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千點萬點,不如名師指點
2
(20 秒)
模式:試卷模式
試卷測驗 - 104 年 - 104-2 專技高考_諮商心理師:團體諮商與心理治療#24041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 ).
X


1 下列那一種團體行為的分析方法最適用於分析團體成員間的親疏關係,並揭露團體本身的結構?
(A)社交關係計量法
(B)互動分析法
(C)口語互動矩陣
(D)系統分析法


2( ).
X


2 下列有關團體初期階段動力現象的描述,何者正確?
(A)成員體認到帶領者不是全能者,因而對帶領者感到失望、憤怒
(B)成員以戲謔的方式給予忠告和建議
(C)成員希望成為帶領者的最愛,得到帶領者的認可
(D)成員對改變感到心理衝突和挑戰


3( ).
X


3 某心理師組成一個有時限的(time-limited)治療性團體,擬採取人際互動取向帶領該團體。但在團體初 期,成員卻對帶領者的「不夠積極」、「沒有提供成員足夠的引導」感到不滿,並直接表達期待帶領者 可以以上課、教學的方式進行。帶領者堅持要以人際互動、非結構的方式進行,結果使得團體氣氛非常 的低迷、士氣低落。請問,對於這位帶領者的作為以及該團體的動力的評論,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帶領者需要先涵容自己的情緒,思考團體動力,並彈性的回應成員的需求
(B)帶領者可以檢討,在團體招募時,是否清楚的讓成員瞭解這個團體的運作方式以及如此運作的原因
(C)帶領者可以思考團體成員此現象的因素,可能包括文化因素與反映成員對於人際互動的焦慮
(D)非結構團體在團體初期常必須經歷一段高度焦慮的陣痛期,如果帶領者堅持下去,可以獲得斐然的療效


4( ).
X


4 根據 Corey, G 對團體的觀點,下列敘述何者正確?①團體工作有時比個別處遇(intervention)更加有效 ②團體可提供示範的機會 ③成本較低,增加服務人數
(A)僅①②
(B)僅①③
(C)僅②③
(D)①②③


5( ).
X


5 為協助機構內助人工作者的專業發展與個案服務品質,機構主管邀請心理師擬訂每週一次機構內部的個 案討論團體。此種團體工作的性質屬於何種團體類型?
(A)治療性團體
(B)心理教育團體
(C)任務性團體
(D)成長團體


6( ).
X


 6 佳樺計劃在社區心理衛生中心,為容易憤怒的青少年設計團體,在八次單元中主要希望能協助界定憤怒、 學習不用責罵表達憤怒、澄清自己的價值與權力,並學習如何溝通和達成協議。下列那一種類型的團體 最適合?
(A)以情緒理論認識為焦點的任務團體
(B)以情緒管理為主的心理教育團體
(C)人際歷程與情緒處理導向的諮商團體
(D)以情緒為焦點的治療團體


7( ).
X


7 Yalom 認為新成員加入團體最好的時機為何?
(A)團體處在危機狀態時
(B)團體進到下一個發展階段時
(C)團體帶領者在處理內部衝突時
(D)團體進行原地踏步時


8( ).
X


8 對於訓練團體(T-groups)之描述,下列何者正確?
(A)其運作方式最主要是源自於會心團體
(B)最主要著重於生活技能與個人功能的訓練
(C)強調此時此地與回饋的重要
(D)此一模式著重於個人深層體驗,難以運用於組織或社會變革的實驗


9( ).
X


9 有關完形治療團體帶領者的角色,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帶領者會與成員共同創造實驗活動,以協助探討成員的議題
(B)帶領者的治療技術是治療的關鍵
(C)當代的完形治療強調要多用練習,幫助成員更快的自我覺察
(D)帶領者需要常催促成員,使其完成自己的工作


