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鼓勵和稱讚讓白痴變天才,批評和責備讓天才變白痴。
85
(1 分24 秒)
模式:試卷模式
試卷測驗 - 106 年 - 新北市106學年度國小暨幼兒園教師甄選初試-特教科專業知能#62148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A).

21. 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甲、核心課程以生活為核心或以職業為核心設計的課程對智能障礙學生最為適用。 乙、生活技能課程包括功能性學業技能、日常生活和社區生活技能。 丙、發展性課程以兒童生理及心理發展為基礎,課程組織依據一般兒童發展順序安排。 丁、部分學者症候群學生可針對其優勢領域提供充實性課程。
(A)甲、乙、丙、丁
(B)甲、乙、丙
(C)甲、丙
(D)前述三個選項皆非


2(B).

22. 何者不是智能障礙鑑定工具?
(A)新編中華智力量表
(B)克氏行為量表
(C)生活適應能力檢核手冊
(D)魏氏兒童智力量表


3(C).

23. 臺灣智能障礙定義受到美國智能障礙定義影響,有關美國智能障礙定義,下列何者敘述正 確? 甲、1992 年以後強調以智能障礙個體所需的支持輔助程度區分。 乙、2002 年第十版智能及發展障礙協會的定義以智能障礙取代智能不足。 丙、2010 年第十一版智能及發展障礙協會的定義以社會-生態的架構為基礎。 丁、僅第十版智能及發展障礙協會將適應行為界定為概念、社會、應用三方面的適應技 能。 戊、2010 年第十一版智能及發展障礙協會依據應用目的,採取多元分類系統,包括智 力、適應行為、健康、參與及情境五個向度以及支持在人類功能扮演的角色。
(A)甲、乙、丙、丁、戊
(B)甲、乙、丁、戊
(C)甲、丙、戊
(D)前述三個選項皆非


4(C).

24. 國小特教班有位雷特氏症學生多多常出現扭轉手指的行為,當班上教師請多多兩手拍打她 喜歡的鈴鼓時,原本出現扭轉手指的行為就不再出現,請問這位教師運用哪種教學策略?
(A)區辨性增強其他行為
(B)區分性增強替代性行為
(C)區分性增強不相容行為
(D)區分性增強低頻率行為


5(C).
X


25. 利用分析學生解決生活問題或成功扮演成人角色所應具備之能力,再據此決定課程範圍和 內容,訂定教學目標、評量標準和設計教學活動的課程設計稱為:
(A)功能性課程
(B)能力本位課程
(C)生態本位課程
(D)生活經驗課程


6(D).

26. 根據 ICF 新制身心障礙鑑定與需求評估制度,第一類為神經系統構造及精神、心智功能障 礙者,它包括舊制以下何種障礙類別? 甲、癲癇症者 乙、智能障礙者 丙、聽覺障礙者 丁、自閉症者
(A)甲、乙、丙
(B)乙、丙、丁
(C)甲、丙、丁
(D)甲、乙、丁


7(B).

27. 小清是重度腦性麻痺的學生,餵食時,其咀嚼食物能力欠佳,不易吞下食物,請問王老師 該如何順利地協助他進食?
(A)給他喝大量的水
(B)盡量使雙唇閉合咀嚼食物
(C)按摩雙頰以方便咀嚼
(D)將頭部抬高幫助吞食


8(D).

28. 王小美是典型的選擇性緘默症學生,在校時,大部分時間不願意開口說話,如果你是她的 老師,以下何種輔導方式最為適當?
(A)與語言治療師合作加強說話溝通訓練
(B)教導圖畫兌換溝通系統的技能
(C)安排資源班說話的課程
(D)以兒童的需求彈性鼓勵說話


9(D).

29. 重度與多重障礙兒童正確的移位原則是:
(A)利用斜坡輔具搬動
(B)從兒童的雙臂向前搬動
(C)利用滾動兒童的身體來移動
(D)先抬高兒童身體再移動


10(C).

30. 身心障礙學生實施社區本位教學的最大功能是:
(A)增進社會大眾對身心障礙者的認識
(B)培養良好的休閒能力
(C)促進個人社會生活適應能力
(D)增進個人的認知能力


11(C).

31. 小勤是自閉症學生,遇到不如意時經常用尖叫表示,家長懷疑他有情緒行為障礙,身為教 師,你的研判會是:
(A)自閉症大部分是智障,缺乏表達正向行為的能力
(B)自閉症通常伴隨有情緒行為障礙
(C)自閉症缺乏溝通技能導致不當的行為
(D)尖叫是自閉症學生的行為特徵之一 


12(B).

32. 許多身心障礙學生常伴隨著癲癇問題,當癲癇發作時或剛發作完畢,以下何種照護措施是 適當的?
(A)讓學生喝溫開水並躺下休息
(B)不可讓學生吞食任何流質食物
(C)鼓勵學生試著站立或行走保持清醒
(D)盡速送醫院治療


13(C).

