Y 改變的原因是變項 X 的改變


30( ).
X


31. 有關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國中教育會考之規定,下列哪一項不正確?
(A)每年五月針對國民中學三年級學生統一舉辦
(B)教育會考之結果得納入在校學習評量成績計算
(C)評量科目為國文、英語、數學、社會與自然五科及寫作測驗
(D)評量結果除寫作測驗分為一至六級分外,分為精熟、基礎及待加強三等級


31( ).
X


32. 「學校課程中通常被忽略不教的『性教育』」,是屬於下列哪一項課程?
(A)潛在課程
(B)校本課程
(C)空白課程
(D)虛無課程


32( ).
X


33. 依規定國民教育階段辦理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之方式,下列哪一項不正確?
(A)區域實驗教育
(B)團體實驗教育
(C)機構實驗教育
(D)個人實驗教育


33( ).
X


34. 依規定專門安置從事性交易之兒童或少年之學校,稱之為:
(A)委辦學校
(B)中途學校
(C)另類學校
(D)特殊學校


34( ).
X


35. 依「國民教育階段家長參與學校教育事務辦法」之規定,下列哪一項不正確?
(A)學生家長會得分為班級家長會、家長代表大會及家長委員會
(B)每學年開學後二週內,班級教師應協助成立班級家長會
(C)每學年開學一個月內,學校應協助成立全校家長代表大會
(D)學校應於每學期開學後四週內,舉辦家長日 


35( ).
X


36. 依據「教師法」之規定,下列哪一些是教師應履行的義務? (1)擔任導師 (2)積極維護學生受教之權益 (3)參加教師組織,並參與其他依法令規定所舉辦之活動 (4)依有關法令及學校安排之課程,實施教學活動
(A)123
(B)124
(C)134
(D)234


36( ).
X


37. 依「特殊教育法」之規定,身心障礙學生的分類有哪些? (1)過動兒、憂鬱症、腦性麻痺 (2)智能障礙、視覺障礙、聽覺障礙 (3)語言障礙、肢體障礙、身體病弱 (4)情緒行為障礙、學習障礙、多重障礙 (5)自閉症、發展遲緩、其他障礙
(A)1234
(B)1235
(C)1245
(D)2345


37( ).
X


38. 國中教師評審委員會的設置,下列哪一位不是當然委員?
(A)校長
(B)教務主任
(C)家長會代表
(D)教師會代表


38( ).
X


39. 下列哪一項是今(103)年新北市政府教育局的年度教育願景?
(A)教育基礎年
(B)教育精進年
(C)學習行動年
(D)教育實踐年


39( ).
X


40. 下列哪一項是今(103)年新北市政府教育局推展之教育政策? (1)幸福保衛站計畫 (2)教育 111 標竿學校 (3)雲世代行動學習方案 (4)學習共同體學教翻轉方案
(A)123
(B)124
(C)134
(D)234


40( ).
X


41. 從2000年起舉行的國際學生評量計畫(the 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 PISA),評量內容主要涵蓋下列哪一項領域?
(A)閱讀、數學和科學
(B)英語、數學和科學
(C)閱讀、社會和數學
(D)社會、數學和科學


41( ).
X


42. 提出學校處於「混沌邊緣」(edge of chaos),一方面在秩序世界累積資訊,一方面在混沌 世界中進行非線性之改革變化,是下列哪一項理論之主張?
(A)混沌理論
(B)複雜理論
(C)衝突理論
(D)鐘擺理論


42( ).
X


43. 下列哪一項屬於「非正式課程」(informal curriculum)﹖
(A)學生參加學校的「運動會」或「母親節活動」
(B)學生上「數學」課,卻學到數學老師的「自信」
(C)學生在「下課」時,看書﹑下棋﹑打球或休息
(D)學生在本校特有的「多元文化教室」上社會領域課程


43( ).
X


44. 「小學三年級以上以四人小組來學習,最好由男女生混合,隨機編組,上課都由此四 人一起學」,是下列哪一項之論述?
(A)史代納的人智學
(B)杜威的開放教育
(C)佐藤學的學習共同體
(D)蒙特梭利的混齡教學


