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學力代表過去,財力代表現在,學習力代表未來。
96
(1 分34 秒)
模式:自由測驗
科目:教甄◆國文(國小幼兒)
難度:隨機
下載 下載收錄
1(C).

29. 《紅樓夢》:「明日叫你黑家白日跟我」,此處之「黑家白日」,意指:
(A)一生忠誠
(B)死心塌地
(C)不分晝夜,整天整夜。
(D)快樂滿意


2(C).

31.外國人艾倫想來臺灣旅行並學習中文,請問下列哪個選項中的詞語是正確的用法?
(A) 臺灣好山好水的景致,特別「引人側目」
(B) 道地的臺灣美食「食玉炊桂」,讓人想要一一嚐遍
(C) 臺灣的交通便利,搭乘高鐵旅遊可免去「舟車勞頓」之苦
(D) 我覺得臺灣人都很友善、好客,讓人不禁喜歡這樣的「順水人情」


3(C).

13. 閱讀下列短文:
昔有一國,國中一水,號曰「狂泉」。國人飲此水,無不狂。唯國君穿井而汲,獨得無恙。國人既並狂,反謂國王之不狂為狂。於是 聚謀,共執國主,療其狂疾,火艾、針、藥,莫不畢具。國主不任其苦,於是到泉所酌水飲之,飲畢便狂。君臣大小,其狂若一, 國人乃歡然。
                                                                                              節錄自《宋書‧袁粲傳》
此則寓言最有可能表示作者的什麼想法?
(A)我生性清高,不願依附權貴
(B)我應防備眾人想要謀權之心
(C)亂世中清醒者實在難以獨存
(D)正常與異常往往在一念之間


4(B).

55. 如果有人問起:「尊師是否仍在貴校任教?」下列選項中,何者可以是正確的回答方式?
(A)唉!令師已於去年因病辭世
(B)不,業師已經轉至他校任教
(C)是的,愚師依然在本校授課
(D)先師已屆齡退休,五湖四海去了


5(D).

44. 《孟子‧梁惠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前一「老」為動詞,後一「老」作名詞用,此為詞類活用現象。下列選項「」中的字詞,何者不是前者為動詞,後者為名詞的用法?
(A)「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孟子‧盡心上》
(B)上胡不「法」先王之「法」?《呂氏春秋‧察今》
(C)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禮記‧禮運》
(D)己欲「立」而「立」人。《論語‧雍也》


6(B).

1.《轉念的力量》:「如果我們有足夠的清明,能分辨哪些才是自己的事,就能把一些平常根本使不上心力的事情做出劃 分,然後把心力轉回來放到自己能掌控的事務上。……很多事情只是在瞎操心,除了心煩意亂,實質沒有太大的貢獻。」 本文旨意最接近哪個選項?
(A)既然不是自己的事情,又何必多問
(B)分清事情歸屬,針對己事好好處理
(C)雞婆者自找麻煩,自己開心較重要
(D)嘮叨會消耗心力,凡事不應該強求。


7(B).

27.下列文句於表面的食物書寫外,也連結到生命感思與人生體悟的選項是:
(A)燒蹄膀是南方的發明,江浙一帶用砂鍋燉蹄膀,常輔以金華火腿,取名「金銀蹄膀」,是一道討吉利的宴席大菜,《紅樓夢》第十六回,熙鳳屋裡的火腿燉肘子,就是標準的江浙燒法; 「肘子」乃北語,即南方話的「蹄膀」。如果以鐵鍋燒煮,火不能猛烈,尤其是蹄膀與鍋的接觸 面,是一個盲點,得隨時糾正,分寸調整
(B)苦瓜也分輕重濃淡,有人說青色苦於白色,然而廣東有種最出名的「雷公鑿」,呈圓錐形濃 綠色,看似剽悍其實輕苦,台灣的「月華」苦瓜瑩白如玉,反而濃澀苦重,但也餘味回甘喉韻悠長。苦甘苦甘,吃苦原是為了求甘
(C)我們家有道經常上桌的家常菜,名曰:「冬瓜蒸火腿」,作法極簡,將火腿切成薄片,冬瓜取 中段一截,削皮後切成梯形塊,一塊冬瓜一片火腿放好,蒸熟即可食。需知此菜的奧妙在於蒸 熟的過程冬瓜會吸乾火腿之蜜汁,所以上桌後火腿已淡乎寡味,而冬瓜則有瓜蔬的清苦之風與 火腿的華貴之氣,心軟邊硬,汁甜而不膩,令人傾倒
(D)蒸蘿蔔糕時,一定要用大火,且慎防鍋蓋不緊而漏氣。於蒸鍋底層注入清水約七分滿,水燒 開後,把盛著蘿蔔泥約八分滿的鋁製或玻璃容器每層蒸鍋內各放一具,隔火蒸之。倒入蘿蔔泥之前,容器內宜用鋁箔紙或玻璃紙緊密鋪妥,蒸好以後的糕才不致黏著其上而易於取出。為了美觀起見,盛好蘿蔔泥後,可將預先留存的肉絲、香菇、蝦米及花生等撒布於表面上


