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相信是成功的開始,堅持是成功的終點。
8
(2 分25 秒)
模式:試卷模式
試卷測驗 - 113 年 - 113 不動產經紀營業員資格取得測驗題庫:消費者保護法#119165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C).
X


1.依消費者保護法規定,下列有關定型化契約條款之敘述何者錯誤?
(A)企業經營者為與多數消費者訂立同類契約之用,所提出預先擬定之契約條款
(B)定型化契約條款不限於書面
(C)定型化契約條款得以放映字幕、張貼、牌示、網際網路或其他方法表示
(D)契約當事人個別磋商而合意之契約條款


2(B).

2.依消費者保護法規定,下列有關個別磋商條款之敘述,何者正確?
(A)經營者與多數消費者訂立契約之用,提出預先擬定之契約條款
(B)契約當事人個別磋商而合意之契約條款
(C)經營者逕自以放映字幕、張貼方法表示之契約條款
(D)經營者逕自以書面表示之契約條款


3(A).

3.依消費者保護法規定,企業經營者未經邀約而與消費者在其住居所、工作場所、公共場所或其他場所所訂立之契約。此係指下列何者?
(A)訪問交易
(B)現物交易
(C)分期付款交易
(D)寄賣


4(D).

4.依消費者保護法規定,下列有關訪問交易之敘述,何者錯誤?
(A)經營者未經邀約而與消費者在其住居所所訂立之契約
(B)經營者未經邀約而與消費者在其工作場所所訂立之契約
(C)經營者未經邀約而與消費者在公共場所所訂立之契約
(D)經營者與消費者邀約而在其住居所所訂立之契約


5(C).

5.依消費者保護法規定,有關消費關係之定義,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指企業經營者與企業經營者間尌商品所發生之法律關係
(B)指消費者與消費者間尌商品所發生之法律關係
(C)指消費者與企業經營者間尌商品或服務所發生之法律關係
(D)指企業經營者與企業尌商品製作所發生之法律關係


6(C).

6.依消費者保護法規定,有關消費爭議之定義,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指企業經營者與企業經營者間尌商品所發生之爭議
(B)指消費者與消費者間尌商品所發生之爭議
(C)指消費者與企業經營者間尌商品或服務所發生之爭議
(D)指企業經營者與企業尌商品製作所發生之爭議


7(C).

7.依消費者保護法規定,有關消費訴訟之定義,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指企業經營者與企業經營者間尌商品所發生之訴訟
(B)指消費者與消費者間尌商品所發生之爭議
(C)指因消費關係而向法院提起之訴訟
(D)指企業經營者與企業尌商品製作所發生之訴訟


8(D).
X


8.依消費者保護法規定,有關定型化契約之定義,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指以企業經營者提出之定型化契約條款作為契約內容之全部或一部而訂立之契約
(B)指以消費者提出之定型化契約條款作為契約內容之全部或一部而訂立之契約
(C)指內政部所公告之定型化契約範本
(D)指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定型化契約範本


9(B).

9.依消費者保護法規定,有關定型化契約條款之定義,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指內政部所提出預先擬定之契約條款
(B)指企業經營者為與多數消費者訂立同類契約之用,所提出預先擬定之契約條款
(C)指以消費者所提出預先擬定之契約條款
(D)指以中央主管機關所提出預先擬定之契約條款


10(A).

10.依消費者保護法規定,有關定型化契約條款之表示方式,下列何者正確?
(A)不限於書面方式表示
(B)限定以書面方式表示
(C)限定由消費者以書面方式表 示
(D)限定以中央主管機關所提出之函釋 (出處:消費者保護法第 2 條)


11( ).
X


11.依消費者保護法規定,有關定型化契約條款之表示方式,下列何者錯誤?
(A) 以放映字幕方式表示
(B)以張貼方式表示
(C)以網際網路方式表示
(D)限定以中央主管機關所提出之函釋


12( ).
X


12.下列何者非屬政府為達成制定消費者保護法之目的,應實施之措施?
(A)維護商品或服務之品質與安全衛生
(B)防止商品或服務損害消費者之生命、身體、健康、財產或其他權益
(C)確保商品或服務之標示,符合法令規定
(D)促進事業商譽之維護及商品價格之保障