10( ).
X


10 下列那個團體現象較符合「注入希望」此一治療因素?
(A)在單親家庭父母團體中,成員分享身為單親的孤單與困難
(B)在受虐婦女治療團體中,帶領者坦露自己過去受虐及如何走出來的經驗
(C)在戒菸團體中,成員互相提供戒癮的偏方
(D)在喪親的哀傷輔導團體中,帶領者分享宗教對激勵人生新方向的效用


11( ).
X


11 下列有關 Yalom 對於情緒宣洩的敘述,何者正確?
(A)阻礙團體諮商的進行
(B)會有正面的學習效果
(C)團體後期會比早期有價值
(D)是自我覺察必備的條件


12( ).
X


12 社區的治療性團體的籌備,需要考慮許多事項,下列何者正確?
(A)最好進行團體前的篩選與面談,一方面與潛在成員建立關係,另一方面也協助成員做好進團體前的準備
(B)在篩選面談時,鼓勵成員在團體中好好利用機會交朋友,最好能夠在團體聚會時間外多加接觸
(C)提供成員「如何從團體中獲得最大收穫」的指導原則,並明確規範罰則禁止成員洩露團體中其他成員 的祕密
(D)在團體前面談時要為潛在成員灌注希望,保證團體對他一定會有效,以使之安心參加


13( ).
X


13 Yalom 認為主要在處理成員焦慮、抗拒及矛盾衝突的階段是那個階段?
(A)探索階段
(B)轉換階段
(C)工作階段
(D)結束階段


14( ).
X


14 下列何者不屬於諮商團體結束階段與情緒有關的現象?
(A)成員會有處理未竟事務的急迫感
(B)成員可能告知因有事情需要提前離開團體
(C)成員間的互動可能趨於淡漠
(D)團體中的互動可能轉為輕鬆


15( ).
X


15 關於一個七人團體所做的成效評量,下列何者比較無法檢視成效?
(A)對成員做前後測的量化差異比較
(B)團體結束後針對所有成員進行訪談評量
(C)邀請成員的重要他人針對成員狀況給予回饋
(D)邀請團體內成員互相回饋評量


16( ).
X


16 關於諮商或治療團體的雙重關係議題,下列敘述何者最正確?
(A)團體帶領者不應該為其團體成員進行個別諮商,否則便造成雙重關係,是違反倫理的
(B)國小專任輔導老師不應該將其授課班級的學生納入其團體中,以避免雙重關係的倫理爭議
(C)雙重關係不可避免時,帶領者有責任確定自己與團體成員的其他關係不會危害治療關係
(D)依據臺灣輔導與諮商學會倫理守則,諮商師可以和結案一年以上的當事人發展情愛關係


17( ).
X


17 一位新手團體帶領者認為:「主管要求我們帶領不同團體,我們就是進去團體,帶領他們,透過團體動 力,使用團體技術引導團體進行,讓成員負起責任,就是這樣子」此一敘述涉及之專業倫理問題為: ①成員權益保障 ②帶領者養成訓練與資格問題 ③保密問題 ④雙重關係問題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8( ).
X


18 為使團體的保密議題確實受到遵守與保護,下列何種帶領者的介入最適當?
(A)團體前適當篩選成員且確切告知保密的重要,並在團體中不斷提醒與充分討論
(B)訂立洩密的懲罰條款
(C)禁止成員在團體外有其他的私下接觸
(D)避免成員在團體中過度自我揭露


19( ).
X


19 關於「聯合治療(conjoint therapy)」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指個案分別在不同時期接受同一位治療師的個別與團體治療
(B)指個案同時接受一位治療師的個別與團體治療
(C)指個案的團體治療由兩位治療師共同執行
(D)指個案同時接受 A 治療師的個別治療,又接受 B 治療師的團體治療 


20( ).
X


20 Yalom 對於團體帶領者在建構團體文化時,使用操作制約的技術有何意見?
(A)反對,因為帶領者不宜操弄團體,催化而非操弄才是領導者該做的
(B)反對,因為操作制約技術會讓團體成員失去自發性
(C)贊成,因為有效的操作制約可以讓成員快速學會所有團體文化
(D)贊成,因為任何形式的心理治療都是一種學習過程,操作制約是學習策略的一種


