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只要您掌握現有的,並不斷開發自己的潛能,你才會成功
93
(1 分21 秒)
模式:今日錯題測驗
科目:教師檢定(教檢)◆國民小學◆課程教學與評量(舊名:國民小學課程與教學)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B).

2.某標準化測驗包含 30 道試題,若再加入 10 題與原測驗性質相似的新編題目,則對 該測驗之信度最可能產生何種影響?
(A)信度值將會減少
(B)信度值將會增加
(C)信度值保持不變
(D)信度值無法確定


2(A,D).

7.下列何者並非《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所強調的重點?
(A)依據各領域的學習重點進行課程設計
(B)重視學生主動學習與協同合作解決問題的能力
(C)重視教師的專業發展,強調領域間的共同備課
(D)重視學科基礎知識與能力指標的對應,強調跨領域的統整


3(C).

11.大山國小負責辦理全國國小學童美術比賽,收到 5000 張畫作,張老師負責評分的 業務。下列何種評分方式最能挑選出優秀作品?
(A)依照檢核表(checklist)採整體性的計分
(B)依據檢核表(checklist)進行分析性計分
(C)依照評分規準(rubrics)採分析性的計分
(D)選出不同等級的作品作為評分參照依據


4(A).

13.南向國小每年都會舉辦國際週,邀請校內新住民家長分組策劃多元文化活動,讓學生體驗文化多樣性與發展國際觀。此活動屬於下列哪一種課程?
(A)外顯課程
(B)內隱課程
(C)潛在課程
(D)懸缺課程


5(A).

15.「課程即傳記文本」的課程理念,較接近下列哪一流派的課程哲學?
(A)存在主義(existentialism)
(B)精粹主義(essentialism)
(C)實在主義(realism)
(D)實證主義(positivism)


6(D).

25.下列哪一項做法最可能提高評量結果的效度?
(A)在全校段考中以選擇型試題取代開放型試題
(B)要求申請進入資優班的學生,提出在校成績
(C)以學生熟悉的歷史故事,測量其閱讀理解能力
(D)在正式測驗前,協助學生熟練聽力測驗的作答方式


7(C).

26.四位老師針對「能源」主題課程的設計,發表以下的觀點: 趙老師:「要重視教師指導,讓課程能提高學生的基本學科能力與心智成長。」 錢老師:「應提供能源在實際生活中應用的經驗,使學生習得解決問題的能力。」 孫老師:「以師生對話探究當前能源政策的政治影響,並對意識型態進行批判。」 李老師:「安排學生參訪當地的火力發電廠,調查當地空氣品質,引導學生省思能源 與環境的關係,並提出改善策略。」 下列有關四位老師的課程設計觀點敘述,何者正確?
(A)趙老師屬於進步主義
(B)錢老師屬於社會重建主義
(C)孫老師屬於概念重建主義
(D)李老師屬於社會行為主義


8(D).
X


27-28 為題組 閱讀下文後,回答 27-28 題。 李老師剛在班上進行分組合作學習時,常覺得課堂秩序不佳,學生討論內容不夠 深入,無法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他觀察林老師教學後,發現她經常在學生討論 告一個段落時,明確指出學生的優良表現,例如「第一組每一個人都有輪流練習講解」、 「第三組的圖表運用了不同顏色,很能夠表達出題目意思」、「馨儀不只有唸出算式, 她還說明她們那組為什麼會這麼想」等。其他學生聽見林老師的稱讚,也會設法吸收, 加以運用。
【題組】 27.林老師促使學生投入討論的方式,偏向下列何種學習理論的應用?
(A)行為學派理論
(B)社會學習理論
(C)訊息處理理論
(D)認知學習理論


9(D).

2. 鄭老師和夥伴教師共同備課時,發現自己隨性地配合學校運動會指定作文題目,似乎沒有依據既定的課程綱要來發展學生的寫作能力。鄭老師的情況反映哪兩種課程的落差?
(A)理想課程和知覺課程
(B)運作課程和經驗課程
(C)正式課程和知覺課程
(D)正式課程和運作課程


10(D).

5. 陳老師在規劃教學時,先確定學生要達到的預期終點目標,再決定用什麼證據瞭解學生的學習成效,最後計劃學生的學習經驗並擬定教學活動。陳老師的教學規劃程序屬於哪一種教學設計模式?
(A)動機模式(ARCS)
(B)線性模式(ASSURE)
(C)問題導向模式(PBL)
(D)逆向設計模式(UbD)


11(C).

6. 盧老師想從數學社群所發展的題庫,編輯一份試卷來篩選適合參加數學競試的學生。在相同的評量目標下,哪一試題比較符合他的測驗目的?
(A)甲:高分組 50%答對,低分組 30%答對
(B)乙:高分組 30%答對,低分組 50%答對
(C)丙:高分組 60%答對,低分組 20%答對
(D)丁:高分組 60%答對,低分組 60%答對


12(B).

7. 學校邀請兩位校外專家與校內教師團隊共同進行課程評鑑,以檢視校本課程達成預定目標的程度。此課程評鑑具有下列何種性質?
(A)依據目標的評鑑、外部評鑑
(B)依據目標的評鑑、機構自我評鑑
(C)不受目標約束的評鑑、外部評鑑
(D)不受目標約束的評鑑、機構自我評鑑


13(D).

12. 為因應臺灣的食安問題,王老師在教學時強調「選擇營養的食物,而非選擇便宜的食品。」此目標符合情意領域目標分類的哪一個層次?
(A)反應(responding)
(B)形成品格(characterization)
(C)價值評定(valuing)
(D)價值組織(organization)


14(B).

13. 下列有關評量之敘述何者正確?
(A)動態評量主要以行為主義為理論基礎
(B)檔案評量可用來檢視學生的學習進步情形
(C)常模參照評量的通過標準通常是事先設定的
(D)效標參照評量的主要目的在於瞭解學生的個別差異


15(B).

23. 小華在訂定段考的複習計畫時,針對自己較弱的數學科選擇投入比較長的時間準備, 而安排比較短的時間複習自己較強的社會科。此行為屬於哪一種知識類型之運用?
(A)事實性知識
(B)後設認知知識
(C)程序性知識
(D)概念性知識


快捷工具

今日錯題測驗-教師檢定(教檢)◆國民小學◆課程教學與評量(舊名:國民小學課程與教學)-阿摩線上測驗

陳維尼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9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