44( ).
X


45. 我國「中學」一詞,首見於何處﹖
(A)大學
(B)禮記學記
(C)荀子勸學篇
(D)京師大學堂章程


45( ).
X


46. 馬斯洛(A. Maslow)1970 年的需求層次論,提出人類需求包括:(1)安全需求 (2)生理需 求 (3)自我實現需求 (4)尊重需求 (5)愛與隸屬需求。由低而高正確的順序是:
(A)12453
(B)21543
(C)12543
(D)21453


46( ).
X


47. 有一位國中校長擬透過「規劃與運用校舍、校園、運動場和附屬設施,以促進教育意 境、學校課程、教師教學、學生學習、行政管理和社區公關之提升,引領學校空間和 教育發展」,請問該校長是採用下列哪一項教育領導方式?
(A)情境領導
(B)文化領導
(C)願景領導
(D)空間領導


47( ).
X


48. 在「非常用途測驗」(Unusual Use Test)中,對於「紅磚」的用途會舉出做為「壓紙、打 釘子、磨紅粉、棒球壘」之非常用途者,是具有下列哪一項創造能力之特徵?
(A)變通性(flexibility)
(B)獨特性(originality)
(C)流暢性(fluency)
(D)精密性(elaboration)


48( ).
X


49. 下列何者是心理學家桑代克(E. L. Thorndike)所提出的學習三定律? (1)練習律 (2)通過律 (3)準備律 (4)效果律
(A)123
(B)124
(C)134
(D)234


49( ).
X


50. 依蓋聶(R. M. Gagné)學習層次論,「演算數學習題時,必須熟記數字符號(概念),並適當 運用四則、小數、分數等的技術(原則),而後始能獲得正確的結果」,是下列哪一項學 習層次﹖
(A)連鎖作用
(B)語文聯結
(C)原則學習
(D)解決問題


50( ).
X


51. 在學習上「新經驗對舊經驗產生干擾作用」,稱之為:
(A)順攝抑制
(B)倒攝抑制
(C)正向遷移
(D)負向遷移


51( ).
X


52. 「我們閱讀時,常藉劃線、圈點或劃記,使重要的學習材料得以孤立,期改善記憶」,此一增強中段學習材料記憶之效應,稱之為:
(A)初始效應(primacy effect)
(B)晚近效應(recency effect)
(C)序列位置效應(serial position effect)
(D)梵雷斯托夫效應(Von Restorff Effect)


52( ).
X


53. 研究班級內師生互動的客觀方法稱之為「社會互動分析法」(social-interaction analysis), 是由下列哪一位所創﹖
(A)柯隆巴(L. J. Cronbach)
(B)賽斯通(L. L. Thurstone)
(C)斯皮爾曼(C.Spearman)
(D)法蘭徳斯(N. A. Flanders)


53( ).
X


54. 下列哪一位社會心理學者提出場地論(field theory)和 B=f(P,E)=f(L)之公式?
(A)勒溫(K. Lewin)
(B)斯普朗格(E. Spranger)
(C)杜威(J. Dewey)
(D)赫爾巴特(J. F. Herbart)


54( ).
X


55. 下列哪一項是教師對學生違規行為處理的原則? (1)只針對問題不做人身攻擊 (2)不因一人犯錯而懲罰全班 (3)不因處理細故而影響教學 (4)處理違規行為應公開為之
(A)123
(B)124
(C)134
(D)234


55( ).
X


56. 依郭爾堡(L. Kohlberg)的道德認知發展論,下列哪一項道德行為排序較符合由低而高的 道德發展階段? (1)你對我好,我也要對你好 (2)是非善惡之判斷,取決於良心 (3)人要守法,惡法亦法 (4)「好孩子」,才是好學生
(A)1423
(B)1432
(C)4123
(D)4132


56( ).
X


57. 「大學教授性格怪異、商人重利狡猾、黃種人勤奮、猶太人吝嗇」,這種不以直接經驗 為根據又不以事實資料為基礎,而對某人或對某團體形成的印象,稱之為:
(A)第一印象(first impression)
(B)性格失常(character disorders)
(C)社會從眾(social conformity)
(D)刻板印象(stereotype)


57( ).
X


58. 新建校舍建築依規定要取得綠建築標章,下列哪一項屬於「綠建築」九大指標﹖ (1)生物多樣性、綠化量、基地保水 (2)太陽能、風力發電、閒置空間再利用 (3)日常節能、二氧化碳減量、水資源 (4)室內環境、廢棄物減量、污水及垃圾改善
(A)123
(B)124
(C)134
(D)234


