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人們不是聽你說什麼,而是看你做什麼。
2
(28 秒)
模式:試卷模式
試卷測驗 - 103 年 - 103-2 專技高考_諮商心理師:諮商的心理學基礎#17511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 ).
X


1 關於 R. Siegler 的適應性策略選擇模式(adaptive strategy choice model),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個人可能同時具有多種策略可供選擇
(B)這是一個關於認知發展的理論
(C)舊策略會被新策略完全取代
(D)同年齡的小孩,有可能使用不同的策略


2( ).
X


2 以下那一位學者的發展理論,在教育上的應用是強調教師的逐步引導與同儕的合作學習?
(A) J.Piaget
(B) L.S.Vygotsky
(C) B.F.Skinner
(D) A.H.Maslow


3( ).
X


3 1960 年代,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的一項研究計畫-奧克蘭成長研究計畫,探討經濟大蕭條對家庭的影響 。其研究結果,下列何者正確?
(A)父母親的爭執次數增加,但對青春期的孩子沒有影響
(B)家庭中的男孩會全面的受到負面的影響
(C)父母會控制他們自己情緒的家庭,女孩受到影響較為輕微
(D)長期來看,來自家庭經濟情況不佳的男孩和來自家庭經濟狀況良好的男孩,沒有顯著的差異


4( ).
X


4 由父親身上遺傳杭廷頓氏舞蹈症(Huntington disease)的兒童,比起由母親身上遺傳此一病症的兒童更早 發病。上述現象說明何種概念?
(A)基因突變(genetic mutation)
(B)基因檢驗(genetic testing)
(C)基因銘印(genetic imprinting)
(D)基因轉換(genetic transmission)


5( ).
X


5 小娟的父母都未罹患鐮狀細胞性貧血,但是小娟和弟弟都有四分之一機會罹患此一疾病。上述例子屬於 下列何種遺傳?
(A)顯性遺傳
(B)隱性遺傳
(C)性聯遺傳
(D)隔代遺傳


6( ).
X


6 Piaget 將感覺動作期(sensorimotor stage)細分為 6 個次階段(substages)。根據 Piaget 的理論,要到第 幾個次階段才有心理表徵能力?
(A)第一期
(B)第三期
(C)第二期
(D)第六期


7( ).
X


7 C. Brainerd 和 V. Reyna(2004)認為在訊息處理的過程中,兒童會主動建構物件或訊息內容的主旨(gist), 以解決問題。此理論稱之為何?
(A)模糊痕跡理論(fuzzy-trace theory)
(B)注意廣度理論(attention span theory)
(C)適應性策略選擇模式(adaptive strategy choice model)
(D)情境獨立學習理論(context-independent learning theory)


8( ).
X


8 依照 Case 的新 Piaget 理論(neo-Piagetian Theory),以下那一個因素不會影響工作記憶的容量?
(A)腦神經發展
(B)練習與自動化
(C)中央概念結構(central conceptual structures)的形成
(D)腦側化與左右利手發展的過程


9( ).
X


9 阿強是一個小男孩,他很想玩芭比娃娃,但他知道芭比娃娃是女孩子玩的玩具,他因此不玩芭比娃娃。 依照性別基模的理論(gender schema theory),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阿強已發展出性別基模
(B)阿強尚未發展出性別基模
(C)阿強認為性別基模重於興趣
(D)如果給阿強一個沒玩過的新玩具,且告訴他這是男生的玩具,阿強會去玩


10( ).
X


10 小翔的媽媽在他搗蛋的時候刻意忽略他,在他表現良好的時候稱讚他。媽媽的作法屬於下列何者?
(A)不相容反應技術(incompatible response technique)
(B)高壓強制家庭環境(coercive home environment)
(C)暫停法(time-out technique)
(D)被動教養(passive parenting)


11( ).
X


11 下列關於 L.Kohlberg 道德發展理論的批評,何者錯誤?
(A)他並不強調道德行為(moral behavior)
(B)對道德推理的評量有不足之處,因為只用了自陳問卷(self-report questionnaire)來測量
(C)太過於注重正義取向(justice-orientation),而忽略了以關懷取向(care-orientation)為重心的可能性
(D) Kohlberg 理論沒有考慮到文化差異的影響


12( ).
X


12 有關青少年處理情緒經驗的神經生理基礎,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青少年在處理情緒經驗時,杏仁核(amygdala)的激發高於額葉(frontal lobe)
(B)青少年在處理情緒經驗時,額葉(frontal lobe)的激發高於杏仁核(amygdala)
(C)在青少年階段,前額皮質(prefrontal cortex)已趨成熟,接近成人的水準
(D)額葉(frontal lobe)是青少年處理情緒主要的區域


13( ).
X


13 有關厭食症(anorexia nervosa)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厭食症患者沒有男性患者
(B)厭食症患者較常發生在女性身上,而暴食症患者較常發生在男性身上
(C)厭食症患者沒有國小中低年級學生
(D)厭食症可能造成心臟損傷


