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簡單的事重覆做,就會是專家; 重覆的事用心做,就會是贏家。
96
(3 分23 秒)
模式:自由測驗
科目:教師檢定(教檢)◆幼兒園◆學習發展與適性輔導(舊名:幼兒發展與輔導)
難度:隨機
下載 下載收錄
1(B).

3.一旦幼兒認識到自己的性別將永久不會改變,此時幼兒已具有下列何種概念?
(A)性別差異
(B)性別恆定
(C)性別基模
(D)性別認定


2(C).

5 幼兒玩「紅綠燈」遊戲時,不僅要跑,還要配合那位當鬼的同伴追逐自己的動作而 跑開、停止、改變方向和加速。下列何者是幼兒玩此遊戲時運用較多的動作技能?
(A)精細動作技能
(B)操作性動作技能
(C)移動性動作技能
(D)穩定性動作技能


3(B).

18.依生長曲線圖來看,五歲小明的體重百分位數為97。下列教師的建議,何者較為適當?
(A)建議運用遊戲方式吸引小明專注於用餐
(B)建議家長改變家庭的飲食型態,降低熱量攝取
(C)建議家長採尊重的態度,讓小明自己控制飲食習慣
(D)建議小明多飲用牛奶或添加營養素,以改善營養狀態


4(C).

12.小君玩遊戲時被小信撞到,他很生氣想要打小信,但想到媽媽曾經教過他,生氣時可以先唱自己喜歡的歌,再想該怎麼辦。結果小君唱完歌後,就覺得不那麼生氣了。下列何者最能說明小君的轉變歷程?
(A)自我效能(self-efficacy)
(B)自我認同(self-identity)
(C)情緒調適(emotional regulation)
(D)社會參照(social referencing)


5(B).

23.莉莉和茉茉正在玩扮演遊戲,莉莉說:「我們來玩醫生看病好不好?」茉茉回 答:「好。」然後茉茉邊說邊對手上的娃娃比出量體溫的動作,連續比了三 次。茉茉的行為顯現她具備下列哪些能力? 甲、快速配對能力 乙、心理表徵能力 丙、延宕模仿能力 丁、唱數計數能力
(A)甲乙
(B)乙丙
(C)乙丁
(D)丙丁


6(B).

16.幼兒園小朋友常常誤解茵茵說的話,因為她會把「鞋子」說成「椰子」 、「西 瓜」說成「一瓜」、 「公雞」說成「翁醫」 。試問茵茵是構音異常中的哪一類 異常?
(A)聲調錯誤
(B)省略音
(C)添加音
(D)替代音


7(B).

24.有關嬰幼兒自我概念的發展,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家人相簿的活動最好在小班進行,因為孩子成長到三歲時才能自我再認
(B)幼幼班的娃娃家設置一面鏡子是合適的,因為一歲半幼兒才能開始識別自己
(C)踩影子的遊戲最好在中班進行,因為大約四歲時,幼兒才能認出自己的影子
(D)錄製戲劇活動比較適合大班,因為五歲幼兒才能確定錄製的影像仍然是「我」


8(A).

7. 在語言學習初期,有關學習運用手勢或姿勢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嬰兒以手勢或姿勢表達需要,會延緩其語言學習
(B)視障幼兒和明眼幼兒一樣,會邊說話邊做出手勢
(C)嬰兒 9 至 12 個月大時,會開始運用手勢來與同伴溝通
(D)當幼兒明白用說的較能讓他人了解時,手勢的使用就會減少


9(D).

14.幼兒園教師執行下列何種傳染病照護時不須戴口罩?

(A)水痘

(B)麻疹

(C)腸病毒

(D)日本腦炎


10(C).

18.小明的媽媽知道小明是易怒與衝動的孩子,因此她用心地使用合宜的教養方式, 為小明創造更正向的發展環境。下列何者較符合小明媽媽的養育概念?
(A)社會參照
(B)同步影響
(C)適配模式
(D)功能取向


11(B).