58( ).
X


59. 霍爾(E.T.Hall)在《隱藏的空間》(The Hidden Dimension)一書中,以空間距離(space distance)為單位,探析社會互動的個人空間區域,下列哪一項是正確的敘述?
(A)個人距離是45 〜120公分
(B)社交距離是360公分以上
(C)Hall將空間距離分為六種
(D)公衆距離最小


59( ).
X


60. 一位國中生第一次數學段考成績,在常態分配情形下,達到全年級平均分數之上一個 標準差的位置,表示該生百分等級(PR)約為:
(A)PR60
(B)PR68
(C)PR84
(D)PR90


60( ).
X


61. 在教學時提供「前導組織」(advance organizer),其最主要的用意為何?
(A)喚起學生舊經驗並與新學習做聯繫
(B)事前提示學習的重點
(C)幫忙學生回憶新學習的結果
(D)提供學生先備知識


61( ).
X


62. 請排出學習金字塔(learning pyramid)中四項學習方式收獲率(從高到低)的順序。甲、 聆聽式;乙、實作演練式;丙、小組討論式;丁、示範式
(A)甲→丁→乙→丙
(B)乙→丙→丁→甲
(C)丙→丁→乙→甲
(D)丁→甲→丙→乙


62( ).
X


63. 下列對於課程設計理論中,學術理性主義的說明何者正確?
(A)學校教育應重視特定官能(如推理能力)的培育
(B)強調學生認知過程的重要性
(C)主張課程設計應由記憶、理解、應用、分析、綜合、評鑑六個層次循序漸進
(D)認為學校教育最主要的功能在於促使學生學得最值得學習的題材


63( ).
X


64. 張老師任教於特教班,為了解教學目標的達成,於某天的下午帶著班上的學生一起到 學校附近的麵店用餐,記錄每一位學生完成點餐的過程,以上這種評量屬於何種評量 方法?
(A)真實評量
(B)功能性評量
(C)檔案評量
(D)動態評量


64( ).
X


65. 下列哪一個理論,主張教師在學生學習過程中應扮演「鷹架」(scaffolding)的角色?
(A)批判理論
(B)認知發展論
(C)建構主義
(D)符號互動論


65( ).
X


66. 由於評量可能有誤差,教師對學生解釋測驗結果宜採用下列何種方式?
(A)精確分數( exact score)
(B)標準分數(standard score)
(C)平均分數(means)
(D)可信範圍(confidence interval)


66( ).
X


67. 教育行政領導策略之「權變領導說」,請問其核心概念是考慮下列何種因素?
(A)領導情境
(B)權力來源
(C)領導策略
(D)領導人格特質


67( ).
X


68. 運用「行為改變技術」來改正學生不好的行為:甲、選擇適當增強物;乙、漸進方式改善行為;丙、分析起點行為;丁、確定終點行為;戊、隨時評估行為改變情形。其步驟順序為何?
(A)丁→丙→乙→甲→戊
(B)丙→丁→甲→乙→戊
(C)甲→丁→丙→戊→乙
(D)丁→甲→丙→戊→乙 


68( ).
X


69. 學校課程涵蓋「正式課程、非正式課程、潛在課程及懸缺課程。」請問學校畢業典禮, 屬於哪一種課程?
(A)正式課程(formal curriculum)
(B)懸缺課程(null curriculum)
(C)潛在課程(hidden curriculum)
(D)非正式課程(informal curriculum)


69( ).
X


70. 下列何者是符合「精熟學習」的原則?
(A)允許成就水準不一致,但學習時間要相同
(B)允許學習時間不一致,但成就水準要相同
(C)維持學習時間與成就水準皆一致
(D)允許學習時間與成就水準皆可不同


70( ).
X


71. 有關「教育部補助辦理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實施要點」的規定,下列敘述何者適切?
(A)適用對象僅限於新進教師
(B)評鑑方式以校外評鑑為主
(C)屬於總結性評鑑
(D)評鑑後得安排教學輔導教師予以協助


71( ).
X


72. 在布魯姆(B.S. Bloom) 2001 年版所做的教學目標分類中,認知領域的最高層次為何?
(A)理解
(B)知識
(C)創造
(D)評價


72( ).
X


73. 依「特殊教育法」之規定,特殊教育與相關服務措施之提供及設施之設置,應符合下 列那三化及無障礙、融合之精神?
(A)適性化、人性化、社區化
(B)適性化、個別化、社區化
(C)適性化、個別化、學區化
(D)適性化、人性化、學區化