8(A).

37. 隋‧盧思道〈為隋檄陳文〉:「扼喉撫背」,此處之「扼喉撫背」,意指:
(A)控制要害,前後夾擊。
(B)攻擊敵人身體要害
(C)敵軍攻陷都城
(D)敵軍圍困都城


9(D).

14.「的」、「得」是漢語語法重要的助詞,下列何者使用完全正確?
(A) 你說的比唱得好聽
(B) 今天教師甄試考得我都會
(C) 昨晚的舞蹈發表會他跳的很好
(D) 臺中的太陽餅真是好吃得沒話說


10(B).

30. 成語:「人面桃花」,意指:
(A)青樓女子豔光四射、美若桃花
(B)男女邂逅鍾情,隨即分離之後,男子追念舊事。
(C)生活在桃花源裡面的美女
(D)男女邂逅鍾情,隨即分離之後,女子追念舊事。


11(C).

22.以下哪一個選項,不會是《論語》所載的「為學」之道?
(A)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
(B)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C)道之以德,齊之以禮
(D)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


12(D).

12.下列「」中的詞語是生活上常用的祝頌詞,運用錯誤的選項是:
(A)「之子于歸」用於賀嫁女
(B)「杏壇之光」用於賀教育界
(C)「弦歌不輟」用於賀學校
(D)「弄瓦徵祥」用於賀生男。


13(B).

32. 《荀子.大略》:「流丸止於甌臾,流言止於知者。」句中「甌臾」是比喻何者?
(A)家中的瓶瓶罐罐
(B)低窪不平的地面
(C)屋頂上的飛簷雕刻
(D)高低起伏的水面


14(B).

34. 「文采所以飾言,而辯麗本於情性。故情者文之經,辭者理之緯。」探討了各類文體,並主張應「為情而造文」的文學評論家是誰?
(A)朱熹
(B)劉勰
(C)嚴羽
(D)袁枚


15(B).

11.下列哪個選項沒有錯別字:
(A)黑槍氾爛,治安亮起紅燈,循規蹈矩、守法的老百姓不知該如何保護自己
(B)直到如今,我每於念經時,心頭同時浮現的是觀音的法相和母親的慈容,也感到煩憂頓消,怨怒自息
(C)百貨公司週年慶大打折扣,就算是平日刻勤刻儉的家庭主婦,也不免怦然心動,被挑起購買 欲望
(D)犯下滔天大罪之後,他仍然不知悔改,臉上連一點歉咎的神色都沒有。


16(C).

2.下列引號中的詞何者與其他選項意義不同?
(A)每奉「華翰」,賜之衷言
(B)頃獲「大札」,不勝喜慰
(C)綿綿慶不極,誰謂「椿齡」多
(D)尚稽尺牘之馳,先拜「朵雲」之賜。


17(B).

37.根據學習表現「4-Ⅱ-6 掌握偏旁變化和間架結構要領書寫正確及工整的硬筆字。」 請問「木」當部首置於字左半部(如「枋」字)的改變,根據何者?
(A) 均間
(B) 避讓
(C) 先左後右
(D) 向背


18(D).

