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只有想不到的事,沒有做不到的事。
87
(57 秒)
模式:試卷模式
試卷測驗 - 105 年 - 105 臺北市立仁愛國民中學音樂科正式教師甄選:教育專業科目#98342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A).
X


1. 下列那一派別的教育哲學理論,將學習者比喻為如同小宇宙的自我,認為學習必須仰賴學 生的自覺?
(A)實在論
(B)觀念論
(C)分析哲學
(D)實用主義。


2(D).

2. 根據「學習金字塔」理論,不同的學習方法會產生不同的學習效果。下列學習方法效果的 排序何者正確?(1)聆聽式學習 (2)教別人或立即應用 (3)小組討論式學習 (4)示範式學 習 (5)實作演練式學習。
(A) (3)>(4)>(2)>(1)
(B) (4)>(3)>(2)>(1)
(C) (5)>(4)>(3)>(2)
(D) (5)>(3)>(4)>(1)。


3(C).

3. 主張「任何知識可以轉換成任何年齡學習者可以學習的形式」的學者是:
(A)奧蘇貝爾(D. P. Ausubel)
(B)布魯姆(B. Bloom)
(C)布魯納(J. S. Bruner)
(D)皮亞傑(J. Piaget)。


4(B).

4. 英國學者哈格雷斯夫(D. Hargreaves)以中小學教師為對象所做的研究發現:教師會受到同 儕非正式團體規範之約束,下列何者是其中的一項規範?
(A)關懷學生
(B)教室自主
(C)服從上級領導
(D)增進親師關係。


5(B).

5. 下列何者較符合於葛蘭西(A. Gramsci)對於「文化霸權」觀念所作的闡釋?
(A)文化霸權與武力霸權均屬於強制性的霸權
(B)文化霸權的取得及鞏固有賴意識型態的操作
(C)文化霸權的來源包括所有的國家機器及文化機制在內,諸如軍事、政治、教育及宗教等 機制
(D)對於勞工階級而言,取得政權的過程中,最好的方式是先以武力霸權取得統治地位,再 以文化霸權鞏固政權。


6(A).

6. 游老師在處理學生行為問題時,第一步先把個人情緒和既有預設「放入括弧中,存而不論」 。 請問這種「放入括弧法」(the method of epoché)是哪一種哲學主張的應用?
(A)現象學
(B)自然主義
(C)批判理論
(D)後現代主義。


7(A).

7. 從教育社會學的角度而言,延長國民教育年限的作法之所以可以促進教育機會均等的原因 是什麼?
(A)全民接受共同教育的時間加長,來自低階層子女終止其學校教育的時間亦減緩
(B)促使各區域在教育資源上的分配更加公平
(C)降低了每位學生接受教育的單位成本
(D)可以抑制升學明星學校的過度成長。


8(A).

8. 阿翔的父母都是醫生,從小就有許多資源去補習,難怪會考上醫學系。這種從既存社會階 級利益的不平等出發的觀點,屬於下列何種理論或學派的主張?
(A)衝突理論(conflict theory)
(B)系統理論(system theory)
(C)科層組織(Bureaucracy)
(D)結構功能學派(structural functionism)。 


9(C).

9. 下列敘述何者最為正確?
(A)吉爾福德(Guilford)的智力結構論將後設認知(meta-cognition)列為智力的三個向度 之一
(B)皮亞傑(Piaget)認為每一個發展階段的認知結構都是「領域特定的」(domain-specific)
(C)皮亞傑(Piaget)認為處於前運思期的孩子已有物體恆存的概念
(D)維果茨基(Vygotsky)提出「鷹架」(scaffolding)這個名詞與概念,只強調大人(或專家) 對小孩(或生手)的協助。


10(B).

10. 教師在講述「荊軻刺秦王」這個歷史事件後,請學生分析自己可能成為荊軻或不可能成為 荊軻的原因,這主要是在培養學生下列哪一種智能?
(A)人際智能
(B)內省智能
(C)肢體動覺智能
(D)邏輯數學智能。


11(B).