73( ).
X


74. 下列哪些法律規定學校課程計畫應納入相關的法定課程實施時數? (甲)環境教育法 (乙)家庭教育法 (丙)性侵害犯罪防治法 (丁)性騷擾防治法 (戊)性別平等教育法
(A)甲、乙、丙、丁
(B)甲、乙、丙、戊
(C)甲、丙、丁、戊
(D)乙、丙、丁、戊


74( ).
X


75. 以下哪一項不是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的特色?
(A)強迫入學
(B)免學費
(C)公私立學校並行
(D)免試為主


75( ).
X


76. 身為一位老師,若發現班上有疑似特殊需求的學生時,以下步驟請依處理的先後順序 排列: (甲)經過校內特殊教育推行委員會初評 (乙)進行心理與教育評量、蒐集相關資料 (丙)送往各縣市特殊教育學生鑑定及鑑輔會審查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乙→甲→丙
(D)乙→丙→甲 


76( ).
X


77. 下列對於師生關係的教育社會學觀點,哪些是正確的? (甲)師生關係是對等的人倫關係 (乙)教室的規則由教師自行訂定 (丙)教師的權威必須佔上風,否則無法成為教師 (丁)教師是學生的「重要他人」(significant others)
(A)甲、乙、丙
(B)甲、乙、丁
(C)甲、丙、丁
(D)乙、丙


77( ).
X


78. 下列哪一位班級經營之學者,提出以「肢體語言」、「獎勵制度」、「有效幫助」的原則 和程序為焦點,幫助教師進行良好的班級經營?
(A)庫寧(J. Kounin)
(B)肯特(L. Canter)
(C)瓊斯(F.H. Jones)
(D)基諾(H. Ginott)


78( ).
X


79. 學校宣導實施「零體罰」,為教育部重要的政策之一。同時法令亦有提及「使學生不受 任何體罰,造成身心之侵害」等文字,明確保障學生之身體自主權與人格發展權。試 問上述法源基礎為何?
(A)國民教育法
(B)師資培育法
(C)教師法
(D)教育基本法


79( ).
X


80. 根據最新「強迫入學條例」之規定,國小及國中發現學生有未經請假或不明原因未到 校上課幾天以上,需要通報?
(A)3 天
(B)7 天
(C)10 天
(D)14 天


80( ).
X


81. 「價值澄清法」主要是透過下列哪些歷程,幫助學生在混淆、衝突的社會中建立體系 做正確判斷?
(A)對話、澄清、決定
(B)決定、討論、修正
(C)判斷、審視、反省
(D)選擇、珍視、行動


81( ).
X


82. 教師在教材的組織與排列上應如何規劃,方能符合類化原則之運用?
(A)由困難至容易
(B)由心理組織至論理組織
(C)由複雜至簡單
(D)由遠及近


82( ).
X


83. 將教育行政權力下放給各級學校,讓學校教師、行政人員、家長、社會人士共同分享 參與作決定的權力,強調專業責任與自治精神,這是強調何種管理?
(A)學校本位管理
(B)目標管理
(C)學習型管理
(D)品質管理


83( ).
X


84. 下列何者不是學校輔導計畫中「次級預防」(secondary prevention)所提供給學生的服務措 施?
(A)個別諮商
(B)心理測驗
(C)同儕輔導
(D)心理治療 第 11 頁,共 12 頁


84( ).
X


85. 下列教育現象的敘述,何者屬於結構功能論(structural-functionalism)取向?
(A)學校教育在為資本主義服務
(B)學校教育促進社會文化的傳遞
(C)學校教育的結果為社會再製(social reproduction)
(D)師生之間存在制度化的「支配-從屬」(dominance and subordination)關係


85( ).
X


86. 八歲的小明是一個處於具體運思期的兒童,他的哥哥大明則是屬於形式運思期的青少 年。根據皮亞傑(J. Piaget)的理論,大明與小明認知能力最明顯的差異為下列何者?
(A)同化 (assimilation)
(B)保留 (conservation)
(C)異性差異(qualitative difference)
(D)假設演繹推理 (hypothetical-deductive reasoning)


