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持續努力,保持前進,成功就在不遠處
88
(1 分29 秒)
模式:今日錯題測驗
科目:教甄◆教育專業科目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D).

明哲老師教導學生利用肌肉鬆弛方法減輕學習焦慮,此方法最接近哪一種學習策略?
(A)認知策略
(B)後設認知策略
(C)動機策略
(D)支持策略


2(C).
X


近十幾年來學習典範有所轉變,以下有關學習新典範的陳述,哪三陳述最符合? 甲:強調學習如何學習 乙:強調直覺、右腦思考 丙:學習重視情境互動 丁:學習重視成果導向
(A)乙丙丁
(B)甲丙丁
(C)甲乙丁
(D)甲乙丙


3(A).

有關行為目標的敘寫原則,以下哪三項最符敘寫原則? 甲:包含教師活動或教材內容 乙:每一行為目標只配合一種學習成果 丙:強調學習歷程完成後,學生所應該表現的行為 丁:包含行為主體、行為本身、行為情境、行為結果、行為標準
(A)乙丙丁
(B)甲丙丁
(C)甲乙丁
(D)甲乙丙


4(B).

自閉症Autism兒童通常會有一或多項特徵出現頻率高於同齡者,以下哪三特徵最接近? 甲:缺乏主動與人分享的能力 乙:無法專注於一個固定事物上 丙:使用混和性的非語言動作有困難 丁:固定或重複使用個人特殊慣用語
(A)乙丙丁
(B)甲丙丁
(C)甲乙丁
(D)甲乙丙


5(A).

在古典制約論中,用食物加鈴聲配對,使狗聽到鈴聲就流口水,食物是哪一刺激或反應?
(A)非制約刺激
(B)制約刺激
(C)反制約反應
(D)制約反應


6(A).

8.中國新教育行政機構「京師大學堂」是從何時開始?
(A)清光緒二十四年
(B)清光緒三十一年
(C)宣統二年
(D)民國元年


7(A).

14.關於人性論的敘述,下列何者有誤?
(A)董仲舒同時主張性善和性惡
(B)韓愈提出性三品說
(C)朱熹提出性即理
(D)荀子主張性惡


8(C).

16.下列有關測驗信度和效度的敘述,何者正確?
(A)效度是指測驗分數的一致性
(B)當信度高時,效度一定高
(C)當信度低時,效度一定低
(D)再測信度是指測驗分數與實際行為表現的關係


9(D).

31.團體諮商中,諮商師對某些行為、感受、思考提供可能的說明,以鼓勵當事人作更深層次的自我探索, 這是哪一種諮商技術?
(A)同理
(B)聯結
(C)澄清
(D) 解釋


10(A).

32.依據布魯納(J. S. Bruner)所提倡的螺旋式課程,下列何者為課程組織原則的綜合?
(A)順序性、繼續性
(B)統整性、銜接性
(C)銜接性、繼續性
(D)統整性、順序性


11(B).
X


39.如果一般學生語文學習的要求是說出一篇文章的主旨和分段大意,教師允許某些身心障礙學生,只要說 出此篇文章的一個重點即可,這是屬於哪一種課程調整方式?
(A)學習目標的調整
(B)學習歷程的調整
(C)學習策略的調整
(D)評量方式的調整 【教育專業科目試題 共 4 頁,第 4 頁】


12(D).

4.根據伍茲(P. Woods)的看法,教師與學生的互動過程中,因面對來自各方的約限,會運用其創造力,發展一套「生存策略」。當教師 採取「保持忙碌,眼不見心不煩;或儘自講課、磨蹭時間;或與學生聊天、講故事,但不上課」。這是屬於下列哪一種策略?
(A)迴避
(B)協商
(C)社會化
(D)職能治療


13(A).

5.教育部於民國 103 年公布人才培育白皮書,有關國民基本教育方面,下列何者非其推動的策略?
(A)落實社會教育功能
(B)強化教保服務品質
(C)增進校長領導效能
(D)建置教育溝通平臺


14(B).

9.從小明的文雅行為舉止可推測其出身背景,這屬於下述何種理論?
(A)工具論
(B)習性論
(C)文憑主義
(D)功績主義


15(B,C).