11. 嘟嘟從小喜歡自言自語的「碎碎唸」,這樣的習慣讓人很受不了,也經常受到朋友的嘲笑, 想不到長大後他竟成了有名的饒舌歌手。這是 Freud 所稱的那一種防衛方式?
(A)轉移作用
(B)昇華作用
(C)反向作用
(D)合理化作用。


12(C).有疑問
X


12. 阿勝曾答應父親不再爬樹,但為了救樹上的小貓他還是爬了樹,但阿勝相信父親不會責備 他。請問依據賽爾門(R. Selman)的角色取替理論,阿勝處於下列哪一個階段?
(A)自我中心或未分化的觀點(egocentric or undifferentiated perspective)
(B)自我反省的角色取替(self-reflective role taking)
(C)相互性的角色取替(mutual role taking)
(D)社會的角色取替(societal role taking)。


13(B).有疑問

13. 赫爾巴特(Herbart)及其弟子所主張的「五段教學法」,重視教材的排列與提示,需要注意 新舊表象的類化原則,是屬於下列哪一種心靈論的教育學說?
(A)心靈實體說
(B)心靈狀態說
(C)唯物主義心靈論
(D)實驗主義心靈論。


14(C).有疑問
X


14. 有一個國中的教師群決定以「機器的發明」為主題,進行課程統整,教師共同決定在語文 領域中納入發明家的閱讀與寫作、在電腦課中納入機器的流程圖製作、在自然與科技領域 中實際製作模型,請問這是屬於何種課程統整的模式?
(A)聯立式
(B)並列式
(C)共有式
(D)張網式。


15(B).
X


15. 下列何者是「歷程模式」的課程設計強調的原則?
(A)預先確定具體的教育目標
(B)規定學生學習的行為結果
(C)兼重預定教育目標與學習效果
(D)鼓勵學生探索具有價值的學習內容。


16(A).

16. 社會學習論者班度拉(Bandura)在解釋道德行為如何建立時,強調在哪一個階段是主要採用 了聯結論中古典制約與工具制約兩種學習原理,而特別強調工具制約學習中增強作用?
(A)賞罰控制
(B)歸因情境
(C)抗拒誘惑
(D)觀察學習。


17(B).

17. 廖老師在教導學生學習策略時,運用「示範、說明、同儕與教師支持中練習、回饋、學生 獨立練習、回饋」的教學作法,請問這是哪一種教學策略?
(A)定錨教學(anchored instruction)
(B)認知學徒制(cognitive apprenticeship)
(C)編序教學法(programed instruction)
(D)專題導向教學(project-based learning) 。


18(A).有疑問

18. 葛雷瑟(W.Glasser)認為學生有五種基本的心理需求,其中學生的想法和地位受到重視,是 屬於以下哪一種心理需求?
(A)權力的需求
(B)隸屬的需求
(C)自由的需求
(D)樂趣的需求。


19(B).

19. 報載北部某國立大學學生小祥和萱萱到發發大賣場買烤肉用品後,竟直接將手推車推回宿 舍,並坐在推車内玩耍嬉戲,最後還將手推車棄置。後經賣場查獲,與學校達成共識,對 這兩位學生不提告,但要將推車還給賣場,並要求學生到大賣場進行勞動服務,協助整理 賣場手推車。若從心理學家阿德勒(A. Adler)的觀點來看,此一處理作法係指下列何者?
(A)自然後果(natural consequences)
(B)邏輯後果(logical consequences)
(C)意外後果(accidental consequences)
(D)預期後果(anticipative consequences)。


20(B).

20. 提出學校處於「混沌邊緣」(edge of chaos),一方面在秩序世界累積資訊,一方面在混沌 世界中進行非線性之改革變化,是下列哪一項理論之主張?
(A)混沌理論
(B)複雜理論
(C)衝突理論
(D)鐘擺理論。


21(D).

21. 史塔佛賓(D. Stufflebeam)的 CIPP 評鑑模式強調將評鑑所得的資料呈現給做決定者,以 協 助其做出好的決定,進而促進組織的改革。此種評鑑屬於下列何種評鑑模式?
(A)目標達成模式
(B)內在效標模式
(C)外在效標模式
(D)助長決定模式。


22(C).