21( ).
X


21 下列團體帶領者的作法,何者符合團體諮商的倫理守則?
(A)在法律強制參加的諮商團體中,帶領者應該告知成員在不當情形下自行退出團體的後果
(B)團體成員離開團體應獲得帶領者和其他成員的同意
(C)成員有退出團體的權利,無須知會其他團體成員
(D)帶領者應儘量利用其他成員鼓勵欲離開的成員留下


22( ).
X


22 下列關於非志願成員團體的倫理議題,何者錯誤?
(A)非志願成員有離開團體的自由
(B)知後同意原則對非志願成員無實質意義
(C)非志願成員團體可能涉及保密原則的例外情況
(D)帶領非志願成員團體應以取得其合作為考量


23( ).
X


23 某治療性團體成員花媽總是喋喋不休,不斷的重複說著自己和子女、老公互動與生活的細節;即使其他 成員分享他們的經驗與困擾,花媽也會不斷插話,說自己也有這樣的困擾或經驗,試圖把焦點轉移到自 己的身上。請問依據 Yalom(1995)的看法,帶領者的處置策略,下列何者正確?
(A)這樣壟斷發言的成員太擾人了,因此最好的策略就是讓他閉嘴,強力的制止他的發言
(B)由於治療性團體的目標是要鼓勵成員多說,因此不應制止花媽的發言,要有耐心的傾聽他
(C)鼓勵其他成員給予花媽回饋,說出對於花媽言行的感受,以幫助花媽檢視其言行帶給他人的影響
(D)鼓勵其他成員給予花媽回饋,分析花媽言行的可能動機與原因,以幫助花媽增進對自己的覺察


24( ).
X


24 在一個治療性團體中,有位成員談到了過去的痛苦經驗,忍不住哭了起來。面對這類團體事件,有關帶 領者的介入方式,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建議該成員停留在當下的情緒中,深入的探索這位成員的痛苦經驗,幫助這位成員處理其創傷經驗。 若該成員抗拒,不應讓該成員逃避,仍應讓他面對其痛苦經驗,才有可能獲得治療與修通
(B)若團體中有其他成員自發的靠近哭泣成員,並遞送面紙、安慰哭泣成員不要哭不要難過等,帶領者應 尊重並鼓勵其他成員自發的安慰哭泣者之行為
(C)若團體中其他成員不知道該怎麼面對哭泣成員而沒有任何反應與動作,最好的作法就是讓團體暫停、 休息一下,讓哭泣成員可以有段時間恢復平靜
(D)帶領者給予哭泣成員支持、鼓勵該成員感受其痛苦,並徵求其同意,深入的探索其痛苦經驗,幫助他 處理創傷經驗


25( ).
X


25 這是一個在高中所開設的八次兩性關係成長團體,團體成員有三位男性、七位女性成員,此團體進展順 利,成員皆表示在團體中獲得許多啟發並認識新朋友,當進行到第五次團體時,校方告知帶領者,其中 一位女成員的家長來電表示,因為參加此團體,女兒常常私下與其中一位男成員聯絡,擔心女兒因此交 男朋友影響課業,所以禁止女兒繼續參加團體。針對此事件,下列介入與因應方式,何者最適當?
(A)帶領者主動聯繫該位家長,深入瞭解此情況與家長的擔心與期待,並同時詢問其女兒及與其密切聯絡 的男成員,從中協助家長與孩子有較佳的溝通與問題解決方法,並在團體中向其他成員說明,協助團 體討論該事件的影響
(B)尊重家長的決定,在團體中主動告知此事件經過,並提醒成員們不能私下聯繫,更不能瞞著師長在團 體中談戀愛
(C)因為只剩下三次團體,帶領者主動聯繫該位家長,為其女兒爭取繼續參加團體的權利,同時也承諾會 提醒與禁止成員們在團體中談戀愛
(D)因為擔心此事件會影響其他成員的心情,因此帶領者僅簡要說明該位女成員因家長不同意參加,故需 離開團體;帶領者在團體中不主動提出此事件,繼續帶領三次團體至結束