11.黃老師向家長反應晴晴在幼兒園欺負同學。回家後,晴晴的家長只問這麼做的原因,但卻不要求晴晴道歉,也沒有跟他討論改善的方法。下列何者是晴晴家長最可能的教養模式?
(A)袖手旁觀型教養(uninvolved parenting)
(B)寬容溺愛型教養(permissive parenting)
(C)權威專制型教養(authoritarian parenting)
(D)權威開明型教養(authoritative parenting)


12(A).

22.假設你是幼兒園老師,為了綠化校園,下列哪一種植物因含有毒性,不適合栽種於幼兒接 觸得到的地方?
(A)夾竹桃
(B)秋海棠
(C)含羞草
(D)石蓮花


13(D).

6.懷恩說:「我長大了,我變老師了,因為老師很高。」這屬於下列哪一種推理方式?
(A)集合式推理
(B)演繹式推理
(C)歸納式推理
(D)橫跨式推理


14(D).
X


13.花花在班上大聲地說要邀請辰辰、育育、歡歡和樂樂參加下個月她的生日宴會,這時 沒被邀請的巧巧就大聲說:「下個月爸爸媽媽要帶我去花蓮玩,我本來就沒有時間 可以去參加花花的生日聚餐。」巧巧表現的是何種心理防衛機制?
(A)否認
(B)替代
(C)合理化
(D)反向作用


15(B).

6.小彤看到隱形眼鏡店的招牌,很大聲的跟媽媽說:「它怎麼可以沒有跟我說就用 我的『彤』上去!」媽媽回答:「那是『形』,不是你名字裡的『彤』。」依據 皮亞傑(J. Piaget)的理論,小彤的表現最符合下列哪一種認知反應?
(A)分化
(B)同化
(C)集中化
(D)社會化 


16(B).

13.前幾天小容的姊姊得水痘,老師發現小容今天看起來疲倦、食慾不振,身體微熱,擔心他 也感染水痘。若感染水痘,小容身體的哪個部位會最先長出疹子?
(A)臉部
(B)軀幹
(C)四肢
(D)頭部


17(A).

16.陳老師想要撿起地上的玩具,但是因為手上的東西太多了,陳老師彎腰伸出手卻 撿不著,妮妮見狀,就蹲下去撿起來給老師。妮妮的行為較符合下列哪一項能力的 表現?
(A)角色取替
(B)內隱認知
(C)情緒表達
(D)社會參照


18(D).

23.媽媽出了一個題目給五歲的小明猜:「威威把糖果放在藍色的盒子裡,結果他的妹妹趁威威不在家的時候,偷偷把糖果移到自己紅色的盒子裡。你猜威威回家時,會到 哪裡去找糖果?」結果小明猜藍色的盒子,試問小明可能是表現出下列何種特徵?
(A)邏輯推理(logic reasoning)
(B)可逆性推理(reversibility reasoning)
(C)外表與真實區辨(appearance-reality distinction)
(D)相信-想要推理(belief-desire reasoning)


19(A).

23-24為題組 閱讀下文後,回答23-24題。 幼幼班的小玲自己一個人在美勞角玩黏土,他做了一朵小花,可是並沒有和同在美勞角玩黏土的其他幼兒互動,因為他不知道要如何加入其他幼兒的遊戲中。
【題組】 23.根據派頓/皮亞傑(M. Parten/J. Piaget)的社會認知量表,小玲在美勞角的遊戲類型是什麼?
(A)平行建構遊戲
(B)單獨建構遊戲
(C)平行規則遊戲
(D)單獨規則遊戲


20(C).

第 4-5 題為題組,閱讀下文後,回答第 4-5 題。 
 小班小剛吃完早點後,陳老師問:「接下來我們要做什麼啊?」幼兒回答:「去學習區!」老師接著又問:「那去完學習區呢?」幼兒回答:「圍圈圈坐下來!」

【題組】5.依 Brainerd 與 Reyna 的模糊痕跡理論(fuzzy-trace theory),小剛提取記憶的策略是 屬於?
(A)主旨痕跡(gist traces)
(B)記憶廣度(memory span)
(C)逐項痕跡(verbatim traces)
(D)內隱認知(implicit cognition)


21(A).