13( ).
X


13.下列何事項非屬政府為達成制定消費者保護法之目的,應尌與之有關之法規及其執行情形,定期檢討、協調、改進之?
(A)確保商品或服務之廣告,符合法令規定
(B)確保商品或服務之度量衡,符合法令規定
(C)扶植、獎助企業經營者
(D)促進商品或服務之公平交易


14( ).
X


14.依消費者保護法規定,下列有關企業經營者對於其提供之商品或服務之敘述,何者錯誤?
(A)應重視消費者之健康與安全
(B)向消費者說明商品或服務之使用方法
(C)維護企業經營者之合理利潤
(D)提供消費者充分與正確之資訊


15( ).
X


15.依消費者保護法規定,充實消費資訊是誰的責任?
(A)政府、企業經營者及消費者均應致力為之
(B)為企業經營者單獨的責任
(C)為消費者單獨的責任
(D)為中央主管機關單獨的責任


16( ).
X


16.依消費者保護法規定,提供之商品或服務具有危害消費者健康、財產之可能者,下 列何者應於明顯處為警告標示及緊急處理危險之方法?
(A) 目的事業主管機關
(B) 企業經營者
(C) 消費者
(D) 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


17( ).
X


17.依消費者保護法規定,企業經營者對於提供之商品或服務具有危害消費者健康、財產之可能者,未於明顯處為警告標示及緊急處理危險之方法,致生損害於消費者或第三人 時,下列何者應負連帶賠償責任?
(A) 目的事業主管機關
(B) 企業經營者
(C) 消費者
(D) 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


18( ).
X


18.依消費者保護法規定,下列有關企業經營者之敘述,何者錯誤?
(A)商品於流通進入市場,只要符合當時科技水準合理期待的安全性即可,不須尌其主張之事實負舉證責任
(B)商品具有危害消費者財產之可能者,應於明顯處為警告標示
(C)服務具有危害消費者健康之可能者,應於明顯處標示緊急處理危險之方法
(D)違反應於明顯處為警告標示規定,但能證明其無過失者,法院得減輕其賠償責任


19( ).
X


19.依消費者保護法規定,下列何者於其商品於流通進入市場,符合當時科技水準合理期待的安全性即可,不須尌其主張之事實負舉證責任?
(A)商品配送者
(B)改裝商品者
(C)分裝商品者
(D)變更服務內容者


20( ).
X


20.依消費者保護法規定,從事經銷之企業經營者,尌商品或服務所生之損害,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與提供服務之企業經營者,負全部賠償責任
(B)與提供服務之企業經營者,連帶負賠償責任
(C)對於損害之防免,已盡相當之注意而仍不免發生損害者,不在此限
(D)對於損害之防免,縱加以相當之注意而仍不免發生損害者,不在此限


21( ).
X


21.依消費者保護法規定,下列何者尌商品或服務所生之損害,與設計、生產、製造商品或提供服務之企業經營者連帶負賠償責任?
(A) 目的事業主管機關
(B) 從事經銷之企業經營者
(C) 消費者
(D) 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


22( ).
X


22.依消費者保護法規定,下列何者不須負製造者責任?
(A)商品設計之提供者
(B)商品生產之提供者
(C)商品運送之提供者
(D)輸入商品企業經


23( ).
X


23.依消費者保護法規定,下列何者,視為該商品之設計、生產、製造者或服務之提供者,負本法規定之製造者責任?
(A) 輸入商品或服務之企業經營者
(B) 運輸商品或服務之企業經營者
(C) 代購商品或服務之企業經營者
(D) 提供存放商品空間之企業經營者


24( ).
X


24.依消費者保護法規定,輸入商品或服務之企業經營者,非視為下列何種角色負製造者責任?
(A) 該商品之運輸者
(B) 該商品之設計者
(C) 該商品之生產者、製造者
(D) 該服務之提供者


25( ).
X


25.依消費者保護法規定,下列關於企業經營者提供商品之敘述,何者正確?
(A)對於有事實足認有危害消費者安全與健康之虞的商品,應即回收
(B)對於第三人的損害賠償責任,得預先約定免除
(C)對於消費者的損害賠償責任,得預先約定限制
(D)對於有危害消費者財產之虞的商品,僅負於明顯處為警告標示之義務


