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一個人的成功絕不是個人的努力 而是別人給予的助力
92
(41 秒)
模式:今日錯題測驗
科目:教甄◆教育專業科目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C).

4. 黃老師在設計「霧社事件」單元時,規劃由他先簡要概述該事件;再由各組學生依自訂的相關主題,到圖書館蒐集 資料;各組在分析及討論後,報告對該事件的共同觀點與評論;最後,全班一起歸納該事件的重點、評論及影響。黃 老師的做法,較符合組織教材的哪一項原則?
(A)社會組織
(B)共同組織
(C)心理組織
(D)論理組織


2(D).

5-7 為題組。
請在閱讀下文後,回答 5-7 題
     新冠病毒在世界各國散布及造成嚴重疫情時,新北國中九年級各個領域教師,雖然未經討論,但均不約而同, 各自安排有關的學習內容或活動,包括:病毒的特性及演化、傳播途徑、防治措施、製作布口罩、辨別新聞的真實 性、畫祈福卡、寫安慰信等等。在四月的跨領域社群會議,教師對舉辦期末發表會,有相當熱烈的討論。
     張老師:剛才各位所分享的各項學習活動,真是精采,不但具有時效性,而且讓學生發揮創意,運用各領域所 學到的知識與技能。我們是不是就安排個期末發表會,提供學生展現多元智能的機會!
     周老師:贊成!我最近又請學生分組並挑選各組感興趣的主題,進行探究,包括:訪問父母或長輩 SARS 時期 的狀況,並比較和這次疫情的差異;歷史上的重大疫情及其影響;各國的疫情防治方式及效果;各地人民對戴口罩 的態度與民族性的關係;疾病的命名方式。還有一組要預測下一次會在什麼時候、在哪裏,爆發什麼樣的大型疫 情,對人類造成什麼影響。學生應該來得及在期末發表。我建議發表會的名稱就叫做「防疫大作戰」。
     劉老師:最近我在網路上和校外的研習活動中,看到其他學校老師設計許多有關疫情的課程,有些和我們的做法很類似,也有不少創意的做法。這個週末我會好好的蒐集和分類,再提供給大家參考。          林老師:大家都很用心,我也很想參與。不過我要先把進度趕完再說,有些家長對小孩跟不上進度很有意見。
      劉老師:記得我們學校前幾年設計給學生使用的「健康一二三」手冊,裡面有一些和傳染病有關的項目,也和 很多領域的課程有些關聯性,後面還有學生可以自行增加的空白項目。雖然學校沒有強制老師一定要使用,但我們社群老師大多還在使用。我們可以鼓勵學生,將我們所設計的活動自行增加到那本手冊。等發表會後,我們可以根 據我們的實施結果,建議學校修改手冊的內容。
     張老師:大家提供了很多非常好的想法和做法!拜託周老師在網路通訊軟體上,建立期末發表會的討論群組, 也在學校的網路硬碟,開一個資料分享資料夾,讓劉老師分享他整理的資料。除了周老師剛才提議的名稱,請大家 再想想,也可以在網路上討論,下次會議我們再做決定。等一下我去和學務主任討論剛才劉老師的構想,也問看看 學校可以提供什麼樣的資源和支援給我們。

【題組】5. 這群教師的討論內涵,其性質最符合下列何者?
(A)課程組織的安排
(B)文化常項的分析
(C)歷程模式的運用
(D)團體慎思的過程


3(D).

8-10 為題組。
請在閱讀下文後,回答 8-10 題
      多位九年一班的學生在聯絡簿內及下課聊天時,提到社區大排水溝的異味及顏色變化。高老師因此和學生一起規 劃社區水污染的探究課程,由學生自行分組並決定探究的主題,包括調查:污染源、長期的污染情形、對居民健康與 生活的影響及環境保護的相關法規。接著,學生根據研究的結果,共同提出多項社區水污染的改善建議,並且分別發 送給學校、附近居民、可以造成污染的工廠及有關的政府機關。其後,高老師提醒學生,依慣例分析自己在探究過程 中所運用的方法、在小組中與同學互動的情形,並比較自己在此次活動的表現與過去表現的改變情形。

【題組】10. 根據安德森(L.Anderson)等人所提出的認知領域目標分類架構,學生在此課程的學習成效,最高可達到下列哪一項?
(A)應用、程序知識
(B)分析、事實知識
(C)評鑑、程序知識
(D)創造、後設認知知識


4(C).

