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只有測驗,才能知道自己讀書的盲點
100
(1 分27 秒)
模式:循序漸進模式
【常錯】 - 警察政策與犯罪預防 - 犯罪學難度:(36~40)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A).

6 以刑罰威嚇一般社會大眾,使其不敢犯罪,達到預防犯罪的效果,是為何種理論?
(A)消極一般預防理論
(B)積極一般預防理論
(C)特別預防理論
(D)社會防衛理論


2(D).

7 學者 H. Goldstein 曾提出解決治安問題的過程:詳盡的犯罪分析、精準辨識犯罪問題、瞭解目前的警察作為、提出現 行以外方案、評估資源及所有方案的優缺、選擇最適當方案。此過程稱為下列何者?
(A)修復式正義
(B)犯罪被害調查
(C)社會性預防策略
(D)問題導向警政


3(C).

15 情境犯罪預防(situational crime prevention)背後的假設為何?
(A)犯罪是人性本惡的展現
(B)犯罪是家庭社會化不良的結果
(C)犯罪是機會造成的
(D)犯罪是差別學習的結果


4(B).

2 警察政策制定者本身若認知或反省到政策有缺失,希望調整政策目標或技術;或由於外在環境壓力所致, 欲加強政策實現目標的程度,此概念稱之為何?
(A)政策終結
(B)政策學習
(C) 政策擴散
(D)政策賡續


5(A).

12 民國 108 年 6 月少年事件處理法修正,將少年虞犯從 7 種縮減為 3 種,下列那一項並非虞犯之項目?
(A)經常與素行不良者交往
(B)無正當理由經常攜帶危險器械
(C)有施用毒品或迷幻物品之行為而尚未觸犯刑罰法律
(D)有預備犯罪或犯罪未遂而為法所不罰之行為


快捷工具
完全正確!

【常錯】 - 警察政策與犯罪預防 - 犯罪學難度:(36~40)-阿摩線上測驗

?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