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100
(2 分18 秒)
模式:今日錯題測驗
科目:教甄◆國小普通科專業知能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A).

1. 新北市教育局擘劃新北市 2016~2018「卓越人才 LEADING 未來」三年計畫,並植 基於「學習趣、樂活力、品格心、創意行、全球觀」五大主軸,在三大面向中推動 七項創新行動方案。下列何者不是計畫中的面向?
(A)引領世界
(B)翻轉教學
(C)健康樂活
(D)適性揚才


2(D).

3. 馬斯洛(A. H. Maslow)在 1969 年曾反省其需求層次理論,指出人最高的需求是超 越性靈性需求,這是人追求超越自我需求的最高境界。此理論被稱之為:
(A) X 理論
(B) Y 理論
(C) M 理論
(D) Z 理論


3(B).

12. 下列哪一位教育家認為「為學須有本原,須從本原上用力,漸漸盈科而進」,且其教 育學說頗近似西洋教育家裴斯塔洛齊(Pestalozzi)之潛能發展說呢?
(A)陳白沙
(B)王守仁
(C)顏元
(D)顧炎武


4(D).

16. 下列何者為國際教育的核心活動?
(A)科際整合的創新活動
(B)外語精進的活動
(C)專業學習社群活動
(D)跨文化的教育活動


5(C).

20. 下列哪一個教育哲學派別的教育目的主張之對應有誤呢?
(A)實在主義在培養學生能適合自然法則與社會環境
(B)存在主義在培養學生獨立的自我發展
(C)理想主義重視崇高的理想與實用教育
(D)實驗主義強調教育可以重建學生自己的能力


6(B).

24. 丁老師研究教師效能與學生學習表現之關聯性,他建構模式並運用結構方程模式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檢定,經過模式估計之後,丁老師宜採用下列哪一種統計 數值來瞭解模式的適配度呢?
(A)相關係數
(B)卡方值
(C)因素負荷量
(D)特徵值


7(B).

26. 下列何者為教育倫理的義務論主張?
(A)績效
(B)尊重
(C)平衡
(D)成果


8(B).

28. 多元文化教育強調教師應該與同事或學生開展文化對話,請問下列哪一項不是文化 對話的特色?
(A)創造一個跨文化議題與對抗衝突的學習環境
(B)強調全球化經濟意識培養
(C)分析對其他文化的偏見和刻板印象
(D)檢視族群關係與文化認同


9(C,D).

33. 大榮國小為解決教師士氣低落冷漠的問題,設立了教師社群表現小組競賽,獎金一 萬元,讓大家能為競爭而產生改變。這樣的策略是要造成何種原理的運用?
(A)績效責任策略
(B)標竿學習策略
(C)制約行為策略
(D)建設性衝突策略


10(B).

34. 「時間不夠、預算不夠、資訊不夠,所以我們只能做這個決定了」。持有這種觀點的 人的決策模式是屬於以下何種決策模式?
(A)理性模式
(B)滿意模式
(C)直覺模式
(D)垃圾桶模式


11(B).

35. 下列何者對於催化學生學習成果的作用最顯著?
(A)道德相對論
(B)道德理想論
(C)道德義務論
(D)道德正義論


12(C).

36. 下列何者統合他人價值系統所衍生的教學革新策略?
(A)順從
(B)認同
(C)內化
(D)分析


13(A).

38. 下列哪一位教育學家主張運用教育力量導致社會進步,強調人類奮鬪的終極教育目 標在獲得幸福,要達到幸福境界途徑包括進步、動力行為、動力思想、知識及教育 呢?
(A)華德(L. F. Ward)
(B)杜威(J. Dewey)
(C)菲希特(J. G. Fichte)
(D)克伯屈(W. H. Kilpatrick)


14(D).

39. 艾斯納(E. Eisner)批評行為目標侷限了課程的可能性,他主張在設計課程時應以表意 目標取代行為目標。試問下列哪一個目標較符合艾斯納所指的表意目標?
(A)能運用電腦查閱學校的位置
(B)了解三角形的內角和是一百八十度
(C)正確說出〈木蘭詩〉的摘要和大意
(D)能觀察與紀錄氣溫的變化過程


15(A).

41. 下列何者最能描述學校領導德行的核心意義?
(A)卓越的追求
(B)環境的適應
(C)自我的實現
(D)柔韌的堅強 


16(B).

42. 共同核心教學標準 (Common Core Learning Standards) 計畫是美國近年來所進行的 重大教育改革,下列敘述何者有誤?
(A)改革傳統的老師講述,學生死記硬背的教學方式
(B)簡化學生學習內容,減少學生的寫作,強調具體實作的技能
(C)訓練學生批判式思考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D)目的是在幫助所有年青人做好上大學及就業的準備


17(A).

48. 集體潛意識觀念是哪位學者提出的概念?
(A)榮格
(B)佛洛依德
(C)艾瑞克森
(D)阿德勒 


18(C).

50. 下列有關柯柏格(Kohlberg)之道德發展理論的敘述何者正確?
(A)同時研究道德推理與道德實踐行為
(B)主要以女孩為研究對象
(C)道德發展的第五階段和第六階段也許無法嚴格區分,可以合併
(D)後習俗道德期的個體進行道德判斷時容易將自我利益擴到最大


快捷工具
完全正確!

今日錯題測驗-教甄◆國小普通科專業知能-阿摩線上測驗

hu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100分