33. 研究者研發一套新的智力測驗,得到重測相關係數 0.95,與成就測驗相關係數 0.93,請問 如何解釋這套測驗的品質?
(A)有很高的信效度,適合測量智力
(B)很適合測量智力,但是不穩定
(C)信度很穩定,但不適合測量智力
(D)信效度皆不佳


14(D).

34. 2010 年在加拿大溫哥華舉辦的世界聾教育會議,對於聾人教育的主張以下何者為是?
(A)因應融合趨勢,應鼓勵聾童及早學習讀唇和說話。
(B)口語教學法遠比手語教學法更能獲得完整的知識,因此教導聾童宜優先選擇口語教 學法。
(C)口語和手語同時併用,對讀唇、說話及清晰的思維有不利的影響。
(D)手語是種自然的語言,父母或教師應了解和賞識聾文化和手語,支持聾童使用手語。


15(D).
X


35. 智能障礙學生性教育的教學原則是智障程度越嚴重,教育的內容應著重在:
(A)與性相關的接觸
(B)基本生理常識
(C)與性相關的態度
(D)保護自己免受性侵害


16(D).

36. 下列關於評量「適應性行為(adaptive behavior)」的描述,何者正確?
(A)適應性行為的評量是評估個人和社會技能,會採用直接的評量方式
(B)強調一次的測試執行,非長時間測試表現
(C)是一嚴謹的標準化測驗
(D)依靠熟悉兒童者提供的訊息來評量


17(C).

37. 關於特殊教育未來發展趨勢,下列何者說明有誤?
(A)讓障礙者和非障礙同儕統整在一起受教育(Integrated Education)
(B)集合不同專長,針對共同界定的問題提出有效的解決辦法(Collaborative Consultation)
(C)身障生畢業後,確切執行相關轉銜計畫(Transition Planning)
(D)因應身心障礙兒童的個別內、個別間的能力差異,準備個別化教育計畫(Individual Education Program)


18(A).

38. 《新北市國民中小學身心障礙資源班實施要點》說明資源班學生之學習內容應配合九年一 貫領域課程,並依需要提供特殊需求領域課程。學生受限於認知能力致學習九年一貫領域 課程有明顯困難者,得經哪個單位或機制審查後實施其他替代性課程?
(A)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
(B)新北市政府教育局
(C)學校特殊教育推行委員會
(D)學生個別化教育計畫會議 


19(A).

39. 「讀者第一次讀和後來再讀,得到不同的想法,可能代表他在思想上的成長」這樣的歷程, 我們稱為:
(A)修正理解(Repairing Comprehension)
(B)監控理解(Monitoring Comprehension)
(C)統整(Synthesizing )
(D)預測(Predicting)


20(B).

40. 小萱今年 2 歲,下列哪一項行為表現可以判斷他可能具有動作發展遲緩?
(A)跑步時容易跌倒
(B)不自主的手部移動
(C)手眼協調困難
(D)爬樓梯時無法使用交替腳


21(D).

41. 下列關於課程本位評量(Curriculum-based Assessment)的敘述,何者比較適當?
(A)了解學生的年級水準
(B)可以和上學期的成績比較
(C)了解學生的智力
(D)了解學生需要被教導的技能


22(D).
X


42. 小林老師訓練有注意力缺陷過動症的小五學生使用自我調整(self-regulation)策略來控制其 衝動行為,結果發現他對自己的衝動能有更多控制力,產生正向的自我概念。小林老師使 用下列哪一種取向的策略?
(A)社會情緒取向
(B)操作制約取向
(C)認知策略取向
(D)心理分析取向


23(A).

43. 要讓智能障礙學生學會身體性器官各部位的名稱,教師介紹男性生殖器時,應該如何命 名?
(A)「陰莖」
(B)「小鳥」
(C)「尿尿的」
(D)「小雞雞」


24(C).

44. 李老師為屬初始溝通者 (beginning communicator) 的小華擬定溝通訓練計畫,下列何者非 李老師須考量的議題?
(A)功能性溝通訓練計畫
(B)教導如何引起成人和同儕的注意
(C)教導修復溝通的能力
(D)教導要求和拒絕的能力


25(C).

45. 一位學習障礙學生在老師提供語音輸入軟體後,短文寫作的長度和內容正確性都有明顯進 步。請問這位學生有可能是什麼樣的困難?
(A)背景知識
(B)組織想法
(C)轉譯
(D)動機


26(C).
X


46. 以下何者是屬於促進課程層次融合的做法?
(A)提供無障礙的通道
(B)提供肢障學生輪椅
(C)教導無口語學生使用溝通圖卡溝通
(D)教導學障生使用電腦文書軟體寫作業


27(B).

47. 小明是一位國小五年級特教班學生,平日習慣說謊,班上特教班教師根據《國民教育階段 特殊教育課程發展共同原則及課程綱要總綱》內容撰寫個別化教育計畫,擬定小明這學期 教育目標:「能以合宜的態度、行為與人相處(如:和諧、客觀、誠實、公平、寬容等)」, 請問此目標是哪個領域的內容?
(A)健康與體育領域
(B)綜合活動領域
(C)社會領域
(D)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


28(C).