22. 以寫「飲食」為職志的作家,不包括下列哪一位?
(A)焦桐
(B)韓良露
(C)蔡珠兒
(D)甘耀明


19(B).

47. 下列哪一個字的部首有誤
(A) 色:「色」部
(B)罵:「馬」部
(C)舜:「舛」部
(D)耐:「而」部


20(C).
X


28.史部之書,下列敘述何者不正確?
(A)《左傳》、《國語》、《戰國策》皆編年體,亦為史書中之傑作
(B)《史記》、《漢書》、《後漢書》與《三國志》並稱四史
(C)二十五史,皆紀傳體,除《史記》是通史,其餘皆斷代史
(D)唐.劉知幾《史通》、清.章學誠《文史通義》,皆為史評名著。


21(C).

8. 以下哪一副實用對聯,適合貼在文具店?
(A)刻刻催人資警醒,聲聲勸爾惜光陰
(B)莫謂胸中無點墨,敢誇手上有全能
(C)但願文人常駐足,且將世事寫從頭
(D)笑我如觀雲裡月,憑君能辨霧中花


22(D).

16. 朗讀與其他表達方式的區別,下列何者錯誤?
(A)朗讀忠於文稿意旨,細心揣摩;演說表達個人見解,以說服為目的
(B)朗讀因作者個性而有不同聲情變化;說故事運用摹聲、扮演來強化
(C)朗誦多以抒情或敘事詩歌為題材;朗讀多是第一人稱言志論理之作
(D)朗讀應配合對方角色而調整情緒;報告則依內容主題展現個人風采


23(C).

40.關於《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所明訂各學習階段之識字學習重點,以下敘述 何者有誤?
(A) 識字學習的重點在第一、二學習階段,第一學習階段應重視「學以 讀」的發展,第二學習階段則應重視「讀以學」的發展
(B) 第一學習階段的用字,應該盡量強調高頻率字、具體詞,生字的識讀應該重視不 同課文文本的 重複性
(C) 第二學習階段起則強調分析字的筆畫對於辨識字的影響,宜採筆畫(部首、聲 旁)歸類,協助以部首及聲旁識字
(D) 第三學習階段以後僅於生難字詞、歧音異義的字詞附上注音


24(D).

閱讀下文,回答第 31-32 題:
荔枝生巴峽間,樹形團團如帷蓋;葉如桂,冬青;華如橘,春榮;實如丹,夏熟。朵如葡萄, 核如枇杷,殼如紅繒,膜如紫綃,瓤肉瑩白如冰雪,漿液甘酸如醴酪。大略如彼,其實過之。 若離本枝,一日而色變,二日而香變,三日而味變,四五日外,色香味盡去矣。
元和十五年夏,南賓守樂天,命工吏圖而書之,蓋為不識者與識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白居易 〈荔枝圖序〉)

【題組】31.關於本文寫作手法的敘述,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A)描述樹身、葉、花時,皆以植物為喻
(B)描述果實特性時,皆以常見水果為喻
(C)詳略分明,詳述生長區域及樹形觀察
(D)主次分明,果實特徵為全文描述重點


25(D).

閱讀下文,回答第 38-39 題:
       晉升平中,有人入山射鹿。忽墮一坎,窅然深絕,內有數頭熊子。須臾,有一大熊來,瞪視此人。
人謂必以害己。良久,出藏果,分與諸子,末後作一分,置此人前。此人飢甚,於是冒死取啖之,既 而轉相狎習。熊母每旦出,覓果食還,輒分此人,賴以延命。熊子後大,其母一一負之而出。子既盡, 人分死坎中,窮無出路。熊母尋復還入,坐人邊。人解其意,便抱熊足,於是躍出。竟得無他。(《搜神後記•熊穴》)

【題組】39.若將本文改寫為紀實報導,下列最適合作為標題的是:
(A)大難不死,獵人憑空穴藏果求生
(B)臨死孤絕,獵人與熊子困死穴中
(C)為求生路,獵人冒死與熊子爭食
(D)萬物有情,熊母予野果救活獵人


快捷工具

教甄◆國文(國小幼兒)自由測驗(難度:隨機)-阿摩線上測驗

方郁文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9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