26( ).
X


26 帶領者對於成員在團體初期明顯表現出來的敵意、攻擊和支配,下列處理方式何者最適切?
(A)透過還原此時此地的人際互動歷程,促使成員對自我模式有所頓悟
(B)邀請其他旁觀的成員能加入討論,始能產生較正面的聯盟來相互抗衡與交流
(C)運用較深度的同理心來協助成員進行相關負向情緒的自我探索
(D)鼓勵正面表達以了解其意見,並能某種程度的尋求成員間的共識


27( ).
X


27 在何種情況下,帶領者可以請成員離開團體?
(A)成員一直沉默不語
(B)即使盡力處理後,該成員仍持續干擾其他成員的工作
(C)不可以把成員請出團體,這違反了團體諮商倫理
(D)成員憂鬱症發作


28( ).
X


28 當小陳說:「我的生活經驗和你們很不同,我不知道向你們說出我的問題會有什麼用?所以我才一直比 較沉默」,下列何者是帶領者最優先的處置?
(A)請小陳說出那些他認為與大家不同的生活經驗,以便可以知道他個人的看法是否正確或屬實
(B)請小陳說出對於這個團體的信任程度
(C)反映小陳表達中隱藏的情感情緒
(D)使用繞圈活動,請其他成員向小陳表達是否有感覺到小陳和他們的生活經驗真的很不同 


29( ).
X


29 有關青少年團體的組成,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帶領探討父母離異的青少年團體,宜由具此相同背景的成員共同組成
(B)以處理攻擊行為為主題的青少年團體,不適合由具攻擊性的成員共同組成
(C)青少年時期男女性別特質差異大,人際議題團體的組成應以性別同質性為優先考量
(D)具有反抗權威心態的青少年,應使其心態調整之後再進入團體,方能在團體中有較好的學習成效


30( ).
X


30 下列有關夫婦團體的敘述,何者錯誤?
(A)夫婦參加團體的需求不盡相同,帶領者須清楚了解團體目標
(B)若配偶的一方不願參加團體,可建議團體前先做夫妻諮商
(C)團體結束回到現實生活,在生活壓力下,許多夫妻潛藏的問題可能又浮現,因此團體結束後的追蹤聚 會是被鼓勵的
(D)不斷了解真相是維持夫妻繼續參加團體的重要因素


31( ).
X


31 有關帶領成癮者之團體,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幾乎所有成癮者之團體均須處理否認問題
(B)多數酗酒成員為非志願參與,因此不平情緒之處理是必要的
(C)當成員否認自身問題時,帶領者可使用面質技術
(D)為免於酗酒成員過多合理化的行為,中斷(cutting off)是必要技術


32( ).
X


32 在學校中帶領非志願青少年團體時,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要能喜歡並尊重青少年,以溫和又堅定的態度,採取幽默、有趣、高創造性的團體方式
(B)設定清楚的團體規範與要求,避免成員做出負向行為
(C)採取高結構、高認知教導的訓練團體形式,以協助成員改變行為
(D)主動聯繫青少年成員的父母與相關教師,以高度掌控成員的狀況


33( ).
X


33 有關非志願團體成員的敘述,何者錯誤?
(A)直接告知團體的本質和目標
(B)具備明確保密的限度
(C)取得成員的合作很重要
(D)由於團體規範的約束,成員即使感到不舒服亦不得離開團體


34( ).
X


34 兒童團體常以結構性活動進行,下列何者不是帶領者運用活動時的主要考量?
(A)降低成員的焦慮
(B)蒐集成員的訊息
(C)吸引成員的興趣
(D)消耗成員的體力


35( ).
X


35 團體帶領者採用的理論基礎會影響其帶領團體的結構性程度,下列何種理論取向的結構性程度最高?
(A)心理分析取向團體
(B)個人中心取向團體
(C)存在主義取向團體
(D)理情行為治療取向團體