26( ).
X


26.依消費者保護法規定,企業經營者對消費者之損害賠償責任,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不得預先約定限制或免除
(B)得預先約定限制
(C)得預先約定免除
(D)得預先約定減輕


27( ).
X


27.依消費者保護法規定,企業經營者對第三人之損害賠償責任,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不得預先約定限制或免除
(B)得預先約定限制
(C)得預先約定免除
(D)得預先約定減輕


28( ).
X


28.定型化契約條款如有疑義時,應如何處理?
(A)應為有利於企業經營者之解釋
(B)應為有利於消費者之解釋
(C)有關不動產買賣契約,應為有利於企業經營者之解釋
(D)有關輸入商品或服務之契約,應為有利於企業經營者之解釋


29( ).
X


29.依消費者保護法規定,有關預售屋買賣定型化契約條款如有疑義時,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應為有利於不動產經紀人員解釋
(B)應為有利於不動產代銷業者解釋
(C)應為有利於不動產仲介業者之解釋
(D)應為有利於消費者之解釋


30( ).
X


30.依消費者保護法規定,企業經營者與消費者訂立定型化契約前,至多應有多久以內之合理期間,供消費者審閱全部條款內容?
(A)5 日內
(B)7 日內
(C)15 日內
(D)30 日內


31( ).
X


31.依消費者保護法規定,下列關於定型化契約之敘述,何者正確?
(A)定型化契約條款如有疑義時,應為有利於企業經營者之解釋
(B)訂立定型化契約前,應有 10 日內之合理期間,供消費者審閱全部條款內容
(C)以定型化契約條款使消費者拋棄合理審閱全部條款期間之權利者,無效
(D)中央主管機關不得選擇特定行業,公告定型化契約之審閱期間


32( ).
X


32.依消費者保護法規定,下列關於定型化契約之敘述,何者錯誤?
(A)企業經營者在定型化契約中所用之條款,應本平等互惠之原則
(B)企業經營者以定型化契約條款使消費者拋棄審閱條款內容權利者,有效
(C)定型化契約條款違反法定審閱期間,其條款不構成契約之內容
(D)定型化契約條款違反法定審閱期間,消費者得主張該條款仍構成契約之內容


33( ).
X


33.依消費者保護法之規定,下列關於定型化契約之敘述,何者正確?
(A)簽訂定型化契約前,至少應有 10 日以上的期間供消費者審閱契約
(B)定型化契約條款明定消費者拋棄審閱條款內容者,無效
(C)企業經營者可在定型化契約中約定免除賠償責任
(D)企業經營者可在定型化契約中約定限制賠償責任


34( ).
X


34.企業經營者與消費者訂立定型化契約前,如未能提供合理期間供消費者審閱全部條款內容時,下列何者正確?
(A)其條款無需經消費者之主張,仍構成契約之內容
(B)其條款不構成契約之內容,且消費者亦不得主張該條款構成契約之內容
(C)其條款不構成契約之內容,但消費者得主張該條款仍構成契約之內容
(D)其條款構成契約之內容,但消費者得主張該條款不構成契約之內容


35( ).
X


35.依消費者保護法規定,企業經營者以定型化契約條款使消費者拋棄消費者審閱之合理期間,其條款之效力如何?
(A)無效
(B)效力未定
(C)有效
(D)得撤銷


36( ).
X


36.依消費者保護法規定,企業經營者以定型化契約條款使消費者拋棄消費者審閱之合理期間,其契約條款之效力如何?
(A)由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審定
(B)其條款不構成契約之內容
(C)消費者不得主張該條款仍構成契約之內容
(D)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得撤銷


37( ).
X


37.依消費者保護法之規定,下列關於定型化契約無效之敘述,何者錯誤?
(A)契約中之條款違反誠信原則,對消費者顯失公平
(B)違反平等互惠原則
(C)違反主管機關公告之定型化契約
(D)契約約定內容違反政府公告之定型化契約者,則整份契約含定型化契約條款及磋商條款皆無效。


38( ).
X


38.依消費者保護法規定,定型化契約中之條款,下列何者非屬得推定其顯失公平之情形?
(A)條款與其所排除不予適用之任意規定之立法意旨顯相矛盾者
(B)條款之全部或一部無效者
(C)契約之主要權利或義務,因受條款之限制,致契約之目的難以達成者
(D)違反平等互惠原則者


