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優良的傳統可以繼承,但是卓越的成就要自己創造
93
(1 分13 秒)
模式:試卷模式
試卷測驗 - 幼兒發展與教保概論#15123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D).

1.兩歲的小明說:「爸爸腳踏車」,這兩個詞的電報式語言所表達的意義,下列敘述何者最不可能?
(A)表示所有物,「爸爸的腳踏車」
(B)表示人物關係,「爸爸正在騎腳踏車」
(C)表示個人需求,「爸爸我要坐腳踏車」
(D)表示個人認知,「我愛爸爸,騎腳踏車很危險」


2(C).

2.下列哪一項是促進幼兒身高增長最重要的激素?
(A)皮質素
(B)抑鈣素
(C)生長素
(D)維生素


3(B).

3.有一天,久未謀面的爺爺奶奶來看 14 個月大的安安,安安在客廳裡一下子去找爺爺,一下子去找媽媽,一下子去找奶奶,然後又折回去找媽媽。安安的行為表現是在尋求什麼?
(A)自我覺知
(B)安全堡壘
(C)角色取替
(D)虛擬觀眾


4(D).

4.幼兒園強調親師溝通及親師合作,係屬於布朗菲布列納(U. Bronfenbrenner)所主張的 哪一個系統對幼兒之影響?
(A)外系統(exosystem)
(B)微系統(microsystem)
(C)大系統(macrosystem)
(D)中系統(mesosystem)


5(B).

5.下列哪一位學者主張:兒童對自己說的語言有如一種認知的自我引導系統且最後會發展成無聲的內在語言?
(A)皮亞傑(J. Piaget)
(B)維高斯基(L. S. Vygotsky)
(C)佛洛伊德(S. Freud)
(D)艾瑞克森(E. Erikson)


6(D).

6.三歲的小齊很愛哭,想引起王老師的注意,王老師克制自己想回應小齊尋求注意的 行為,並讓小齊知道他有能力自我克服愛哭的行為。這是下列哪一種學派的輔導 觀點?
(A)伯恩(B. Berne)的交流分析
(B)羅吉斯(C. Rogers)的個人中心
(C)班度拉(A. Bandura)的社會學習
(D)阿德勒(A. Adler)的個體心理學


7(D).
X


【已刪除】7.依據《幼兒教育及照顧法》,下列有關幼童專用車輛的規定,何者正確? 甲、車輛之駕駛人應具有職業駕駛執照 乙、新進用之駕駛人應於任職前最近一年內接受基本救命術訓練八小時以上 丙、駕駛人任職後每一年應接受基本救命術訓練八小時以上、交通安全相關課程二小時以上 丁、隨車人員得不需具教保服務人員資格,但需年滿十八歲以上戊、幼兒園接送幼兒應以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核准之幼童專用車輛為之
(A)甲乙丙
(B)甲乙戊
(C)甲丙丁
(D)甲丙戊


8(C).

8.兩歲大的中中和平平搶玩具,中中一怒之下,拿起小球往平平身上丟。平平大哭,老師告訴中中:「你看,平平被你的球丟到了,好痛!所以哭了。」試問老師採用何種管教方式?
(A)忽略式
(B)放縱式
(C)誘導式
(D)權威式


9(D).

9.針對四歲幼兒的咬人行為,下列哪一項是教師最適當的行為輔導順序? 甲、確認問題本質,瞭解行為問題的原因 乙、焦點放在幼兒的行為問題,立即糾正 丙、執行輔導策略,促其養成良好的行為 丁、選擇輔導策略,善用行為改變的技術
(A)甲乙丙丁
(B)甲乙丁丙
(C)乙甲丙丁
(D)乙甲丁丙


10(B).

10.下列有關動作發展的原則,何者錯誤?
(A)由中心到邊緣
(B)由具體到抽象
(C)由頭部到腳部
(D)由簡單至複雜


11(C).

11.依據艾瑞克森(E. Erikson)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幼兒在三至六歲的發展任務和發展危機是什麼?
(A)發展任務─努力勤奮,發展危機─自貶自卑
(B)發展任務─自我認同,發展危機─自我懷疑
(C)發展任務─積極主動,發展危機─退縮愧疚
(D)發展任務─信任安全,發展危機─恐懼膽小


12(D).

12.依照《幼兒教育及照顧法》,有關幼兒園組織與人員資格及權益的規定,何者正確?
(A)幼兒園的園長不屬於教保服務人員
(B)幼兒園收一百位幼兒以上者,應設專任護理人員
(C)幼兒園二歲以上未滿三歲幼兒,每班以十五人為
(D)幼兒園若有十八位教保服務人員,則助理教保員至多六位


13(C).

13.下列哪一項不是包姆林德(D. Baumrind)提出的父母教養類型?
(A)威信教養型(authoritative parenting)
(B)獨斷教養型(authoritarian parenting)
(C)寬容冷漠教養型(permissive- indifferent parenting)
(D)寬容溺愛教養型(permissive- indulgent parenting)


14(A).

14.根據皮亞傑(J. Piaget)的實驗,幼兒在看到某物品被藏起來後,即使稍後看到它被移往他處,他們仍會在第一次看到物品的地方尋找。這種現象稱為什麼?
(A)A 非B 錯誤(A- not-B error)
(B)不可視模仿(invisible imitation)
(C)跨型態轉換(cross-model transfer)
(D)悖反期望(violation-of-expectation)


15(C).
X


15.依據皮亞傑(J. Piaget)的認知發展理論,幼兒遊戲發展的順序為何? 甲、規則遊戲 乙、裝扮式遊戲 丙、功能式遊戲
(A)乙→甲→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丙→乙→甲


快捷工具

試卷測驗 - 幼兒發展與教保概論#15123-阿摩線上測驗

erica5938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9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