22. 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情境中,面臨實際困難問題,為解決該問題,而尋求專家學者或組織成 員共同合作,以進行有系統的研究,期能解決其實際困難問題,此種研究過程和方法,可 稱為:
(A)實驗研究法
(B)個案研究法
(C)行動研究法
(D)調查研究法。


23(B).

23. 臺北市目前倡導國中應推動共同備課、公開觀課及議課,試問其較不屬於下列何者所強調 的主要理念?
(A)授業研究
(B)翻轉課堂
(C)學習共同體
(D)專業學習社群。


24(B).

24. 認知治療強調困擾我們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們對事情的看法,惟不同學者所提出的認 知用語各異,試問下列描述何者正確?
(A)阿德勒(A. Adler)提出「非理性信念」(irrational beliefs)
(B)貝克(A.T. Beck)提出「認知扭曲」(cognitive distortions)
(C)艾利斯(A. Ellis)提出「負向內言」(negative self-statements)
(D)麥森朋(D. Meichenbaum)提出「私人邏輯」(private logic)。


25(B).有疑問

25.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強調素養導向,重視學生在學校內所學習到的課程 內容能應用在不同的脈絡情境,也就是產生學習遷移,並希望學生能產生創新的想法。這 樣的理念比較接近卡泰爾(R. Cattell)智力理論的哪一種智力?
(A)組合智力
(B)流動智力
(C)晶體智力
(D)脈絡智力。


26(D).有疑問

26. 自 103 年 8 月起,將目前高中職、五專多元入學管道加以整合。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特色招生」分為甄選及考試分發入學
(B)「免試入學」的名額占該免試就學區總核定招生名額的 75%以上
(C)「共同就學區」內的學生,可申請屬區內所有適合的高中職就讀,不必為了學區搬家遷 戶口
(D)所謂「就學區」 ,是以直轄市、縣市行政區兼採現行登記分發區為範圍所規劃的就學區, 共 16 區。


27(B).

27. 教師對於學生回答問題的處理方式中,下列何者亦稱為蘇格拉底法﹙Socratic method﹚?
(A)直接回饋法
(B)間接回饋法
(C)延伸策略法
(D)交叉研究法。


28(C).

28. 在教育研究上那位學者曾提出針對「課程所呈現的是誰的知識?課程內容是誰來選擇的」 等提出與意識型態及文化霸權的相關教育研究概念?
(A)泰勒(R. Tyler)
(B)楊格(M. F. D. Young)
(C)艾波(M. Apple)
(D)皮特斯(Richard Peters)。


29(C).

29. 李老師在自然與生活科技的課堂上,要求學生先揣測將乒乓球用線垂掛置於水龍頭的水流 附近,思考其所可能產生的結果,再指導學生進行實驗,結果產生乒乓球被水流吸引過去 的現象。李老師是應用探究發現教學中的哪一項策略?
(A)歸納法
(B)演繹法
(C)矛盾事件法
(D)解決問題法。


30(A).

30. 教育部於 103 年所公布將於 107 學年度實施之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中,規範: 「為持續提升教學品質與學生學習成效,形塑同儕共學的教學文化,校長及每位教師每學 年應在學校或社群整體規劃下,至少公開授課幾次」?
(A)一次
(B)二次
(C)三次
(D)四次。


31(C).有疑問

31. 關於教育部所推動的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計畫,以下敘述何者正確?
(A)自願參與評鑑之教師,原則上每三年接受一次學校評鑑
(B)評鑑方式分為教師自我評鑑、校內評鑑及學者專家評鑑等三種
(C)教師自我評鑑由受評教師根據學校自行發展之自我評鑑檢核表,填寫相關資料,逐項檢 核,以瞭解自我專業發展之表現
(D)評鑑向度涵蓋課程設計與教學、班級經營與輔導、研究發展與進修、敬業精神及態度四 面向,其規準由教育部訂定。


32(D).