16.國小高年級女學生很有可能進入青春期,下列何者不屬於青春期的第二性徵?
(A)乳房成長
(B)身高陡增
(C)月經來潮
(D)腋毛出現


16(B).

17.皮亞傑(J. Piaget)認為小學一年級兒童的僵硬思考(rigidity thought),不包括下列何種認知特徵?
(A)集中化(centration)
(B)自我中心(egocentrism)
(C)無法進行可逆性思考(reversible thinking)
(D)只注意狀態(states)而忽略了過程(process)


17(B).

22.六至八歲兒童在知覺他人、描述他人時,較常採取的觀點是下列何者?
(A)角色取替(role-taking)
(B)行為比較(behavior comparisons)
(C)心理內涵(psychological constructs)
(D)心理比較(psychological comparisons)


18(C).

27.王老師教導小雯覺察出扭曲與導致功能障礙的想法,並觀察和監控自己的負向「自動化思考」,將負向的「自動化思考」修正為合理 的想法。此種作法較屬於下列哪一取向的主張?
(A)現實治療
(B)完形治療
(C)認知治療
(D)個人中心治療


19(D).

29.依據三級輔導模式,各縣市主要提供學生三級「處遇性輔導」的機構或單位為何?
(A)地區教學醫院
(B)社區心理衛生中心
(C)各級學校輔導處(室)
(D)教育局(處)之學生輔導諮商中心


20(B).

31.在團體進行中,小強以挑戰的口吻對領導者說:「這裡好無聊,可不可以做些有趣的活動啊?」領導者應如何回應較恰當?
(A)你以為團體那麼好帶嗎?
(B)有沒有人也有同樣的感受?
(C)請你告訴我,你希望我能做什麼?
(D)謝謝你告訴我你的感受,可是別人沒有抱怨啊!


21(D).

33.課程設計的目標模式與過程模式,最主要的差異在於下列何者?
(A)目標模式重視目標,過程模式則沒有目標
(B)目標模式採用行為目標,過程模式採用表意目標
(C)目標模式重視總結性評量,過程模式重視診斷性評量
(D)目標模式預設學習結果,過程模式在過程中形成學習結果


22(A).

34.有關潛在課程的敘述,下列何者有誤?
(A)潛在課程是教師和學生無法察覺的
(B)老師的身教屬於潛在課程的一部份
(C)潛在課程的處理,需尋找潛在課程的來源
(D)潛在課程的出現可能是無意、未經設計的


23(B).
X


41.王校長想邀請外部專家參與學校的課程評鑑,在課程發展委員會上許多教師反對此做法。他們認為每學期末教師們都會填寫課程 的自我檢核表,這份資料就能幫助教師們改善課程,也就達到課程評鑑的目的了;外部專家雖然可以指出學校課程的優缺點,卻 無法提供可行的建議。 以上教師所陳述的意見中,顯現出哪些錯誤的課程評鑑觀念? 甲、形成性評鑑與總結性評鑑一樣重要 乙、外部評鑑人員無法了解學校課程的特點 丙、教師對課程的自我檢核就等於課程評鑑 丁、評鑑是為了改善課程,因此不必進行價值判斷
(A)甲乙
(B)甲丁
(C)乙丙
(D)丙丁


24(D).

42.艾斯納(E. Eisner)批評行為目標侷限了課程的可能性,於是主張在設計課程時應以表意目標取代行為目標。下列哪一個目標較符合艾 斯納的主張?
(A)培養觀察與紀錄的能力
(B)了解欒樹是先開花而後結果
(C)正確畫出欒樹花朵的形狀與顏色
(D)觀察並紀錄欒樹開花結果的過程


25(A).

42. 有關「對學習的評量」(assessment of learning,簡稱 AOL)、「評量即學習」(assessment as learning,簡稱 AAL)及「為學習的 評量」(assessment for learning,簡稱 AFL)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AAL 源自 Vygotsky 動態評量(dynamic assessment)觀點
(B)AOL 在透過形成性評量提供回饋,以引導學生改進學習
(C)AOL 讓學生從評量任務中了解自己不足以提升後設能力
(D)AFL 觀點會依據領域學習重點命題,了解總結性學習成果


快捷工具

今日錯題測驗-教甄◆教育專業科目-阿摩線上測驗

林莉芬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8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