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不做阿摩,不會怎麼樣,做了阿摩,你會很不一樣
90
(2 分13 秒)
模式:近期錯題測驗
科目:教師檢定(教檢)◆中等學校◆課程教學與評量(舊名:中等學校課程與教學)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C).
X


23.某位老師在發展補救教學的成就測驗時,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及雙向細目表擬定若干題項,再邀集資深教師審題。其次,找一份類似的測驗一起比較測量結果。最後,分析期末成績與成就測驗分數兩者間的關係,以評估此一成就測驗的品質。請問,此位教師在編製過程中可能未考量下列哪一項效度?
(A)區別效度
(B)內容效度
(C)同時效度
(D)預測效度


2(D).

17.王老師在自然與生活科技的課堂上,要求學生先揣測將乒乓球用線垂掛置於水龍頭的 水流附近,思考其所可能產生的結果,再指導學生進行實驗,結果產生乒乓球被水流 吸引過去的現象。王老師是應用探究發現教學中的哪一項策略?
(A)歸納法
(B)演繹法
(C)解決問題法
(D)矛盾事件法


3(C).

28.王老師自編一份 50 題的測驗,以評量學生的學習成就。經過試題分析後,下列 哪一項作法,最可能提高此測驗的信度?
(A)刪除難度值為 0 的題目
(B)刪除難度值為 1 的題目
(C)刪除與總分負相關的全部題目
(D)刪除與總分正相關較低的題目


4(C).

18.張老師使用實例教學,他舉例道:「李四上學期向張三『借』一支原子筆,後來他 『不還』;上個月李四再向張三『借』橡皮擦,後來他也『不還』」;上週他再向張三借十元,至今也沒有還。」讓同學們形成「借、不還」的概念,進而引導同學歸納出「張三有借無還,不要再借他東西了。」從蓋聶(Gagné)的八種學習階層中,屬於下列哪一項的學習?
(A)辨別學習(discrimination learning)
(B)概念學習(concept learning)
(C)反應連鎖(chaining learning)
(D)原則學習(rule learning)


5(C).

21.各學者所提出的概念或認知發展階段不盡相同, 下列哪一種是維谷斯基(Vygotsky) 所提出的概念發展階段?
(A) 感覺動作期、具體運思前期、具體運思期、形式運思期。
(B) 動作表徵期、影像表徵期、符號表徵期。
(C) 隨意期、雜思期、潛在期、真正概念期。
(D) 道德成規前期、道德循規期、道德自律期。


6(C).

7.張老師以瓊斯(F. Jones)「喜好活動時間」(preferred activity time, PAT)的班級經營策略, 使學生形成特定信念與培養合作行為。下列何者是較正確的運用方式?
(A)學生在喜好活動時間內,給予明確的學習內容與期望
(B)學生在喜好活動時間內,教師使用邏輯後果代替處罰
(C)計算學生違規時間,用以扣除學生已獲得的獎勵時間
(D)學生表現良好的時間比預期多時,給予飲料加以增強 


7(A).

5.在李老師的指導下,大明學會了網球的各種抽球手法。到了戶外球場與同學相互抽球 時,大明能夠調整抽球的手法,連續抽出好球。依據辛普森(E. Simpson)的技能領域 目標分類,大明達到下列哪個目標層次?
(A)適應
(B)創作
(C)指導練習
(D)複雜反應


8(A).

19.新民國中於國際文化日舉辦國際文化博覽會,以彰顯新住民為臺灣帶來的活力與 新氣象,並增進族群之間的瞭解與共融。根據班克斯(J. Banks)的多元文化課程設計 模式,此種透過節日融入重要議題的方式,屬於何種取向?
(A)貢獻取向
(B)附加取向
(C)轉化取向
(D)社會行動取向


9(C).

29.中學的國文課程改革,常因文言文和白話文的比例高低而有所爭議;社會領域則因 不同史觀而對專有名詞的使用,產生爭論。對此現象的解釋,何者錯誤?
(A)就寫實模式而言,這是課程設計的自然現象
(B)就課程選擇而言,這是政治勢力的角逐現象
(C)就課程組織而言,這是屬於核心課程的類型
(D)就課程設計過程而言,這是意識型態的影響


10(C).

21.某校課程發展步驟為:分析學校的內外在條件、訂定課程目標、規劃課程、實施課程、 進行課程評鑑與回饋。下列何者為該校採用的課程發展模式?
(A)自然模式(natural model)
(B)歷程模式(process model)
(C)情境模式(situational model)
(D)慎思模式(deliberation model)


快捷工具

近期錯題測驗-教師檢定(教檢)◆中等學校◆課程教學與評量(舊名:中等學校課程與教學)-阿摩線上測驗

howhow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9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