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錯題不打緊,重要是吸取教訓
100
(2 分15 秒)
模式:自由測驗
科目:教師檢定(教檢)◆中等學校◆課程教學與評量(舊名:中等學校課程與教學)
難度:隨機
下載 下載收錄
1(D).

34.「發展積極進取的人生哲學」屬於情意領域教學目標中的哪一個層次?
(A)接受
(B)反應
(C)重視
(D)品格形成


2(C).

4.劉老師為能掌控學生上課時的注意力,安排ㄇ字型學生座位,上課時採異質分組,進行小組討論與學習。除課本內容外,劉老師還編製許多加深加廣的教材,要求學生課前預習與課後複習。請問,劉老師的教學較偏向何種教育理念?
(A)精熟學習
(B)協同教學
(C)學習共同體
(D)生命共同體


3(B).

10.王老師知道班上同學喜歡打球,但不喜歡寫數學練習題,因此要求全班同學完成數學 練習題後才可以去打球。王老師運用了何種賞罰原則?
(A)代幣原則(Token principle)
(B)普利馬克原則(Premack principle)
(C)社會性酬賞原則(Social reward principle)
(D)社會互賴原則(Social interdependence principle)


4(B).

有關班級經營的理念,下列敘述何者最為正確?
(A)班級經營的起始點是在開學之後才開始
(B)班級經營集科學、藝術及哲學精神於一身
(C)班級經營要有愛心與耐心即可完成任務
(D)班級經營強調外在的教室整潔與秩序管理


5(D).

下以下哪一項不屬於 雙向細目表的功能? A 作為名題的依據 B 讓試題配合教材內容 C 讓試題配合教學目標 D 讓試題增加難度

6(D).

11.近來媒體報導細懸浮微粒(PM 2.5)造成空氣汙染,危害身體健康,健康國中教師因而 在環境保護課程中增加空汙議題的探討,教導學生如何測量空氣汙染並判斷該升何種 空汙旗、何時該戴口罩。此屬於何種課程設計取向?
(A)學科取向
(B)學生取向
(C)科技取向
(D)社會取向


7(C).

8.針對新興議題,如資訊、性別、環境等,《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建議採取何種原則處理?
(A)外加原則;
(B)漸進原則;
(C)融入原則;
(D)彈性原則。


8(B).

28.國語或國文科課程中,小學、國中、高中…都要學「文章的組織結構」或「篇章結 構」。小學的「篇章結構」較淺,國、高中的較深且複雜,三者之間有點重複。這種由淺入深、由簡單變複雜,內容雖然有些重複,但又逐漸加深加廣的課程稱為何種課程?
(A)融合課程(fused curriculum)
(B)螺旋式課程(spiral curriculum)
(C)相關課程(corre lated curriculum)
(D)核心課程(core curriculum)


9(D).

16.王老師要求學生在完成實驗之後,於學習單上寫下自己在實驗操作表現上的優缺點及可改進之處。「自述實驗操作表現上的優缺點及可改進之處」較偏向於認知目標中 哪一類知識?
(A)事實知識
(B)概念知識
(C)程序知識
(D)後設認知


10(D).

19.為激發學生創造思考能力,教師鼓勵小組成員盡量提出意見,並對各種意見先不作批評。這是下列哪一種討論技巧的應用?
(A)拼圖法
(B)菲立普66
(C)辯論比賽
(D)腦力激盪法


11(C).

某校的學生組成包括原住民、客家人、閩南人與新住民子女等。該校教師討論多元 文化課程方案時,下列何者不適切?
(A)課程目標應涵蓋認知、技能與態度等
(B)課程發展是國家、縣市、學校以及教師的工作
(C)課程實施應以非主流學生為對象,使其儘快融入主流社會
(D)課程設計應由學校所有教師共同參與,而非單一學科教師的責任


12(D).

13.張老師經常在教學的歷程中,採用心像法、字鉤法及聯想法等策略,以增進學生的學習成效,請問他的學習觀較傾向於哪個學派?
(A)精神分析學派;
(B)行為學派;
(C)人本學派;
(D)認知學派。


13(A).

5.學校本位的課程發展理念與下列哪一種做法較為一致?
(A)學校教師需改變傳統被動的課程參與角色
(B)由中央聘請專家研發課程,再交由學校執行
(C)學校教師採行由上而下的課程決定模式
(D)避免城鄉差距造成學校課程品質的落差


14(A).

6. 張老師編製某份試卷後,邀請三位同科教師協助修正題目,以符合測驗目標。此種 作法旨在確保下列何種效度?
(A)內容效度
(B)預測效度
(C)同時效度
(D)表面效度


15(A).