14( ).
X


14 小華認為週遭的人都在注意他,使他很講究自己的外觀、穿著與行為,並希望獲得他人的肯定。Elkind (1967)稱此現象為何?
(A)自我聚焦(self focused)
(B)自我影像(self image)
(C)個人式預言(personal fable)
(D)假想觀眾(imaginary audience)


15( ).
X


15 下列何者不屬於 Peter Salovey 與 John Mayer 所述情緒智商(emotional intelligence)的四個面向?
(A)覺察情緒(perceiving emotions)
(B)理解情緒(understanding emotions)
(C)管理情緒(managing emotions)
(D)擴展情緒(expanding emotions)


16( ).
X


16 某些小孩面對不熟悉的人或事件時,會變得拘束、逃避與不安,Jerome Kagan 將這些小孩歸類為那一種 類型的小孩?
(A)不安全依附型
(B)退縮型
(C)抑制型
(D)內向型


17( ).
X


17 那一位心理學家提出自我包含 "好我、壞我、非我" 三個重要部分?
(A) Karen Horney
(B) Sullian Stack Sullivan
(C) Henry Murray
(D) Mary Ainsworth


18( ).
X


18 小王很想有外遇,但他常認為是同事有外遇的念頭或跡象。根據心理分析理論,這是何種心理防衛機轉?
(A)否認
(B)隔離作用
(C)反向作用
(D)投射


19( ).
X


19 小玲很不喜歡洗碗。媽媽說:「如果月考每考一科 100 分,就可以一週不用幫忙洗碗。」結果小玲變得 更用功。這個現象屬於下列何者?
(A)正增強(positive reinforcement)
(B)負增強(negative reinforcement)
(C)正懲罰(positive punishment)
(D)負懲罰(negative punishment)


20( ).
X


20 Hans J. Eysenck 提出的個性結構論中訂出三個較高階的特質,分別是內外向、精神病質與下列何者?
(A)神經質
(B)開放性
(C)友善性
(D)穩定與不穩定性


21( ).
X


21 性格特質論者比較不強調下列那一項?
(A)因素分析
(B)個人經驗
(C)人與人之間心理特徵的差異
(D)特質的區辨性


22( ).
X


22 根據正向心理學觀點,以下何者正確?
(A)正向情緒是人們追求成就後的主要成果
(B)正向情緒可以擴展思考廣度
(C)不論正向或負向情緒都會激化壓力感受
(D)正向情緒會稀釋人的注意力、專注力


23( ).
X


23 Bieri 的研究發現認知系統(構念的結構與組織方式),在什麼情況下可對他人做出較細微、精確的區辨 ,而更能準確預測周遭人的社會行為?
(A)認知協調越高
(B)認知複雜度越高
(C)正向認知越高
(D)認知與情緒相關越高


24( ).
X


24 恐懼管理理論(Terror Management Theory,TMT)認為,人們對死亡有所恐懼,藉由文化提供的意義感 來緩衝對死亡的恐懼,因此,如果一個人越是面對死亡凸顯(mortality salience)時,越會有下列何種反 應傾向?
(A)對自己文化的信念越支持
(B)對外團體越支持
(C)越排斥內團體
(D)對高自尊的人,影響效果越大


25( ).
X


25 Higgins(1999,2008)認為真實我與理想我的差距過大時,個體較容易產生何種情緒傾向?
(A)恐懼
(B)威脅
(C)憤怒
(D)沮喪


26( ).
X


26 從事心理學的實驗研究,有時候可能會對研究參與者造成一些傷害,下列何者錯誤?
(A)不要再以人為對象從事研究了
(B)應制定研究倫理,並嚴守之
(C)實驗後,應當對參與者進行釋疑(debriefing)
(D)研究對社會的利益再大,也不應該傷害個人


27( ).
X


27 基本歸因謬誤是指我們在判斷別人的行為時,低估那一項因素的影響?
(A)情境因素
(B)刺激對象因素
(C)個人因素
(D)觀察者因素


28( ).
X


28 學生認為期末考試不及格的原因是題目出太難,這是把行為結果歸因於何種因素所造成的?
(A)個人因素
(B)情境因素
(C)性格因素
(D)認知因素


29( ).
X


29 有研究者先對小學生施以智力測驗,然後隨機抽取 20%的學生,告知老師他們是「大器晚成」型,數年 後他們的智力會顯著成長;一年後,研究者再度施以智力測驗,那些被老師誤以為有潛力的學生,果然 在智力測驗上的進步幅度顯著高於其他學生,這種現象稱之為下列何者?
(A)刻板印象威脅效果(stereotype threat effect)
(B)自我實現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
(C)錯覺相關(illusory correlation)
(D)同質性效應(homogeneity effect)