36( ).
X


36 在每週聚會一次的家暴倖存婦女團體,一位初次參與團體的成員隨著敘述遭遇而痛哭。此時,帶領者所 持的態度,何者適切?
(A)此效應可能與團體採開放式而信任感缺乏有關,應改變為封閉式團體
(B)過度的情緒宣洩恐怕傷身也讓團體氣氛停滯,應加以轉移話題
(C)情緒宣洩後應進行意義探索與訊息理解等認知學習或統整
(D)為尋求普同感,應將團體設定同等情緒深度之議題並邀請成員跟進分享


37( ).
X


37 有關帶領 60 歲以上成員的成長團體,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當成員緩慢的敘說他們往日的豐功偉業,最好予以切斷,以免其他成員覺得不耐煩
(B)帶領者需要對此團體可能出現的相關主題有所認識與敏感,如:孤單、老化、死亡等
(C)成員常會緬懷及述說過去的故事,因此,在成長團體中可設計讓成員敘說自己的故事的活動
(D)由於這是個成長團體,因此需要篩選出願意談論自己故事、關懷別人、與他人互動的成員


38( ).
X


38 某機構開設情緒障礙兒童的家長親職團體,成員皆是由該機構的社工邀請而來。該機構在招募了成員後, 邀請心理師來帶領該團體。在第一次團體中,這位帶領者請成員自我介紹、分享參加團體的動機等。但 有位成員卻堅持不願意介紹自己。下列帶領者的處理方式,何者錯誤?
(A)澄清團體的目標與進行方式,將這次的團體當作團體篩選面談,讓成員有機會瞭解這個團體的目標、 進行方式是否適合自己,並決定是否繼續參加
(B)簡單瞭解這位成員不想介紹自己的想法,若他堅持不想開口,則尊重該成員不想介紹自己的意願。在 團體結束後關心該成員,試著處理其抗拒
(C)在團體中好好探索這位成員不願意介紹自己的原因、想法、感受,鼓勵這位成員表達其憤怒,以疏通 其抗拒
(D)把焦點放在其他成員身上,鼓勵其他成員分享自己,並繼續進行該次團體的議程(agenda)


39( ).
X


39 下列那一類團體帶領者最容易因成員否認自身的問題而感到挫折?
(A)青少年團體
(B)精神病患團體
(C)物質依賴者團體
(D)家長團體


40(D).

40 面對團體內有各種文化背景的成員時,下列那一項帶領者的行為較適當?
(A)鼓勵成員於團體內宣洩自己的情緒
(B)鼓勵成員參與處理與父母關係的角色扮演
(C)面質成員所持有的價值觀
(D)鼓勵成員檢視其成長背景如何持續地影響其行為


【非選題】
一、我國學生輔導法已經於民國 103 年 11 月 12 日總統華總一義字第 10300168991 號令 制定公布全文 24 條;並自公布日施行,其中第 7 條學校校長、教師及專業輔導人員, 均負學生輔導之責任。第 12 條學校教師,負責執行發展性輔導措施,並協助介入性 及處遇性輔導措施;教師亦需要擔負輔導工作,如果您是諮商心理師,對於某國中 學校家長設計並執行六週家長效能訓練,以六次小團體進行,請試述:

【題組】 ⑴團體目標為何?(5 分)


【非選題】
【題組】⑵團體前要考慮如何準備?(8 分)

【非選題】
【題組】⑶團體後如何進行效果評估?(5 分)

【非選題】
【題組】⑷團體過程中如何對團體倫理之維護?(7 分)

【非選題】
二、臺灣地區新住民配偶人數日增,已經超過 50 萬人,其子女人數更達 20 萬人,未來 諮商的對象可能包括新住民及其家人,試述您如何成為一位勝任多元文化的團體諮 商員?(25 分)

快捷工具

試卷測驗 - 104 年 - 104-2 專技高考_諮商心理師:團體諮商與心理治療#24041-阿摩線上測驗

Joanne Lee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