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早一點準備,多一份先機
84
(3 分59 秒)
模式:循序漸進模式
【精選】 - 教師檢定(教檢)◆中等學校◆學習者發展與適性輔導(舊名:青少年發展與輔導)難度:(576~600)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D).

19.十七歲的健民不喜歡刺激冒險的活動,面對不熟悉的情境或陌生的人總會讓他感到不安。假日時,除了從事幾項自己有興趣的活動外,他並不熱衷於追求刺激變化。他覺得,過著平靜規律的生活就很滿足了。根據上面的描述,健民較偏向於哪一種性格?
(A)O 型性格
(B)a 型性格
(C)T 型性格
(D)t 型性格


2(D).

奧蘇貝爾(D. P. Ausubel)曾以衛星化(satellization)理論描述青少年何種發展?
(A)認知學習
(B)自我概念
(C)同儕關係
(D)親子關係


3(C).
X


霍爾認為個體和人類進化的軌跡,下列何配對錯誤?
(A)嬰兒對原始
(B)兒童對狩獵
(C)少年對農牧
(D)青少年對航太科技


4(C).

性向與成就測驗的比較,何者最正確?
(A)成就測驗比性向測驗更常用來預測未來表現
(B)性向測驗比成就測驗較具「特定性」
(C)性向測驗比成就測驗的測驗範圍通常較大
(D)性向測驗可用來瞭解學生在校學習狀況


5(A).

某國中輔導室計畫成立一個「單親家庭學生成長團體」。輔導室將計畫發給導師, 請導師推薦學生參與團體輔導。王老師查閱學生資料之後,挑選了2位學生,在班上公開通知他們到輔導室報到,參與「單親家庭學生成長團體」。在這個案例中,可能會觸及哪些輔導專業倫理議題? 甲、自由選擇權;乙、隱私權;丙、預警責任;丁、知後同意權
(A)甲乙丁
(B)甲丙丁
(C)甲乙丙
(D)乙丙丁


6(C).

諮商員指出當事人行為中矛盾、歪曲、逃避的部份,此諮商方法為?
(A)澄清
(B)解釋
(C)對質
(D)催化


7(B).

17.下列有關青少年對父母親的依附關係之說法,何者錯誤?
(A)焦慮型依附的青少年因怕被父母拋棄,因而人際關係緊張且不安定
(B)安全型依附的青少年有壓力時,因無父母親的依附關係而易憂鬱
(C)安全型依附的青少年在同儕友誼上亦會較佳
(D)逃避型依附的青少年冷漠且疏離,在情感上害怕受傷害


8(C).
X


28.下列哪一位學者認為,青少年的生活空間是扭曲的,處於兩個世界之間而成為「邊際人」?
(A)勒溫(K. Lewin)
(B)皮亞傑(J. Piaget)
(C)賽爾門(R. Selman)
(D)班度拉(A. Bandura)


9(D).

44.下列哪一項不屬於嘉德納(H. Gardner)於1983年,所提出的多元智力內涵?
(A)人際社交
(B)自知自省
(C)肢體動作
(D)後設認知


10(D).

羅傑斯(Rogers)的無條件的正面關懷(unconditional positive regard)指:
(A) 認同當事人的行為  
(B) 同意當事人的價值觀  
(C) 產生喜歡當事人的感受  
(D) 接納當事人是有價值的人  


11(A).

11.有關諮商員對價值觀的看法,下列敘述何者較為正確?
(A)尊重案主的價值觀
(B)認同案主的價值觀
(C)鼓勵案主探討社會所認同的價值觀
(D)把自己的價值觀摒除在治療歷程之外


12(A).

29.下列哪些人格特質與敵意有明顯關聯? 甲、外控型(external locus of control) 乙、內控型(internal locus of control) 丙、A 型行為類型(Type A behavior pattern) 丁、B 型行為類型(Type B behavior pattern)
(A)甲丙
(B)甲丁
(C)乙丙
(D)乙丁


13(A).

以下有關精熟學習理論的敘述,正確的是?
(A)對不同的學生給予其所需的學習時間
(B)學習成就愈高、學習使用的時間愈長
(C)教師採取大單元教學,學期結束時才考試
(D)教師擬定全班共同的教學進度


14(A).

許先生是一位諮商師,他運用了「空椅技術」(empty chair technique)來幫助案主 進行「對話練習」(dialogue exercise),以整合案主內心的衝突與矛盾。這是屬於 下列哪一種學派的治療方法?
(A)完形治療法(gestalt therapy)
(B)阿德勒治療法(Adlerian therapy)
(C)當事人中心療法(client-centered therapy)
(D)理性情緒治療法(rational-emotive therapy)


15(C).

根據柯柏格(L. Kohlberg)的道德認知發展理論,若高一的小華覺得世俗判斷善惡標準 應以社會契約和法律多樣性利益價值為主,那他具備的道德階段是下列何者?
(A)價值觀念建立
(B)相對功利導向
(C)法治觀念導向
(D)順從權威導向


16(B).