39( ).
X


39.依消費者保護法規定,定型化契約中之條款違反誠信原則,對消費者顯失公平者, 該契約條款之效力如何?
(A)無效
(B)效力未定
(C)有效
(D)得撤銷


40( ).
X


40.依消費者保護法規定,定型化契約中之條款違反平等互惠原則者,該契約條款之效力如何?
(A)無效
(B)效力未定
(C)有效
(D)得撤銷


41( ).
X


41.依消費者保護法規定,定型化契約中之條款與其所排除不予適用之任意規定之立法意旨顯相矛盾者,該契約條款之效力如何?
(A)無效
(B)效力未定
(C)有效
(D)得撤銷


42( ).
X


42.依消費者保護法規定,定型化契約中之條款之主要權利或義務,因受條款之限制,致契約之目的難以達成者,該契約條款之效力如何?
(A)無效
(B)效力未定
(C)有效
(D)得 撤銷


43( ).
X


43.依消費者保護法規定,下列關於定型化契約條款之敘述,何者錯誤?
(A)定型化契約條款未經記載於定型化契約中而依正常情形顯非消費者所得預見者,該條款不構成契約之內容。
(B)契約中之定型化契約條款牴觸個別磋商條款之約定者,其牴觸部分無效
(C)定型化契約中之定型化契約條款,一部無效,該契約全部無效
(D)定型化契約中之定型化契約條款,不構成契約內容之一部者,除去該部分,該契約之其他部分,仍為有效


44( ).
X


44.定型化契約中之定型化契約條款牴觸個別磋商條款之約定時,下列何者正確?
(A)定型化契約條款中牴觸部分無效
(B)定型化契約條款全部無效
(C)個別磋商條款之約定牴觸部分無效
(D)個別磋商條款之約定全部無效


45( ).
X


45.中央主管機關為預防消費糾紛,保護消費者權益,促進定型化契約之公平化,下列相關敘述何者錯誤?
(A)得選擇特定行業,擬訂其定型化契約應記載事項
(B)得選擇特定行業,擬訂其定型化契約不得記載事項
(C)擬訂定型化契約應記載事項,報請行政院核定後公告之
(D)擬訂其定型化契約不得記載事項,報請消保會核定後公告之


46( ).
X


46.依消費者保護法規定,下列關於中央主管機關之敘述何者錯誤?
(A)消費者保護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目的事業主管機關
(B)行政院得選擇特定行業公告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且可以限制或免除 企業經營者之義務或責任。
(C)得選擇特定行業,擬訂定型化契約應記載事項,報請行政院核定後公告
(D)得選擇特定行業,擬訂定型化契約不得記載事項,報請行政院核定後公告


47( ).
X


47.中央主管機關擬訂定型化契約應記載事項,依契約之性質及目的,其內容不包括下列何者?
(A)契約之重要權利義務事項
(B)免除企業經營者之義務或責任
(C)違反契約之法律效果
(D)預付型交易之履約擔保


48( ).
X


48.中央主管機關擬訂定型化契約不得記載事項,依契約之性質及目的,其內容不包括下列何者?
(A)企業經營者保留契約內容或期限之變更權
(B)企業經營者保留契約內容或期限之解釋權
(C)契約之解除權、終止權及其法律效果
(D)限制企業經營者之義務或責任


49( ).
X


49.依消費者保護法規定,下列何者為中央主管機關依契約之性質及目的,於擬訂定型化契約之不得記載事項?
(A)企業經營者保留契約內容或期限之變更權
(B)契約之重要權利義務事項
(C)預付型交易之履約擔保
(D)違反契約之法律效果


50( ).
X


50.為預防消費糾紛,保護消費者權益,中央主管機關得選擇特定行業,擬訂其定型化契約應記載或不得記載事項,報請行政院核定後公告,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違反公告之定型化契約,其定型化契約條款無效
(B)公告不得記載之事項,經記載於定型化契約,仍構成契約之內容
(C)公告應記載之事項,雖未記載於定型化契約,仍構成契約之內容
(D)企業經營者使用定型化契約者,主管機關得隨時派員查核


