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只要有信心,就沒有過不了的橋
90
(1 分26 秒)
模式:今日錯題測驗
科目:教師檢定(教檢)◆幼兒園◆課程教學與評量(舊名:幼兒園課程與教學)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C).

5. 教師以對話方式積極引導幼兒思考,並與幼兒共同探究。此屬於下列何種理論 觀點的應用?
(A)成熟論(maturationism)
(B)吸收論(absorption theory)
(C)社會建構論(social constructivism)
(D)社會學習論(social learning theory)


2(D).

2.下列哪一項並非蒙特梭利教師在教學中的角色?
(A)觀察者
(B)示範者
(C)指導者
(D)主導者


3(D).

2.下列哪些做法主要是在幫助幼兒了解文字的功能性? 甲、讓幼兒聆聽不同國家「早安」的說法 乙、讓幼兒覺察哪些同學的名字有「ㄚ」的音 丙、教師請幼兒確認白板上的紀錄是他們的想法 丁、每天請幼兒在簽到表上找到自己的名字並畫上心情符號
(A)甲乙
(B)甲丁
(C)乙丙
(D)丙丁


4(D).

16.有些幼兒教師認為「只要在活動中提供機會讓幼兒操弄具體物品或教具,就符合遊戲的精神。」以建構理論而言,此陳述欠缺的要素為何?
(A)遊戲必須包含與人的互動
(B)幼兒在操弄物品或教具時的年齡
(C)具體的物品或教具本身必須具有教育功能
(D)操弄物品或教具時,幼兒要有心智活動的涉入


5(B).
X


7.有關當代課程典範的轉移是循著下列哪一項軌跡?
(A)技術典範→實用典範→批判典範
(B)技術典範→批判典範→實用典範
(C)實用典範→技術典範→批判典範
(D)批判典範→技術典範→實用典範 2


6(D).

24.有關教師規劃學習區材料和活動的敘述,下列何者較能增進幼兒的轉換思考 (transformational thinking)? 甲、娃娃家提供迷你尺寸的傢俱和食物模型以豐富扮演經驗 乙、科學區飼養寵物並規劃值日生每天定時定量餵食的照顧經驗 丙、積木區提供積木、滾珠和漏斗等材料讓幼兒組合玩法並觀察物體移動過程 丁、烹飪區提供材料給幼兒製作麵糰和烤餅乾,讓幼兒觀察食材變化並加以記錄
(A)甲乙
(B)甲丁
(C)乙丙
(D)丙丁


7(A).

29-30 為題組 
閱讀下文後,回答 29-30 題。
關於幼小銜接,幼兒園內不同的教師有下列的看法: 
甲老師:我認為幼小銜接其實是一種對幼教師的壓迫,幼教師兼負學前與小學的教學重擔,大班教學內容可能會因此偏向認知,被小學的學科知識提前霸凌。 
乙老師:我曾在小學代課,我發覺小學和幼兒園的教師對學生的看法差太多,甚至對家長的角色認定也不一樣。教師擁有不同的定義,也會產生不同的行動。 
丙老師:面對少子化、資訊化的社會,我們的幼兒越來越受寵,各方面的能力越來越差, 我認為要在幼兒園就開始加強訓練幼兒讀寫算的基本能力,以增加他們的 競爭力。 
丁老師:其實,幼小銜接可能是制度面的問題,我們上次去英國參觀,他們有幼兒學校, 提供給五至七歲兒童就讀。我們可能改變制度,設立幼兒學校嗎?只要國家 強力推行,幼小銜接的問題就不存在了。 
戊老師:我認為趁著幼兒記憶力佳時,利用例行性活動的時間教幼兒背誦《三字經》、 《弟子規》等經典,不但可以讓幼兒接觸傳統的優良文化,這些朗朗上口的古文 也有助於幼兒覺察與辨識韻腳,及上小學時注音符號的學習。

【題組】29.若依據教育社會學的觀點,哪一位教師最傾向批判論(critical theory)?
(A)甲老師
(B)乙老師
(C)丙老師
(D)丁老師


8(D).

19.以下何者並非全語文的概念?
(A)強調幼兒讀寫萌發的概念
(B)語文的使用並非目標、而是工具
(C)例行活動是一個很好的實踐方式
(D)增加幼兒語彙學習


9(B).
X


閱讀下文後,回答 4-6 題。
        阿金老師發現大班的小華在積木搭建或扮演遊戲時都是自己一個人,這幾週又發現 幼兒們在積木區玩「蓋動物園」遊戲時,小華還是自己一人在積木區角落拿著獅子和長頸鹿的模型相互碰撞並模擬對話。阿金老師曾建議小華的媽媽帶小華進行聯合評估, 已確認小華並沒有精神方面的疾病或發展遲緩的狀況。
 4.根據派頓(M. Parten)的社會互動遊戲理論,小華的行為屬於哪一個遊戲行為階段?(2 分)
(A)無所事事的行為(unoccupied play)
(B)獨自遊戲行為(solitary play)
(C)平行遊戲行為(parallel play)
(D)合作遊戲行為(cooperating play)

【題組】4.根據派頓(M. Parten)的社會互動遊戲理論,小華的行為屬於哪一個遊戲行為階段?(2 分)
(A)無所事事的行為(unoccupied play)
(B)獨自遊戲行為(solitary play)
(C)平行遊戲行為(parallel play)
(D)合作遊戲行為(cooperating play)


10(C).

20.陳老師發現小雯僅說出「小紅帽」故事的開頭與結尾,未能詳述過程和情節,想運用 動態評量(dynamic assessment)的協助小華學習,下列敘述何者不正確? 
 甲、它是一種在評量過程中提供鷹架協助的評量方式; 
 乙、評量幼兒能獨立完成的表現; 
 丙、注重個別學生學習歷程的評量; 
 丁、它是一種融入多元智能的評量方式
(A)甲乙
(B)甲丙
(C)乙丁
(D)丙丁。


11(D).

19.陳老師為了讓幼兒記得早上進教室後要(1)換室內鞋,(2)拿出聯絡簿放在老師桌上,和 (3)放書包,決定以圖示方式向幼兒說明,待幼兒皆能做到時,陳老師就將圖示撤除。 陳老師的教學方法,較接近下列哪項理論之應用?
(A)布魯納(J. Bruner)學派—發現學習法
(B)葛賽爾(A. Gesell)學派—精熟學習論
(C)班度拉(A. Bandura)學派—社會學習論
(D)維高斯基(L. S. Vygotsky)學派—鷹架理論


快捷工具

今日錯題測驗-教師檢定(教檢)◆幼兒園◆課程教學與評量(舊名:幼兒園課程與教學)-阿摩線上測驗

企鵝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9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