19. 當輔導老師與學生建立信任關係之後,邀請學生檢視自己在行為、態度及思緒上出現不一致的情形,輔導老師所用的助人技巧可能是甚麼?
(A)接納   
(B)面質   
(C)摘要   
(D)同理


17(A).
X


8.當聽到學生之間形成幾個小圈圈,你想了解班級團體結構時,最適合採用下 列哪一種方法?
(A)觀察法
(B)軼事錄
(C)自陳量表
(D)社會計量矩陣


18(B).
X


2. 輔導老師運用個人中心治療的理念,鼓勵學生揭下因為受到網路媒體價值觀所戴上的 面具。這個輔導方式的目的是甚麼?
(A)學生與真實的自我接觸
(B)讓老師可以真實看見學生的需求
(C)幫助學生有真實的身體意象
(D)給予學生體驗世界真實的美好


19(D).

9. 有關青少年生涯發展的理論中,認為職業與人格密切關聯,人格是職業選擇的基礎, 個人職業選擇與人格類型必須切合,下列何者正確:
(A)社會理論
(B) 發展理論
(C)動機理論
(D) 特質因素理論


20(C).

36.八年級的小花對導師說:「我覺得都是我害爸媽離婚,一切都是我的錯,早知道我就好 好的寫功課。」若使用同理心技巧,導師如何回答較為適當?
(A)沒有寫功課和爸媽離婚沒有直接的關係
(B)父母是不是曾經因為你沒有好好寫功課而處罰你
(C)你後悔沒有當一個乖小孩,不然爸媽也許不會分開
(D)你不要自責了,我們來看有什麼辦法可以督促你寫功課


21(C).

49. 張明明喜歡指使同學幫他做事。有一天,他想要黃老師依他的想法更改上課的活動 方式,但黃老師不願意,張明明便發脾氣不願意上課。張明明的行為屬於德瑞克斯 (R. Dreikurs)所提出的哪一項錯誤目標?
(A)尋求注意
(B)尋求報復
(C)尋求權力
(D)避免失敗


22(A).

57.下列何者不屬於欣賞式稱讚(appreciative praise)?
(A)某生足球踢得很好。老師:「你是天生的足球好手,比賽得分就靠你了。」
(B)某生數學考 100 分。老師:「由於你這次細心檢查,所以數學考了滿分。」
(C)某生鋼琴彈得很好。老師:「你很認真的練習彈琴,所以這次進步很多。」
(D)某生很會寫電腦程式。老師:「你願意接受挑戰,且耐心解決程式問題。」 


23(D).

22. 數學老師發現,當他要求學生做練習時,同學們都提不勁來寫,於是他告訴全班同學 說:「如果你們能在下課前 10 分鐘寫完練習題,我就讓你們提早下課,無論是去打球 或是看小說都可以。」下列哪一個概念較能說明老師使用的策略?
(A)延宕滿足(delay of gratification)
(B)替代增強(vicarious reinforcement)
(C)內在增強物(intrinsic reinforcer)
(D)普墨克原則(Premack principle)


24(A).

6~9 題為題組
 閱讀以下有關輔導工作的真實案例,回答 6~9 題。
        15 歲的國三(九年級)少女小芳自國一開始就經常悶悶不樂,在教室中無法專注、無故緊張, 坐立不安,甚至有突恐慌發作的狀況,常到保健室休息,接受輔導老師輔導。升上國三面臨升 學、同交往不順等壓力,小芳開始出現不想上課、功課愈來愈無法負荷、成績也退步的狀況。 小芳的家長管教較嚴,對她期待甚高,不能理解小芳的憂鬱情緒,因此對其退縮狀態常加以指 責,直到有一天割腕,才驚覺問題的嚴重性。學校輔導老師開始有了列作為:
 輔導老師:有鑑於類似像小芳割腕一樣的校園學生自我傷害事件頻傳,學校的輔導教師針對小 芳進行晤談,以及家庭訪談。並為一些與小芳相同具有生活困擾的學生,進行生命教育的團體輔導活動。 
王老師:身為導師的王老師認為,每一個老師都是學生的輔導老師。因此,王老師配合學校將 心理衛生宣導融入到班上的活動。 
輔導室:進行小芳自傷行為之輔導、轉介、矯治與追蹤。請求校外團體支援,並於意外事件發 生後進行班上同學的心理復健及團體輔導。
7. 有關王老師所進行的此一層級輔導工作的敘述,正確的畫〇,錯誤的畫X。(4 分)

【題組】(4)輔導處(室)扮演支援的角色。
(A)O
(B)X


25(A).

23.以下是三位老師面對學生學習狀況不佳的詮釋或解決方法,這幾位老師所抱持的學習 觀點為何?
 王老師:學生學習狀況不佳,是因為缺少誘因,只要優秀的給獎賞,表現差的取消福 利,就會改善。
 張老師:學生的學習狀況不佳,是因為課堂上都只是被動接收資訊,需要給予更多機 會讓他們討論互動。
徐老師:學生的學習狀況不佳,是因為他們缺少自我實現的機會,應該提供給學生更 多機會認識自己,發現自己的潛能。
(A)王老師—行為主義、張老師—社會建構論、徐老師—人本主義
(B)王老師—社會學習論、張老師—行為主義、徐老師—社會建構論
(C)王老師—社會認知論、張老師—訊息處理論、徐老師—人本主義
(D)王老師—行為主義、張老師—社會學習論、徐老師—社會建構論


快捷工具

【精選】 - 教師檢定(教檢)◆中等學校◆學習者發展與適性輔導(舊名:青少年發展與輔導)難度:(576~600)-阿摩線上測驗

鄭宇庭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8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