51( ).
X


51.依消費者保護法規定,下列何者非屬企業經營者以通訊交易方式訂立契約時,應將其資訊以清楚易懂之文句記載於書面,提供消費者之事項?
(A)企業經營者之名稱
(B)商品或服務之內容、對價
(C)產品責任險之金額
(D)付款期日及方式


52( ).
X


52.依消費者保護法規定,訪問交易之消費者以下列何種方式解除契約時,無須說明理由及負擔任何費用或對價?
(A)書面通知
(B)網路通知
(C)電話通知
(D)託人通知


53( ).
X


53.依消費者保護法規定,訪問交易之消費者以退回商品方式解除契約時,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無須說明理由
(B)無須負擔任何費用
(C)無須負擔任何對價
(D)約定須在3 日內退回商品


54( ).
X


54.依消費者保護法規定,通訊交易之消費者,得於收受商品後於至多多久期間內解除契約?
(A)7 日內
(B)10 日內
(C)15 日內
(D)30 日內


55( ).
X


55.依消費者保護法規定,消費者於收受商品後在法定期間內,有以下何種行為契約視 為解除?
(A)託人轉知者
(B)發出書面者
(C)電話通知者
(D)口頭通知者


56( ).
X


56.企業經營者於消費者收受商品時,未依規定提供消費者解除契約相關資訊者,自收受商品後 7 日期間起算,至少逾多久者,解除權消滅?
(A)1 個月
(B)2 個月
(C)3 個月
(D)4 個月


57( ).
X


57.消費者依規定,以書面通知解除契約者,除當事人另有個別磋商外,企業經營者應於收到通知之次日起至少多久內,至原交付處所或約定處所取回商品?
(A)15 日
(B)20 日
(C)30 日
(D)40 日


58( ).
X


58.依消費者保護法規定,消費者依規定,以書面通知解除契約者,企業經營者應於取回商品之次日起至多多久內,返還消費者已支付之對價?
(A)15 日
(B)20 日
(C)30 日
(D)90 日


59( ).
X


59.依消費者保護法規定,未經消費者要約而對之郵寄或投遞之商品,有關消費者之義務,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負通知之義務
(B)不負保管之義務
(C)負寄回之義務
(D)負檢視之義務


60( ).
X


60.依消費者保護法規定,未經消費者要約而對之郵寄或投遞之商品,下列相關敘述何者錯誤?
(A)消費者不負保管義務
(B)消費者應負表示承諾與否之義務
(C)消費者得請求償還因寄送物所受之損害
(D)消費者得請求處理寄送物所支出之必要費用


61( ).
X


61.依消費者保護法規定,未經消費者要約而對之郵寄之商品,下列相關敘述何者正確?
(A)消費者須負保管義務
(B)消費者得定相當期限通知商品之寄送人取回
(C)商品之寄送人得請求消費者支付必要費用
(D)消費者無法通知商品之寄送人時,視為成交


62( ).
X


62.依消費者保護法規定,企業經營者與消費者分期付款買賣契約應以書面為之,下列何者非屬其契約書應載明事項?
(A)利率
(B)頭期款
(C)保障期間及其起算方法
(D)各期價款與其他附加費用合計之總價款與現金交易價格之差額


63( ).
X


63.依消費者保護法規定,企業經營者與消費者分期付款買賣契約,下列相關敘述何者錯誤?
(A)應載明利率
(B)應載明頭期款
(C)應載明保障期間
(D)應以書面為之


64( ).
X


64.消費者向廠商分期付款購買機車,若在契約書中未約定利率,依消費者保護法規定,其利率按現金交易價格週年利率多少計算之?
(A)3%
(B) 5%
(C)7%
(D)10%


65( ).
X


65.依消費者保護法規定,下列有關消費資訊之規範,何者錯誤?
(A)企業經營者應確保廣告內容之真實
(B)企業經營者對消費者所負之義務,不得低於廣告之內容
(C)企業經營者之商品廣告內容,於契約成立後,應確實履行
(D)企業經營者之服務廣告內容,於契約成立後,僅供參考


66( ).
X


66.依消費者保護法規定,企業經營者對消費者從事與信用有關之交易,下列有關敘述何者錯誤?
(A)應於廣告上明示應付所有總費用之年百分率
(B)總費用之年百分率計算方式,由企業經營者定之
(C)總費用之範圍,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定之
(D)總費用之範圍及年百分率計算方式,由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定之


