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人只要堅持,一定得到別人的支持。
91
(1 分16 秒)
模式:今日錯題測驗
科目:教甄◆教育專業科目-國小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A).

26.教師如果要處理班級問題行為時,下列何者的順序是合理的?
(A)覺察→診斷→處方→輔導→評量→追踪
(B)覺察→診斷→追踪→輔導→處方→評量
(C)覺察→診斷→輔導→評量→處方→追踪
(D)覺察→診斷→處方→追踪→輔導→評量


2(D).

18.從經驗中學習一直是教育的基本核心,Kolb 從經驗學習圈理論提出體驗學習的重要概念,下列何者不是其所主張?
(A)學習是在辯證對立方式中解決衝突的過程
(B)學習是個體與環境間連續不斷的交互作用
(C)學習是以體驗為基礎的持續過程
(D)學習是一種社會文化活動適應與改造的過程


3(D).

3. 某國際能力評量強調其「試題的設計著重在應用…,受測學生須先把資訊理解並將統 整、評鑑、省思能力靈活運用,…評量的焦點是在於學生能否使用習得知識技能…」。 請問這種測驗的知識觀點是屬於?
(A)應用的認知
(B)判斷的認知
(C)事實的認知
(D)技能的認知


4(B).

29. 柳教授希望透過合作學習指導學生閱讀,因而讓學生先進行全班閱讀→專家小組討 論→回原小組報告→測驗→小組表揚。柳教授採用的是哪一種合作學習的實施步驟?
(A)學生小組成就區分法(STAD)
(B)拼圖法第二代(jigsaw II)
(C)小組探究法(group investigation)
(D)學習圈(circles of learning)


5(B).

24. 下 列 敘 述 何 者 不 是 盧 梭 (J.J. Rousseau, 1712-1778) 和 裴 斯 塔 洛 齊 (J.Pestalozzi, 1746-1827) 的共同之處?
(A)皆主張教育不是任何階層的特權,而是每個兒童的權利。
(B)皆主張培訓教師具備最好的教學能力
(C)皆主張教師應秉持深刻而真誠的愛
(D)皆主張教育應合乎兒童的天性


6(D).

5.符號互動論強調人與人之間互動訊息符號之理解,此學派的學術論述起源自下列哪一個學術理 樣 論基礎?
(A)結構人類學(structural anthropology)
(B)社會學習論(social learning theory)
(C)精神分析學派(psychoanalysis)
(D)芝加哥社會心理學派(Chicago school of social psychology)


7(B).
X


40.關於《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所明訂各學習階段之識字學習重點,以下敘述何者有誤?
(A)識字學習的重點在第一、二學習階段,第一學習階段應重視「學以讀」的發展,第二學習階段則應重視「讀以學」的發展
(B)第一學習階段的用字,應該盡量強調高頻率字、具體詞,生字的識讀應該重視不同課文文本的 重複性
(C)第二學習階段起則強調分析字的筆畫對於辨識字的影響,宜採筆畫(部首、聲旁)歸類,協助 以部首及聲旁識字
(D)第三學習階段以後僅於生難字詞、歧音異義的字詞附上注音


8(B).

84. 我國國小四年級的某項國語文學力測驗的分數呈現常態分布,下列哪一位學生分數之相對位置在團體中最低?
(A) A 生的 Z 分數為 1
(B) B 生的百分位數為 70
(C) C 生的 T 分數為 70
(D) D 生比平均分數高 2 個標準差


9(B).

10. 教學步驟進行如下:教師講解某一閱讀策略→師生共同朗讀一篇文章→教師示範策略的使用→學生模仿→學生分組操作→教師換不同文章檢視學生應用策略情形,上述步驟是屬於閱讀理解的哪一種策略?
(A)放聲思考法
(B)交互教學法
(C)連結教學法
(D)提問教學法


10(C).

85.有關「負增強陷阱」,下列哪一項敘述不正確?
(A)家長要求孩子完成一項任務,孩子不理會,家長大聲斥責強力要求,孩子耍脾氣並用力打自己的頭,最後家長放棄 該要求
(B)家長要求孩子完成一項任務,孩子不理會,家長大聲斥責強力要求,孩子耍脾氣並用力打自己的頭,家長強力按住 孩子雙手並堅持要求,最後孩子遵從指令去執行該項任務
(C)「負增強陷阱」是行為改變技術之一
(D)「負增強陷阱」是家庭兒童虐待事件可能機轉之一。


11(D).

23. 下列敘述何者有誤?
(A)如果以汽車駕駛為例,則「能判斷何種廠牌的汽車性能最 佳」是屬 「認知領域」中的「評鑑」層次。
(B) Meyer(1992)認為真實評量強調學生接受測驗時的反應情境
(C)Madaus 與 O'Dwyer (1999)所稱的「3P」評量係指「檔案評量、 實作 評量、結果本位評量」
(D)Meyer(1992)認為,實作評量著重在學生接受測驗時的反應脈絡。


12(C).

67.關於「縣市學生學習能力檢測」若依其評量結果進行分級詮釋,則應與以下哪種評量 的目的類似?
(A) 診斷性評量
(B) 形成性評量
(C) 標準化評量
(D) 常模參照評量


快捷工具

今日錯題測驗-教甄◆教育專業科目-國小-阿摩線上測驗

cowols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9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