11-13 為題組。
請在閱讀下文後,回答 11-13 題
     新北國中七年一班上學期的某次班會決議,建議學校提供騎腳踏車課程,並且附上七年級各班同學學習意願的調 查結果。課程發展委員會因此安排學生代表,在會議中說明調查結果及提案內容:
    家長代表支持學生的構想。
    教務主任表示,下學期七年級的節數都已經排滿了,無法再加入新的課程。
    健康與體育領域代表表示,這學期將先加強平衡感的訓練。
    自然科學領域代表表示,這學期將從物理的角度討論與腳踏車有關的原理。
    綜合活動領域代表表示,會增多交通安全知識,腳踏車騎士和行人間的關係及禮儀。
    社會領域代表表示,將探討相關的法規。
    科技領域代表表示,會討論有關的機械原理及簡單的保養。
    主席:謝謝同學提出很好的建議,並且很有自信的報告,反應同學的學習需求及興趣。在場的委員均支持學生的 提案,只是由於七年級下學期的節數已經排滿,無法立即增加一門新的課程。請學務處規劃在下學期成立腳踏車社團, 並協調校內有專長及熱心的老師來指導。下學期期末的會議,我們再依學生的學習情形及成效,討論下學年度是否增 加一門腳踏車的相關課程,也考慮未來納為畢業生的挑戰項目之一。請總務處規劃練習場地及採購或勸募所需的設備。 感謝剛才多位代表,提出這學期就可以在現有課程加入相關內容的構想,請教務主任在會後召開會議,邀請各個領域 老師一起討論領域間如何彼此配合。

【題組】11. 依課程綱要的規範,新北國中新成立的腳踏車社團,可安排在下列哪一類課程內?
(A)選修課程
(B)綜合活動領域
(C)彈性學習課程
(D)課後學習課程


5(C).

14. 根據 Johnson 兄弟的觀點,下面這則情節屬於何種形式的合作學習?
    李老師擔任國中新生的導師,在第四週時發現班上學生仍然不太熟悉彼此,有些學生忘了抄寫回家功課時, 竟然不知道如何連繫同學,以致於還得打電話向老師詢問。李老師決定將全班學生分成數個小組,先利用一些 時間讓小組學生彼此交談,交換電話號碼、興趣、家庭狀況與課後活動。
    接著,他要每個小組利用每天早自習時段,彼此相互問候、分享日常生活經驗,並且相互檢查作業內容、討 論有疑義或不會的地方。在每天放學前的二十分鐘,他要每個小組討論回顧今天上課的重要內容,以及討論如 何完成今天的回家功課。
(A)非正式合作學習小組(informal cooperative learning groups)
(B)正式合作學習小組(formal cooperative learning groups)
(C)合作基礎小組(cooperative base groups)
(D)共同學習小組(learning together groups)


6(A).

18. 對於「學思達」教學法的說明下列何者不正確?
(A)其完整流程為:老師說明→學生自學→組內討論→上台發表
(B)一堂課大約可討論 3-4 個問題
(C)通常全班討論聲音愈來愈大聲則可以讓學生抽籤準備上台發表
(D)製作問題導向的講義是提高學習效果的關鍵之一 .


7(D).

19. 對於差異化教學的論述,下列何者不適切?
(A)合作學習是差異化教學常使用的方式
(B)同儕輔助學習策略是適用於普通班的差異化教學模式之一
(C)教師在差異化教學中扮演教練或良師益友的角色
(D)差異化教學的要素共有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二者


8(C).

23. 評量信度關心的是哪一類的誤差?
(A)系統性誤差
(B)偏誤
(C)隨機誤差
(D)差異試題誤差


9(A).

29. 下列何者現象說明自我追求完美特質是正確看法?
(A)追求完美與憂鬱症有正相關
(B)追求完美是合理想法
(C)追求完美與成就表現有正相關
(D)追求完美者不易逃避責任


10(B).

32. 下列哪一項不是教師提升學生自我效能的適當方式?
(A)向學生保證他們能成功
(B)幫助學生簡單技能有明顯進步
(C)教導學生熟習基本知識和技能
(D)提供學生只有努力和堅持才能成功的任務


11(B).

38. 阿忠擔任國文科小老師,每週催繳作業都很苦惱,跑去找國文老師告狀,他滿腹牢騷抱怨同學推託敷衍的學習態度, 讓他覺得很不屑。國文老師做了如下回應:「你的意思是同學以各種不負責任的理由遲交作業,你對這點感到生氣; 同時你也承受不小的壓力,因為不知道如何才能讓同學準時交作業。」請問國文老師使用下列哪一種晤談技巧?
(A)具體化
(B)反映
(C)面質
(D)解釋


12(B).
X


23. 根據皮亞傑(J. Piaget)所提出的認知發展階段論,個體通常發展到哪一個階段時,已經開始能夠理解可逆性的道理,以及守恆的道理?
(A)感覺動作期
(B)前運思期
(C)具體運思期
(D)形式運思期


13(A).

24. 斯騰伯格(R. J. Sternberg)所提出的「智力三元論」,主張人類智力是由三個不同維度的智力所組合而成,其中,個體在面對問題時 能對問題情境中的相關因素,透過認知與比較來獲得答案的分析能力,屬於何種智力?
(A)組合性智力
(B)經驗性智力
(C)脈絡性智力
(D)創造性智力


快捷工具

今日錯題測驗-教甄◆教育專業科目-阿摩線上測驗

abcde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9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