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實現理想需要執著與堅強。
2
(5 秒)
模式:試卷模式
試卷測驗 - 110 年 - 110 身心障礙特種考試_四等_一般行政:行政學概要#98252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A).

1 公共行政領域開始強調公共性的觀點,與下列那一個行政學理論密切相關?
(A)新公共行政
(B)新公共管理
(C)新公共服務
(D)新科學管理


2( ).
X


2 「政策方案所需財務資源是否可得」,最符合下列那項政策方案可行性分 析的面向?
(A)政治可行性
(B)技術可行性
(C)經濟可行性
(D)環境可行性


3( ).
X


3 有關修正理論時期(1930~1960 年代)對公共行政的看法,下列何者錯誤?
(A)權力的大小,主要視下屬對上級之權力的接受程度而定
(B)消極懲罰轉變為積極激勵
(C)兼重菁英領導與民主領導
(D)組織與成員互相需要、彼此滿足


4( ).
X


4 下列何者屬新公共服務的策略途徑?
(A)解決跨域的政策議題
(B)形塑企業精神
(C)政府應視服務對象為顧客
(D)政府扮演操槳者角色


5( ).
X


5 主張人們基本上是樂於學習、願意承擔責任的,此論述比較符合下列何種 理論的內涵?
(A) A 理論
(B) X 理論
(C) Y 理論
(D) W 理論


6( ).
X


6 1990 年代的政府再造運動,旨在將企業精神應用至公部門,下列何者非屬 政府再造的意圖?
(A)顧客導向:服務以滿足顧客需求為優先
(B)市場導向:公共問題可透過市場機制處理
(C)競爭導向:競爭的觀念注入公共服務與產出中
(D)任務導向:以法規命令為驅力以達成任務


7( ).
X


7 下列何者不是「開放政府」的核心精神?
(A)領航(steering)
(B)透明(transparency)
(C)涵融(inclusiveness)
(D)課責(accountability)


8( ).
X


8 「顧客訪視」是顧客滿意經營中的關鍵步驟,下列何者非屬「顧客訪視」 重要的原則?
(A)必須強化顧客訪視員的訓練
(B)必須設定明確標的
(C)必須澄清訪視目的
(D)必須訪視大量的顧客


9( ).
X


9 公務員服務法適用對象為「受有俸給之文武職公務員及其他公營事業機關 服務人員」,下列何者不屬之?
(A)直轄市市長
(B)立法委員
(C)公立大學校長
(D)教育部部長


10( ).
X


10 我國政府組織的人事體制,對於政務人員與事務人員有不同的定義與內 涵,下列何者錯誤?
(A)政務人員的資格僅需符合公務人員任用法的消極資格即可
(B)政務人力主要來源是政黨、學界、民間企業、非營利組織、常任文官等
(C)事務人員享有身分保障權,非有法定事由,不得剝奪其公務人員身分
(D)政務人員的考績獎懲依照公務人員考績法以及公務員懲戒法相關規定辦理


11( ).
X


11 「行政中立乃是要求公務人員要放棄其政黨色彩,須排除自己價值觀念的 左右,保持職業上的公正,這種觀念根本不可能,也沒有必要。」此為奈 格羅父子(F. A. Nigro and L. G. Nigro)所提出的何種概念?
(A)政府是必要之惡(Government is a necessary evil.)
(B)鐵的牢籠(Iron Cage)
(C)價值中立的虛幻(Illusion of Value-free)
(D)目標錯置(Displacement of Goals)


12( ).
X


12 下列那個國際組織是以倡廉反貪為主要宗旨?
(A)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
(B)美國公共行政學會(ASPA)
(C)亞洲開發銀行(ADB)
(D)國際透明組織(TI)


13( ).
X


13 下列何者非屬遊說法之主要立法目的?
(A)遵循公開透明程序
(B)確保民主政治之參與
(C)避免人格權遭受侵害
(D)防止不當利益之輸送


14( ).
X


14 根據麥吉爾(M. E. McGill)、史羅根(J. W. Slocum)和雷(D. Lei)三人 的討論,有關傳統式組織和學習型組織的比較,下列何者錯誤?
(A)傳統式組織為機械式的組織,學習型組織偏向有機式的組織
(B)傳統式組織規避風險,學習型組織鼓勵創新
(C)傳統式組織傾向避免衝突,學習型組織願意正面辯論
(D)在人事管理上,傳統式組織傾向跨部門的職務歷練,學習型組織則偏向 部門內的流動


15( ).
X


15 依據全面品質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理論,有關「品質」概念 的描述,下列何者較為正確?
(A)對行政機關而言,行政服務的品質係由機關首長定義
(B)行政機關透過聽取外部服務對象的心聲,就能定義服務品質
(C)行政機關的服務品質並非抽象的概念,而是能具體努力的目標
(D)行政機關各單位各自努力,就能達成全面品質管理的要求