32. 常聽到批評某教師為「教書匠」,而不是「教育家」。下列何者屬於「教育家」不同於「教 書匠」所獨特擁有的特徵?
(A)豐富的教材知識
(B)純熟的教學方法
(C)奉公守法的精神
(D)聖哲般的胸懷與抱負。


33(A).

33. 小甄總是努力爭取高分,很在意自己是否贏過班上同學;小芬並不熱衷於拿高分,只希望 成績不要在班上墊底就好。根據成就目標理論,小甄和小芬的成就目標導向 依序為何?
(A)趨向表現目標、逃避表現目標
(B)趨向表現目標、逃避精熟目標
(C)趨向精熟目標、逃避表現目標
(D)趨向精熟目標、逃避精熟目標。


34(A).

34. 課程設計時,小學階段著重性別外表特徵的學習;中學階段則著重性別意義、差異及社會 中矛盾現象的學習。請問,此種課程內容的安排,屬於下列何種原則?
(A)程序性
(B)銜接性
(C)統整性
(D)均衡性。


35(B).

35. 對於個別化取向的教學方法,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教師採取精熟學習法時,需將精熟標準訂為 100%
(B)配合學習目標,編選分組教材是 IGE 個別化教學法的要素
(C)凱勒式教學法主要是培養學生獨立自學,不需要單元考試
(D)自學輔導法是由學生自己學習,教師不需解答學生的疑難。


36(C).

36. 如果有 75 人接受數學測驗,高、低分組(即整個測驗中得高分的前 27%,得低分的後 27%) 各有 18 人、 12 人答對某一個題目,試問該題目難度指數是多少?
(A).65
(B).70
(C).75
(D).80。


37(C).有疑問

37. 下列有關實作評量的描述何者正確?
(A)學生必須獨立完成
(B)題目結構性佳
(C)直接判斷表現的評量
(D)要求一致性的結果。


38(C).有疑問

38. 公園中,一群媽媽帶著學齡前的小孩在遊玩。王太太發現自己的小孩闖入花圃禁區,拔下 各種顏色的花朵, 揉了又聞,看了再看。王太太一急之下,大聲訓斥小孩,再亂拔花草, 就要將他送到駐衛警察接受懲罰。李太太委婉相勸,小孩生性好奇,應該讓他好好探索, 不要動不動就訓責。王太太則以為從小就應給予規範,否則長大後會目無法紀。請問王太 太和李太太教育小孩態度之不同,最適合用以下哪兩位教育哲學家思想之對比加以說明?
(A)斯普朗格(Spranger)和赫斯欽(R. M. Hutchins)
(B)杜威(J. Dewey)和布伯(M. Buber)
(C)赫爾巴特(J. Fr. Herbart)和盧梭(J. Rousseau)
(D)懷得海(A. Whitehead)和赫思特(P. H. Hirst)。


39(D).有疑問
X


39. 「教育目的應與生命目的緊密結合,而兩者之結合又受歷史條件的制約,因而,只有生命 目的才可以導引教育目的」。這種教育目的的主張是以下哪一位教育家提出的?
(A)斯普朗格(E. Spranger)
(B)狄爾泰(W. Dilthey)
(C)波爾諾(D.F. Bollnow)
(D)嘉達美(G.- H. Gadamer)。


40(C).有疑問

40. 有關藝術在教育上的功能,有兩個極端的說法,其一以為藝術可以體現精神自由,因而透 過藝術可以促進 人性自由開展;其二認為藝術是真實的模仿,透過藝術,尤其是虛幻藝術, 根本無法導向真知,更遑論乎人格之養成。以下哪兩位教育家的思想代表了這兩種藝術教 育理論的差異?
(A)鴻博(W. von Humboldt)和布伯(M. Buber)
(B)赫爾巴特(J. F. Herbart)和盧梭(J.- J. Rousseau)
(C)席勒(Fr. Schiller)和柏拉圖(Plato)
(D)萊因(W. Rein)和康德(I. Kant)。


快捷工具

試卷測驗 - 105 年 - 105 臺北市立仁愛國民中學音樂科正式教師甄選:教育專業科目#98342-阿摩線上測驗

ICAN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8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