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言教不如身教,身教不如境教
100
(44 秒)
模式:今日錯題測驗
科目:教師檢定(教檢)◆幼兒園◆教育理念與實務(舊名:幼兒園教育原理與制度)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C).

39-40為題組 閱讀下文後,回答39-40題。 某位國小老師與學生討論「公平」的問題─ 師:什麼是公平? 生:公平就是不偏心,給每個人同樣的東西。 師:媽媽要怎麼公平地分蛋糕給孩子? 生:給每個孩子一樣大或一樣多的蛋糕。 師:對十歲的大哥哥和兩歲的小妹妹,要給他們一樣大的蛋糕嗎? 生:如果給兩個人的蛋糕都很大,妹妹會吃不完;如果都很小,哥哥會不夠吃。所以要給哥哥大一點的,給妹妹小一點的。 師:這樣不是不公平嗎? 生:讓他們都吃得一樣飽,都覺得很高興,就好了。 師:重要的是讓他們得到同樣的滿足,是嗎? 生:對!大小不一定要相同,只要讓他們都同樣滿足,就是公平。
【題組】40. 上述師生對話中,最後獲得的公平觀念較符合以下哪一種原則?
(A)分配性正義
(B)補償性正義
(C)需求的正義
(D)報酬的正義


2(D).

39-40為題組 閱讀下文後,回答39-40題。 以下是李老師跟阿貴媽媽的對話。 李老師:教育是脫貧致富的最佳捷徑,阿貴能讀書,只要努力,一定有前途。 阿貴媽:但報紙寫「好學校都被有錢人的小孩佔滿了」,我們沒有能力支持他,他是不是只能跟著我們做工? 李老師:不會的,我家種田,也窮啊!但我靠著讀書才當上老師的。
【題組】40. 李老師本身的例子可以說明下述何種現象?
(A)代內水平流動
(B)代內向上流動
(C)代間水平流動
(D)代間向上流動


3(A).

36.有關社會階層化的現象,下列何者不正確?
(A)以命定論為詮釋基礎
(B)社會階層可能透過教育而重組
(C)個人可藉能力及努力改變其社會地位
(D)家庭社經背景非預測學業成就的直接因素


4(C).

3.根據溫納(B. Weiner)的歸因理論(attribution theory),下列哪一種歸因型態,容易發展 出「習得無助感」(learned helplessness)?
(A)將成功歸因為能力
(B)將成功歸因為努力
(C)將失敗歸因為能力
(D)將失敗歸因為努力


5(C).

31.憲法增修條文規定,教育、科學、文化之經費,尤其下列哪一類教育之經費應優先 編列?
(A)特殊教育
(B)高等教育
(C)國民教育
(D)原住民教育


6(B).

38.依據「幼稚教育法」,私立幼稚園依規定設董事會者,成立後多少日內應檢具董事會 相關文件報請主管教育行政機關核備?
(A) 15
(B) 30
(C) 60
(D) 90


7(C).

26.以下何者為知識和信念的主要區別?
(A)知識無法做科學的檢驗,信念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B)知識是誤用證據的看法,信念是訴諸個人經驗的想法
(C)知識是證據充分的主張,信念是缺乏證據或證據不足的意見
(D)知識是模糊地建立在理性之上的主張,信念是建立在不證自明的形上原理之上


8(C).

24.大學校院設系分組以培育各行各業人才,美國社會學家帕森士(T.Parsons)將此種學校的 功能稱為什麼 ?
(A)育才功能
(B)複製功能
(C)選擇功能
(D)生產功能


9(A).

25.王老師發現許多幼兒在用積木搭建臺北101大樓的過程中,能夠將積木疊高, 但沒有掌握它的建築外貌特徵,於是他帶領幼兒實地觀察拍攝101大樓並進 行討論後,請幼兒重畫設計圖,修改101大樓的搭建。此活動較著重《幼兒 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中的何項領域經驗?
(A)認知領域
(B)社會領域
(C)美感領域
(D)語文領域


快捷工具
完全正確!

今日錯題測驗-教師檢定(教檢)◆幼兒園◆教育理念與實務(舊名:幼兒園教育原理與制度)-阿摩線上測驗

有急事寶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