16( ).
X


16 根據巴納德(C. Barnard)權威接受論(acceptance theory of authority),一 個命令要被完全接受,「不必然」需要滿足下列何者?
(A)受命者有能力執行
(B)受命者瞭解命令內容
(C)同時合乎組織及受命者的目標
(D)不違背受命者的利益


17( ).
X


17 下列那一個機關不是行政院所屬二級機關?
(A)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
(B)觀光傳播局
(C)衛生福利部
(D)海洋委員會


18( ).
X


18 在三權分立體制的國家中,通常那一個部門擁有文官培訓的職權?
(A)行政部門
(B)立法部門
(C)司法部門
(D)監察部門


19( ).
X


19 下列何者屬於地方政府的輔助單位?
(A)臺北市政府人事處
(B)臺中市政府教育局
(C)桃園市政府社會局
(D)高雄市政府勞工局


20( ).
X


20 小張擔任某區公所經建課課長,小李為其課員,兩人工作相處融洽,下班 後亦經常相約爬山。從行政組織理論的角度來看,有關兩人關係的描述, 下列何者正確?
(A)兩人關係的權力基礎為參照的權力
(B)道德是規範兩人行為的唯一準據
(C)兩人具有垂直的組織關係,故主要採取斜行的溝通途徑
(D)兩人在職務上的互動必須於法令的許可下進行


21( ).
X


21 關於績效考評,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團體績效考評不會有搭便車(free-rider)的行為
(B)績效考評是人力資源管理部門專屬責任
(C)考評項目一般包括特質、行為、產出或成果等面向
(D) 360 度績效考評目的為提昇主管的考評權


22( ).
X


22 從人力資源發展的角度來看,透過增加公務員工作內容多樣性的方式提升 工作滿意度,此種方式稱為:
(A)工作異化
(B)工作提升
(C)工作簡化
(D)工作擴大化


23( ).
X


23 甲原任職於中央政府二級機關所屬某單位,因行政院組織改造而改隸至新 成立的另一機關。為協助取得新任工作之專長,依法甲最可能接受下列何 種訓練?
(A)行政中立訓練
(B)初任公務人員訓練
(C)專業訓練
(D)一般管理訓練


24( ).
X


24 甲擔任縣政府某局局長,因任用自己的兒子而遭檢舉違法,甲可能違反的 法律中,下列何者不屬之?
(A)公務員服務法
(B)公務人員行政中立法
(C)公務人員任用法
(D)公職人員利益衝突迴避法


25( ).
X


25 各機關組織就其適用之職務列等表選置職稱及官等、職等員額配置準則, 應由下列何機關定之?
(A)銓敘部
(B)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
(C)考試院會同行政院
(D)行政院會同考試院


26( ).
X


26 有關財務行政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公共財的生產與政府的財政能力息息相關
(B)財政沒有赤字,即表示政府的財務行政有效率
(C)財務行政可視為行政管控的工具
(D)財務行政目的之一在於極大化政府資源配置效率


27( ).
X


27 下列何者比較不會影響立法機關的預算審議過程?
(A)立法院經費稽核委員會人數
(B)壓力團體的遊說
(C)立法委員對特定議題的專業知能
(D)黨派利益的折衷平衡


28( ).
X


28 下列何者為我國現行之政府會計年度?
(A)每年 8 月 1 日至隔年 7 月 31 日
(B)每年 1 月 1 日至同年 12 月 31 日
(C)每年 7 月 1 日至隔年 6 月 30 日
(D)每年 4 月 1 日至隔年 5 月 31 日


29( ).
X


29 有關零基預算制度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整合設計、評估與預算為單一程序
(B)增加工作負荷和作業成本
(C)以前年度預算為編製依據
(D)建立決策單位,以利編製預算


30( ).
X


30 有關我國特別預算制度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不得以國家經濟重大變故為由提出特別預算
(B)法定歲入短收時,特別預算為其救濟方法之一
(C)特別預算執行終了時單獨辦理決算
(D)特別預算不得為跨年度之預算


31( ).
X


31 策略規劃與策略管理兩者主要不同之處為何?
(A)策略規劃以長期為規劃基礎,策略管理則重視未來 1 年的管理方針
(B)策略規劃強調最適決策的產出,策略管理重視結果
(C)策略規劃是公部門回應設計計畫預算的改革,策略管理則是回應績效預 算的改革
(D)策略規劃的觀念源自私部門,策略管理則為公部門率先採用


32( ).
X


32 下列何者非屬利用 SMART 原則評價績效衡量指標的重要內涵?
(A)對環境變遷敏感(Sensitive)
(B)可衡量(Measurable)
(C)可實現(Attainable/Achievable)
(D)有時限性(Time-bound)


33( ).
X


33 下列那一類型的領導權威,最能滿足部屬在需求層次(hierarchy of needs) 中的社會需求?
(A)合法權威(legal authority)
(B)傳統權威(traditional authority)
(C)魅力型權威(charismatic authority)
(D)專制權威(authoritarian authority)