48. 小德為五歲幼兒園大班的兒童,目前仍然包尿布上學,王老師準備要為他撤除尿布並訓練 他有如廁能力。你認為王老師在評估兒童如廁訓練的先備能力時,首先應先檢核:
(A)能自己穿脫褲子
(B)大小便有規律性
(C)具有控制膀胱和肛門的能力
(D)能表示要上廁所


29(C).

49. 小衛是國小四年級轉學生,因腦性麻痺,而有肢體、視覺和聽覺等多重障礙。他要就讀普 通班,但學校只提供視障巡迴輔導服務,並未提供無障礙設備、設施及其他學習相關的支 持服務。請問小衛的監護人或法定代理人,得向以下哪個單位提出申訴?
(A)教育部
(B)教育局
(C)學校
(D)社會局


30(C).

50. 小霖是一年級的新生,曾因受到虐待、忽略被通報,目前住在寄養家庭。教師發現他欠缺 一般兒童的社會能力,反應不佳,智力表現落後,準備提出轉介以接受特殊教育服務。請 問教師應收集那方面的資料,以符合小霖轉介的需求? 甲、學生家庭的社區環境 乙、學生的生長史 丙、學生家庭的經濟狀況 丁、學生目前的認知、社會表現
(A)甲、丙
(B)丙、丁
(C)乙、丁
(D)甲、乙


31(B).
X


51. 某研究者編製 3-12 歲適應行為量表,從標準化樣本中比較各年齡組的適應行為分數,發 現年齡愈大適應行為表現愈好,符合適應行為的理論特質,請問這屬於何種效度?
(A)內容效度
(B)效標關聯效度
(C)同時效度
(D)建構效度


32(B).

52. 「有些讀者投入在課文及相關故事的情節裡,也讀出興趣和心得,但不知道偏離了作者的 意思。」此時,教學應加強下列哪種學習?
(A)認知策略的知識與技能
(B)後設認知策略的知識與技能
(C)支持性策略
(D)動機態度策略


33(B).
X


53. 在結構化教學中,學生被要求獨立完成桌上的活動,並在完成時直接把材料放進右手邊的 「結束」盒中。請問老師採用的是何種教學策略?
(A)時間結構化
(B)空間結構化
(C)工作系統
(D)視覺提示


34(A).

54. 在閱讀教學中,使用澄清、摘要、提問和預測的教學方法是指下列何種教學策略?
(A)交互教學
(B)引導式教學
(C)結構式教學
(D)直接教學


35(D).

55. 下列哪一項做法不屬於評量調整的做法?
(A)提供考原班自然科考卷的學障生報讀
(B)提供易分心學生提醒
(C)把原班月考考卷改成每頁只呈現一題試題
(D)成績彈性採計資源班和原班評量結果 


36(A).

56. 以下哪個做法有助於學生學習自我決定的技能?
(A)把預定完成的工作填在 3*3 的賓果板上,學生每完成一連線的工作就給一個獎勵。
(B)使用聲音提示學生專心完成數學計算,每完成 10 題就給一個獎勵。
(C)先讓學生說出工作順序再進行工作,每完成一項就給一個獎勵。
(D)讓學生跟著個別工作表依序完成指定工作項目,每完成三項就給一個獎勵。


37(C).

57. 下列哪些屬技能領域的教學目標? 甲、排列出洗手步驟的圖卡 乙、圈出文章中的關鍵訊息 丙、能利用部首查字辭典 丁、能利用故事結構法來閱讀故事書
(A)甲、乙、丙、丁
(B)甲、乙、丙
(C)乙、丙、丁
(D)甲、丙、丁


38(A).

58. 小華是詞彙知識尚佳但有識字困難的小六學習障礙學生,他對文字教材很排斥,學業成績 也欠佳。經評估後,老師提供他報讀軟體和電子化教材,不過小華並沒有較多嘗試閱讀這 些電子教材的行為。小華的狀況可以用哪一個現象來說明?
(A)習得無助感
(B)月暈效應
(C)比馬龍效應
(D)馬太效應


39(B).

59. 根據學者 Cummins(1981)的研究,教導孩子多種語言的結果是:
(A)第一種語言會阻礙孩子第二種語言的學習
(B)第一種語言會促進孩子第二種語言的學習
(C)早年多種語言的學習無意義
(D)早期學習多種語言容易導致學習障礙


40(A).

60. 校園建築物可採全方位設計或進行無障礙設施改善兩種觀點,以下關於兩者之說明,何者 有誤?
(A)全方位設計比無障礙改善花較多的經費
(B)無障礙改善後的建築物美觀多受影響
(C)改善觀以身心障礙使用者為主要關心對象;全方位觀強調所有人的可能需求
(D)改善觀著重事後補救;全方位觀重視內建無障礙設施


快捷工具

試卷測驗 - 106 年 - 新北市106學年度國小暨幼兒園教師甄選初試-特教科專業知能#62148-阿摩線上測驗

Lee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8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