24.教師在進行班級經營或教學時,因有其他教師或觀眾在場,師生的表現易受影響。此種現象一般稱為何種效應?
(A)霍桑效應
(B)月暈效應
(C)同理心效應
(D)漣漪效應


16(D).

12.有位老師長期關注生態議題,當他被分發到農村任教後,他讓學生了解到取回種子自主權的  重要性,並促使學生們一同推動反企業壟斷種子的不合作運動,以保有物種多樣性之自然樣  態,請問此種課程設計取向是哪一種?  
(A)經驗主義   
(B)科技主義   
(C)進步主義   
(D)社會行為主義


17(A).

35.教師在處理班級問題行為時,下列何者是合理的?
(A)覺察⟶診斷⟶處方⟶輔導⟶評量⟶追踪
(B)覺察⟶診斷⟶追踪⟶輔導⟶處方⟶評量
(C)覺察⟶診斷⟶輔導⟶評量⟶處方⟶追踪
(D)覺察⟶診斷⟶處方⟶追踪⟶輔導⟶評量


18(C).

吳老師教學生作物理實驗的時候,讓學生同時學到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請問這是屬於克柏屈(Kilpatrick)同時學習的何種學習?
(A)主學習
(B)副學習
(C)附學習
(D)精神學習。


19(A).

35.「任何科目都可藉由某種方式教給任何兒童」,下列哪一個敘述,不是這句話所要強調的?
(A)提早教學是不好的
(B)不需太重視學習準備度
(C)了解學生、組織並有效呈現教材等技巧的重要性
(D)成熟不一定要等待,也可以藉由外力協助而達成


20(D).

14.林老師應用蓋聶(R. Gagné)學習階層的概念進行教學設計。下列何者應為其教學的 最後步驟?
(A)引發表現
(B)評估表現
(C)提供回饋
(D)增進保留與遷移


21(D).

9.下列何者較符合教學情境佈置的原則?
(A)以教師想法為據,指導學生完成
(B)以增進認知領域學習成效為考量
(C)教室佈置不必經常更換,以免無謂浪費
(D)教室佈置應符合班級的特色


22(D).

13.在教導完師資生 Robert Slavin 的學生小組區分法(STAD)的原理和步驟之後,蔡老師要 他們針對 Youtube 網站上的國中社會領域某一單元之 STAD 演練範例評述其優缺點, 該活動最高能達到認知領域評量的哪一層次?
(A) 理解層次
(B) 分析層次
(C) 綜合層次
(D) 評鑑層次


23(D).

某學者新編一份教學性向測驗,擬作為甄選師培生之用。若要建立效標關聯效度, 下列哪一種效標最為理想?
(A)甄選前大學成績
(B)必修教育學分之總成績
(C)最後一學期學校實習成績
(D)教甄錄取後學校服務表現


24(B).

【題組二】:
幾位藝術與人文領域老師共同備課時,分享了自己如何教導學生的藝街的美感賞析方式。
*范老師以為:我習慣在學期初就先把整學期會參考到的名畫用多媒體一次展示,並逐一簡介每一幅畫作的創作理念。
*秦老師:我還是比較習慣一個一個作品來,每次就一個派別的代表性創作來探討藝術家的理念、動機與技巧,雖然沒法上到多個藝術家但至少每一大師都能量完整地介紹到。
*黃老師,很慚愧!可能我藝街史沒念好,比較少說明作者理念,我都是直接就教技法與結構,例如展示達文西「最後的晚餐」盡作時,先分析查中局部的藝街形式,再介紹全景。
*教音樂的陳老師則說,我也是啊!每次上新的曲子時,我會先演奏比較耳熟能詳的片段給學生聽,引起學生興趣後,再演奏完整取目讓學生比較能靜下來欣賞。

【題組】 6. 請秦老師的方式比較接近何種欣賞教學法?(2 分)
(A) 比較型欣賞
(B) 分析型欣賞
(C) 結構性欣賞
(D) 簡介性欣賞


25(C).

29-30為題組 閱讀下文後,回答29-30題。 仁仁國中鄰近有二所新設學校因校舍與教學設備新穎,吸引了重疊學區的學生, 造成近年來仁仁國中減班。
【題組】29.仁仁國中的校長與教師多次召開課程發展委員會,並組成課程設計小組,根據學校 周遭的環境生態,設計具有在地特色的課程,以吸引學生就讀。仁仁國中所採用的 課程發展模式為何?
(A)歷程本位課程發展模式
(B)目標本位課程發展模式
(C)學校本位課程發展模式
(D)教師本位課程發展模式


快捷工具
完全正確!

教師檢定(教檢)◆中等學校◆課程教學與評量(舊名:中等學校課程與教學)自由測驗(難度:隨機)-阿摩線上測驗

vcvhg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