34( ).
X


34 主張組織人員在專長範圍內有很大權力,此種權力足以發揮大的影響力, 從而發生領導作用,此為領導研究方法的那一種觀點?
(A)功能研究法
(B)環境決定領導論
(C)人格特質研究法
(D)交互行為說


35( ).
X


35 根據史安(E. Schein)的看法,欲降低團體衝突的負功能,下列何者不屬之?
(A)增加團體間的互動溝通
(B)各團體間的員工輪調
(C)強調個人的特殊表現
(D)避免造成輸贏的場合


36( ).
X


36 我國災害防救法規定,為防止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因重大災害致無法運作, 應在不同地點設置備援應變中心,這是應用何種組織設計的概念?
(A)莫菲定律(Murphy’s Law)
(B)情勢法則(The Law of the Situation)
(C)彼得原理(The Peter Principle)
(D)餘裕的原則(the principle of redundancy)


37( ).
X


37 政府為提供弱勢民眾資訊服務,於偏遠鄉鎮建置上網據點,提供便捷的上 網設備及網路,主要是為了解決何種問題?
(A)資訊安全
(B)財政懸崖
(C)數位落差
(D)資訊整合


38( ).
X


38 一般而言,課責依照授權來源及組織自主程度可分為四類,下列何者屬於 內部授權及高自主性的課責關係?
(A)層級節制課責
(B)法律課責
(C)專業課責
(D)政治課責


39( ).
X


39 下列何者為造成市場失靈(market failure)的主要原因?
(A)分權政府效率不彰
(B)民意代表謀求私利
(C)資訊不對稱
(D)市場處於完全競爭狀態


40( ).
X


40 政府對不同的標的人口提供財貨或服務,且為非零和賽局者,是屬於一種:
(A)自我管制政策
(B)管制政策
(C)分配政策
(D)重分配政策


41( ).
X


41 衛斯(C. H. Weiss)認為人們的政策意見會受到三個「I」的影響,包含利 害關係(interest)、相關資訊(information)以及︰
(A)創新作為(innovation)
(B)漸進主義(incrementalism)
(C)基礎結構(infrastructure)
(D)意識型態(ideology)


42( ).
X


42 何種決策理論主張公共政策的制定過程會因過去政策的包袱、蒐集新資訊 能力的不足,以致難以推出創新政策?
(A)組織政治決策模型
(B)超理性決策模型
(C)漸進主義決策模型
(D)保守主義模型


43( ).
X


43 在政策議程設定過程中,幫助將解決方案放入政策議程內的守門員稱為:
(A)促進者
(B)否決者
(C)中立者
(D)要求讓步者


44( ).
X


44 依財政收支劃分法規定,下列何者錯誤?
(A)各級政府之一切支出,非經預算程序不得為之
(B)各級政府事務委託他級或同級政府辦理者,其經費由受託機關負擔
(C)各級政府行政區域內人民行使政權之費用,由各該政府負擔之
(D)各級政府制定法律或自治法規,有減少收入者,應同時籌妥替代財源


45( ).
X


45 下列何者最無法解釋非營利組織存在的原因?
(A)期望效用理論(expected utility theory)
(B)政府失靈理論(government failure theory)
(C)第三者政府理論(the third party government theory)
(D)市場失靈理論(market failure theory)


46( ).
X


46 非營利組織藉由揭露政府不良的決策引起社會輿論,進而刺激政府部門從 事改革,係採用下列何種策略影響政策制定?
(A)訴訟策略
(B)遲滯策略
(C)聯盟策略
(D)困窘策略


47( ).
X


47 就非營利組織主要構成特徵而言,下列何者較不適切?
(A)使命
(B)資源
(C)志工
(D)設備


48( ).
X


48 民間機構參與公共建設的方式,若是由某民間機構向政府租賃閒置場館,予 以整建後並為營運,營運期滿,將場館歸還給政府,此種模式為下列何者?
(A) BOT
(B) ROT
(C) OT
(D) BOO


49( ).
X


49 過去政府標案多採「最低價決標」,但近年卻越來越多人主張重大公共建 設應採「最有利得標」,這樣的改變主要是為了降低下列那一個問題所帶 來的影響?
(A)道德危機
(B)交易成本
(C)逆選擇
(D)信任危機


50( ).
X


50 下列對於跨域治理特質的描述,何者錯誤?
(A)涵蓋跨轄區、跨部門、跨政策領域間的夥伴合作關係
(B)依法制化程度的差異,可以採行多元方式
(C)強調影響力的運用,而非權威的行使
(D)應避免第二與第三部門參與者,以降低溝通成本


快捷工具

試卷測驗 - 110 年 - 110 身心障礙特種考試_四等_一般行政:行政學概要#98252-阿摩線上測驗

kavdokavdo1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