30( ).
X


30 大雄雖然很想買摩托車,但知道媽媽會反對的原因,是因為自己是奶奶的寶貝孫子,如果媽媽同意買摩 托車給他,媽媽一定會被奶奶嚴厲斥責。根據薛爾曼(R. Selman)的角色取替(role-taking)理論,大雄 屬於下列何階段?
(A)社會的角色取替(societal role taking)
(B)自我反省的角色取替(self-reflective role taking)
(C)相互的角色取替(mutual role taking)
(D)社會資訊的角色取替(social-informational role taking)


31( ).
X


31 根據心理學家 Frank Fincham 和 Thomas Bradburry 以新婚夫妻為對象,他們的研究發現,婚姻初期對伴 侶做出下列何種評斷,會使個人越來越不快樂?
(A)性格歸因
(B)情境歸因
(C)外在歸因
(D)不穩定歸因


32( ).
X


32 當我們告訴青少年某一位他們崇拜的偶像不抽菸時,我們運用了那一種影響方式?
(A)合法權威
(B)專家權力
(C)資訊權力
(D)參照權力


33( ).
X


33 以下各心理學家所提出的主張,那一項是正確的?
(A) Bandura:如果能夠提供成長的機會,那生命也會以它更勝一籌的衝力,朝向成長奔去
(B) Rogers:心理學家忽略了在探尋潛意識之前,應先對人類動機有充分的理解
(C) Mischel:人是主動、有意識的問題解決者,能從廣泛的經驗和認知能力中獲益
(D) Allport:(心理治療)成功的結果造就患者自我效能信念顯著改變


34( ).
X


34 某位烘焙師傅獨自工作時,每小時可以做 12 個麵包,但在與別人競爭的情況下,每小時可做 16 個麵 包。這個現象稱之為何?
(A)社會衝擊
(B)社會影響
(C)社會抑制
(D)社會助長


35( ).
X


35 1964 年紐約一位女性凌晨三點下班後,在住家公寓門前遭到瘋子攻擊長達半小時,最後死亡。期間有 38 位 住在附近的鄰居聽到哭泣尖叫聲,但卻沒有人救她。這樣的現象可以用什麼理論來解釋?
(A)工具性侵略
(B)去個人化
(C)旁觀者效應
(D)去敏感化


36( ).
X


36 下列何者比較不可能是造成偏見的原因?
(A)性格
(B)替代性攻擊
(C)維持自我形象
(D)與生俱來


37( ).
X


37 許多研究或理論想要找出可以改變兒童或青少年性別刻板化的方法(以下將這些課程簡稱為性別教育) ,關於這類的理論或研究,下列敘述何者較正確?
(A)在實施性別教育時,若能依照性別分組,男孩與男孩一組,女孩與女孩一組,更能降低他們對性別角 色的刻板印象
(B)男孩比女孩更容易改變他們對性別角色的態度
(C)小學階段是比較適合實施性別教育的階段,因為他們具有較好的認知能力,學習效果較好
(D)在兒童性別刻板印象尚未具體化之前,要改變兒童的態度與想法是較容易的


38( ).
X


38 綜觀多數有關霸凌者(Bullies)及受害者(Victims)的研究結果,下列何者正確?
(A)某些霸凌者在同儕之間很受歡迎
(B)許多退縮型受害者在家中會受到身體虐待
(C)許多挑釁型受害者在家中被母親過度保護
(D)挑釁型受害者所占的人數通常比退縮型受害者高


39( ).
X


39 小明常因打同學而被老師懲罰,但他很不服氣,因為他覺得其實都是同學先欺負他,他才還手的。小明 最符合下列那一種攻擊類型?
(A)主動性攻擊(proactive aggression)
(B)被動性攻擊(passive aggression)
(C)反應性攻擊(reactive aggression)
(D)工具性攻擊(instrumental aggression)


40(D).

40 張博士從事道德發展的研究多年,他的論點是:道德行為是透過強化(reinforcement)與模仿(modeling)而 形成。此論點是奠基於下列何種取向的觀點?
(A)皮亞傑(Piaget)的道德發展理論
(B)生物學道德取向(biological)
(C)精神分析取向(psychoanalytic)
(D)社會學習取向(social learning)


【非選題】
一、發展心理學的研究經常採用下列的研究設計。請試述下列三種研究設計:(1)縱貫 設計(longitudinal design)、(2)橫斷設計(cross-sectional design)、(3)序列 設計(sequential design)。並且從那項設計的研究結果適合檢視個別差異「發展穩 定性」,以及「世代效應」(cohort effect)的角度出發,比較這三類研究設計的 差異。(20 分)

【非選題】
二、試述發展心理學中,關於發展歷程是否為「連續」(continuous)或「階段」 (discontinuous)的這兩種觀點。並討論皮亞傑(Piaget)認知發展及「訊息處理論」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roach)在這兩種觀點的立場。(10 分)

【非選題】
三、請說明認知失調理論(cognitive dissonance theory) 及自我知覺理論(self-percepti on theory),此兩個態度形成理論,並比較之。(20 分)

快捷工具

試卷測驗 - 103 年 - 103-2 專技高考_諮商心理師:諮商的心理學基礎#17511-阿摩線上測驗

Joanne Lee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