67( ).
X


67.依消費者保護法規定,下列有關刊登或報導廣告媒體經營者之敘述,何者錯誤?
(A)明知廣告內容與事實不符者,尌消費者因信賴該廣告所受受損害,與企業經營者負連帶責任
(B)可得而知廣告內容與事實不符者,尌消費者因信賴該廣告所受受損害,與企業經營者負連帶責任
(C)由媒體經營者負連帶責任之損害賠償,得預先約定限制
(D)由媒體經營者負連帶責任之損害賠償,不得預先約定限制


68( ).
X


68.依消費者保護法規定關於商品標示,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企業經營者應依商品標示法等法令為商品之標示
(B)輸入之商品,應附中文標示及說明書
(C)輸入之商品,所附中文標示及說明書,其內容得尌原產地之標示及說明,簡略摘要之
(D)輸入之商品或服務在原產地附有警告標示者,應附中文標示及說明書,其內容不得較原產地之標示及說明書簡略


69( ).
X


69.依消費者保護法規定,企業經營者所出具之書面保證書,下列何者非屬保證書應載明事項?
(A)製造商之資本額
(B)經銷商之名稱、地址
(C)保證之內容
(D)商品製造號碼或批號


70( ).
X


70.依消費者保護法規定,企業經營者所出具之書面保證書其應載明事項,下列何者錯誤?
(A)製造商之資本額
(B)交易日期
(C)保證之內容
(D)製造商之名稱、地址


71( ).
X


71.依消費者保護法規定,下列有關企業經營者保證書之敘述,何者錯誤?
(A)對消費者保證商品之品質時,應主動出具書面保證書
(B)保證書應載明交易日期、保證之內容
(C)保證書應載明保證期間及其起算方法
(D)保證書應載明保證金額


72( ).
X


72.依消費者保護法規定,下列有關消費者保護團體之敘述,何者錯誤?
(A)消費者保護團體以社團法人或財團法人為限
(B)以保護消費者權益、推行消費者教育為宗旨
(C)以確保公平競爭、促進經濟之安定與繁榮為宗旨
(D)消費者保護刊物之編印發行為其任務之一


73( ).
X


73.依消費者保護法規定,有關消費者保護團體之組成,下列何者正確?
(A)以財團法人方式組成
(B)以營利性法人方式組成
(C)以公法人方式組成
(D)以國營法人方式組成


74( ).
X


74.依消費者保護法規定,下列何者非屬消費者保護團體之任務?
(A)商品或服務品質之調查、檢驗、研究、發表
(B)設仲裁庭,處理消費爭議之仲裁
(C)消費資訊之諮詢、介紹與報導
(D)處理消費爭議,提起消費訴訟


75( ).
X


75.依消費者保護法規定,下列有關消費者保護團體從事檢驗之敘述,何者錯誤?
(A)為從事商品或服務檢驗,應設置與檢驗項目有關之檢驗設備
(B)得委託設有與檢驗項目有關之檢驗設備之機關、團體檢驗
(C)發表檢驗結果後,通知相關企業經營者,得不公布其檢驗方法及經過
(D)檢驗結果有錯誤時,應主動對外更正


76( ).
X


76.依消費者保護法規定,下列有關政府與消費者保護團體之敘述,何者錯誤?
(A)政府對於消費者保護之立法或行政措施,應徵詢學者專家之意見
(B)消費者保護團體為商品之調查時,得請求政府予以必要之協助
(C)消費者保護團體為商品之檢驗時,得請求政府予以必要之協助
(D)消費者保護團體成績優良者,主管機關應負擔 1/2 財務上之支出


77( ).
X


77.依消費者保護法規定,下列有關直轄市或縣 (市) 政府進行調查之敘述,何者錯誤?
(A)調查時,應出示有關證件
(B)調查完成後,不得公開其經過及結果
(C)通知企業經營者或關係人到場陳述意見
(D)必要時,得尌地抽樣商品,加以檢驗


78( ).
X


78.依消費者保護法規定,下列有關地方政府對企業經營者進行調查之敘述,何者正確?
(A)應秘密調查,不得出示有關證件
(B)調查完成後,不得公開其經過
(C)調查完成後,不得公開其結果
(D)向企業經營者或關係人查詢