21-22 為題組 閱讀下文後,回答 21-22 題。 快樂班的五歲幼兒對烹飪非常有興趣,林老師決定以「快樂廚房」為主題,引導他們 進行以烹飪區為主軸的學習活動。
【題組】22.林老師帶領幼兒完全依照食譜烘烤餅乾,並引導討論,讓他們說出烤餅乾時觀察到的 事情。以卡蜜(C. Kamii)對知識的觀點,下列敘述何者屬於邏輯─數學知識(logical mathematical knowledge)?
(A)麵糰烤得愈久,顏色愈深
(B)廚房阿姨示範如何揉麵糰
(C)看食譜才知道麵糰要烤多久
(D)拿糖和麵粉時,須看清包裝上的標示


22(A).

25-26 為題組 閱讀下文後,回答 25-26 題。 三歲的瞳瞳最近在玩玩具時,常常不准妹妹碰他的玩具,當妹妹想拿某件玩具時, 他便會搶過來,並把妹妹推開;媽媽問他為何要這樣做,他便回答:「妹妹也會打我耶!」
【題組】26.依據高登(T. Gordon)的父母效能訓練(PET),下列何者為瞳瞳的媽媽接下來較適合的 作法?
(A)引導瞳瞳說出他的想法,並主動傾聽
(B)用強烈的肢體表情,明白表達對瞳瞳的不悅
(C)把瞳瞳帶到其他房間冷卻情緒,並分析他的動機
(D)告訴瞳瞳:「你這樣很不好!」並指導他該如何對待妹妹


23(A).

29-30 為題組 閱讀下文後,回答 29-30 題。 
媽媽帶三歲的小睿參觀幼兒園,蔡老師上前接待時小睿就跑到媽媽後面躲起來, 笑笑的偷看。當蔡老師試圖跟他說話時,小睿卻把頭埋在媽媽的屁股後面不搭理。等 蔡老師回頭跟媽媽說話時,小睿又伸出頭來笑笑的偷看。

【題組】29.下列何者最不可能是小睿的情緒表現?
(A)對蔡老師有陌生人焦慮,所以躲在媽媽後面
(B)展現了較複雜的情緒,當蔡老師靠近時他很害羞
(C)以媽媽為安全堡壘,對蔡老師感到好奇,所以會偷看
(D)當蔡老師靠近時,他把頭埋在媽媽屁股後面以調節情緒


24(B).

19-20 為題組 閱讀下文後,回答 19-20 題。 20 個月大的小皮看到開門、解開鞋帶、脫衣服、削水果都會說「開」。
【題組】19.依據上述小皮的語言表現,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語言的延伸不足所致
(B)語言的過度延伸所致
(C)語言的形狀偏誤所致
(D)語言的發展遲緩現象


25(D).

29-30 為題組 閱讀下文後,回答 29-30 題。 誠誠第一次上學,到了幼兒園便出現黏媽媽、躲在媽媽背後、哭鬧及不敢和他人 互動的行為表現。
【題組】30.每天早上誠誠入園時,老師應採取下列何種輔導策略較適當?
(A)需先制止誠誠的哭泣行為,讓他盡快鎮定情緒
(B)為了避免誠誠黏著媽媽,請媽媽找機會偷偷離開
(C)不管誠誠如何反應,讓誠誠跟媽媽告別後,請媽媽直接離開
(D)建議媽媽先陪伴誠誠熟悉環境,視情況再逐漸減少陪伴的時間


【非選題】
1.冠冠老師問班上的阿福願不願意和班上的女生一起玩扮演遊戲,阿福說:「我 是男生,我比較喜歡和男生一起玩車子。」。請試依據班度拉(A. Bandura) 的 社會學習理論、佛洛伊德(S. Freud)的心理分析理論與柯伯格(L. Kohlberg)的認 知發展理論,分別說明阿福的性別角色發展。(10 分)

快捷工具

教師檢定(教檢)◆幼兒園◆學習發展與適性輔導(舊名:幼兒發展與輔導)自由測驗(難度:隨機)-阿摩線上測驗

715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9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