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寧願錯在阿摩,贏在考場!
100
(1 分4 秒)
模式:循序漸進模式
【精選】 - 教甄◆教育專業科目-中等2024~2022難度:(501~525)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D).

18. 康德(I. Kant)提出了許多重要的倫理學理念,而成為道 德教育的重要基礎。下列哪一項是他主張的原則?
(A) 快樂原則
(B) 情感原則
(C)中庸原則
(D) 自律原則


2(B).

23. 根據「桃園市國民中小學校長及教師公開授課實施要 點」,其中「授課人員應說明觀課課堂之教學單元, 對於觀課者及觀察內容作簡要說明,並依約定進行小 組觀察或全課室觀察」屬於下列哪一個公開授課之實 施流程?
(A) 共同備課
(B) 說課活動
(C)公開授課
(D) 專業回饋


3(B).

23. 根據「桃園市國民中小學校長及教師公開授課實施要 點」,其中「授課人員應說明觀課課堂之教學單元, 對於觀課者及觀察內容作簡要說明,並依約定進行小 組觀察或全課室觀察」屬於下列哪一個公開授課之實 施流程?
(A) 共同備課
(B)說課活動
(C) 公開授課
(D)專業回饋


4(A).

19. 相較於「我思故我在」或「眼見為憑」等傳統哲學觀點,受到數位科技發展之影響, 社群媒體散播大量真假難辨的訊息,更營造出「雄辯勝於事實」或「感覺超越理智」等狀況,而這更被學者稱之為「後真相」(post-truth)狀況。請問下列何種哲學隱喻可以協助反省當前的「後真相」困境?
(A)洞穴寓言
(B)種族偶像
(C)刺蝟與狐狸
(D)引領入門


5(D).

24. 新北國中在校訂課程實施一年後,進行總結性課程評鑑時,較不適合採取下列哪一 項做法?
(A) 調查家長對其子女學習的意見
(B) 分析學生達成校本指標的程度
(C) 訪談教師實施該課程時的想法
(D) 評估評鑑人員公正判斷的程度


6(C).

48. 依據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有關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組織與運作,何者錯誤:
(A)學校課程發展 委員會之組成及運作方式由學校校務會議決定之;
(B)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成員應包括學校行政人員、年 級及領域/群科/學程/科目(含特殊需求領域課程)之教師、教師組織代表及學生家長委員會代表;
(C)國 民中學教育階段應再納入專家學者代表;
(D)各級學校並得視學校發展需要聘請校外專家學者、社區/部落 人士、產業界人士或學生


7(A).

25. 以下何人主張:在教育方法上,強調動態的教學方式、活動的教學方式,不要強迫兒童 作出學習的活動,而是利用興趣原理,讓兒童在有目的的活動中,使興趣與努力相結 合,有效地達成教學的目標,其著有《民主主義與教育》一書聞名?
(A)杜威
(B)裴斯泰洛齊
(C)蒙特梭利
(D)布魯姆。


8(A).

49.布魯納的「螺旋式課程」組織型態,符合哪兩種課程組織的規準?
(A)繼續性和順序性
(B)繼續性和銜接性
(C)順序性和統整性
(D)統整性和銜接性


9(C).

75.在教師專業發展機制中,由二位以上的教師「透過彼此觀察教學活動,改進教學問題, 並學習新的教學方法」,最接近下列何種視導方式?
(A)合作型視導
(B)發展視導
(C)同儕視導
(D)自我視導


10(D).

6. 當「學生可進行推理、判斷、抽象思考等較高級的心理活動」時,其分別達到皮亞傑(J. Piaget)以及布魯納(J. Bruner)主張的何種 認知發展階段?
(A)形式運思期;形象表徵期
(B)具體運思期;符號表徵期
(C)符號表徵期;形式運思期
(D)形式運思期;符號表徵期


11(B).

11. 有關植基於「認知學習理論」學習方法的說明,下列何者有誤?
(A)領受學習(reception learning)重視教師在課堂中進行闡釋性教學
(B)訊息處理學習論(information-processing theory of learning)主張學習必須補捉學生反應的後果
(C)鷹架作用(scaffolding)講求教師在學習的關鍵處協助學生
(D)發現學習論(discovery learning)強調學生的主動性


12(D).

12. 有關教育行政理論的說明,下列何者有誤?
(A)科學管理學派強調標準化的工作環境、設備和工具
(B)霍桑實驗(Hawthorne Experiments)顯示社會與心理因素亦會影響組織績效。
(C)科層體制學派旨在追求最理性的決定與最高的效率
(D)XY理論學派主張系統的動態與非線性特質


13(D).

[題組二] 請閱讀下列敘述,回答下列49-50題。 黃老師自編一份標準參照測驗,對全班學生進行前測與後測測驗,以瞭解學生對學習內容的精熟程度。其中,有四個試題的前測和後 測難度如下表。


【題組】49. 乙題和丙題的教學敏感度分析指標值分別為多少?
(A) .25 和 .16
(B) .65 和 .40
(C) .42 和 .16
(D) .50 和 -.20


14(C).

