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與一群良師益友一起學習,方可成功
60
(19 秒)
模式:今日錯題測驗
科目:教甄◆教育專業科目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C).
X


16.學習遷移理論中,倡導同元素者是
(A)桑代克(Thorndike)
(B)蓋聶(Gagne)
(C)賈德氏(Judd)
(D)艾斯納(Eisner)
(E)拿托普(Natorp)。


2(C).

2.某研究得到以下結論:「由群體的相關分析顯示,4歲以前智商十分不穩定,7歲則趨於穩定,對未來智商具穩定的預測力。」由以上說法,不能接受以下哪項推論?
(A)嬰幼兒智力測驗的內涵可能與7歲以後智力測驗的內涵不同;
(B)我們可以從一群人入小學後的智商預測他們在國中的智商;
(C)如果某位學生在小學一年級時智商平平,可預測他到中學時仍會如此;
(D)4歲到7歲可能是智商發展與變化大的階段。


3(C).
X


15. 以「漣漪效應」、「同時處理」、「掌握全局」、「進度管理」、「團體焦點」、「避免厭煩」的原則和程序探討班級經營焦點主題的理論,是屬於以下那一個模式的班級經營理論?
(A) Kounin Model
(B) Jones Model
(C) Ginott Model
(D) Group Dynamics Model 。


4(C).
X


40.依民國 92 年 05 月 28 日 發佈之兒童及少年福利法 下列何者為教育主管機關權責?
(A)兒童課後照顧
(B)發展遲緩兒童早期醫療
(C)兒童及少年心理保健
(D)幼童專用車檢驗。


5(C).

59.史登伯格主張智力行為包含三個相互影響的因素。下列何者不是其中之一?
(A)行為發生的情境
(B)個人先前的經驗
(C)處理訊息的方式
(D)完成作業所需的認知歷程。


6(C).

6. 下列哪一項是教師法中所明訂的教師組織基本任務?
(A)辦理教師研習活動
(B)維護學生受教權
(C)研究並協助解決各項教育問題
(D)參與政策決定


7(C).

98.布魯納提出表徵系統論,「兒童能以知覺經驗來記憶或在心中代表他們所知覺的事務」,此一認知發展屬該理論的哪
一期
(A)動作表徵期
(B)形式運思期
(C)形象表徵期
(D)符號表徵期。


8(C).

37.教育部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的實施,下列何者正確?
(A)內容必須包括課程設計與教學、班級經營與輔導、研究發展與進修、敬業精神及態度等,其規準由教育部訂定
(B)評鑑方式分為教師自我評鑑、校內評鑑及學者專家評鑑等三種
(C)教師自我評鑑由受評教師根據學校自行發展之自我評鑑檢核表,填寫相關資料,逐項檢核,以瞭解自我教學工作表現
(D)自願參與評鑑之教師,原則上每三年接受一次評鑑。


9(C).

69.教育部於98 年6 月17 日公布學校品德教育最核心的五項價值是哪些內涵: a.團隊合作、b.公平正義、c.尊重生命、d.孝順尊長、e.負責盡責、f.誠實信用?
(A) a b c d e
(B) b c d e f
(C) a c d e f
(D) b c d e


10(C).
X


5.下列有關青少年行為的敘述,何者最為正確?
(A)教師應瞭解只有問題行為,沒有問題學生  
(B)教師處理學生問題,應處處以學校立場為主
(C)研究學生的行為問題,有賴教師的主觀判斷 
(D)輔導學生行為問題,教師應先考慮自己的時間與精力。


11(C).

69.組織在做行政決策前,能依照成員個人的因素、事務的性質及當時的客觀情境,讓成員參與適當的決定歷程
(A)轉型領導
(B)互易領導
(C)參與領導


12(A).
X


紮根理論
(A)狄爾泰
(B)史特勞斯


13(C).

世界上將5-6歲之學前教育納入義務教育之國家:
(A) 台灣
(B)日本
(C)英國
(D)德國


14(C).
X


下列哪一種會議,可以不必有家長代表參加?
(A)行政會議
(B)教師評審委員會
(C)校務會議
(D)課程發展委員會。


15(C).

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聘任期限,初聘為一年,續聘為:
(A)1 年
(B)2 年
(C)第1 次為1 年,以後續聘每次為2 年
(D)由聘用學校自行決定


16(C).
X


有關道德討論教學法的教學設計,下列何者不適切?
(A)課堂結束前,教師宜作出總結
(B)故事情節必須是尚未解決的問題
(C)故事必須包括兩個以上的道德議題
(D)進行討論時,持贊成或反對立場者應有一定之比例 ---- A.道德討論教學法重視的推理思考的歷程,而非行動的選擇。 C.裡面所指的道德問題是財產、情感、權威、法律、生命、自由、正義、誠實、性與懲罰等。 資料來源:http://chcsdl.open2u.com.tw/full_content/A04/pdf/08.pdf


17(C).

在規範倫理學中,認為評估人的行為,不應強調「我應該做什麼?」 而是「我應該成為什麼樣的人?」 亦即強調的不是「做」什麼,而是「是」什麼,此一主張屬於下列何種規範倫理學之觀點。
(A) 目的論
(B)道義論
(C)德行倫理學
(D)相對論


18(C).
X


「導生制」由何人首倡?
(A)蘭開斯特
(B)莫禮生
(C)克伯屈
(D)李查德


19(C).

21. 「自動自發vs.退縮內疚」為Erik Erikson 心理社會發展論第幾發展階段?
(A)第一階段
(B)第二階段
(C)第三階段
(D)第四階段。


20(C).
X


63. 假設智商與人際關係技巧相關為 0.60,那麼由智商預測人際關係技巧變異的比率為多少?
(A)0.36
(B)0.40
(C)0.60
(D)0.64。


21(C).

39.有關學習共同體的敘述,下列何者較為正確?
(A)強調校長公開授課
(B)重視學生異質分組
(C)重視教師備課與議課
(D)座位須排列成 U 字型


22(C).

23. 亞斯伯格症和一般自閉症最主要的差異在於下列何者?
(A)社交能力
(B)固執行為
(C)口語能力
(D)學習能力


23(C).

2. 目前決定身心障礙學生資格的評量取向中,何種障礙類別的評量被批評為等待失敗模式?
(A)情緒行為障礙
(B)身體病弱
(C)學習障礙
(D)智能障礙


24(C).

47. 關於智力,「智商的團體差異是我們的測驗和測驗程序所造成」。這是在贊成何種觀點之下的說法?
(A) 測驗人員訓練不足
(B)解釋分數差異的偏見
(C)文化/測驗偏誤假設
(D)種族基因的先天差異。


25(C).
X


36. 小明最近為了高中選組感到煩惱,向大仁與阿杰分享自己的心事,大仁以不 同的話語表達出小明陳述的意義;阿杰則分享當年自己選組的經驗。請問下 列敘述,何者最符合大仁與阿杰所使用的助人技巧?
(A)大仁使用鼓勵(encouragement);阿杰使用簡述語意(paraphrasing)
(B)大仁使用簡述語意(paraphrasing);阿杰使用自我揭露 (self-disclosure)
(C)阿杰使用自我揭露(self-disclosure);大仁使用簡述語意 (paraphrasing)
(D)阿杰使用鼓勵(encouragement);大仁使用簡述語意(paraphrasing)


快捷工具

今日錯題測驗-教甄◆教育專業科目-阿摩線上測驗

曾正偉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6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