86( ).
X


87. 教導學生「know how」,使其「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是符合下列哪一項教育規準?
(A)認知性
(B)釋明性
(C)價值性
(D)自願性


87( ).
X


88. 運用異質分組、社會互動、彼此討論來引導學生學習知識是基於哪一種理論的應用?
(A)理性主義
(B)建構主義
(C)實驗主義
(D)經驗主義


88( ).
X


89. 後現代主義者傅柯(M.Foucault)主張知識、真理的建構,與下列何者關係最密切?
(A)科學
(B)美感
(C)權力
(D)宗教


89( ).
X


90. 下列對「最近發展區」(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的敘述,何者是正確的?
甲、它是兒童潛能所能發展的區域
乙、它能靠成人的鷹架作用得到發展
丙、它是介於自己實力所能達到的水平與成人協助後可能達到水平之間
丁、它可經由智力測驗和成就測驗來了解可能的範圍
(A)甲、乙、丙
(B)甲、乙、丁
(C)丙、乙、丁
(D)甲、丁

90( ).
X


91. 下列何者理論主張教育應從做中學,知識是解決問題的工具?
(A)經驗主義
(B)進步主義
(C)自然主義
(D)理性主義


91( ).
X


92. 教師教學時利用學生舊經驗與新課程的聯結,以引起學生的學習動機。請問這符合下 列何種原則?
(A)興趣原則
(B)準備原則
(C)類化原則
(D)練習原則


92( ).
X


93. 近年來,品格教育(charactereducation)在西方世界重新受到重視。相較而言,下列哪 一種德育立場最強調實踐、習慣養成的品格教育?
(A)道德認知發展論
(B)價值澄清法
(C)正義倫理學
(D)德行倫理學


93( ).
X


94. 有些老師會認為學業成績好的同學,他的品行也會好,因此在評斷學生時經常會出現 何種效應?
(A)月暈效應
(B)漣漪效應
(C)公平效應
(D)寒蟬效應 


94( ).
X


95. 教育家康米紐斯(J.Comenius)認為理想的教育階段依序為:母親學校、國語學校、拉丁 學校、大學,其對應所要培養的能力,以下何者正確?
(A)感官知覺能力、想像能力、意志能力、理解能力
(B)想像能力、感官知覺能力、意志能力、理解能力
(C)感官知覺能力、想像能力、理解能力、意志能力
(D)理解能力、想像能力、感官知覺能力、意志能力


95( ).
X


96. 對於當前國民中小學補救教學方案的內涵及作法,以下敘述何者有誤?
(A)教育部根據基本學習內容發展補救教學補充教材
(B)補救教學應透過客觀之評量工具進行學習診斷
(C)目前標準科技化評量系統採用常模參照
(D)補救教學教師可藉由評量系統之結果得知受輔學生各科目之落後點


96( ).
X


97. 根據班都拉(A. Bandura)的觀點,下列何種交互作用的結果是影響青少年行為形成的主 要因素?
(A)要求與學習
(B)認知與環境
(C)處罰與獎勵
(D)增強與鼓勵


97( ).
X


98. Eaker、DuFour 與 DuFour(2002)認為專業學習社群包括四項優先順序,第一優先順序 為何?
(A)關注學習
(B)關注合作文化
(C)關注結果
(D)提供及時、相關的資訊


98( ).
X


99. 下列對教育機會均等的敘述,哪些是正確的?
(甲)教育階層化是一種自然現象
(乙)每個學生都能上大學就是教育機會均等理想的實現
(丙)「教育優先區」政策是基於「積極的差別待遇」,希望幫助弱勢地區提昇教育品質
(丁)Coleman(1966)的研究發現學生學業成就主要受家庭背景的影響,學校教育幾乎沒有影響,其後引發許多後續的研究
(A)甲、乙、丙
(B)甲、乙、丁
(C)甲、丙、丁
(D)乙、丙、丁


99( ).
X


100. 下列敘述何者較不符合教育行政理論運動(the theory movement)的主要概念?
(A)有效的研究是有其理論根源的,並由理論所指引
(B)假設演繹系統是最佳的理論範例
(C)較佳的教育行政研究必須是以理論為基礎的
(D)追求「規範性的」教育行政知識


試卷測驗 - 103 年 - 新北市103年17校國中聯合甄選教育專業試題#16770-阿摩線上測驗

Pei 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