8. 小邱是國中技藝班的學生,她發現自己對餐飲、美髮與服裝設計都很有興趣,但不知如何做選 擇,於是向導師求助,導師陪伴小邱就其未來各項出路,分析每個生涯選擇方案的利弊得失, 以及考慮因素之加權計分與計算,最後小邱學會為自己排定各個生涯選項之優先順序。此種做 法,最可能是下列何者?
(A)決策樹。
(B)職業組合卡。
(C)生涯決定平衡單。
(D)工作價值排序。


15(C).

107. 人造物鷹架與人的鷹架的差異性。何者為是?
(A) 電腦軟體鷹架比人的鷹架更具靈活性
(B) 人造物鷹架可以作許多的調整,人的鷹架則否
(C) 人造物鷹架無法得知每個人的 ZPD,只能透過事前規劃設定。
(D) 人造物鷹架較能維持在受教者的 ZPD,並可以即時糾正


16(C).

25.跨領域及課程統整教學是十二年國教課綱強調的重點,以下敘述何者正確:
(A)多學科(multidisciplinary)統整模式是指多學科跨越學科界限,將不同學科的知識和技能有機地整合在一起, 創造出全新的學習體驗和知識領域。
(B)依據課綱規定跨領域統整課程最多佔領域學習課程總節數五分之一,並應於彈性課程中實施,不能占用部定課 程節數。
(C)統整可以以合科形式為之,但統整之道,未必一定要以合科教學的方式進行,分科教學亦有統整之道,不必勉 強為統整而統整。
(D)跨領域課程教師必須多位教師進行協同教學,無法單人教學,因此跨領域共備社群就是老師之間凝聚教學設計 與共識的重要機制。


17(D).

30.對於教師自我效能感的探討,何者有誤?
(A)教師相信自己具備組織和課程執行課程的能力,能掌控教學、教學策略、教學互動的核心信念,是對自我能力的 判斷。
(B)教師自我評價自身或集體教學計畫、組織或執行教學行動,在針對各種不同素質的學生的教學工作裡,達成教育 目標的效能信念。
(C)教師對自己教學能力或自己能影響學生學業成就的一種評價或信念。
(D)高效能感的教師相信其他老師有能力達成教育目標及任務,對學生的學習也有較高的幫助。


18(C).

37.依據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以下何者為第四學習階段學生特性及學習重點的描述:
(A)協助學生試探不同學科的性向。
(B)奠定語言及符號運用的基礎。
(C)持續提升所有核心能力,協助學生建立合宜的自我觀念。
(D)著重生活習慣及品德的培養。


19(D).

34. 當老師遇到小孩作弊時,老師可以說類似「我知道你想考好,想幫朋友」這樣的話,接著再 分享自己的看法,不會將小孩的動機歸因為污穢的。這比較是諾丁(N. Noddings)關懷倫理 學道德教育方法中的哪一項?
(A)身教(modeling)
(B)對話(dialogue)
(C)練習(practice)
(D)肯定(confirmation)


20(C).

66. 教師教學需考量學生的差異,以便落實差異化教學,下列何者並非其主要的側重點?
(A)學習起點
(B)學習型態
(C)學校文化
(D)家庭文化


21(A).

17. 有一半的分數高於某數值,另一半的分數低於此數值,那麼,此數值是集中趨勢的哪一種測量方法?
(A)中位數
(B)眾數
(C)平均數
(D)四分位數。


22(B).

19. 某項測驗採用標準分數 Z 的衍生公式進行計算,其公式為 70+5Z。該次測驗有 1600 名考生,強強是考生之一,他的分數 為 70.86,下列何者一定正確?
(A)強強的原始分數低於母體平均數
(B)原始分數比強強高的人低於 50%
(C)該次測驗的母體平均數是負的
(D)該次測驗的母體標準差是負的。


23(A).

24. 想要評估學生學習表現中的學習潛力,下列何種評量方式最適合?
(A)動態評量
(B)總結性評量
(C)診斷性評量
(D)實作評量。


24(B).

29. 林老師自編一份數學測驗(60 題),打算讓學生在月考前好好複習,蔡老師又想讓這份自編測驗可以成為一份信度良好的 題目,他採用重測信度來進行,請問下面所描述的哪一種改變最能提高林老師自編測驗的重測信度?
(A)採用倒扣的計分方式
(B)去掉與總分負相關的題目 8 題
(C)去掉與總分正相關的題目 8 題
(D)刪掉 8 題所有學生全部答對的題目。


25(B).

29. 下列有關轉型(transforming)領導和互易(transactional)領導的敘述,何者正確?
(A)轉型領導指的是發生在領導者與被領導者之間的交換行為
(B)轉型領導指的是領導者注意被領導者的需求和動機,使之發揮最大潛能
(C)互易領導給與被領導者關心,提供被領導者學習的工作機會
(D)互易領導鼓勵打破傳統、挑戰,讓被領導者創新發展自己的方式


【非選題】
第一回: 四、 心理學家認為動機是促使個體表現出某種行為的原動力,請解釋何謂內在動機(intrinsic motivation)及外在動機(extrinsic motivation)。

快捷工具
完全正確!

【精選】 - 教甄◆教育專業科目-中等2024~2022難度:(501~525)-阿摩線上測驗

連珮如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