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多做阿摩測驗,減少紙張列印愛地球!
100
(37 秒)
模式:今日錯題測驗
科目:高普考/三四等/高員級◆國文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C).

6 「林肯擔任美國總統時,為了解決南北戰爭的後續問題,經常煩惱不已。有一次在 國會裡,一位議員望著不停長吁短嘆的林肯,以充滿憐憫的口吻說道:『希望以後 上帝是站在你那邊。』不料林肯聽了後,似乎並不領情,除了感謝他的好意之外, 還板著臉,一臉正色地說道:『我可並不希望這樣。』台下開始議論紛紛起來,有 些人罵林肯不識好歹,有人摸不清他葫蘆裡賣得是什麼藥。這時林肯才慢條斯理地 繼續說道:『我只希望主是站在對的那一邊,而不是我這一邊。』」 根據上文所述,林肯是怎樣的人?
(A)深思熟慮,謀定而動
(B)察納雅言,從善如流
(C)實事求是,唯義是從
(D)矯俗干名,鬻聲釣世


2(A).

9. 《紅樓夢》中有一段關於荼蘼花的敘述: 湘雲便抓起骰子來,一擲個九點,數去該麝月。麝月便掣了一根出來。大家看時, 上面是一枝荼蘼花,題著「韶華勝極」四字,那邊寫著一句舊詩,道是:「開到荼蘼 花事了。」註云:「在席各飲三杯送春。」麝月問:「怎麼講?」寶玉皺皺眉兒,忙 將籤藏了,說:「咱們且喝酒罷。」 下列選項,最符合此籤意涵的是:
(A)暗喻榮、寧二府即將沒落,盛極而衰
(B)意謂麝月酒量不如當年,歲月不饒人
(C)意指湘雲正值芳華盛年,人面桃花相映紅
(D)暗示寶玉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3(A).

6 韓非子重法術勢兼用,他曾說「術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責實,……課群臣之能 者也,此人主之所執也。」依據文意,其主要功能與現今政府的那個部門接近?
(A)考試院
(B)行政院
(C)司法院
(D)立法院


4(B).

「有許多人生難題並不需要今天來解決,因為『明天』早就準備好了一切。我有一個 朋友告訴我,他怎麼樣在困苦的環境中完成了學業。有好幾次,他在夜裏痛哭,但 是『明天』替他抹去眼淚。有好幾次,他幾乎絕望,但是『明天』給他帶來生的意 志。有好幾次,他想向整個惡劣的環境報復,但是『明天』告訴他報復雖然可以出 氣,但是也表示『沒有志氣』。他幾乎軟弱到完全依靠『明天』扶著他走路,一步是 一步,一個『明天』捱過一個『明天』。現在,他完成志願,『銑鐵』在烈火中造成 劍。這是『明天』所經營的一個最大的奇蹟。」
【題組】2 根據上文所述,其旨意與下列選項最接近的是:
(A)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B)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C)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D)聽天且由命,逆來而順受


5(B).

5 「我一直沒有深入思考過,為什麼對糖的需求會成長得如此劇烈且能持續數世紀之 久?又為什麼甜味是人人渴望的味道?我以為上述問題的答案顯而易見——誰不喜歡甜?然此刻的我察覺到,我這種缺乏好奇心的表現,無疑也是一種愚昧。我將需求視為理所當然;但是,需求為什麼會增加?我們必須了解是什麼機制讓需求能順利運作。」
下列選項何者符合本文意旨?
(A)針對理所當然的現象提出質疑是一種愚昧
(B)以為理所當然的現象可能是被建構出來的
(C)大家都喜歡甜食,是因身體對糖分的需求
(D)隨著全球人口數的攀升,糖的需求量增加


6(C).

8 「藝術可以提供一個宏大而嚴肅的觀點,讓我們檢視自身處境當中的辛苦艱難,讓我們體認到自己的微不足道,讓我們理解到人類面臨的問題相較於永恆之道是多麼瑣碎渺小,從而使我們更能夠理解每個人在人生中的悲劇。」 下列選項,何者最接近上文旨意?
(A)鐘鼎山林都是夢,人間寵辱休驚。只消閒處遇平生
(B)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C)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D)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閒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7(C).

7 「沒有嚐過窮苦,不懂得安逸的好處;沒有感到人生的寂寞,不能了解真愛的價值。同樣地,未曾有過經驗的孺子,難以了解天真之可貴;老年人所以會和藹可親,也是因為曾受過了經驗的洗禮。必定要對於人世上萬物萬事全看淡了,然後對於一二件東西的留戀才會倍見真摯動人。」
根據上文,下列選項何者最接近文意?
(A)甘將泥尾隨龜後,尚有雲心在鶴前
(B)獨當春盡情何限,尚有秋期別未遙
(C)存亡慣見渾無淚,鄉井難忘尚有心
(D)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


8(D).

5 「『文明』在最初只是匿藏於人類顱骨中的一個執念,只是在說『我想知道』而已。 想知道什麼?什麼都想知道。也正是在這樣的欲力驅動之下,人類發現知識、主導 宗教、建立制度、辯證概念、創造文明,從而意圖以文明規範事物、解釋世界、理 解世界。這些『理論』成形之後,由於人類對自己的執念與智慧之自信,理論遂成 了主導一切的壓倒性力量。」 關於「文明」的敘述,下列那一個選項最接近上文旨意?
(A)就是人類對於完美世界的投射
(B)不證自明而成為壓倒性的力量
(C)由人類對顱骨蘊藏的執念形成
(D)是由許多理論所主導而建構的


9(D).

9 「臺灣因為地勢問題仰賴水庫蓄水,但河川夾帶上游泥沙,水庫底不斷產生淤泥。淤 泥這種具備黏性且高含水的特質,過去除了填海造陸外,便只能作為建築物的輕質 骨材,可是近年新的價值被提煉出來。臺灣陶土生產不多,便有在地業者與藝術家 透過對水庫淤泥特性的研究,嘗試用這項材料取代陶土。線型經濟讓原料只從『搖 籃到墳墓』,有限的地球資源不斷消耗,而製造過程則不斷有廢棄物產出,現代的循 環經濟則是『搖籃到搖籃』的設計原則,廢棄物可以轉為原料,讓資源不停地循環 使用。水庫淤泥透過循環經濟的概念,就可以讓這些廢棄物,藉由原有特性,重新 發揮新的價值。」 下列那個選項最符合上文的要旨?
(A)水庫淤泥的特性在於具黏性且含水量低
(B)線型經濟可以讓所有的廢棄物轉為原料
(C)現代循環經濟仍處在需要扶助的搖籃期
(D)運用廢棄物的特性可以取代既有的原料


快捷工具
完全正確!

今日錯題測驗-高普考/三四等/高員級◆國文-阿摩線上測驗

吳采宸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