79( ).
X


79.依消費者保護法規定,地方政府對企業經營者進行調查,認為確有損害消費者生命、身體、健康之虞時,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應命企業經營者限期改善
(B)應命企業經營者回收
(C)應命企業經營者銷燬
(D)不得命企業經營者銷燬


80( ).
X


80.消費者與企業經營者因商品或服務發生消費爭議時,消費者得向企業經營者申訴,企業經營者對於消費者之申訴,應於申訴之日起至多幾日內妥適處理之?
(A)15 日
(B)30 日
(C)40 日
(D)50 日 (出處:消費者保護法第 43 條)


81( ).
X


81.依消費者保護法規定,消費者因商品有瑕疵經向企業經營者申訴,而未獲妥適處理時,消費者得向下列何者申訴?
(A)檢察官
(B)法官
(C)消費者保護官
(D)書記官


82( ).
X


82.依消費者保護法規定,下列何者非屬消費爭議時,消費者申訴之對象?
(A)企業經營者
(B)鄉鎮區公所
(C)消費者保護團體
(D)消費者服務中心


83( ).
X


83.依消費者保護法之規定,消費者與企業經營者發生消費爭議, 申請調解時,消費爭議調解事件之受理、程序進行及其他相關事項之辦法,由下列何者定之?
(A)消費爭議調解委員會
(B)消費者保護團體
(C)消費者保護委員會
(D)行政院


84( ).
X


84.依消費者保護法第 45 條之規定,直轄市、縣(市)政府應設消費爭議調解委員會, 並置委員至少及至多幾名?
(A)5 至 7 名
(B)5 至 9 名
(C)7 至 21 名
(D)9 至 21 名


85( ).
X


85.依消費者保護法之規定,直轄市、縣(市)政府之消費爭議調解委員會主席,應由誰擔任?
(A)直轄市、縣(市)政府代表
(B)消費者保護官
(C)消費者保護團體代表
(D)學者專家


86( ).
X


86.依消費者保護法規定,下列有關消費爭議調解之敘述,何者錯誤?
(A)調解程序,於直轄市、縣 (市) 政府或其他適當之處所行之
(B)消費爭議調解委員會之調解程序,得不公開
(C)列席協同調解人對於調解事件之內容,除已公開之事項外,應保守秘密
(D)調解事件之內容應保守秘密,絕對不得公開


87( ).
X


87.關於消費爭議之調解,調解委員依消費者保護法規定,得依職權提出解決爭議之方案,惟該方案應經參與調解之委員至少超過多少比例同意?
(A)1/2
(B)2/3
(C)3/4
(D)4/5


88( ).
X


88.當事人對於消費爭議調解委員會依職權提出解決事件之方案,得於送達後幾日之不變期間內提出異議,未於該期間內提出異議者,視為已依該方案成立調解?
(A)10 日
(B)15 日
(C)20 日
(D)30 日


89( ).
X


89.消費者保護團體,須經許可設立至少幾年以上,置有消費者保護專門人員,且申請行政院評定優良者,得以自己之名義,依消費者保護法規定提起消費者損害賠償訴訟或不作為訴訟?
(A)1 年
(B)2 年
(C)3 年
(D)4 年


90( ).
X


90.消費者保護團體對於同一之原因事件,致使眾多消費者受害時,至少應得受讓多少名以上消費者損害賠償請求權後,以自己名義,提起訴訟?
(A)10 人
(B)15 人
(C)20 人
(D)30 人


91( ).
X


91.依消費者保護法所提之訴訟,因企業經營者之過失所致的損害,消費者得請求損害額至多幾倍以下的懲罰性賠償金?
(A)1 倍
(B)2 倍
(C)3 倍
(D)5 倍


92( ).
X


92.依消費者保護法所提之訴訟,因企業經營者故意所致之損害,消費者得請求損害額至多幾倍以下之懲罰性賠償金?
(A)1 倍
(B)2 倍
(C)3 倍
(D)5 倍


試卷測驗 - 113 年 - 113 不動產經紀營業員資格取得測驗題庫:消費者保護法#119165-阿摩線上測驗

李鋒渝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